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必修3课件15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0089768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16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3课件15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3课件15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3课件15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3课件15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3课件15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3课件15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教必修3课件15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二,三,一、新青年的诞生 1.背景 (1)思想基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使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2)经济根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 (3)政治局面: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而资产阶级却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 (4)直接原因: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奋起反击。,一,二,三,2.诞生 (1)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民主与科学,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后,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它的编辑和主

2、要撰稿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一,二,三,史料解读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这段话正确地说明了辛亥和五四之间的内在联系: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了巨大的波潮,于是而有新文化运动。”你如何理解陈旭麓先生的这段话? 提示西学东渐的发展使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知识阶层,他们在政治上主张民主与进步。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从思想文化方面反思辛亥革命,认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种彻底的思想文化革命。新文化运动由此而生。,一,

3、二,三,二、新文化运动(依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本知识点),一,二,三,一,二,三,深度点拨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资产阶级新文化与封建旧文化的一次激烈碰撞。 自主思考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提示把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高度由制度变革推进到思想变革的层面。,一,二,三,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传入 (1)背景: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2)表现: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一,二,三,2.广泛传播 (1)背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

4、)表现: 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他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陈独秀、毛泽东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3)影响: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诞生。,一,二,三,拓展延伸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个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进步的重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地变动。”李大钊的这句话表明历史研究要与时代同行,他本人的思想也与时代同行,不断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对新文化运动的评

5、价 史料实证 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就必然要批判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必然要批判以孔子礼教学说为代表的旧的伦理观念。陈独秀反复论证旧礼教、旧道德与民主政治势不两立,尊孔必将导致复辟,孔子思想不能适应现代生活。 中国近代史纲 互动探究 (1)根据史料,指出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的必然性。 (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孔子思想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理解。 (3)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应如何评价这一口号?,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提示(1)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提倡民主、科学,就必然要反对孔教。 (2)孔子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而建立

6、民主政治已成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孔子思想不能适应这一潮流的需要。 (3)这一口号在当时是十分必要的,它对于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传播民主、科学思想,建立新道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儒家思想中有许多传统文化的精华,全盘否定儒家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历史解释 (1)进步性: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这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

7、学事业的发展。 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和宣传动员。 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局限性: 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运动的领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使其仅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典例剖析 【例题1】 “矫枉过正的做法是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的策略性选择,非如此便难以启动历史车轮的前行,不会打破中国历史所具有的

8、那种超稳定的结构。”该观点() A.否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偏激性 B.认为新文化运动的偏激性是完全正确的 C.承认新文化运动有巨大缺陷 D.较为客观地分析了新文化运动的偏激性 题目立意新文化运动的偏激性突出地表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上。对新文化运动的偏激性,一定要把新文化运动放在特定的时代中去分析和考察,避免以偏概全。本题旨在考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环境中分析和论证的能力。,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解题指导本题从时代特征出发,分析了新文化运动采取偏激策略,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因。材料认为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采取的偏激策略,是为了“打破中国历史所具有

9、的超稳定的结构”。因此,其偏激有一定的必要性。综合上述分析,D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D,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二关于新文化运动各项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史料实证 陈独秀等倡导“民主”的直接目的,并非立即创建民主政治制度,而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观念,进行民主自由观念的启蒙,为民主政治营造社会基础,从根本上动摇封建主义的根基。 中国近代史纲,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互动探究 (1)根据史料,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的目的。 (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达到上述目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还作了哪些重要努力? (3)结合史实说明他们的上述努力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提示(1)直

10、接目的:思想启蒙。根本目的:创建民主政治制度。 (2)传播科学思想,批判旧道德并建立新道德,开展文学革命。 (3)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形成了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历史解释 (1)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提倡民主以反对中国的封建专制思想,提倡科学以反对封建愚昧和迷信,用民主和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因此,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武器。 (2)提倡民主就是反对封建专制,而封建专制是建立在孔子儒学旧道德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反对封建礼教、反对旧道德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就是摧毁封建专制制度的根基

11、,让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因此,提倡新道德是新文化运动的归宿。 (3)文学革命扩大了民主和科学在社会上的影响,民主和科学正是凭借广大民众易于接受的白话文得到广泛传播的,文学革命是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手段。,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 【例题2】 新文化运动“有利于打破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壁垒”,促进了五四运动前后的文化繁荣。五四运动前后出现文化繁荣局面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 () A.君主专制制度的崩溃 B.民主与科学的广泛传播 C.文学革命的不断高涨 D.儒家旧道德的全面动摇 题目立意新文化运动各项内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其侧重点又有明显的不同。本题旨在通过对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文化繁荣局面出现的前提条件的认识,考查对文学革命重大贡献的把握和理解能力。,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解题指导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学革命有力地推动了白话文的广泛应用。白话文有利于推动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打破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壁垒,有利于各种人群之间、各种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因此,文学革命是五四运动前后一段时期文化繁荣的重要前提条件。 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