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10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235409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10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10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10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10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目标】1把握本篇新闻中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有机结合的独特风格。2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自主学习】一、基础知识梳理1给下列生字注音。噩梦 嬉笑 沼泽 撰写 步履 废墟 惊惧 窒息 祷告 毛骨悚然 不寒而栗 绿树成阴 踉跄 祈祷 呆滞 嬉戏二、背景材料积累1.奥斯威辛集中营 是纳粹德国陆军司令希姆莱1940年4月下令建造的,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公里,是波兰南部奥斯威辛市附近40多座集中营的总称。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二战期间,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

2、国法西斯杀害,因此又有“死亡工厂”之称。 杀死110万150万人据英国卫报报道,路透社和英国广播公司等机构公布数字显示,历史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存在的4年多期间,先后关押过数百万人。其中有110万到150万人在这里丧生。 100万犹太人丧命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为实施犹太种族灭绝政策而建立的,惨死在该集中营的犹太人达100万左右。 逃生20万人在1940年到1945年期间,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运逃生的人总数仅为20万。 1.4万条人发毛毯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该集中营中发现了1.4万条人发毛毯。 幸存7650人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时候

3、,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其中有130名儿童。 7000名纳粹警卫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担任警卫的纳粹德军人数大约为7000人,其中包括170名女纳粹成员。 每天屠杀6000人1944年前后,纳粹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屠杀达到了非常疯狂的程度。几乎每天有大约6000人被残忍杀害。 42座集中营的总和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党卫军首领希姆莱于1940年4月下令建造的,是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附近3座主营和39座小集中营的总称。 关押者波及30个国家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关押的大多数是犹太人,此外还有吉普赛人,波兰、苏联等国的战俘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的平民。 7.7吨头发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在该集中营发

4、现了纳粹德军没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可想而知,有多少人曾经在此饱受折磨,经历不幸。2. 普利策新闻奖 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分为14个新闻奖和7个艺术奖两类。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评选结果一般都在4月宣布,5月颁奖。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代表美国新闻界的最高成就。 该奖以约瑟夫普利策的名字命名,他是美国著名的报纸编辑和经营者,先后买下了圣路易斯的电讯报和纽约世界报,并创立了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这种写作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普利策1911年去世,为纪念他的贡献,人们于1912年设立了普利策新闻奖。普利策曾说

5、:“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其颁奖词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在文章中不掺杂任何个人的想法,完全是客观地陈述)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合作探究】一、文章开篇就向我们展示了今天的

6、奥斯维辛集中营“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嬉笑”,应该说是一幅非常美好的和平景色,但是作者却认为“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呢?作者这样说是什么用意呢?二、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2)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地狱。 (3)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三、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

7、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达标检测】一、基础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停泊(b) 易帜(zh) 婆娑(su) 冉冉升起(rn)B步履(l) 撰写(zun) 窒息(zh) 世人瞩目(zh)C号角(ho) 水艇(tn) 沼泽(zho) 数以千计(sh)D噙泪(qn) 祷告(do) 雏菊(ch) 阳光明媚(mi)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凝重 隐秘 折磨 绿树成茵 B嬉笑 凋谢 绞刑 终身难忘C残状 接载 颠倒 心智健全 D废墟 噩梦 复原 蒙蒙细雨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 在南海的夜幕

8、中。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 的。导游也 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参观的人们一个个心情 ,他们一声不响地走出陈列室。A消逝序幕 无需 凝重B消失帷幕无须 沉重C消失序幕无须沉重 D消逝帷幕无需 凝重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B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C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D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

9、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装修、扩建和改建。B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C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D布热金卡应当是个百花凋谢、永远没有阳光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二、课外强化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后面的问题。 美国东部时间6月15日下午4时左右,微软公司正式对外宣布,从2008年7月开始,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将不再

10、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而将精力放在比尔及美琳达盖茨基金会的慈善事业上。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微软全球员工都收到了一封盖茨发来的电子邮件。他在信中说:“在过去31年里,我的身心一直投入在世界上最棒的工作中。我和世界上最顶尖带热情的同仁们一起创造了这个公司,让全世界无数人拥有了强大的力量。我们仅仅处于软件时代的开端,我很期待看到微软的影响究竟能有多大在今后的两年中,我还将和你们并肩战斗,实现这些梦想。” 盖茨要引退的消息立即引起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美联社、法新社、英国广播公司等西方主流媒体纷纷对此事进行了突出报道。几乎所有的美国媒体都不约而同地认为,盖茨的引退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不过,对世界慈善事业来

11、说,这无疑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盖茨曾许诺,将把自己大部分的个人财富捐给他的基金会,用于资助贫困国家的卫生与教育事业。而他的3个孩子只能从父亲500亿美元的家产中,得到几百万美元的遗产。拥有291亿美元资金的比尔及美琳达盖茨基金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慈善机构,截至2005年,这家机构已向第三世界国家捐助了105亿美元,挽救了至少67万人的生命,捐款数额甚至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洛杉矶时报在社论中称,盖茨要当全职慈善家的决定,将是慈善世界的一个福音。也许几十年后,当提起比尔盖茨的名字时,人们想到的不再是微软和视窗,而是一个慈善家的博爱。一种在个人理想成功实现之后的神追求。华盛顿邮报财称:盖茨为数字时代

12、造就的成功企业家们树立了社会责任的新标尺。 对盖茨的崇拜者来说,盖茨从企业家到慈善家的转型无疑强化了他作为资本英雄的个人魅力。而盖茨此次的举动“会让那些一夜暴富后忘乎所以,醉心于购买飞机、游艇、豪宅供个人享乐的精英们汗颜”。即便是那些一直憎恨微软垄断者形象的批评人士,这一次也似乎找不到指责的理由了。在硅谷一家软件公司上班的程序员马克自称是微软公司的一贯反对者。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赚钱已经不是盖茨考虑的事情。他的财富可以让他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很显然,他的兴趣已经发生了转移。”8 怎样理解“盖茨的引退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不过,对世界慈善事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9“对其他需要你帮助的人有贡献,这就是内心的财富,是真财富。”结合文中盖茨的举动,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