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4009531 上传时间:2017-10-2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教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2比例的认识课时教案 A第二单元第 1 课第 节 授课时间: 月 日课题 比例的认识 课型 新授情感态度培养观察、比较、推理、概括、归纳能力。知识技能(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中各部分名称,能指出内项和外项。(2)掌握组成比例的必要条件和方法。(3)会运用比例的意义组成比例,检验组成的比例是否正确,能用两种形式写比例。过程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合作交流获取知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比例教学难点:是掌握组成比例的条件,能正确组成比例教学设计思路复习旧知-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后总结教师 课件 教学准备 学生 练习本43课 时 板 书(场地)设 计 比例的认识表示两个

2、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12 : 6=8 : 4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教 学 资 料 剪 贴 、摘 抄44课时教案 B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一、复习旧知。1、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比的知识,现在我们先来复习比的知识。课件出示(1)什么叫做比?(2)什么叫做比值?(3)求下面各比的比值12162.74.5610指名回答,教师出示课件上的答案。2、引入新课: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不一样的国旗和两本大小不一样的九章算术书,让学生观察,他们虽然大小不一样,但都是成比例的。还有公安机关在破案时根据罪犯的脚印判断罪犯的身高体重都是根据比例来判断的。那么什么是比例,为什么说他们成比例。

3、今天,我们来学习比例的有关知识(板书:比例)。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教学比例的意义。1、我们从学习数学开始,几乎天天都用到等号,你能说出几个含有等号的式子吗?说说等号在式子中的作用是什么?(连接左右两边相等的两部分)2、引入教材主题图:48出示主题图:说明在操场上高高的飘扬着一面五星红旗,我们想知道旗杆有多高,但又不容易测量。大家看看小朋友有什么办法呢?指名回答,教师归纳。3、自主探究,初步形成印象。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 1 的表格让学生观察,出示小组合作指南,(1)第一组测量的影子长和竹竿长的比是:( ):( )比值是( )第二组测量的影子长和竹竿长的比是:( ): ( ) 比值是( )

4、(2)第一组的竹竿长和第二组的竹竿长的比是:( ):( )比值是( )第一组的影子长和第二组的影子长的比是: ( ): ( ) 比值是()(3)发现了什么?指明回答小组合作题。板书321.5 261961.5 391比值相等 比值相等3296 2639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4、课堂练习(1).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49来。 610 和 915 205 和 14(2)2.填空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 )比例。一个比例,等号左边的比和等号右边的比一定是( )的。5、学习比例各部分名称。让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比例各部分名称。指名回答。出示课件在一个比例中

5、,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说明比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所以比例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把黑板上的这几个比例式写成分数形式。6、课堂练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4.52.7 = 10 66 10 = 9 157、比较比和比例的区别(1)小组讨论、交流。(2)全班交流。(3)小结: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是一个式子,只有两个项。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是一个等式,有四个数。三、谈收获,整理板书。50四、巩固新知。课件出示课堂检测题。1.填空在 6:5=30:25 这个比例中,外项是( )和( ),内项是( )和( ),6:5 和 30:25 的比值都是( )。2.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

6、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6:9 和 9:12 1.4:2 和 7:10 0.5:0.1 和 和 7.5:13、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组几个就组几个)2、3、4 和 6五、回到课前出示的主题图,让学生说说怎么能求出旗杆的高度。学生说出方法后,告诉学生如果旗杆对应的影子长度测量出来是 9 米,旗杆长度是多少呢?学生回答是 6 米后让学生说说方法。六、课堂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比例,知道了两个比的比值必须相等这两个比一定能组成比例。这就是警察根据罪犯的脚印就可以判断出罪犯的身高和体重的原因。这就是我们根据影子的长度就可以算出旗杆的高度的原

7、因,但这种求旗杆高度的方法比较麻烦,比例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根据比例的变化规律可以更简单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这节课我们就51学到这里。课 时 教 案 B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栏效果与反思成功之处:52不足及其原因:比例的应用课时教案 A第二单元第 2 课第 节 授课时间: 月 日课题 比例的应用 课型 新授情感态度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知识技能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及

8、情度、价值观的发展。过程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知识迁移的方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轻松解出比例中未知项的解。教学难点: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53教学设计思路旧知铺垫导入新知探究新知学以致用 课堂拓展教师 课件 教学准备 学生 笔、练习本课 时 板 书(场地)设 计 比例应用根据比例意义写出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4:10=14:X解:4X=140X=35教 学 资 料 剪 贴 、摘 抄54课时教案 B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一、旧知铺垫 1.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说说它的具体内容吗?2.请你用比例的相关知识判断

9、下列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并且说明理由。5:7 和 8:13 1/2:1/3 和 1/4:1/6 3、 想一想,括号里该填几:14:( )=35:5 ( ):5=4:10二、导入新知 我们知道比例中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解比例的方法,大家对自己有信心吗?三、探索新知1.教学例题。呈现情境图,解决实际问题。55呈现情景图。呈现校园景色图片一张,长 12 厘米,宽 8 厘米;我打算在电脑上把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照片的长是 15 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理解题目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按比例放大”的意思:每

10、条边放大的倍数是一样的。尝试解答。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学生交流,形成方法。展示学生试做的作业,集体评价。解:设放大后照片的宽是 x 厘米。12:815:x12x15812x120x10答:放大后照片的宽是 10 厘米。引导学生交流思考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依据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确定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写出相关的两个比,组成比例式;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教师指出: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板书:解比例。2、比较、小结。 (1)提问:解比例的方法和解方程的方法有哪些相同处和不同处?56方法小结: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我们处处都有可能用到,要是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

11、来解决呢?我们先来总结总结:(在这道题里,我们先根据问题设 X再依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式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最后解方程)。其实,比例就是一种特殊的方程,不论在书写格式还是验算方法上他与解方程都是相同的。 3.教学“试一试” 过渡:我们知道比例还有另一种表示形式,当是 15/25=6/X 这样形式的时候,又该怎么解呢? (2)你会读这个比例吗?读一读,并且找出它的内项和外项。(3)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评价。(4)方法总结:虽然比例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我们发现不论是比例的一般形式还是分数形式,都可以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分别相乘,然后解方程。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12、,集体评价。三学以致用,巩固新知。1解比例。5 :8 = X :40 X/9 = 7/3 1/2:X = 1/6:2/5 1.5:0.6=x:0.42.按下面的条件组成比例,并求未知数的值。(1).12 和 5 的比等于 3。6 和 X 的比。(2).X 和 1/3 的比等于 4 :3。3、拓展延伸。(1)、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已知一个内项是573,另一个内项是多少?(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乘积是最小的质数,已知一个外项是 2,另一个外项多少?四、课堂总结:(1)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先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解方程求解。

13、) (2)现在你们知道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另一个作用是什么了吗?(用来解比例)课 时 教 案 B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栏58成功之处:效果与反思不足及其原因:比例尺课时教案 A第二单元第 3 课第 节 授课时间: 月 日课题 比例尺 课型 新授情感态度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识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过程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

14、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教学目标教学 教学重点:认识比例尺,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9重点难点教学难点: 认识比例尺,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巩固练习知识应用小结。教师 课件、地图教学准备学生课 时 板 书(场地)设 计 比例尺=比例尺实 际 距 离图 上 距 离图上 1 厘米表示实际 100 米,即 10000 厘米,比例尺就是 1:10000教 学 资 料 剪 贴 、摘 抄60课时教案 B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一、呈现情境图思考、讨论我家的房屋平面图1、比例尺 1:100 是什么意思?图上距离2、比例尺=-实际距离3、独立完成 P30 页第 2、3 题。4、P30 页第 4 题,怎样求窗户的图上距离?注意比成相成的单位后再计算。615、指导完成 P30 页第 5 题。注意求比例尺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P31 页第 1 题,说明清楚两地距离一般假设是直线距离,计算时,注意单位换算。P31 页第 2 题,自己尝试独立完成。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教师对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试一试练一练课 时 教 案 B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栏62成功之处:效果与反思不足及其原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课时教案 A第二单元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