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公开课教案(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269788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南的冬景》公开课教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南的冬景》公开课教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南的冬景》公开课教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南的冬景》公开课教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南的冬景》公开课教案(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南的冬景》公开课教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南的冬景》公开课教案(通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江南的冬景公开课教案篇一:江南的冬景公开课课堂实录 江南的冬景公开课课堂实录 江南的冬景公开课课堂实录 江南的冬景是像山那样思考专题中谛听天籁部分的第一课,这一部分要求我们主要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课堂设计的主导思想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有所收获 1.欣赏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品位 2.交流探究,品味文章的意境美,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2、 3.学习对比、虚实结合的写法 1.品评江南冬景的图画美 2.领会并学会运用对比、虚实结合的写法 师生合作,分组探究,讨论交流,诵读品味 1课时 课前两分钟播放乐曲太湖美创设情境 导入: 师:提到江南,总会有一种柔软的情愫涌上心头,这样四个字就会自然地浮现在脑海当中烟雨江南!许多文人墨客在江南留下了自己不朽的诗篇 大家看投影片上的这俩首诗:(同学齐读)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这两首诗都是描绘江南春季的景色,那么江南的冬季又是怎样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郁达夫的

3、这篇散文江南的冬景 师:下面我们一起解决预习的字音题(投影正音) (学生集体读两遍) 师: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思考: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个词回答)? 生:江南指江浙地区,总体印象: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师:你能告诉大家是在哪里看出来的吗? 生:在文章的第六小节和文章的第三小节 师:很好,所以人们这样说:达夫的江南,明朗的江南 师:明朗的江南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朱自清在春中用五幅图画来描绘春天,本文和春有异曲同工之妙,郁达夫也为我们展现了五幅江南冬景图,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五幅图并依次加以命名(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 明确:曝背

4、谈天图、午后冬郊图、微雨寒村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 (只要同学们对课文有一个熟知的过程,目的就达到了不必囿于与答案完全一致,意思对即可) 师:我们有些同学可能并没有去过江南,但郁达夫已经用他那优美的文笔带给我们一个冬日里的美丽江南在这一幅幅诗一般的图画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幅图呢? (学生七嘴八舌,尽管各人所言不尽相同,但绝大多数的同学选择了:午后郊游图、江南冬雨图以及江南雪景图) 师:好,下面我们就分别看看同学们选择的这几幅图,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1:我喜欢午后冬郊图,它在文章的第五小节,在这幅图中写了许多的景,有芦花、乌桕叶、乌桕籽、野草、微风、阳光等它们很符合江南冬天的特

5、点,显得生机盎然 生2:我也很喜欢这幅图,但是我觉得这位同学没有抓住要害回答,我觉得应该抓住一些修饰语,比如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籽、赭色的野草、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这些才是江南冬天的特点 师:很好,同学的发现能力很强白色的、火红的、雪白的、和煦的、温暖的,这才是江南的冬景所特有的,它们的特点是? 生:很温暖、非常美、很漂亮、色彩明亮(这些是同学们随口而出的描述江南冬景特点的词) 师:这些字眼没有文学色彩,没有感情,也尚欠雕琢!请再想想 生:和煦温暖、如诗如画、多姿多彩 师:正如大家所言,这是一幅明丽、绚烂、生机盎然、和煦温暖的江南冬景以色彩入文,给画面着色,也是郁达夫散文写

6、作中的一个特点,这样写作会使文章更加丰满耐读 师:请大家集体朗读第五小节,注意读出这种明丽、绚烂、生机盎然、和煦温暖的感觉 (学生集体朗读,很投入) 师:还有同学喜欢其他图景的吗? 生3:我更喜欢微雨寒村图,大家看这幅图中写了小桥流水人家、孤村细雨烟树、乌蓬茅屋酒客,多么淡雅的场景,就像中国的水墨画一样,太美了 师:嗯,你说得很不错,你把这幅图中的景和景物的特点都说出来了那么这样的景给我们什么感觉呢? 学生抢着答:悠闲,洒脱(文本中有这样的词汇) 师:同学们在品读文章时文本意识很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请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这段文字,看能不能把这种悠闲、洒脱的氛围读出来 (一女生主动站起来朗读,声

7、情并茂,很投入同学们给以热烈的掌声) 师:老师在读文章的时候感觉江南雪景图写得很有特色,大家一起品品看 投影下面语段:(学生齐读) 最妙的是下一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老舍济南的冬天 师:看完这段同样是写雪景的文字,相比之下,我感觉到与江南的冬景写法上好像有所不同,同学们看看

8、有哪些不同的地方?生:有很多的古诗句 师:对了,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些诗句,最好是摇头晃脑地读 生:(做摇头摆尾状)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师:不描写具体的景,而是借助于古诗词来描写,这在写作手法上叫什么? 生:叫间接描写 师:济文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描写,而江文是引用诗句、虚写江南的雪景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劲,绕这么多的弯子,直接像济文里那样描写不就很好吗? (学生小组讨论) 生:优美诗句的内涵更丰富,更能让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 师:说得很好郁达夫经常在散文中引入一些诗句,这样就让他的散文充满浓浓的书卷气,文章

9、也写得不再平淡,也更富有诗情画意 师:我迫不及待地想和你们一起去品鉴剩下的几幅图,但为了能让你们自己学会去感悟文学之美,我就将这幅美丽的图画交给你们自己课后去鉴赏请大家读一读、品一品,看看这幅图画里有什么样的美景,这些图景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郁达夫先生又用了哪些巧妙手法进行艺术创造的 师:在读文章的时候,老师有个疑问,既然文章写的是江南的冬景,那郁达夫为何要在开头写北方的冬天? 生:这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写北方的冬天突出江南的冬天晴暖温和的特点 师:文章当中还有对比手法的运用吗? 生:还有闽粤地区的冬景和江南的冬景比较,和北方的夏夜比较以及和德国的寒郊散步比较 师:美是由我们自己来发现

10、的,江南的冬景美不胜收,美得有品味,但如果没有这一系列的对比,这种美也不会表现得如此突出,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郁达夫真正表现出了自己笔下江南冬景的特点郁达夫曾说: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这就是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 师: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写作手法(投影) 1多引用诗句,多用色,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2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 3运用对比写法突出景物的特点 4文章要融进自己的个性 (投影林俊杰江南的歌词) 师:风到这里就是粘,粘住过客的思念;雨到这里缠成线,缠着我们流连人世间林俊杰歌中的江南是缠绵的江南,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是明朗的江南同

11、样的江南,在不同人眼中呈现出不同的格调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独到的眼光走进自然,融入自然,感受自然,获取我们独特的心灵体验吧!下课!篇二:江南的冬景 江南的冬景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曾经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词中毛泽东把北国风光写得那么的壮丽多姿,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那么南国的冬天又是什么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的冬景”吧。 (板书标题) 二、整体感知 (一)浏览课文;正音;作者介绍;解题 1正音 煊羊肉(xun) 蛰居(zh)乌桕(ji) 赭色(zh) 槎桠(ch y) 给予(j y) 剥花生米(bo) 剥削(b)拿出纱衫来着(zhu) 用不着(zho)夹衣

12、(ji) 夹克(ji)泊船(b)湖泊(p)月晕(yn)晕头转向(yn) 搁笔(g)搁不住(g) 2介绍作者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1921年6月,与成仿吾、郭沫若等成立创造社。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影响很大。1930年3月,成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员。1937年后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散文以游记著称。 3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 对江南有明确的区域界定。 长江以南的江浙一带,除闽粤那些极南的气候异状之外的江南。 (二)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三)作者所描写的这些江南冬景仿佛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他为我们展现了几幅画面?请试着为它们命名。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时间为3分钟。讨论过后,请23个小组代表回答,之后全班确定最佳。 之后教师也给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