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每节课教学反思(1)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0131169 上传时间:2020-07-27 格式:PDF 页数:180 大小:40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每节课教学反思(1)_第1页
第1页 / 共180页
(完整版)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每节课教学反思(1)_第2页
第2页 / 共180页
(完整版)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每节课教学反思(1)_第3页
第3页 / 共180页
(完整版)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每节课教学反思(1)_第4页
第4页 / 共180页
(完整版)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每节课教学反思(1)_第5页
第5页 / 共1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每节课教学反思(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每节课教学反思(1)(1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5 9 2、复习角: (1)播放课件:问题2 我们学过的角有哪几种?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平行平行线锐角 直角互相垂直垂线 相交角钝角 两条直线平角 重合周角 练习:(1)过直线外的一点画直线的垂线。 (2)过直线上的一点画直线的垂线。 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所画出的长短没有联 系。 (3)做 86 页的“做一做”(交流、汇报,集体订正) 3、复习三角形、四边形、圆 播放课件:问题3 什么是三角形和四边形?圆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 引导总结并板书。 锐角三角形 按角分类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按边分类等边三

2、角形 等腰三角形恰好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不规则四边形 平面图形四个角是直角邻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四边形等腰梯形 梯形直角梯形 一般梯形 圆 说出上面每种图形的特征。 还能用其它的方法表示三角形,四边形的分类吗?(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再汇报。) 三、巩固练习:89 页的练习十八的1 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播放课件: 1、过直线L外的一点 a,画直线 L 的平行线; 2、过直线M 上的一点 b,M 外的一点,分别画M 的垂线; 3、圆的位置由()决定,大小由()或()决定; 4、一个顶角是50的等腰三角形,它的两个底角是()度; 5、三角形的三个角的比是

3、1:2:3,求它的三个角。 教学反思 六年的学习生活,认识了这么多图形,如果让学生系统的梳理,突然觉得这个过程,孩子 们经历的太少了,学生在四年级“图形的认识”的时候是学过分类的。六年级或许有些淡忘, 但是本干深入孩子们的心灵的一些方法,却在学生心中几乎没有什么痕迹。我想思考的就是我 们要有整体把握课程的能力,我们不怕孩子们的知识是散乱的,不系统的。但是孩子要有一种 思想,这些思想是指导他们学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比如:分类、集合的思想。 1 6 0 第2课时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 教学内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知道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公式的推导

4、过程,掌握已学过的 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 经历回顾平面图形周长合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3、经历回顾公式推导,培养学生借助直观图进行合理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公式。 2、理解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不同含义;根据平面图形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有关知识。对我们来说是不陌生的,怎样系统地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 合面积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 二、复习回顾 1、周长和面积的含义 (1)周长 谁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吗?(思考、

5、小组讨论、汇报) 板书: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叫这个图形的周长。 计量周长采用的是什么单位?你能举例说明吗?(米、分米,厘米,千米)目测吗?) (2)面积(播放课件) 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吗?(物体的表面或围成平面的大小,叫它们的面积。 )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问题:半径为1cm 的圆,它的周长比面积大。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1 米有多长? 1 分米有多长? 1cm 有多长?(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吗?你能 2、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1)我们学过哪几种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什么要这样算? 长方形的周长:中文公

6、式(),字母公式() 正方形的周长:中文公式(),字母公式() 圆的周长:已知半径()或已知直径() (2)我们学习了哪几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些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三、巩固练习:(播放课件) (1)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三角形大7 平方厘米。三角形的 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2)小圆半径是2cm,大圆半径是3cm,小圆与大圆周长的比是()。 (3)把一个圆形纸片剪开,拼成一个宽等于半径,面积相等的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56 cm 2 ,原来圆形纸片的面积是() cm 2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7、 课堂作业: 87 页的“做一做”的4 题,练习十八89 页的 5 题,91 页的 16 题。 课后作业: 87 页的“做一做”的1 题、 3 题,练习十八89 页的 2、3、4、6、8 题。 教学反思 1 6 1 乌申斯基有句名言“智慧不是别的,只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复习课的目的之一就是教师把平 时分散教学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沟通知识之 间的联系,并建构起一张知识网,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从建构意义的角度看,数学学习是指学生自 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因此,复习课要还给学生一个自主整理的空间,让学生亲自去理一理,试着自己 把知识串一串

8、, 在“做”中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在“做”中学会整理建构的方法,获得整理建构的能力。 第三课时图形的认识与测量(3) 教学内容: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知道它们的特点。 2、学生会辨认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3、经历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体验直观观察,实践操作等学习方法。 4、加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三视图及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立体图形的认识。 (一)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播放课件: 88 页的 4 题的一组图。 指名学生说说各立

9、体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学生说一说图中各个字母表示的是什么? 你能把上面的图形分类吗? 每个面都是平面都有一个曲面 长方体圆柱 正方体 圆锥 长方体与正方体 (1)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点。 共同点不同点 长方体六个面、 12 条棱、八个顶点至少有四个面是长方形。 正方体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2)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长方体包含正方体,集合图略) (二)认识圆柱和圆锥 圆柱和圆锥各有什么特点?你能说一说,写一写吗? 圆柱:三个面,上下两个面,是同样大小的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1 6 2 圆锥:两个面,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二、巩固练习: 88 页的 4 题 89 页的 9 题圆柱可以由什么

10、图形旋转得到?(以长方形的一边为轴旋转而成)圆锥 是由什么图形旋转得到的?(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而成。)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1、填表 图形长(边长或底或半 径) 宽(高或直径)周长面积 平行四边形6m 78cm 2 长方形12m 9m 正方形22.4dm 三角形20m 14m 梯形上 底7dm 、 下 底 12dm 9dm 圆25.12cm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单位:米) 60米 80米 20米 教学反思 1、注重加强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这节课,我抓住两点:一是空间图形的形成,二是空间图形的相关知识。我就是通过这两个知识点 来串成教学主线。在

11、复习空间图形的形成时,让学生感受到立体图形各自的特征和共同点以及不同点;在 复习空间图形的相关知识时,通过观察、回忆、交流将立体图形的知识连贯起来。通过板书,梳理知识脉 络,并加强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2、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上面的教学主线,让学生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旨在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所有立体图形进行梳 理,加强联系,并适当拓宽学生的认知层面。比如:在学生提出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时,我顺 势问学生, 一定是长方形吗?有几种可能?并将几种展开方法做个比较,以期在比较辨析中完善学生的认 知结构,并发展空间观念。 第 4 课时图形的认识与测量(4) 教学内容: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立

12、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嘉兴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使学生对所学 的知识进行系统化和概括化。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分析、归纳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 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表面积的计算: 1、表面积的定义: 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有哪些部分?) 1 6 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哪些面的面积之和?圆柱的表面

13、积是哪些面的面积之和? 2、复习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什么形状?侧面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 算? 展开的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高。 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周长高(S侧=ch) 3、你那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88 页的表格中,写出各图形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S长=2(ab+ah+bh) S正=6a 2 S圆柱 =2rh+2 r 2 二、归纳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 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 将一个马铃薯放入装有水的容器中,你看到什么现象?请解释这种现象。 (水面升高了,因为马铃薯占了圆柱体容器中水的空间。) 这个有趣的现

14、象,曾经启发了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发现了一个物理定律,从而给人 类打开了征服海洋的大门。 2、下面我们来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S V长= a b h V=sh V正方体 =a 3 V=sh V柱=r 2 h V=sh V圆柱= 3 1 r 2 h V= 3 1 sh 这些体积计算公式中, 哪一个是其他几个的基础? 我们是怎样由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其他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的? 3、归纳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 比较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 4、一个底面为梯形的立体图形,如何计算它的体积?(都用

15、底面积乘高) 三、巩固练习:测量马铃薯的体积;90 页练习十八的9 题、 10 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复习课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找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把平常所学孤立分散的知识串成 线,连成片,结成网,构建知识体系。本课引导学生从表面积体积的概念,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及公式推 导与应用,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几方面作了整理,给学生认识到根据表面积的意义,可以找到求所有物 体表面积的“通法”;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体积公式之间的联系,继而通过猜想验,得到所有柱体体积的通 用公式,让知识的主要脉络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知识由“厚”变“薄”。这样,复习不是旧知识的简 单重,在复习中学生有发现有提升,获得新授课那样的新鲜感。 第5课时图形的运动 教学内容:图形的运动。 1 6 4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图 形变换的常用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感受几何图形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并能按要求画出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彩纸、方格纸,剪刀,彩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