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文化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9823160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彝族的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彝族的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彝族的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彝族的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彝族的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彝族的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彝族的文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彝族的文化学院:政法学院班级:20100411班学号:2010041129姓名:保国兵彝族的文化【摘要】:彝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之一,随着人们日益精神文明生活的提高,旅游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休闲的一部分,在旅游的过程中,舒适、愉快的旅游生活能丰富旅游者的精神文明世界,旅游文化促进了彝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与合作,丰富了彝族人民的休闲娱乐生活,增强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旅游文化对彝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保护和传承的作用,使彝族文化得到弘扬。【关键词】:彝族文化 彝族历史 彝族饮食 彝族服饰 彝族舞蹈 (一)彝族的历史 彝族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地区的土著民族。1975年,在云南雄彝族自治

2、州禄丰县境内发现了距今800万年前的拉玛古猿。拉玛古猿正处在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是正在形成中的人,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元谋县发现了生活在170万年前元谋猿人的化石,它是迄今为止所知亚洲大陆最早的原人类。1960年和1975年先后两次在丽江漾弓木家桥同一地点,发现了已属于人类智人发展阶段的丽江人化石1965年、1970年和1972年先后三次在西畴县城东南半公里处的仙人洞中,挖掘、清理出已接近 现代人而尚处于晚期智人发展阶段的西畴人化石。1961年、1975年分别在路南附近及板桥街、呈贡东北11公里处龙潭发现了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1980年初,又在昆明市呈贡县南发现了属于全新世已进入了现

3、代人发展阶段的人类化石,被定名为昆明人。经专家鉴定,昆明人至少已有了上万年的历史。从获得 昆明人化石的同一文化层内存在的其它考古遗迹进行分析,证明昆明人时代已经进入了新石器发展阶段。此外,在洱海地区、金沙江中流地区、滇池地区、澜沧江中上游地区、滇东北地区以及红河流域等地均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遗迹。 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迹在西南各地的普遍发现,充分证明了西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有人类居住,而彝族也是这块土地上最古老的居住民族。在今天西南地区的金沙江中上游南北两岸、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城和乌蒙山、哀牢山、无量山三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彝族先民居住。见于历史文献记载,远在黄帝部落的玄嚣、昌意二部南迁进

4、入岷江、雅砻江流域时,就与彝族部落蜀山氏相接触。尚书-牧誓载,周武王伐纣,在牧野 (今河南漠县)誓师时,蜀国就带领其亲属 龙系统的部落参加伐纣。与此同时,各地的彝族先民建立了一些比较著名的部落联盟制国家古滇王国、古莽国、夜郎国等。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今天西南各地彝族都普遍传说洪水泛滥之后,笃慕繁衍了彝族,大家都认为笃慕是民族的共祖。彝文典籍中大量记载了笃慕的活动。既然洪水泛滥之后的笃慕-六祖也成为了全民族认同的历史事件,那么,无可否认,这是古代部落分化或部落战争的折射和沉淀。而且,在彝文古籍中记载了彝族最先的原始民族是哎氏民族。西南彝志卷三有哎哺九十代的记载,具体

5、叙述了19个哎氏族,2个哲米氏族共212代的父子联名世系。哎哺氏族的后裔希慕遮,汉文记作孟哲,其31代才是笃慕。此外,凉山彝族还传说彝族上古有12个王朝,其中11个王朝是母系王朝。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由于彝族各部的迁徙对流以及交融,作为民族共同体称谓-夷便出现了,以后的汉文文献均以此作为对西南地区彝族的称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彝族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领主制和地主制再到官僚资本主义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程。公元8世纪,南诏国的建立,标志着彝族历史上奴隶制的最高发展阶段。但在彝族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一直发展不平衡。奴隶制、封建农奴制、封建地主经济多种社会形态并存,解放

6、前二段时期内,还有官僚资本主义这种社会形态。同时,彝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既不断吸收、融化其它民族如氏羌等;又不断地发生分化,形成了白族、纳西族、傈僳族、哈尼族、拉枯族、基诺族等,有的还融合进汉族中去。 千百年来,彝族人民与周围其它兄弟民族一道为保卫祖国的边疆,缔结多民族的国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明朝时期,云甫巍山彝族左氏土司三次被明王朝征调,参加有关巩固祖国统一的战争。一次是明洪武中,左禾被征调参与明军将领傅友德、沫英的征伐活动;一次是明永乐宝德时,左佩被证调参与了明军将领蒋贵、王骥三征麓川(今德宏地区)的军事活动,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一次是明嘉靖年间,蒙化土知府左文臣被征调参与从征元江之役

7、,左文臣因此染瘴而死。历史上,不管中原地区是统一,还是分裂,西南地区的彝族始终心向祖国,反对分裂,即使是南诏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建立了民族国家,但与唐王朝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唐王朝在大汉族主义的支配下发动天宝战争之后,南诏王阁罗凤仍收拾唐朝阵亡将士尸体 祭而葬之,又特地在王都太和城立德化碑,表朋叛唐不得已,决心世世事唐之意。特别是近代以来,彝族人民对帝国主义的入侵予以坚决的打击,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1900年春,今怒江边境片马地区茨竹寨彝族土把总率兵抵抗英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壮烈殉国。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期间,不少彝族仁人志士参加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行列。在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彝族人民踊跃参加革命,

8、为民族的解放以及中国人民的解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彝族人民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50年代的抗美援朝和70年代的对越自卫还击战争中,许多彝族儿女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同时,彝族是一个文化灿烂的民族。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文,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个方言区。这六大方言之间有一定的差别,但也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从语言方面看,辅音有清浊的对立,元音寸般分松紧;韵母主要由单元音构成,鼻韵尾和塞音韵尾罕见;声调一般是3-4个。从词汇上看,固有词多,借词少;单音节词以及在单音词根上构成的复合词多,多音节的单词少;四字格的联绵词较丰富。从语法上看,词序和

9、助词是彝语语法的主要手段,屈折形式是其辅助手段。彝族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十宾语十谓语。数量词和形容词的修饰一般让位于中心词之后,有比较丰富的量词。动词、形容词重迭表示疑问,一部分动词有自动和使动的区别。彝族文字历史悠久,据记载公元前21世纪,哎穆穆氏传到第十代,出现了坝博耿奢哲和密尼么二人,创造了彝文。彝族人民正是运用本民族的文字写乙浩如烟海的典籍,秦汉时期称 夷经,晋朝时称为囊文或锤书,近代称夷书。1981年,据统计,仅北京图书馆、民族文化宫和申央民族学院所藏的彝文典籍就有1000多册659部。滇、川、黔、桂4省区国家收藏的彝文典籍据不完全统计有近万册之多,其它散藏于民间的更是难以计数。这些彝文

10、典籍广泛涉及到彝族历史、文学、哲学十天文历算、医理药理等方面。 彝族人民还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据文献记载,周武王伐纣之时,巴蜀的彝族参加了武王伐纣行列,并在誓师大会上表演了一套 执仗而舞的武舞。到了汉代,这种舞蹈传入了内地,取名日巴渝舞,魏改为昭武舞,晋改为宣武舞,成为了中原王朝用于颂扬祖先武功的专用舞蹈。唐朝时,公元800年,南诏王异牟寻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南诏歌舞团在京城长安磷德殿为唐德宗演出了南诏奉圣乐。为舞蹈伴奏的乐器有筝、箜篌、铜鼓等。南诏国内彝族民间歌以大众化的打歌最为流行。今天我们尚能看到那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跌踏舞、烟盒歌、左脚舞、三弦舞等。彝族人民有着悠久的歌唱传统,男女老少皆

11、喜歌唱,开口而歌,一唱而和,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各种仪式中都要赋诗歌唱。他们善于用诗歌和音乐表情达意,以自己创造的诗歌艺术作为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工具和斗争的武器。他们的民族历史以及生活经验也无不用自己的诗歌来保留和传播。诗人何其芳曾称赞彝族民歌很有特别的色彩,就像在辽远的寂寥的山谷中忽然出现的奇异的迷人音乐。 历史上,彝族人民同其它各族人民一道开发了祖国的西南地区,并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秦王朝时修筑了五尺道,汉朝立国之初,关闭了这条商道,但西南地区的彝族商人仍在这条路上进行民间贸易交往,把蜀地特产拘酱,即今天西南地区特产的胡椒酱经贵州地区贩卖到广州。在这条商道上还进行奴隶交易妇女儿

12、童的贩卖活动,这条古商道叫南夷滇池道。随后汉王朝又在彝族民间商业交往的基础上开通了从今天的四川宜宾南下经石门(豆沙关),至朱提(昭通),南下威宁、安顺、广西等地直达广州的商道。当代学者所言的南方丝绸之路也是彝族人民开通的。据记载,汉武帝派张赛出使西域之时,就在今天的伊朗等国见到了彝族商人经缅甸、印度等转运而去的彝族地区特产邛竹杖。特别是在汉光武帝年间,滇西彝族哀牢部内附设永昌郡后,保障了中西交通的畅通。随后的历代中原王朝正是通过以上这些通道经营南中地区,从而也就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彝族地区的一些经济作物、畜牧产品如香料、建昌马、凉山马、乌蒙马、德昌牛等通过以上通道源源不断地输入内

13、地。内地的经济、文化的影响也是通过以上主要通道辐射到西南地区的。(二)彝族的文化1彝族的饮食文化 喜食酸辣味,喝浓茶、饮白酒、抽草烟,善于腌制腊肉。 大多数彝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杂粮面、米为主食。肉食以猪、羊、牛肉为主。主要是做成“坨坨肉”、牛汤锅、羊汤锅,或烤羊、烤小猪,狩猎所获取的鹿、熊、岩羊、野猪等也是日常肉类的补充。 山区还盛产蘑菇、木耳、核桃,加上菜园生产的蔬菜,使得蔬菜的来源十分广泛,除鲜吃外,大部分都要做成酸菜。 彝族日常饮料有酒、有茶,以酒待客,民间有“汉人贵茶,彝人贵酒,之说。饮茶之习在老年人中比较普遍,以烤茶为主,彝族饮茶每次只斟浅浅的半杯,徐徐而饮。 (1)跳菜。景东彝族

14、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跳着舞蹈上菜。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舞蹈、音乐与杂技完美结合的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 宴宾时,通常用方桌沿两侧一溜摆开,宾客围坐三方,中间留出一条“跳菜”通道。三声大锣,拉开“跳菜”序幕:大锣、芦笙、三弦、闷笛、树叶等齐奏;在姑娘小伙“呜哇哩噻噻”的吆喝声中,只见顶着托盘的彝家男子双手拱揖,脚步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另一个人头顶和双臂各撑一菜盘(共24碗)紧随其后入场。他们和着古朴纯厚的民乐协奏曲,脸上做着滑稽怪相,跳着歪来复去而又轻松、优美、流畅、连贯的舞步,一前一后登场。两位手舞毛巾的搭档,则怪态百出,形如彩蝶戏花般忽前、

15、忽后、忽左、忽右地为其保驾护航。一队托菜手要上菜四桌,搭档把32碗菜摆成回宫八卦阵,每碗菜都像一粒“棋子”。自有定位,全按古已有之的规矩逐一落桌,丝毫不乱。 (2)烧烤。据史书记载,景东已有500多年的烧烤历史了,已发展为一道地方名菜。有烤牛肉、羊肉、猪肉、鸡肉、鱼肉、韭菜、茄子等,其中最有名气的是火烤猪和火烤乌骨鸡。 火烤猪。选用40公斤左右的细骨猪(也称核桃猪),宰杀洗净后,在猪周身擦上食盐、酒、花椒、大蒜等调料,用特殊的铁叉穿住猪身,在栗炭火上翻烤,待猪皮烤得微黄时,边翻烤边擦上卤水、麻油,再继续烤约4个小时,待整个猪身烤得金黄,达到皮脆肉酥时,火烤猪即成。之后把火烤猪切成坨,再用酱、醋、胡椒、芫荽、葱配成调料蘸着吃,味道清香,肉皮酥脆,别有一番风味。 火烤乌骨鸡。选用14公斤左右的生态乌骨鸡一只,宰杀洗净后,按部位剖开,放到细钢筋做成的烧盘上烘烤,要不断地翻烤,同时边用刀不断地在鸡肉上划割,边将香油、辣椒油、花椒油、酱油、胡椒粉、草果面等不断刷在肉面上,让其渗透里面,待鸡肉烤成黄色,有香脆感时,即可食用,吃起来鲜嫩可口,回味无穷。 (3)汤锅。汤锅是历史悠久的一道地方传统特色名菜,一般有牛肉、毛驴、黑山羊和狗等类。煮汤锅选用不肥不瘦较为适中的牛、驴、羊和狗等,除牛剥皮外,其他均带皮连骨剁成小方块状,少则用土锅,多则用大铁锅与肚杂混煮,用烈火煮到刚熟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