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2006-2007学年度下期高一语文教学质量监测试卷.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206681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南充市2006-2007学年度下期高一语文教学质量监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南充市2006-2007学年度下期高一语文教学质量监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南充市2006-2007学年度下期高一语文教学质量监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南充市2006-2007学年度下期高一语文教学质量监测试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南充市2006-2007学年度下期高一语文教学质量监测试卷本试卷分工、两卷,请将工卷答题选项,填写在第卷前的答题栏内。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卷(共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诡秘(gu) 形骸(hi) 沉浸(qn) 不羁之才(j) B、譬如(p) 龟裂(jn) 埋怨(mn) 聊以慰藉(j) C、谄媚(chn) 回溯(s) 畏葸(x) 垂涎三尺(xin) D、监生(jin) 讥诮(qio) 琐屑(xu) 少不更事(gng)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寒暄 湮没 残羹冷炙 脑羞成怒 战战兢兢 B萌孽 鸟喙 冠冕

2、堂皇 涸辙之鲋 一以贯之 C、岑静 札记 礼上往来 睥睨人世 浑浑噩噩 0国粹 陨落 无精打采 度长絮大 不可或缺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番话不免哆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B王老师是个有名的评书迷,经常听得出神入化,有时听起来竟忘了吃饭。 C 下课之后,班上的几个“混世魔王”扔书包丢本子,拍桌子踢凳子,吼叫吵闹,把教室搞得沸沸扬扬,乌烟瘴气。 D极光可真是这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变化莫测,而这一切又往往发生在几秒钟或数分钟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大量事实中告诉我们,要考上理想的大学,必须抓紧每一分钟的学习时间。B虚构是小说最重

3、要的品性。只有经过作家加工后的虚拟生活,才能使我们朦胧模糊的生活经验忽然变得新鲜灵动、豁然开朗。 C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只是调整思想和感情,在实际上就是斟酌文字的分量。 D、和传统手法不同,现代雕塑追求的是视觉艺术性,更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个性。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每小题2分,共6分)汉 语 的 无 奈李国文 我很钦佩前人想像力之丰富,把埃及法老的陵寝译成“金字塔”,把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标志译成“十字架”。不仅符合严复“信、达、雅”的译文要求,而且充分体现出汉字的象形功能。我也很诧异时下翻译家应急能力之不足,对于纷至沓来的新事物,表现得束手无策。所以,报纸、刊物、书本,特别是

4、电视,“VCD”“DVD”“SVD”,除专业工作者,谁都搞不清楚足什么东西的洋文,一个劲儿地袭击过来,更甭说什么“卡拉OK”、什么“BP机”,不伦不类地混迹于汉字之中。如果造字的老祖宗仓颉再世,看到这些洋字码堂而皇之夹在方块字中间,一定会发出九斤老太之憾吧? 汉语拥有五千年的使用历史,拥有差不多占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使用者,是世界最强有力的语种之一。在与外部世界交流的过程中,不应该,也不可能存在对应上的困难。其浩如烟海的字词语汇,其丰厚广博的文化积累,其涵盖世象万物的充分表现力,几乎没有它不可转译的东西。我不相信,汉语到了这等无奈的地步,成了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随意驰骋的天下,长此以往,汉字不将

5、成为一种大杂烩的文字了吗? 汉字除了讲究自身架构的荚夕卜,还很在乎通篇谋划的荚,弄两个不三不四的洋字杂在其中,实在大煞风景。汉字的方块字特点,对于外来语,从来是不大亲和的。全世界都称“TV”,汉语却说“电视”;曾经音译的“莱塞”或“镭射”,终于还是被“激光”压倒了。即使非用不可的外来浯,国人也会努力使其本土化,成为汉字状态。例如“冰淇淋”“咖啡”,采取意音并译;或直接音译,如古人译“葡萄”“菠萝”“胡同”“涅粲”一样。其实,中古时期,那些翻译佛教经籍的僧人,比起现在翻译电器名称的语文专家要困难得多。但他们宁肯造字,也绝不在汉字中夹用梵文,破坏方块字的完整之荚。我敢冒昧地猜测,那些能够忍受汉字中

6、夹杂洋字码者,十之入九,毛笔字肯定写得不怎么样。正是由于他们对书法的一窍不通,才出现不用“世贸组织”,而用“WT0”,用“DNA”而不用“遗传基因”等别扭情况。像“功夫”,像“豆腐”,传到西方去,成了他们的外来语,但人家采取直接音译的办法,而不是把汉字嵌在英文或法文当中,难道不能引发我们一些思考吗?因此,夹用外国字母,不仅仅是文字的规范化问题,书面的形象美观问题,更大程度上,是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身的文化尊严,是绝不应该等闲视之的。5对第三段“汉字的方块字特点,对于外来语,从来是不大亲和的”一句,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汉字书写讲究章法美,章法美的要求,排斥中间夹杂洋字。 B汉字讲究自身

7、的构架美,与拼音文字无法实现形体审美的和谐。 C夹杂洋字的视觉感受,如同吃米饭嚼着硌牙沙子的感觉一样。 D音译不如音意并译,音意并译不如意译,意译是洋字汉化的主要途径。6结合全文看,对“汉语的无奈”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汉字具有涵盖世象万物的巨大表现力,几乎没有它不可转译的东西。 B迅速提高今之译者的能力是当务之急,又是需要时日的事。 C长此以往,汉字将成为一种大杂烩的文字,很多人却等闲视之。 D一些人麻木到忘记了国家、民族自身文化尊严的程度,却还振振有词,我行我素。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金字塔、十字架、电视、激光等译法,充分体现出汉字的方块字特点和译者的责任感。 B毛笔字

8、写得不怎么样的译者,必然会容忍汉字中夹杂洋字码的现象。 C充分发挥汉字词汇的表现力,尽早改变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在译文中随意驰骋的现象。 D应该想一想:为什么传到西方去的汉语,并不见汉字夹嵌在英文或法文当中的现象。三、读下面鸿门宴中两段文字,回答810题。(每小题2分,共6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

9、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日:“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o”项王

10、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o”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o8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今将军与臣有邰

11、赢粮而景从 B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或师焉,或不焉 C、项王按剑而跽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D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张良出,要项伯9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范增数目项王 B常以身翼蔽沛公 C籍吏民,封府库 D或命巾车,或棹孤舟10加点词在现代汉语中意思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A、将军战河北 齐楚之精英 B逡巡而不敢进 君王为人不忍 C所以遣将守关者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D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第卷(共80分)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求 雨汪曾祺 昆明栽秧时节通常是不缺雨的。雨季已经来了,三天两头地下着。停停,下下;下下,停停。空气是潮湿的,洗的衣服当天干不了。草长得很

12、旺盛。各种菌子都出来了。青头菌、牛肝菌、鸡油菌稻田里的泥土被雨水浸得透透的,每块田都显得很膏腴,很细腻。积蓄着的薄薄的水面上停留着云影。,人们戴着斗笠,把新拔下的秧苗插进稀软的泥里但是偶尔也有那样的年月,雨季来晚了,缺水,栽不下秧。今年就是这样。因为通常不缺雨水,这里的农民都不预备龙骨水车。他们用一个戽斗,扯动着两边的绳子,从小河里把浑浊的泥浆一点一点地浇进育苗的秧田里。但是这一点点水,只能保住秧苗不枯死,不能靠它插秧。秧苗已经长得过长了,再不插就不行了。然而稻田里却是干干的。整得平平的田面,晒得结了一层薄壳,裂成一道一道细缝。多少人仰起头来看天,一天看多少次。然而天蓝得要命。天的颜色把人的眼

13、睛都映蓝了。雨呀,你怎么还不下呀!雨呀,雨呀! 望儿也抬头望天。望儿看看爸爸和妈妈,他看见他们的眼睛是蓝的。望儿的眼睛也是蓝的。他低头看地,他看见稻田里的泥面上有一道一道螺狮爬过的痕迹。望儿想了一个主意:求雨。望儿昨天看见邻村的孩子求雨,他就想过:我们也求雨。 他把村里的孩子都叫在一起,找出一套小锣小鼓,就出发了。 一共十几个孩子,大的十来岁,最小的一个才六岁。这是一个枯瘦、褴褛、有些污脏的,然而却是神圣的队伍。他们头上戴着柳条编成的帽圈,敲着不成节拍的、单调的小锣小鼓:冬冬当,冬冬当他们走得很慢。走一段,敲锣的望儿把锣槌一举,他们就唱起来:小小儿童哭哀哀,撒下秧苗不得栽。巴望老天下大雨,乌风

14、暴雨一起来。 调子是非常简单的,只是按照昆明话把字音拉长了念出来。他们的声音是凄苦的,虔诚的。这些孩子都没有读过书。他们有人模模糊糊地听说过有个玉皇大帝,还有个龙王,龙王是管下雨的。但是大部分孩子连玉皇大帝和龙王也不知道,他们只知道天,天是无常的。它有时对人很好,有时却是无情的,它的心很狠,他们要用他们的声音感动天,让它下雨。 (这地方求雨和别处大不一样,都是利用孩子求雨,所以望儿他们能找出一套小锣小鼓。大概大人们以为天也会疼惜孩子,会因孩子的哀求而心软。) 他们戴着柳条圈,敲着小锣小鼓,歌唱着,走在昆明的街上。 小小儿童哭哀哀,撒下秧苗不得栽,巴望老天下大雨,乌风暴雨一起来。 过路的行人放慢了脚步,或者干脆停下来,看着这支幼小的、褴褛的队伍。他们的眼睛也是蓝的。 望儿的村子在白马庙的北边。他们从大西门,一直走过华山西路、金碧路,又从城东的公路上走回来。 他们走得很累了,他们都还很小。就着泡辣子,吃了两碗包谷饭,就都爬到床上睡了。一睡就睡着了。 半夜里,望儿叫一个炸雷惊醒了。接着,他听见屋瓦上噼噼啪啪的声音。过了会,他才意识过来:下雨了!他大声喊起来:“爸!妈!下雨啦!” 他爸他妈都已经起来了,他们到外面去看雨去了。他们进屋来了。他们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斗笠和蓑衣上滴着水。 “下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