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企业应急预案甘环监察发〔某某某〕22号2020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9841275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企业应急预案甘环监察发〔某某某〕22号2020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0年)企业应急预案甘环监察发〔某某某〕22号2020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0年)企业应急预案甘环监察发〔某某某〕22号2020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0年)企业应急预案甘环监察发〔某某某〕22号2020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0年)企业应急预案甘环监察发〔某某某〕22号2020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企业应急预案甘环监察发〔某某某〕22号2020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企业应急预案甘环监察发〔某某某〕22号2020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环监察发20112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各市州环保局,甘肃矿区环保局:根据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10113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的要求,2010年11月16日,省厅下发了关于印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甘环发2010162号)(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要求各地根据实施细则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从各地应急预案备案报送情况来看,大部分市州未按要求完成预案的编写、修订、评估及备案工作。 15 为规范应急预案管理,完善预案管理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2、,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地要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将应急预案作为有效预防和及时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行动指南,督促辖区内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危险物品的企业事业单位,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事业单位编制应急预案。二、各地要严格按照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对辖区内应急预案编制情况进行梳理,对未编制应急预案的,督促预案编制单位完成编制工作;对已编制但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督促其进行修订完善;对按要求应报省厅备案的市(州)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急预案和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应急预案要加快报批进度。各地突

3、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和评估工作可参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评估格式(见附件1),内容可根据实际酌情增减。三、市(州)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急预案完成修订后,要按照实施细则要求,由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评估小组进行评估;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应急预案编制或修订完成后,由企业按照实施细则要求组织评估小组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的应急预案,由市(州)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报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备案。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将组织人员对上报的应急预案进行审查,对材料齐全并符合实施细则规定的,予以备案并出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备案并复函说明理由,由申请备案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

4、者企业事业单位修订完善后重新报送。四、根据2011年省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中“各市州辖区内环境风险源企业按规定编制完善环境应急预案”的考核要求,各市(州)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急预案修订和报省厅备案工作必须于8月底前完成,2011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见附件2)应急预案修订和备案工作必须于10月底前完成。同时,各地要抓好辖区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重点行业及环境敏感区域企业的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完善工作。五、省厅将进一步加大对各地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督查力度,对应急预案管理不到位的市州进行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联系人: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 曹 兴 王金相电 话:0931-8810309,0931-881

5、0268(传真)邮 箱:附件: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评估格式 2、2011年全省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二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主题词:环保 应急预案 管理 通知 甘肃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 2011年4月28日印发附件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评估格式第1章 总 则1.1 编制目的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1.2 编制依据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1.3 工作原则明确应急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企业自救、属地管理,整合资源、联动处置等原则。1.4 适用范围明确应急预案适用的范围。1.5 事件分级明确应

6、预案中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级指标。1.6 应急预案体系明确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以及与外部其他预案的关系。需要编写综合环境应急预案的企业事业单位,应该说明综合环境应急预案、专项环境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预案之间的相互关系。第2章 基本情况2.1 单位概况1、企业(或事业)单位名称、法人、企业代码、详细地址、邮政编码。2、企业经济性质隶属关系及事业单位隶属关系、正常上班人数、往来人数(原料供应商及客户)等。3、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地理位置(经纬度)、详细位置图、所处地形地貌、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河流的岸边)。2.2 周边环境概况及环境保护目标2.2.1 周边环境概况一、自然环境概况企业所在区域地

7、理位置图、地形、地质、地貌、地震烈度、气候(风向、风速等)、水文、水系、土壤、植被、降雨量及暴雨期等资料。二、社会环境概况企业(或事业)单位所在地社会经济概况。企业(或事业)单位物料运输(进厂和出厂)依托的公路、铁路、水域、管道等情况。2.2.2 环境保护目标企业(或事业)单位周边区域5公里范围内大气、水环境保护目标的规模、联系方式、人数、与企业(或事业)单位的距离和方位图等相关资料。区域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的环境标准,接纳地表水执行的环境标准,区域地下水(或海水)执行的环境标准。第3章 环境风险评价3.1 风险识别3.1.1 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基本情况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说明;主

8、、副产品及中间产品的产生量、消耗量等,并列出危险物质的明细表等;排放污染物的名称、日排放量,污染治理设施去除量及处理后废物产生量,污染治理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设备、构筑物说明,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等。3.1.2 环境风险物质特性分析明确环境污染事故产生污染物相关环境安全标准、限值、最高允许浓度。应包括GB 3095、GB 3838、GB/T14848、GB 5749、GB 16297、GB 8978、GB 14554、GBZ1、GBZ2 及相关标准中的规定。可以参照表1危险物质识别表(以氨为例)。表1 危险物质识别表(例)标识中文名称:氨(无水的) (钢瓶)英文名称:AMMONIA(ANHYDROU

9、S) (cylinder)分子量:17.03 化学式:NH3重要数据物理状态、外观:无色压缩液化气体,有刺鼻气味。物理危险性:气体比空气轻。化学危害性:与汞、银和金的氧化物生成撞击敏感化合物。该物质是一种强碱。与酸激烈反应,有腐蚀性。与强氧化剂。卤素激烈反应。浸蚀铜、铝、锌及其合金。溶解在水中时,放出热量。职业接触限值:阈限值:25ppm(时间加权平均值),35ppm(短期接触限值)(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2004年)。最高容许浓度:20ppm;14mg/m3;最高限值种类:I(2);妊娠风险等级:C(德国,2004年)。接触途径:该物质可通过吸入吸收到体内。吸入危险性:容器漏损时,该气体

10、很快达到空气中有害浓度。短期接触的影响:该物质腐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高浓度吸入可能引起肺水肿(见注解)。液体迅速蒸发,可能引起冻伤。物理特性沸点:-33 熔点:-78相对密度(水=1):-33时0.7 水中溶解度:20时54g/100ml 蒸气压:26时1013kPa 蒸气相对密度(空气=1):0.59自燃温度:651 爆炸极限:空气中15%28%(体积)急性危害、预防及急救措施急性危害预防急救/消防危害类型火灾易燃的禁止明火,禁止火花和禁止吸烟。周围环境着火时,允许使用各种灭火剂。爆炸氨和空气混合物有爆炸性。密闭系统,通风,防爆型电气设备和照明。着火时,喷雾状水保持钢瓶冷却。与人体接触接触

11、避免一切接触!吸入灼烧感,咳嗽,呼吸困难,气促,咽喉痛。症状可能推迟显现。(见注解)通风,局部排气通风或呼吸防护。新鲜空气,休息,半直立体位,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给予医疗护理皮肤发红,皮肤烧伤,疼痛,水疱。与液体接触:冻伤。保温手套,防护服。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不要脱去衣服,给予医疗护理。眼睛发红,疼痛,严重深度烧伤。面罩或眼睛防护结合呼吸防护。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然后就医。摄食泄露处置撤离危险区域!向专家咨询!切勿将水直接喷在液体上。喷洒雾状水去除气体。个人防护用具:气密式化学防护服包括自给式呼吸器。储存耐火设备(条件)。与氧化剂、酸和卤素分开存放。阴凉场所。

12、保存在通风良好的室内。3.2 环境风险源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及严重程度预测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波及范围及严重程度。3.3 风险能力评估3.3.1 风险防范措施针对危险源数量和性质,确定应具备的风险防范措施,并对企业现有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比对分析,对其对应急处置能力进行评估。对应急物资储备情况进行统计汇总。3.3.2 应急队伍建设内部应急队伍建设情况,包括环境应急、抢修、现场救护、医疗、治安、消防、交通管理、通讯、供应、运输、后勤等各种专业人员。3.3.3 应急保障制度各种保障制度(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防止非正常性排放措施、日常环境监测制度、设备仪器检查与日常维护制度、培训制度、演习制度、安

13、全运输卡制度等)。3.3.4 外部资源及能力明确外部资源及能力,包括地方政府预案对企业(或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的要求、该地区环境应急指挥系统的状况、环境应急监测仪器及能力、专家咨询系统、企业(或事业)单位互助的方式等内容。第4章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4.1 领导机构及职责4.1.1 应急领导小组说明应急领导小组领导机构、组织成员及职责。4.1.2 现场指挥机构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明确其职责。4.2 工作机构及职责明确应急职能小组的构成及具体职责。4.3 地方机构及职责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一般企业不具备自己组织应急救援的能力(比如监测等),需要依托周边企业及相关政府机构,所以应该简述

14、周边可以依托的机构及其联系通讯录。4.4 环境应急专家组应急专家可以依托地方政府应急专家库成员,但至少应该列入三位本企业在职职工作为应急处置专家组成员。第5章 预防与预警5.1 信息监测明确应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对重点排污口进行例行监测。明确本企业事业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用的预防措施。5.2 预防和预测说明具体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措施。明确要根据监测监控信息分析、判断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5.3 预警5.3.1 预警分级与预警发布明确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级别。5.3.2 预警措施说明进入预警状态后各级人民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5.3.3 预警级别的调整和预警解除说明预警解除条件和解除程序。第6章 应急处置6.1 分级响应6.1.1 分级响应机制明确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级响应机制。6.1.2 分级响应的启动明确不同级别突发环境事件的启动条件和启动部门。6.2 信息报送6.2.1 信息报告的时限和程序明确突发环境事件报告的时限,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确定现场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6.2.2 信息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