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初探知识分享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0304585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4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初探知识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初探知识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初探知识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初探知识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初探知识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初探知识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初探知识分享(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初探,专题概要,一、现代文阅读的意义 二、现代文阅读的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过程 四、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五、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能力 六、现代文阅读教学 七、课外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的意义,1、现代文阅读是一种动力 现代文阅读是现代人产生创造力的基础和源泉,是推动现代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2、现代文阅读是一种技能 现代文阅读在信息化社会里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具备的一种技能。 3、现代文阅读是一种需求 阅读优秀现代作品能使人陶冶性情,获得人生的智慧和美感,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二、现代文阅读的特点,1、现代文阅读的稳定性 现代文阅读的基本单位是汉字,汉

2、字是中国通用的惟一交际工具,现代文阅读的稳定性就表现在识字就能读文。 2、现代文阅读的快速性 由于汉字的特点和汉语组合的特点,在阅读速度方面有着较大优势,速度明显比字母文字阅读快得多。,三、现代文阅读过程,1、阅读的生理过程 阅读的生理过程,是由视觉分析器对文字符号有所反应,经视神经将文字符号所承载的信息传递给脑的言语阅读中枢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法国科学家埃米尔贾尔尔的研究报告指出,阅读过程是通过视线的扫描,筛选关键性语句,获得必要信息,联系头脑中储存的信息,引起连锁性思考。 阅读过程实际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眼球移动、大脑活动、默读。(其中大脑活动最为重要,它决定着阅读的形式和质量),2、阅读

3、的心理过程 阅读的心理过程,是通过知觉、想像、联想、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把顺次进入视觉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思想的过程。 从接受美学角度来看待阅读过程,阅读过程就是读者对作品中作者有意留下的空白和未定性因素逐步加以填补、充实、升华、完善的再创造的过程。 制约阅读心理过程的因素:,制约阅读心理过程的因素: (1)阅读心理素质:指在有质量、有效率的阅读过程中所体现的心理上的共性特征。包括对阅读发生影响的思想、意志、情绪、个性倾向、习惯等因素。良好的阅读心理素质表现在: 阅读的主动性素质。内在的积极性 (是培养其他阅读素质和提高阅读技能的基础和前提) 首先对阅读意义有真正的理解,有强烈的阅读需求和

4、求知热情; 其次在阅读中能够控制和支配自己的阅读行为,掌握科学的阅读步骤,有自己的阅读计划。,阅读的专注性素质。注意力的稳定 首先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和阅读兴趣; 其次是对阅读有较强的情感体验,能够在阅读中感 受到惊奇、愉悦、烦恼、理智感和美感; 再次是有明确的阅读目的,为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 或补充某方面的不足而阅读。 阅读的创造性素质。创造性设想或认识 首先要有怀疑精神,主动探索,在理解的基 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其次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在阅读中得到的新知识。,(2)阅读兴趣:以阅读为生活或精神必需的一种意识倾向。它并非完全是为了学习、研究,更多的是为了欣赏和从中获得情感上的体验。阅读兴趣是阅读

5、的最佳推动力。 (3)阅读动机:直接推动人们进行阅读的动因,它是在阅读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外在阅读动机。在外部暂时性的压力或刺激下所形成的愿望,如考试、竞赛、避免责罚等。 内在阅读动机。自己内心要求,如崇高的理想、求知欲、成就感、审美情趣等。,四、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从阅读是否出声的角度来看,可分为朗读和默读 从阅读目的的角度来看,可分为精读和略读 从阅读速度的角度来看,可分为速读和慢读 从阅读意图的角度来看,可分为浏览、跳读、 复读、猜读 从阅读扩展的角度来看,可分为比较阅读、 扩展阅读,朗读和默读,朗读:是以理解文字作品的意义为目的的一种把 书面语言转变为口语的出声的阅读方式。 帮助学

6、生发展口语,培养语感 以声解义,熟悉语言规律,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增强学生的记忆 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密切读和写的联系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感受文章的艺术形象,领会祖国语言的优美,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默读:是以深入理解文字作品意义为目的 的不出声的阅读方式。 阅读速度快 更有利于集中精力进行思考 更有利于深入理解材料的内容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精读和略读,精读:“熟读玩味”,读懂,读通,读透 对于重点语句,不仅要准确地理解其字面意思,还要深入领会其深层含义及特殊情感 对于语段,不仅要求能概括大意,还要弄清其内部层次结构及其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 对于篇章,不仅要求能

7、归纳中心意思,还要明了其思路和文章的结构特点,甚至要对其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做出全面的衡量和判断。,略读(泛读):阅读视线的跳跃性得到最 充分发挥的阅读方式。 纵观大意,快速从整体上把握主要内容 能迅速捕捉阅读对象中的关键性词语、句子、语段,并作出准确的一般性理解,速读和慢读,速读: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基本理解阅读 材料的阅读方法,是一种在注意力高度集 中下的以获取有用信息为目的的快速阅读 和理解的过程。速读是一种最适应信息化 社会的实用阅读方法。 慢读:又称缓读,不是逐字逐句地阅读, 而是在某些寓意深、难理解的地方慢读, 字斟句酌,用心思考。,浏览、跳读、复读、猜读,浏览:(速读、略读)快速大概

8、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或估量其阅读价值。扫描式、跳跃式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大知识面、消遣娱乐 跳读:(跳跃式阅读、搜索式阅读)挑选阅读材料中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或关键部分,阅读报刊、查阅资料的时候常用,复读:对阅读材料进行多次、反复阅读的阅读方法。复读的意图是为了全面、深刻、透彻地理解阅读材料。(精读) 猜读:又称测读,对阅读材料的内容作预想猜测,再将阅读材料的实际内容与猜想内容作比较的阅读方法。猜读时要注意: 第一,确定猜读的出发点。要根据阅读意图以 阅读材料中有关标题或注释等为依据。 第二,要联系具体语言环境,结合具体语言材 料,作合理推想。 第三,要对照原阅读材料中的有关部分,进行 比较鉴别,

9、加深对原阅读材料的理解。,比较阅读和扩展阅读,比较阅读: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阅读材料加以对比,有分析地进行阅读。比较阅读的作用在于发现问题,增强思考,通过对照,看清材料的内容或形式上的相同或相异点,更深刻地认清材料的本质特征。 测试角度:在内容方面,有观点或材料的比较,有词语或句子的比较阅读;在形式方面,有结构或情节的比较阅读,有表达方式或语言运用方面的比较阅读。,拓展阅读:以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为发端,在课外有针对性地扩大阅读范围的一种阅读方法。扩展阅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有一个明确的阅读目标 划定一定阅读范围 制订阅读计划 注重阅读积累 注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扩展阅读的内容: 扩展阅

10、读课文所涉及的作家作品及时代背景的有关资料。 扩展阅读与课文重要引文等有关文章。 扩展阅读与课文题材、体裁、内容、写法有关联的文章。 学习删节、节选课文后扩展阅读原文、原著。 需要扩展对课文及作者评价性文章。 扩展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以学习作者的创作风格。,五、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能力,(一)文字的感知能力 (二)文章的理解能力 (三)文学的鉴赏能力 (四)阅读技能,五、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能力,(一)文字的感知能力:指在阅读过程中对 文字的最基本的感受和认识能力。文字是现代文 阅读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阅读需要一定的识 字量,常用字和次常用字有3500个。 提高文字的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径,主要是积 累

11、。随时解决并积累在语文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 所遇到的疑难字词,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要自觉地 形成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习惯。,五、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能力,(一)文章的理解能力:是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核心。 是指在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对语言 的理解、分析、概括、综合等能力,就阅读现代文章而 言,文章的理解能力可具体分为以下六种基本能力。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能力 2、理解文中关键词语的能力 3、理解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 4、理解文章结构的能力 5、理解文章表现形式的能力 6、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能力,(1)能够正确辨析阅读中词语的指代 代词的指代

12、,尤其是指示代词(这样、那、它); 关键性语句中概括性较强的词语的指代。 (2)能够正确辨析词语的基本义和特指义 (3)能够理解关键性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1)正确辨析阅读中词语的指代,桥的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中国石拱桥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 怀疑与学问,(1)正确辨析阅读中词语的指代,23第(8)段中的“这样”指的是( )(3分) 在可可西里回头上海卷 17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内

13、容。(4分) (1)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 (2)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洁身自好的莲花杭州卷 15、作者在第(4)段说“结果自然是令人担忧的”。精读本段,写出“令人担忧”的结果所指代的具体内容。 (2分) 阅读就是阅世太原卷,(2)正确辨析词语的基本义和特指义,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王熙凤) 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贾宝玉)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沁园春雪 风骚:姿容俏丽,后多指妇女的态度放荡轻佻。 文学素养及政治、文

14、化、思想素养。,(2)正确辨析词语的基本义和特指义,20、文中第(1)段和第(6)段中加点词“修养”各有什么含义。(4分) 一双脚上的修养福州卷,(3)理解关键性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似乎:仿佛,好像,不肯定语气; 确凿:非常确定,肯定语气。 无论世事变迁,童年的欢乐和趣味永远不会变。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3)理解关键性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13、请分析选文第(1)段中加点词语“慢腾腾”的表达效果。(3分) 迷雾灯塔之光沈

15、阳卷 14、揣摩句中加点词语,体会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4分) (1)她看见了孩子们渴望的神情,不由自主地被感动了:“好吧,我来帮助你们!” (2)合唱队员们十分自豪地欢呼起来,又蹦又跳,完全不像患了绝症的孩子。 为我唱首歌吧重庆卷,2、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能力,(1)能够准确辨析关键的语句 文章主旨句。 体现全文主要内容、写作意图的语句。 意义深刻的语句。 (2)能够正确理解关键句的含义 综合分析语句的表达效果和表达目的。 准确辨析语句中的明示信息和隐含信息。 (3)能够正确理解关键语句的作用,20、文中第(5)段“太阳放着刺眼的光芒”这句话有什么作用?(2分) 心灵折旧费哈尔滨卷 15、

16、如何理解“它们是她曾经听到的最美的也是最后的声音”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4分) 为我唱首歌吧重庆卷,2、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能力,3、理解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1)对文中比较含蓄的重要内容能够加以解释 (2)对文中比较具体的重要内容能够加以概括 (3)对文中比较抽象的重要内容能够加以阐发,(1)对文中比较含蓄的重要内容能够加以解释,14、为什么“每一个爱尔兰人在平安夜都会点亮蜡烛?”请结合选文回答。(3分) 迷雾灯塔之光沈阳卷,(2)对文中比较具体的重要内容能够加以概括,11、第(1)段画横线部分强调的重点是什么?(2分) 陕北的山陕西卷 7、第(3)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前方遭遇塌方河南卷,(3)对文中比较抽象的重要内容能够加以阐发,16、请根据第二段文意,简要解释“莲花效应”。(3分) 洁身自好的莲花杭州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