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习题2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0201701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习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马克思习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马克思习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马克思习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马克思习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习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习题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B、英法空想社会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 D、机械唯物主义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3、“存在即被感知”的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4、“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这表明哲学的物质范畴( )A、就是指某个事物 B、就是指某些事物C、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D、是对各种实物的

2、总和进行抽象的结果5、形而上学“绝对时空观”的错误在于否认时间和空间( )A、具有客观性 B、具有无限性C、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割 D、具有永恒性6、古代,人们就提出了“四色猜想”,但由于受科技水平的局限,未得到证明,只以假设形式存在。直到计算机出现以后,在计算机上才得到完整的证明。这说明人工智能( )A、完全可以代替人类意识 B、在任何方面都不能代替人类意识C、在某些方面可以超过人类意识D、具有实践性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对立统一的观点 B、实践第一的观点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D、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8、“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一种( ) A、相

3、对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 D、唯物辩证法观点9、中国古人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君子应该“和而不同”,这种思想表现了( )A、差别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同一是绝对的同一C、否认斗争性的作用 D、夸大同一性的作用10、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上,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是( )A、整体等于各部分的简单相加 B、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的功能之和C、整体的功能等于各部分的功能之和D、整体的功能不可还原各部分的功能之和11、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至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

4、物的度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12、既在一定条件下承认“非此即彼”,又在一定条件下承认“亦此亦彼”,这种观点是( )A、折衷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C、诡辩论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13、下列现象中属于必然性的是(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瓜内有多少粒种子,早已确定,不多不少C、只刮风,不下雨D、感性材料多了就变成理性认识14、反映论的观点是( )A、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C、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1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 D、永恒发展的观点16

5、、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句话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7、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是( )A、 由实践到感性认识和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B、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C、 由实践到相对真理和由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D、 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和由本质再返回现象的认识18、已经被实践证实的真理性认识,还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这是因为实践具有( )A、绝对性 B、相对性C、客观物质性 D、主观能动性19、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

6、发 B、理论联系实际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0、唯物史观实现的根本变革是( )A、发现了社会历史规律 B、发现了阶级和阶级斗争C、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正确说明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21、马克思所言的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C、阶级斗争发展史 D、宗教信仰变迁史2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C、生产力诸要素的有机统一 D、生产关系诸要素的有机统一23、“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这

7、句话表明衡量社会生产力状况的客观尺度是(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 D、生产工具24、国家首要的和基本的职能是( )A、实行政治统治 B、干预社会经济生活C、管理社会公共事物 D、对外侵略扩张和掠夺25、下列社会意识形式中,属于非上层建筑的是( )A、政治法律制度 B、国家政权C、社会意识形态 D、社会风俗习惯26、人类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 B、血缘关系C、阶级关系 D、法律关系27、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A、政治标准 B、经济标准C、社会标准 D、思想标准28、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也是一场革命,这里的革命是指( )A、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斗争

8、B、生产力的巨大发展C、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2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根本属性是人的( )A、自然性 B、社会性C、意识性 D、实践性30、下列各项关于人的价值的错误观点有( )A、 人既创造价值,又享用价值 B、 人既是价值客体,又是价值主体C、 坚持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D、 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社会地位的高低二、多项选择题3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李大钊创办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B、毛泽东思想C、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D、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E、邓小平理论32、下列各项反映意识能动性的是( )A、运筹帷幄

9、B、审时度势C、量体裁衣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E、不可以无根据地胡思乱想 33、人类实践活动的特点是( )A、直接具体性 B、客观物质性C、主观能动性 D、间接抽象性E、 社会历史性 34、下列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有( )A、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B、“集中优势力量”,反对“两个拳头打人”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D、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E、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35、“塞翁失马”的寓言故事说明( )A、可能性与现实性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B、任何可能性都可以转化为现实性C、抽象可能性也是可以转化为现实的 D、只有实在可能性才能转化为现实性E、可能性向现实性转

10、化是有条件的36、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没有饱经风霜的老年人所理解的广泛和深刻。这一哲学观点在认识论上说明了( )A、 认识起源于经历 B、 在经验的积累中加深认识C、 认识的深刻性和经验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成正比例D、 老年人的认识在一切方面超过青年人的认识E、 认识的深刻性与知识的积累有密切的关系37、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人的感觉受理性的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E、意识建构认识对象38、“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

11、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E、重视历史必然性的历史决定论39、从反映社会存在的层次来看,社会意识可以划分为( )A、个体意识 B、群体意识C、社会心理 D、社会意识形式E、阶级意识40、在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A、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B、社会价值是衡量人的价值的决定性方面C、二者是绝对对立的D、二者是绝对统一的E、自我价值决定社会价值三、辨析题1、运动应从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2、事物的肯定方面是消极的、保守的力量,事物的否定方面是积极的、革命的力量。3、“三个代表”是指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关系的发展方向、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4、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公有制程度越高越好。 5、社会规律发生作用离不开人们的自觉活动,所以社会规律不是客观的。四、材料分析题1、阅读以下材料:材料1:“我们的心灵是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后天的经验。”“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材料2:“除了通过自明性的直觉和必然性的演绎以外,人类没有其他的途径来达到确实性的知识。”材料3:“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