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孩子沟通[参考]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40037443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与孩子沟通[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与孩子沟通[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如何与孩子沟通[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如何与孩子沟通[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如何与孩子沟通[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与孩子沟通[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与孩子沟通[参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 可编辑 如何与孩子沟通 孩子并不难沟通,相反的,跟孩子谈话还能够使大人心灵成长。如果父母 与孩子产生了沟通障碍,主要问题是父母对孩子的心态出了问题。特别是做父 母的有人格缺陷,认知偏差,或是将自己的压力转到孩子身上,甚至将自己的 不良情绪随意发泄到孩子身上的话。 所有的教育家, 心理学家都主张父母应当多花些时间陪孩子,但是不是要 坐在孩子身边逼他做作业,而是要与他们沟通,跟他们一起“学习”,让孩子 因为有父母的陪伴而感到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影响父母与子女沟通的客观因素, 主要就是大家熟悉的“代沟”与“差异”的问题。所以,这就需要父母把教育 孩子当作神圣职责,跟他们沟通时就像个孩子一样地跟他

2、们说话,从他们的思 维模式出发,拉起他们的手往前走。如果大家始终只站在大人的角度讲话,只 站在家长的立场上讲话或是一味的只是要求孩子,这就是没把孩子当孩子,没 把学生当学生的错误认知。多数家长的沟通态度都较为强硬的,因为他们认为 自己有理,是为了孩子好,而作为孩子往往感觉家长的这种态度让人受不了, 从孩子的心态来说是因为接受不了这种态度而接受不了那些道理的。另外还有 有一种家长因为与孩子的沟通出现障碍后干脆就说:我不管了,随他去吧。果 然,这家长就不管不问,明明看着孩子走偏了也不管也不说,放任自流。这又 是另一种极端。家长对孩子的错误不要大惊小怪,因为那是学习过程中难免的 一种差错,作为家长如

3、同教练一般,更多的是帮助他们修正错误,鼓励他们, 让他们自己想要做得更好,并且让孩子们说出自己打算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多。 精品 可编辑 也就是说方向和方法都由他们自己探索发现,作为家长只要协助其强化训练就 可以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所有的父母都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看见自己的 影子。可以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看到孩子的言行举止,家长就能看见 自己的某些特征。有些家长不以为然,带着情绪又很委曲地说,我的孩子一点 都不像我,我是怎么样的好,我的孩子是怎么样的糟糕,我什么方法都用了, 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这孩子反而越来越逆反,我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这 是许多家长在发现自己家庭教育失败后的感

4、叹,更严重的,不仅出现了父母与 孩子之间沟通常常出问题、闹意见,甚至出现了孩子与父母或是父母与孩子之 间几个月甚至几年不讲话的景象。这一阶段,亲子关系的危机,父母与孩子之 间的关系管理失控,并且,加之此时期的孩子往往都是青春期的青少年,因为 缺少强劲而温暖的亲子关系支持而常常迷失在外界的各种诱惑中。由于青春期 的孩子处在“心理断乳期”的“第二反抗期”,自我意识正在觉醒,独立人格 正在成形,缺少了爱与信任及心灵辅导的营养,势必导致成长中的危机及障碍。 而作为家长的, 也是有许多难言之苦, 三十六计施尽, 却常常不仅挽不回局面, 反而弄巧成拙,影响了孩子的成长,甚至把孩子“逼上梁山”,不愿回家,即

5、 使回家了也不愿说话。 父母与孩子之间究竟当如何沟通,怎么避免沟通中的障碍,如何进行有效 的沟通,怎样建立积极而健康的亲子关系? 亲子沟通障碍之一: 缺少理解,孩子希望父母能理解他们。 精品 可编辑 建议共情式沟通方式: 我理解你,我愿意听听你这样做的理由。 案例: 高二自杀未遂的女生:不是我不想说,我只想说给能理解我的人听。 三年前,某校高二女生陆丽(化名),表面原因是升学志愿与专业发展方 向与父母发生矛盾,导致抑郁不说话,家族亲人们来劝导也一声不吭,被父母 发现其割腕自杀而将其送至理咨询机构。与心理咨询师第一次见面咨询一个小 时后,陆丽第二次来咨询时主动提交给心理师一份电脑打印的长达五页的

6、“心 声”,谈自己在初中时如何遭遇不理解,曾经自杀过一次又放弃了消极想法的 过程,但是当中谈到更多的是成长中的许多细节,父母如何将他们的意志强加 在她的身上, 使她一直找不到自我发展的方向,感觉很痛苦。 虽然进入高中后, 陆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但是父母却一齐反对,并强制女儿选定他们所 认为好的专业方向,就此亲子关系破裂,女儿以死的绝望来呼吁自主性与自我 发展的尊严。陆丽写给心理师的长信中,最后一句话就是:不是我不想说,我 只想说给能理解我的人听。 分析: 由于父母不了解自己孩子心里的想法和心理发展过程中发展规律的阶段性 特征,也不善于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往往造成沟通障碍。类似陆

7、 丽父母的沟通方式一般较多为命令强制型,对孩子的要求带着支配的态度,这 会令孩子觉得受到压制,而这种包办代替型的父母具有强迫倾向的情感与表达 方式极易造成孩子出现两种偏差:一是受动消极, 缺少自主性, 二是逆反抗争, 精品 可编辑 争夺自主权。当这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较量持续一段时间以后,双方的沟通关 系就会出现裂痕,找不到共同的平台,进而也就放弃了沟通。父母的错误在于 家长制,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而青少年的问题在于由于得不到理解、 认可、信任而自卑,或是产生逃避心理,选择避免沟通,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知 道父母想跟他们讲的内容都不是他们所需要的,这不仅不是建立他们的信心, 相反可能是毁了

8、他们的信心。 亲子沟通障碍之二: 缺少认可,孩子希望父母认可他们。 建议人本主义沟通方式:我相信你行,我认为你是最棒的,我对你有信心。 案例: 一位中学男生, 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因与一位女生谈恋爱被父母严厉批评, 强行没收手机,以训斥否认的口吻指责他变坏了,不想学习上进了等等,在孩 子谈恋爱那段时间父母一直在数落他,细数所有谈恋爱的坏处。当儿子说,我 能处理好学习与感情的关系,父母还是坚决反对。就此事件,导致儿子与父母 半年不讲话。 分析: 以青少年为中心的积极肯定的沟通方式是对青少年发展的信心及其独立人 格的尊重。几乎所有的亲子沟通问题,在孩子这方都有这么一个要求:不要把 我跟别人比。许多

9、父母常对自己的孩子说:有谁像你这么样的,人家某位同学 如何如何地好,另一位同学如何如何地优秀,哪像你这样没出息等等。父母原 精品 可编辑 本是想以别的孩子的榜样来教育孩子,然而,由于说话的口气方式造成孩子认 为:父母认为我不好,认为我不如别的孩子,别的孩子都好,在我父母的眼里 就是我最不好。由此,造成这孩子更自卑也很消极。父母对孩子的这些否定性 的语言会导致孩子负面情绪,并造成不良暗示。比如,父母说:谁像你那样没 出息。孩子接受了这句话:爸妈认为我没出息,看来我真的没出息。这是一种 消极的心理互动,摧毁的是信任和能力。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当老师或是 长辈认为确定这个孩子很有发展潜能,确实相信

10、这孩子有发展前景,对其报以 积极的期待和信任以及肯定的态度时,不论这孩子的背景如何, 行为习惯如何, 都会成为积极进步的人,都会在自我发展上卓有成效。由此可见,孩子们成长 受限是由于承受了太多的斥责并接纳了这种斥责内容的消极因素。心理规律告 诉我们,相信自己的孩子行,并把这种信息传递给他,并且对他的成长报以积 极的心态,充满信任、爱、心理支持,这些才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成功的积极的 心理建设,这种沟通方式才有意义。成长的烦恼是很多的,特别是青春期波澜 壮阔的内心动荡,所需要的是引导并帮助澄清,而不是否定与打压。 亲子沟通障碍之三:父母总是不断地要求孩子要考好, 要达到怎样好的分数。 建议教练式沟通

11、方式: 让孩子说出他所要考出来的分数。例如:你的素质在 班上如何,当你发挥最好时能考出什么样的成绩,如果你用心努力你的成绩是 什么样的,你想要有什么样的成绩才能真正表现你的素质能力。 案例: 精品 可编辑 某初二男生李强(化名),因一年前家里出了一些事,使他一度很低落, 患了忧郁症,也产生了一些认知上的问题,认为活着没什么意思,不知道为什 么要读书。由此,他的成绩下滑了几百名,居年段倒数。经过心理咨询师的辅 导,解除了忧郁情绪及心境,并且引导他进入心理重建阶段。心理师引导他进 行自我陈述,发现他对自己在同学、老师的心目中的形象是很满意的,同时还 引导他发现自我的潜能及其综合素质在年段的排列,李

12、强说,我的综合素质在 年段至少是前三十名。老师问: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这样的差距,你想不想展 现一个真实的自我,展现一个最棒的你。李强说:想。老师问:你要用多长时 间达到什么样的进步,你需要大家帮助你什么?父母帮助你什么?而你自己要 做的是什么?李强在老师的引导下写下了自己的学习规划、达到目标时间,及 自己展现在老师同学面前新的形象的描述。此后,李强的成绩稳步上升,果然 达到他所说的年段前列的成绩。 分析: 这种沟通方式是十分典型的心理教练的沟通方式,充分尊重对方, 要求对方 设想一下自己成功的目标位置。这是促进自知自觉自愿的好方法。作为一个心 理咨询师,青少年心理教练,用这样的方法,我能帮助所

13、有的孩子们找到他们 自己。好成绩并不是只有父母想要的,孩子们自己也很想要,只是当父母与孩 子的交流只有分数时,父母所要求的学习成绩变成孩子们极大的心理压力,这 种压力感会使孩子们感觉到“父母重视分数超过重视我们”,“如果我成绩不 好父母就不爱我,不喜欢”。为此,他们很苦恼,也很紧张,越紧张学习效果 精品 可编辑 就越不好,原本学习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学习的体验一旦失去,学习成了“咽 不下的苦瓜”。而一旦父母因成绩对他们生气翻脸时,就会导致他们更加怕父 母、怕学习、恨分数等消极情绪,进一步导致学习失败。 我们要明白,所有的成长都是建立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的,每个人孩子都认 为自己很棒,也具有天生的学

14、习好奇心,学习是人的天性,是快乐,而且这种 快乐感还来自于学习关系中。所以,老师爱学生, 对学生有良好的信任与期望; 父母爱孩子,对孩子的点滴进步都充满了感恩与赞赏;而孩子们在一起学习时 增加了学习乐趣;所有的这一切都在建造一个学习成功的渴望与成果。 这种教练式家长沟通方式的技巧一旦为家长所运用,就能激发起孩子们自我 成长的心理动因,并且让孩子将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内化为自我成功的视觉化 形象,印在脑海里,建立起自我成长成功的神经链反应,可以说,学习成功就 成为是一种必然,并且是轻松愉快的。 作为心理师,我用这种方法帮助了很多青少年摆脱了厌学情绪及被动的学习 态度,从而成为了积极的学习主人。 亲

15、子沟通障碍之四: 家长说话不算数 建议承诺式的沟通方式: 你对父母有什么要求, 那么你自己要怎样要求你自 己,你努力做好,父母也努力做好。你做好了,父母会给你嘉奖,我们说到做 到。 案例: 精品 可编辑 曾经有一名 8 岁男童自杀,原因是父母太忙,几乎很少时间陪他,有一次 父母答应他某日要带他去哪里玩,孩子盼着那一天来到了。可是父母不知是忘 了还是无所谓,又一次冷落了这个孩子,这个8 岁的男童就自杀了,留下遗书 写着:没人管我,没人爱我。 分析: 所以,亲子沟通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父母要诚信,不少青少年对自己父母的意 见就是他们说话不算数。父母说话不算数的习惯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信任,同时 也会对孩子的言行产生不良影响。在此,建议家长与孩子之间可以形成谈判式 的沟通方式,抓住孩子的心理需求及其心理特征,要求他们达到什么成绩才满 足某些要求, 而这些要求是合情合理的, 同时,家长一定要守信用,说到做到。 这是承诺的心理约定,是一种让双方都心服口服的沟通及行为方式。譬如,家 长说:你努力补习英语,下次英语考到90 分我带你到海边玩。当孩子真的考 了 90 分,父母一定要带孩子去海边玩。中国古人说:教学相长。作为家长, 如果在与孩子沟通的态度上有学习的态度,并且注重言必行,行必果,这对孩 子是很好的表率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