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童安全防范建议调研汇报材料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0247951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女童安全防范建议调研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女童安全防范建议调研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女童安全防范建议调研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女童安全防范建议调研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女童安全防范建议调研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女童安全防范建议调研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女童安全防范建议调研汇报材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女童安全性侵防范建议调研汇报材料一、目前女童安全隐患现状(性侵犯曝光次数频繁)根据“女童保护”项目统计,2014年以来,性侵儿童的恶性案件在全国各地呈持续高发状态,媒体曝光数量急剧攀升。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被媒体曝光的案件高达503起,平均0.73天就曝光1起,也就是每天曝光1.38起,是2013年同比的4.06倍。女童保护项目自2013年1月1日起统计相关曝光数据,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被媒体曝光的案件125起,平均2.92天曝光一起。2013年5月23日至2014年5月22日被媒体曝光的性侵儿童案件增至192起,加速到平均1.90天就曝光一起。2014年,首次被

2、曝光案件数量反超全年天数,意味着儿童防性侵的现状依然严峻,也说明了社会各界和舆论对儿童安全的关注度有了大幅度上升。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统计仅基于公开报道案件,因此并不等同于2014年性侵儿童案件总量比2013年有大幅度增加。社会与学界的共识是,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造成性侵儿童案件难以被公开报道和统计,因此被公开的案例可能仅为实际发生案件的冰山一角。二、.性侵儿童案件对社会造成危害影响女童保护项目2014年对北京、山东、浙江、江苏、吉林、湖北、贵州、云南、广东、黑龙江、广西、安徽、福建、甘肃、四川、重庆、河北、辽宁、山西、河南等21个省市城乡地区的3482名学生、337名家长、394名教师进行了防性

3、侵情况的问卷调查,发现2014年以来,性侵儿童案件对小学阶段的教师、家长带来巨大影响。女童保护项目访问的337名小学家长中,68.7%很关注2014年以来媒体频繁曝光的儿童遭遇性侵害案件,30.4%听说过,仅有0.9%表示不太了解。在女童保护项目访问的394名小学教师中,74.7%很关注,25.1%听说过,仅有0.3%教师表示不太了解。74.9%受访教师表示会注意周围有人可能对儿童实施性侵害,14.4%受访教师身边发生过儿童遭遇性侵害。这样的性侵儿童案件高发态势,引发全社会的愤怒声讨,也说明儿童防性侵保护面临严峻挑战。三、我国儿童防性侵教育现状1调查显示全国多地儿童普遍缺乏科学的防性侵知识女童

4、保护项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防性侵教育存在普遍缺失的问题。2014年,女童保护项目对1346名男生、2136名女生进行的调查显示,仅有20.0%的孩子知道什么是“性教育”,48.3%孩子不知道何为性教育,31.7%的孩子选择“似懂非懂(知道一点点)”。受访孩子的父母职业依次为:26.1%是在外打工者,24.8%是个体户或商人,13.0%为农民,6.0%为公务员,4.8%为教师,其他占25.3%。当面对“如果遇到有人不经你和家人允许,要摸你或脱你衣服,你知道该如何求助和自救吗”的问题时,有14.6%的孩子选择了“不知道”;在选择“会”的85.4%的人中,有占总数55.4%的孩子选

5、择了“大声呼喊”。但实际上,“女童保护”防性侵教案及国内外防性侵专家都强调,性侵犯罪可能发生的地域有公众场合和密闭偏僻场所两类,如果儿童在后一种情况下一直大声呼喊,可能会导致犯罪者起意杀害孩子。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授课,儿童这种对防性侵知识粗浅的一知半解,可能在特定情况下危及自身安全,造成恶性后果。2调查显示全国各地儿童防性侵教育普遍缺失在女童保护项目访问的394名教师中,49.7%从没有对学生开展过性教育,开展过一次的占12.6%,两次的占12.6%;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占25.0%。在337名受访家长中,对孩子进行过性教育的未超过半数,占48.6%,没有的达51.4%,32.5%的家长从未向孩

6、子讲过预防性侵害的知识。他们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原因由高到低依次是“认为孩子还小”(85.8%),“想教育但不知如何开口”(8.6%),“认为学校会教育”(2.5%),“怕教坏孩子”(2.5%),“害羞”(0.5%)。46.5%受访家长表示对孩子身边的成年异性角色“不太了解”,3.1%表示不了解。3绝大多数师生家长对“防性侵教育进校园”的期望强烈女童保护项目的调查显示,97.6%的家长支持学校对孩子进行性教育;81.3%支持公益组织在学校对孩子们开展“性教育”相关讲座;高达99.7%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将“防性侵教育”强制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这一比例比去年同期上升了约12%。在性教育的渠道

7、选择上,49.9%的孩子希望通过“学校或老师”接受性教育,26.8%希望通过家长,14.6%希望通过画册、书籍等资料,4.4%希望通过伙伴,4.4%希望通过网络。这一结果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对于没有开展过防性侵教育的原因,64.3%受访教师选择“不知道怎么讲”,32.5%选择“学校没有这样的课程”,选择其他原因(包括“个人不好意思”、“家长会抵触”、“上级没有要求”、“当地接受不了”、“没想过”)的均仅为0.6%。自然,施暴者应该受到谴责,他们将魔爪伸向了花季般的女童,可谓丧尽天良,对这些禽兽不如的畜生当然该依法严惩,但是,我们谴责恶魔的同时,也应当反思我们的社会在保护女童意识上存在的诸多缺失

8、。起码有这几方面:一是小学生性安全教育空白,学校、家长面对儿童“谈性变色”;二是家长疏于监管,孩子遭遇性侵发现滞后,有的家长即使发现也认为是丑事不愿揭露,从而纵容了犯罪;三是学生缺乏相关性侵害防范能力,不知如何处理,等等。因此,我们要加强儿童性侵教育。四、如何教育儿童预防性侵面对近期以来接二连三曝光的儿童遭性侵案件,如何对孩子进行防性侵教育确实是个难题。据了解,儿童性侵害易发生的年龄是8岁至12岁,但其实从5岁开始,性侵害的危险就开始逐步增高。因此,性保护教育应从幼儿抓起。专家指出,作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不应避讳与孩子谈到“性”的问题,而且对于性侵的防范教育,越早开始越好!先来说一下什么是性侵

9、犯,它是指可以不需要有身体接触的,一切透过武力、欺哄、讨好、物质诱惑或其他方式,把儿童引进性接触以求达到侵犯者性满足的行为均是性侵犯。1、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误区:只有陌生人才会做出性侵犯的行为?错。受害人不一定只被陌生人侵犯,很多研究均证实75-90%受害者是被认识和信任的人所侵犯。只有女孩子才需预防性侵犯?错。并非只有女孩子才会遭受性侵犯,美国研究颢示:美国每四个女孩子便会有一个在18岁以前遭受性侵犯,而男孩子的比例,则每10个便有一个。所以男女孩子均需学习预防性侵犯。儿童性侵犯指对儿童作出身体接触的侵犯?错。性侵犯是可以不需要有身体接触的,一切透过武力、欺哄、讨好、物质诱惑或其他方式,把儿

10、童引进性接触以求达到侵犯者性满足的行为均是性侵犯。性接触包括:有身体接触的行为如性交、手淫、口交、爱抚等。没有身体接触的行为如向儿童露体,吩咐儿童露体、勉强儿童观看色情录影带、拍摄裸照等。了解孩子的情况,特别在怀疑他们可能遇上性侵犯时,提供协助当家长与孩子讨论个人身体安全时,万一发现孩子有可能被性侵犯的迹象,家长可以参考以下提供的方法协助你的孩子。聆听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单独与孩子倾谈,了解情况。信任家长宜先保持冷静,明白孩子极少以“性侵犯”来说谎话。信任孩子,支持、鼓励孩子说出来。肯定接受、肯定孩子的感受,不要怪责他。让他知道你欣赏他有勇气把事情告诉你,并提醒他:把事情说出来是十分正确的,向孩

11、子保证,他被人性侵犯并非是他的错。求助向专业人士如社工、警察寻求协助。保护孩子不受性侵犯,父母先要更新观念。让每一个孩子远离性侵犯,健康成长。2、如何教育孩子防止性侵: 隐私部位不许碰 家长应让儿童知道身体某些部位是属于个人隐私,别人不可随意触碰的。任何人提出的性接触,都要断然拒绝。敢说“不”让儿童知道不正当的触摸可能来自陌生人或熟人。任何人的任何行为,只要让你感到痛或不舒服,就立刻反抗。呼叫也是武器女孩外出要注意周围动静,不要和陌生人搭腔,如有人盯梢或纠缠,尽快向人多处靠近,必要时要呼叫。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随便喝陌生人给的饮料或食品。如何识别孩子遭性侵?孩子出现异于平常的情绪反应,如:恐惧、

12、退缩、攻击等;极力掩藏生殖器官等身体部位;生殖器官有受伤或感染症状等。避免和男子独处应该避免单独和男子在家里或是宁静、封闭的环境中会面,尤其是到男子家中。未经家长许可,不可在别人家夜宿。外出要结伴晚上女孩外出时,最好要结伴而行,尤其是年幼女孩外出,家长一定要接送。鼓励孩子说出事实如果孩子遭性侵,家长应鼓励孩子说出事实,并给予支持。保存证据保存受侵害的证据,及时安排孩子到医院检查、治疗。心理疏导孩子遭性侵后,应告诉孩子这件事她(他)没有错,给孩子温暖与安全感,必要时要去看心理医生。鉴于上述儿童性侵安全隐患现状,性侵儿童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我国儿童防性侵教育缺失问题。建议,将儿童性侵安全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非常必要,让“安全教育第一课”作为小学新生入学第一课。 XXXX年XX月X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