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传承我的责任我们的责任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010783 上传时间:2017-10-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字传承我的责任我们的责任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汉字传承我的责任我们的责任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汉字传承我的责任我们的责任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汉字传承我的责任我们的责任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汉字传承我的责任我们的责任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字传承我的责任我们的责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传承我的责任我们的责任(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汉字传承,我的责任,我们的责任!廖敦水老师 曾几何时,“会写汉字”“会写文章”,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曾是社会竞争的资本,曾是何等骄傲自豪的事情!曾是赖以安身立命之本!然而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电脑与网络的普及,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键盘上“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因为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而出现提笔忘字的尴尬,提笔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部首和结构。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两千余名受访者中有逾八成的人承认写字有困难。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正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如今的中国人却越来越提笔忘字,更懒于写文吟诗来表情达意了!长此以往,有朝一日我们引以为傲的汉字时

2、代真的成了键盘时代!而传统汉字书写也许就此日落西山!1、汉字没落,惨不忍睹!汉字没落之怪现状之一:疯狂英语!电脑没有进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之前,能写一手好字,就被视为“有文化、有修养”的表现。而当显示器、键盘和鼠标出现后,钢笔、墨水、纸张逐渐退场,写字似乎成了书法家的专利,甚至成为一种职业。若要我们提笔写一封家信,或者一篇文章,顿时感到很多字不会写了,很多词汇也已相当陌生。而另一番景象是,学英语成为一种疯狂的潮流,有人甚至认为,认识不认识汉字没关系,可不会英语,就算是 21 世纪的文盲了,这实在是天大的谎言和玩笑。事实充分表明:我们在汉语的氛围中学英语很多年,效果并不理想,若从事一个和英语无关的

3、工作,仅仅掌握的一点英语词汇,很快被遗忘得干干净净。这还不算,中国人学英语要花费大量宝贵的时间,可英语不仅没有熟练掌握,汉语和汉字却正日渐荒废。极其重视外语学习却对汉语汉字的普遍蔑视,正在逐步消解和瓦解国人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感。前辈有一句话叫“敬惜字纸” ,就是说这张纸上有字是不能乱扔的。这种对自己母语敬畏尊重的传统现在到哪去找?相反,一些所谓名人、文人、假洋鬼子随意拿汉字汉语调侃、戏谑,来解构汉语的语法规则,来歪曲一些字的形音义,这种丑恶现象日益蔓延。长此下去,作为母语的汉字本体就会发生蜕化和异化,它反过来就会侵蚀我们的精神和文化。汉字没落之怪现状之二:别字满口!其实,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还

4、不是不会写或是写错别字,而是说错字或是读错字。毕竟,学习语言中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能力,前三种都与发声有关;也正是因此,说错字或是读错字的现象远多于不会写或是写错别字,负面影响也更大。中国传统相声白字先生曾收录了许多令人忍俊不禁的别字:逗哏者恭维捧哏者,说他对艺术的追求是“一丝不句”、“一丝不挂”;表示自己要学习他的“待人接吻”;被对方指出错误后还恼羞成怒,说对方是“吹毛求屁”。这段相声固然夸张,现实生活中的别字错误却绝非少见。去年的热播剧甄嬛传,几乎所有人都将“嬛”字读成“环”音,然而杂志咬文嚼字却指出,该字的准确读音应该是“宣”。即使是观众心目中“最有学问”的专家教授们,也同样在这一点

5、上栽过跟头。在汉字英雄中,担2任评委、一直争议不断的“学术超女”于丹就再度被网民们揪住了小辫子:她将“酩酊大醉”中的“酊”字读成了第一声(应为第三声),又将“蹴鞠”的“蹴”(实为“促”音)读成了“就”。 汉字没落之怪现状之三:书写潦草!在电脑和网络尚未普及的时代,许多中国人都坚信“字如其人”,如果一个人字迹拙劣,往往会平白失去大量印象分,若此人还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那么巨大的印象落差之下,失分恐怕还会更多。某位开国领导人的后裔,便因其诸多“墨宝”被晒到网上,而成为了网民们长期挖苦的对象。然而现状表明,网民们对这位将军的嘲笑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在一些青少年培训机构中,有不少老师反映,现在中小

6、学生的书写能力与以往相比有严重的下降趋势。一位老师说:“很多孩子对书写的态度很是无所谓,字迹潦草、行款不整齐、卷面不整洁、滥用不规范简化字、错别字满天飞等现象很常见。现在能写一手漂亮字的学生都快成珍宝了。”不止是孩子,即使是文化素养普遍较高的大学生也是如此。许多高校老师都抱怨过学生们的字迹,“估计是太久没留手写的作业了吧。一些学生的字歪歪扭扭的,有的还能猜,有的就看不懂,像是蚯蚓在爬。” 最为严重的是许多领导、富豪、名人、医生、教育工作者都写字以潦草让人不能辨认为荣,真让人齿冷!汉字没落之怪现状之四:曲解词意!与前两点相比,曲解词意的现象更为突出。这里既有长期存在的问题,因望文生义而产生的无心

7、过失,如把“七月流火”理解为天气很热,把“差强人意”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等;更多的却是各种刻意的不规范用法。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许多广告便有意将各种成语改头换面,以使自己要推广的商品能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快治人口”(消炎药广告),“衣衣不舍”(服装广告),“咳不容缓”(止咳药广告)等,给孩子们造成了很大误解。一位语文老师便讲过一个真实案例:有一次上课,她将“随心所欲”这个成语写到黑板上,竟有同学举手纠正,说她写错了,理由是:电视上浴缸广告中说的是“随心所浴”。而随着网络的兴起,各种网络语言更是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从早期的“886”、“我晕”,到近年来的“雷人”、“给力”、“有木有”,及至近来

8、的“十动然拒”、“喜大普奔”、“不明觉厉”等用法,不上网的人单从字面上已经看不明白了。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同样用网络语言来形容就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咬文嚼字的主编郝铭鉴认为,像“不明觉厉”这样的网络流行语,既没有创造力也没有幽默感,“纯粹是生拼硬凑,无趣且无聊。” 二、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今的汉字危机?原因之一:电脑要了汉字的命!毋庸置疑,电脑与网络的普及,是汉字汉语没落的首要原因。电脑的普及与广泛使用,使得我们对汉字的认知要求越降越低,似乎可以只停留在读音层面。为了迅速有效的表达,大量的成语被弃之不用,取而代之的是“好、很好、非常好”这类的直白、简单的词语。汉字的造型之美、音韵之美

9、、结构之美正在被人们渐渐遗忘。这就像是患了“弗兰肯斯坦综合征”,为某个特定且有限的目的创造一台机器,可机器造好之后,我们却发现它有自己的主张,它不仅相当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且还能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遗忘汉字的代价,是对传统文化的陌生,是对3书写阅读的思维方式的淡忘。遗忘之后的表现,却是人们在思想上对技术的追求与依赖。随着网络时代平板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拼音输入法在键盘上敲出字来,但真正书写起来却很容易写错。中南民族大学组织过一次与“汉字听写”类似的社会实践调查,要求143名大学生默写如“尴尬”、“编纂”、“沆瀣一气”、“戊戌变法”等十个词语,结果完全写对的只有12个人,写错

10、七八个的学生达到了10%左右。问起原因,一位学生很惭愧地表示:“平时都用电脑,现在好多字都想着是一个大概的样子,真正写就很容易错了。估计再过几年,没有电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另一位学生则表示:“现在什么都是电脑打印的,如果哪个老师布置手写作业,学生肯定会觉得这个老师很麻烦。”还有学生表示,自己上了大学很少写字,下课之后就把老师的课件从电脑拷回去打印出来复习;平时交作业,老师也是要求打印稿。“经常不写字,偶尔会大脑短路。”而对于提笔忘字的情况,他们也有应对办法 用手机的拼音输入法进行检查。原因之二:都是应试惹的祸!一边是社会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一边却是原地踏步、毫无起色的语文教育,这样的“

11、龟兔赛跑”,结果自然不言而喻。早在上世纪末,还是中学生的韩寒便以一部批评应试教育(主要是语文教育)的小说三重门而声誉鹊起;而今倏忽十余年过去,这位曾经的“少年作家”已为人父,他所批判的靶子却仍无太大起色,依旧保持着死板生硬的教学方式、脱离实际的教育内容:课堂上,老师仍然会要求学生们从鲁迅等民国名家那些佶屈聱牙的作品中总结“中心思想”,并且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即教科书提供的“标准答案”;孩子们的作业本上,满是脱离语境、单纯考验个别字词意思的题目,如“五颜六色”中的“五”、“六”各指什么,“蒸蒸日上”的“蒸”是什么意思等等。高考作文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题目往往令人不明所以,诸如“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

12、、“探险者与蝴蝶”等,既脱离实际又令人费解。在这样的语文教育模式下,老师们往往只把授课当交差,学生们学起来也全无兴趣,中文功底当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原因之三:对汉字失去敬畏之心!除去以上两点之外,郝铭鉴更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汉字书写危机的背后,还有深层次的原因:如今人们对汉字的敬畏之心已荡然无存。在中国古代,文字往往用刻刀刻在竹简木牍之上,书写的不便使人们对文字格外珍重,仓颉造字的传说便体现出这一点;而即使是毛笔和纸张相继出现后,中国人仍然保持着“敬惜字纸”的传统,规定写有字的废纸不可随意丢弃践踏,而需专门收集后焚烧成灰,以此祭祀仓颉。然而时过境迁,随着如今书写条件空前便利,人们的书写

13、也随之随意起来。“网上那么多错别字,人们似乎已经习惯,还有一些名人故意写错字。在浮躁心态之下,人们对于汉字书写已相当草率。”郝铭鉴如是说。他主编的咬文嚼字,曾在 2012 年发动广大读者“围观名家博客”,而最被“强势围观”的,便是多年来始终身处舆论漩涡的作家郭敬明,在“抄袭”、“拜金”、“媚俗”、“装腔作势”甚至“个子矮”等各种批评之外,他又得到了“错别字大王”的尊称:分不清“戴”与“带”、“副”与“幅”,将“蚍蜉撼树”误作“蜉蝣撼树”郝铭鉴对此引用了当年语文老师批改作文的一句批语:“遍地荆棘,叫樵父如何下手?”网友们普遍认为,不是郭敬明语言功底不够扎实,而是他对文字运用太过随意,缺乏应有的敬

14、畏之心。 4三、拿什么拯救中国汉字?对策之一:中小学开设汉字书写课程!应当承认,电脑技术的确给古老的汉字艺术带来较大的冲击。美国学者杰茜卡贝内就曾把电脑称为“手写体的诅咒”。因汉字象形表意的文字结构十分特殊,电脑输入对汉字手写的冲击尤为严重。“五笔输入法”把每一个汉字拆成最多四个部分,倒是让人记住了汉字的基本架构,但写起字来也难免有时会缺胳膊少腿,而太多习惯用“拼音输入法”的人则连汉字的具体构造都记不住。在方便、快捷、高效的文字信息化处理诱惑下,人们由习惯成依赖,由依赖成退让,最后是能“敲字”的决不“写字”。及至万不得已情况下要用手写时,才发现汉字的具体构成竟是如此模糊,写出的字也丑得难以见人

15、。为了使孩子们不致“提笔忘字”,中小学必须开设写字课。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书法教育,学校坚持每周一节 40 分钟书法大课,以课本教材为载体,注重习字技法学习,同时讲解汉字的渊源,让孩子们通过书法了解中华文化。同时,学校还可开设有每天 15 分钟的书法小课。保留传统,传承文化,从娃娃开始!汉字书写决不可荒废遗忘。强烈建议小学阶段不要开设外语课程!对策之二:大兴书法培训之风!汉字博大精深,底蕴丰厚,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象征。不论是方正的楷书、俊秀的小篆,还是遒劲的草书,其兼具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即便是再发达的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国

16、外的专家学者认为:每个汉字都是一个“集成电路” ,在开发智力上是没有止境的;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综合各方面原因,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轻易疏离手中的笔。除了学校开设的汉字书写课程外,应该鼓励社会培训机构开设有偿的专门的书法培训项目,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设立的硬笔和软笔书法课程。孩子需要跟随老师学习一到两年,可以在认字、写字的初期就得到正确引导,从而打好基础,也就是所谓的“长线课程”;而“短线课程”则主要针对三年级以后的中小学生,重点针对卷面和作文进行培训。如要求所有上课的学生必须使用统一的长方形格子写字,并让其在卷面和作文中进行应用。比如答选择题时,有意识地写成一条线,答问答题时答案对齐排列,写作文时字体大小均衡、行间距保持一致等。 对策之三:所有大学必须继续开设语文课!一项千百年来被人们运用自如的汉字手写艺术,却在电脑和网络普及应用的一二十年间就陷入尴尬境地,完全归因于新技术的罪过乃是推脱我们自身传承文化的使命与责任。在这一场新技术冲击的背后,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汉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