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导读教学提纲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9800758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PPT 页数:476 大小:2.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诗导读教学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76页
宋诗导读教学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76页
宋诗导读教学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76页
宋诗导读教学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76页
宋诗导读教学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4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诗导读教学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诗导读教学提纲(4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诗导读,主讲:张福清,宋诗导读,宋诗导读缘起,一、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高度繁荣的时代,宋诗取得的高度成就 ,是这一文化空前繁荣的表征之一。 宋人对自己创造的文化,有高度的自信力。朱熹有言:“国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卷六苏轼题解,见朱熹) 王国维言:“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见第五册) 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开赵宋之世。”(邓广铭序,见金明馆丛稿二编) 邓广铭也说:“宋代的文化,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载至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宋王朝的文化 政策

2、,见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二、新编全宋诗收录诗人不下9000人,诗作3785卷,无论作者人数还是作品数量,远远超过了现存唐代诗人作品。但是,对宋诗的研究却远远落后于唐诗。宋诗还未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有代表性的宋诗研究或与之相关的专著有莫励锋江西诗派研究、伍晓蔓江西宗派研究、张宏生宋诗:融通与开拓(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江湖诗派研究、赵平永嘉四灵诗派研究、王琦珍黄庭坚与江西诗派、袁向彤姜夔与宋韵研究、沈松勤南宋文人与党争、王树海禅魄诗魂佛禅与唐宋诗风的变迁、张高评宋诗特色研究、宋诗传承与开拓、宋诗之新变与代雄、宋诗体派叙录 ,吕肖奂宋诗体派论(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许总宋诗史(

3、重庆出版社1997年),,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张海鸥北宋诗学、张思齐宋代诗学,王水照主编宋代文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孙望、常国武主编宋代文学史、程千帆、吴新雷著两宋文学史,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李青春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浅见洋二距离与想象中国诗学的唐宋转型、谢思炜唐宋诗学论集,欧阳光宋元诗社研究、陈元锋北宋馆阁翰苑与诗坛研究、熊海英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钟来因苏轼与道家道教、马茂军北宋儒学与文学、马积高宋明理学与文学、朱刚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许总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罗立刚宋元之际的哲学与文学勾承益晚宋诗歌与社会、刘焕阳宋代晁氏家族及其文献研究、汤江浩北宋临川家族及文学考论:以王安石为

4、中心、张剑宋代家族与文学以澶州晁氏为中心、张金花宋诗与宋代商业、马东瑶文化视域中的北宋熙丰诗坛等。,除上以外,当代还有各种版本的宋诗三百首。著名的有金性尧选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喻朝刚、吴帆等编著译析本(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程杰选注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高克勤、曹明纲等选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李梦生选注辞典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等。还有钱仲联、钱学增选注宋诗二百首(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1月第一版)、王水照、朱刚选译宋诗一百首,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1987年12月第一版)等。,近代以前有影响的宋诗总集类选本。 宋诗钞,清

5、康熙二年至十年(1663-1671)由吴之振、吴自牧、吕留良选编。目录列宋代诗人一百家,实收八十四家,各家均附小传,收诗一万二千余首,是为宋诗钞初编。后有管庭芬、蒋光熙宋诗钞补补选十六家,乃足百家之选。 宋百家诗存,清曹庭栋编。庭栋以宋诗钞虽盛行于世,但阙略尚多,有十六家刊刻未竟,往往有录无书,故搜采遗佚,续成本书。所录计一百家,皆有本集传世者。 宋诗别裁集, 原名宋诗百一钞,清张景星、姚培谦、王永琪合编。共收宋代诗人一百三十七家,诗六百四十五首。编者认为“尝鼎一脔,窥豹一斑,亦可见宋诗宗派”,故以“百一钞”为名。后人以此书与张景星等所编元诗百一钞,及清沈德潜编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

6、集合刻为五朝诗别裁集。,宋诗纪事,清厉鹗(1692-1752)撰,入选作家达三千八百十二人,每一作家名下附有小传,缀以评论,并标作品出处大概。虽题“纪事”,但所收诗有大量并无本事,与书名不符,实为宋诗总集。 宋诗精华录,陈衍(1856-1937)选编。衍字叔伊,晚号石遗老人,福州人,清光绪举人,曾入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府,任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厦门大学教授。有石遗室诗话、近代诗钞等。陈衍是“同光体”诗人中的理论家,论诗主兴味高妙,提倡真本领、真怀抱、真道理。其论诗云:,诗有四要三弊:骨力坚苍为一要;兴味高妙为一要;才思横溢,句法超逸,各为一要。然骨力坚苍,其弊也窘;才思横溢,其弊也滥;句法超逸,其

7、弊也轻与纤;惟济以兴味高妙则无弊。 宋诗精华录四卷,以初、盛、中、晚四期划分宋诗,注重艺术上的比较分析。陈衍认为苏轼诗代表了宋诗的最高水平。宋诗精华录选苏诗八十八首,为数最多。其次推崇陆游、陈与义、戴复古诸人,对杨万里诚斋体清新自然的风格和艺术上的独创亦十分赞赏,宋诗精华录中常常可以看到对杨诚斋“工而自然”、“用心而不吃力”、“体物浏亮”之类的赞语,甚至以为 “作白话诗当学诚斋,看其种种不直致法子”,足见推许。,由傅璇琮、倪其心、孙钦善、陈新、许逸民主编,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辑的全宋诗72册,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自1991年至1999年陆续出齐。全书辑录两宋8900余家诗人的诗作,共3734万

8、字。如此规模,是全唐诗及全唐诗补编(所收唐诗5万5千首左右,诗人3千左右,3百多万字)所收诗家之三倍,字数之十二倍。对全宋诗的研究,可以说在学界才刚刚起步,留下巨大的空间有待于诸位研究。,三、宋诗有自己的特色,并没有步唐诗之后尘。吴小如宋诗漫谈说宋诗的特点只能是“变”,“总的说来,在唐诗以后,能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的,也只有宋诗;能有资格与唐诗相颉颃,基本上可以分庭抗礼的,也只有宋诗;对于后世,除了唐诗,能给予诗坛以重大影响的,还是只有宋诗。”说明宋诗之独特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所处重要位置。关于宋诗的特点,前贤论述很多,总括之,一是“以文为诗,以学问为诗,以议论为诗。”二是脱离音乐而成为纯粹的

9、“徒诗”。这是由于词的兴起,宋诗与音乐完全分离。三是近体诗比唐诗发展得更成熟。,唐诗与宋诗的区别到底有哪些方面呢? 通常区分唐、宋诗,除了时代概念以外,则还指风格。风格当然与时代有关,不能几械的用时间段来划开;唐诗从韩孟诗派起下启宋调,而宋朝也有传承唐音者,比如宋初的白体和西昆体。就总体而言,唐宋诗风颇有不同,自宋以后直到近代,我国古典诗歌的风格,一般都没有超出过唐、宋诗这两大类的范围。 诗词散论宋诗中说:“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这番话说的便是唐、宋诗各自的特色。 举一个例子说明,比如李白的洞庭湖(

10、之一):“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天南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此诗只是写洞庭西望之所见,信手拈来,毫不着力,读来的确是蕴藉空灵,情在景中,这是以韵胜。 再看黄庭坚的题郑防画夹(之一):“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这首诗前三句写的是湖中景致及景色之动人,待到诗人欲买舟一游时,方明白并非真景,原来乃是画。前三句的烘托作势,目的全为闪出最后一句,足见颇费匠心,深折透辟,即以意胜。,唐诗重韵致,所以大都情景交融,或情寓景中。又如像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四句均写景,并无特别深意,然其中洒脱高远,读者自能体会;其美全在情辞。这便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

11、所讲的“不涉理路,不落言诠”。 而同是写庐山,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便不尽相同,前两句还是写景,但后两句却是议论,不过正因有此议论,更能让人充分领略到庐山的峰回路转。清人赵翼评论道:“庐山名作如林,若再实做,断难出色。坡公想落天外,巧于以偏师取胜。” 的确,本诗与李白诗相比,意思较为深刻,以气骨见长;但情辞之丰腴则有所不如了。苏轼此诗的意义还不仅于此,读者还可从中领悟到深刻的哲理;而这也是宋诗的特色之一,即富于理趣。 至于理趣,唐诗中本有,像王维的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诗人只是叙事写景,松风山月、解带

12、弹琴,均可资以悟道。最后以不答作答,耐人寻味。理寓于景,意在言外,这是唐诗说理的特色。,而宋诗说理的特色,则可以照看黄庭坚的次韵答斌老病起独游乐园二首(之一):“万事同一机,多虑即禅病。排闷有新诗,忘蹄出兔径。莲花出淤泥,可见嗔喜性。小立近幽香,心与晚色静。”相对上一首而言,二诗其实含义相同,但黄诗在写法上较为曲折,说理更加透辟;只不过言尽句中,论到含蓄则有所不如了。在说理诗上唐、宋诗各有各的特色,写景诗亦然。再如像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北风卷地百草折),虽然极尽描摹之能事,但款款道来,数换韵脚以作停顿,步骤合拍。宋诗中例苏轼的百步洪(长洪斗落生跳波),效仿韩愈送石处士序中的比喻手法,一气呵

13、成,使人应接不暇;且中间不换韵脚,大有直下之势。诗的优美与文的流畅兼有,写作技巧可说比岑诗有进步,但不免失之急迫,没有唐诗的雍容之态。 宋诗不仅在章法上,在音调上也一改旧观,多挺拔瘦劲,以黄庭坚诗为代表,与唐诗的浑雅之音迥异。此外,严羽曾指摘黄庭坚和江西诗派“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实际这也正是宋诗区别于唐诗之处,是宋诗的一大特点。,宋人既求新求变,于是天地万物、嬉笑怒骂皆入文章,独辟蹊径。而唐诗中香草美人、男女情辞,在宋诗中却很少能见到;这主要是唐末出现并在宋代发展起来的词,其体裁形式适于言情,故宋人的这类情感大多转注到了词中。 唐、宋诗的孰优孰劣历来纷争不止,褒贬取舍因人而异

14、。宋诗的长处在于技法上较唐诗有所进步,以及题材的扩大,不过文学技巧越是进步,天籁自然越失,难免露出斧凿之痕,失却雍容浑厚之美,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而与此同时,若一味求新求变、求深求险,一但无新意所得,只好留意于字句之间,舍本逐末,便有损诗境,因辞害意。而宋诗不及唐诗之处也正在于此。 就文学的发展而言,贵独创而不贵拘泥,宋诗人在唐诗已然兴盛至斯的情况下,难以为继;穷则思变,于是开辟新境,涉足唐人未到之处,另创一格与唐诗形成分庭抗礼之势。元明之后,诗尽管也有所变化,却均越不出这两大派的藩篱。,四、本人研究生阶段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方向,如今在韩师虽然上写作概论、学术论文写作、实用文体写作等课

15、,但本人的研究兴趣仍在唐宋文学尤其是唐宋诗歌方面。2007年申请了一项学院的社科重点课题集句诗的文献价值研究,也属宋代诗歌研究范畴。我想以此开设宋诗导读的机会,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宋诗,同时引起同学们对宋诗的研究兴趣。,杨徽之,杨徽之(921-1000),字仲猷,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家世尚武,父亲杨澄始读书为儒。徽之幼时刻苦为学,与同乡江文蔚、江为齐名。周显德二年(955)进士。入宋,知天兴(今陕西凤翔)、峨眉县,除著作佐郎,知全州。太平兴国初年迁侍御史,转库部员外郎,宋真宗诏命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因杨徽之精于风雅,诏命参与其事,主持编辑诗歌部分。真宗时历任秘书监、翰林侍读学士等职。他在宋初颇

16、有诗名。“酷好吟咏,每对客论诗,终日忘倦。”(宋史卷二九六本传)据说,宋太宗很欣赏他的诗,特地挑出十联写于屏风,并称赞他“文雅可尚,操履端正。”(渑水燕谈录卷七),杨徽之,其中如:“戍楼烟自直,战地雨长腥”(塞上);“新霜染枫叶,皓月借芦花”(湘江舟行);“开尽菊花秋色老,落迟桐叶雨声寒”(宿东林)等,都句法清俊,音调谐美,不失为佳句。宋僧文莹、清代纪昀都赞赏他的诗歌,乾隆时期诗人谢启昆则以论诗绝句的形式对他的诗表示推崇:“冰瓯雪椀(瓯:水盂;椀:水碗。晶莹透亮的水盂,纯净洁白的水碗。指质地纯净的洗涤毛笔的工具。 有宋嘉话:“杨徽之诗,太宗写其警句十联于御屏上,僧文宝云:必以天池浩露,涤笔于冰瓯雪椀中,方与此诗相副。” )浣清词,学士声名上赤墀(ch宫殿前台阶上面的空地)。牢落晚年叨宠遇,御屏风写十联诗。”(读全宋诗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二百首)杨徽之是宋初第一代诗人中的佼佼者,在当时诗坛“一望黄茅白苇之中”,其诗“如疏花独笑”(纪昀语瀛奎律髓汇评卷四十二)。,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1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2记时、地,寂寂总括氛围。 水隔淡烟修竹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