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质量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讲义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40029123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PPTX 页数:111 大小:33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质管理质量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品质管理质量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品质管理质量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品质管理质量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品质管理质量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质管理质量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质管理质量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讲义(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及环境法律法规介绍,本简介讲座课时为8小时,其内容如下: 一、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及过程 二、ISO14000系列标准构成与特点 三、ISO14000相关术语、介绍 四、ISO14001标准解析 五、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介绍 六、重要观点回顾,1 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及过程 1.1 上个世纪人类共出现了八大公害,使大批居民非 正常死亡。 1.2 全球性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1.3 挪威在环境保护方面提出的我们共同的未来 中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1.4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人类与自然 和谐共处,享受健

2、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权利”。,1.5 全球各领域,特别是工商业界,意识到: 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是自身应有的义务。 1.6 建立了“污染预防”的新观点,企业逐渐形成了自我 决策,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方式。 1.7 新的管理工具被采用。如用“生命周期”的方法,研 究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环境影响。 1.8 一些国家用环境保护为前题,提出了新的保护条件 使世界贸易形成了不平等技术壁垒。,1.9 1993年6月ISO组织成立ISO/TC207环境管理技术委 员会。 1.10 ISO14000的制定采用了以下成功经验。 BS7750BS7750环境管理体系规范 EMAS生态管理和审核规则 ISO9000

3、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1.11 1996年,ISO组织颁布了部分ISO14000系列标准。,2 ISO14000系列标准构成与特点 2.1 ISO14000系列标准的构成,2.2 ISO14000系列标准间关系,环境管理系列标准(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 境 绩 效 评 价,环 境 审 核,产 品 标 准 中 的 环 境 因 素,环 境 标 志,生命周期评价,评价产品,评价组织,2.3 ISO14001标准与ISO9001标准异同 都是自愿采纳的国际标准 管理体系相似,ISO14001的框架、结构、内容参 考了ISO9001标准。 范围不同 ISO14001环境管理 ISO9001产品质量

4、 目的不同 持续改善环境 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 承诺对象 环境的相关方 产品的消费者 审核依据 法律法规+ISO14001 ISO9001,相 同 点,不 同 点,3 ISO14000相关术语介绍 3.1 环境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介质:水、空气、土地; 环境受体:植物、动物、人; 自然资源:石油、煤、海洋生物; 环境即它们的有机整体。,3.2 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 作用的要素。 环境作用有正面与负面环境影响; 活动过程中污染环境; 产品本身污染环境; 服务过程能源消耗。,3.3 相

5、关方 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 团体。 相关方可以是团体,也可以是个人; 相关方也可以是因环境影响其经济利益的股东、 供方、客户、员工、银行等。,3.4 环境管理体系 全面管理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制定、实 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计 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组织机构,职责,计划活动,惯例,程序,过程,资源,环境方针,制定计划,规定职责,实施行动,实现方针,评审差距,持续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4 ISO14001标准解析4.1 总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整个第4节叙述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4.1 条文解析 建立环境管

6、理体系 实施环境管理体系 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思 考,4.2 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 a.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 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包括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它要求的承诺; d.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并传达到全体员工; f.可为公众所获取。,4.2 条文解析 由最高管理者制定; 三个承诺(持续改进、污染预防、遵守法规); 一个框架用于建立环境目标和指标; 形成文件、传达全员; 公众易于获取。 思 考,4.3 规划(策划) 4.3.1 环境因素 组织

7、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以及可经期望它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便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考虑与这些重大影响有关的因素。,4.3.1 条文解析 确定(识别)组织的环境因素; 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包含潜在环境因素) 环境目标要考虑重要环境影响因素; 组织内部 更新方法与依据新的环境因素 外部社会 八字方针:识别、评价、考虑、更新。,思 考,4.3.2 法律与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它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适用法律,以及它所应遵守的其他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4.3.2

8、条文解析,法律, 确定所需要的法律法规, 确定所应遵守的要求, 建立渠道及时获取以上信息,法规,条例,规章,制度,产品标准,上级规定,设计规范,与官方协议,公约,省、市环保局,社会媒体,咨询机构,网络下载,思 考,公约,4.3.3 目标和指标 组织应针对其内部每一有关职能部门和层次,建立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并形成文件。 组织在建立与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与其他要求,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观点。,4.3.3 条文解析, 每个相关职能部门均要有环境目标与指标;, 环境目标的建立要考虑六点:,1)法律法规要求;,2)重要环境影响因素;,3)可行的

9、技术方案;,4)财务;,5)运行和经营要求;,6)相关方的观点。, 污染预防的承诺。,4.3.4 环境管理方案 组织应制定并保持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环境管理方案,其中应包括: a.规定组织的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b.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应对有关方案进行修订,以确保环境管理与该项目相适应。,4.3.4 条文解析 为实现目标和指标、制定相关方案; 方案中要包括三点:职责要求、方法、时间要求; 方案随时修改。,4.4 实施和运行 4.4.1 机构和职责 为便于有效的环境管理,应当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

10、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管理者应为实施与控制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技术以及财力资源。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专职的管理者代表,除了其他职责以外,还应明确他(们)在下列方面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a.确保按照本标准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b.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以便评审,并为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依据。,4.4.1 条文解析 部门与岗位职责明确; 确保资源提供;(人、技术、财力) 管理者代表四件工作,建立,实施,保持,汇报,思 考,4.4.2 培训、意识与能力 组织应确定培训的需求。应要求其工作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人员都经过相应

11、的培训。 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使处于每一有关职能与层次的人员都意识到: a.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 c.他们在执行环境方针与程序,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d.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人员应具备适当的教育、培训和(或)工作经验,胜任他所担负的工作。,4.4.2 条文解析,教育,1)确定要求,提出培训计划在本岗位胜任;,2)要有四种意识:, 符合环境文件的要求是如何重要;, 岗位所面临活动是否有重要环境影响; 如

12、果改进将会带来环境效益是哪些;, 本岗位的环境职责是什么;, 如果有紧急状态,您知道该做什么;, 如果不按环境文件操作,后果有哪些。, 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人员具备三个条件,培训,经验,思 考,4.4.3 信息交流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a.组织内各层次和职能间的内部信息交流; b.外部相关方信息的接收、成文和答复。 组织应考虑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信息的处理。并记录其决定。,4.4.3 条文解析, 内部, 注意重大环境影响因素,接收记录答复, 外部:,外部信息处理表,4.4.4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组织应以书面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信息: a.对管理

13、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b.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4.4.4 条文解析 核心要素17个; 相互作用的描述,反映PDCA循环; 查询文件方法。,思 考,4.4.5 文件管理 组织应建立保持一套程序,管理本标准所要求的所有文件,从而确保: a.文件能够定位, b.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由授权人员确认其适宜性; c.凡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岗位,都能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版本; d.及时将失效文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 e.由于法律和(或)保留信息的需要而保存的失效文件,予以适当标识. 所有文件均须字迹清楚,注明日期(包括修订日期),标

14、识明确,妥善保管,并在规定期间内予以留存,应规定并保持有关建立和修改各种类型文件的程序与职责。,4.4.5 条文解析,1)查找方便;,2)定期评审;,3)发放文件;,4)失效管理;,5)保留标识;,6)有日期,修改有权限。,思 考,4.4.6 运行控制 组织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确定与所认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应对这些活动(包括维护工作)按以下要求加以规则,确保它们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a.考虑到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与指标的运行情况;建立并保持成文的程序; b.在程序中规定运行标准; c.对于组织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建立并保持管理程序

15、,并将有关的程序与要求通报供方和承包方。,1)控制对象:重要环境因素的运行与活动; 2)控制目的:为了实现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3)控制手段:程序, 如果这件事做不好 写程序, 使用的产品/提供的服务如果有重要环境因素要标识,并通报供方。,4.4.6 条文解析,思 考,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确定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做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 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组织应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程序予以评审和修订。 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检验上述程序。,4.4.7 条文解析, 目的:能够响应、预防/减少环境影响;, 事前:确定潜在事故、紧急情况;, 事中:能够应对紧急情况;, 事后:要评审/修订应急措施;, 可行时,进行演习。,思 考,4.5 检查和纠正措施 4.5.1 监测和测量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成文的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其中应包括对环境绩效、有关的运行控制、对组织环境目标的指标符合情况的跟踪信息记录。 监测设备应予校准并妥善维护,并根据组织的程序保存校准与维护记录。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定期评价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