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9716754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当今时代的中国教育界,最时髦的词语,首推“素质教育”,而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这一词语更是频繁地出现。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指出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如何找准教育与创新的结合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把学生培养成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高素质的人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一、要淡化教师角色意识,强化学生自主精神,创造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提供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教师管理学生,是对学生的爱,是学生健康成长所必需的,不管则是教师的渎职。但在实际

2、工作中有的老师却因为管得太严、太细、太死、管得不当而适得其反。现在有句非常流行的口号: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这句话是教师角色的一种体现。作为教师没有起码的教师角色意识是不行的,那会使班级失去凝聚力,使学校失去正常的教学秩序,但教师的角色意识太强烈也有碍教育的效果。例如强烈的教师角色意识会使我们放大自己的能力和责任,误认为学生的一切都系于教师身上,使他们丧失了基本的判断、选择能力和敢于作为的进取心;强烈的教师角色意识会使我们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甚至不把学生当做独立的个人看待,伤害了学生的心灵和人格,使学生对老师望而生畏,体会不到师生之间的关怀、温暖,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压抑、郁闷、怯懦、虚伪甚至

3、仇恨的心理;强烈的教师角色意识,过多、过细的规定和限制还会使学生产生不满、逆反和对抗情绪等等。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师生关系,老师的地位至高无上,而学生却没有养成独立的人格,无论老师做什么、说什么,学生永远不能说不,正是这种人身与精神的双重依附关系,让老师拥有了对学生的特权,即便老师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学生也没有勇气反抗。所以要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在教育过程中首先就应该淡化传统教育下强烈的教师角色意识,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许多事情就是这样,老师替学生想得周全,学生就会想不周全,老师事事都管,学生就会习惯于被管而失去独立性。在大学校园中,我们不难看到这类现

4、象: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存在着目标失落和目标模糊的问题;学习上自信心不足,缺乏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生活中相对缺乏独立处事的能力,遇事往往依赖于外界帮助;情感上存在较大的依赖性,期待得到外界更多的保护和关注;在择业就业问题上倾向于依靠父母或家庭背景,自立自强意识不够等。这些都是独立人格特质缺乏的表现,也是传统教育的悲哀!如果不想我们的学生成为心理的残疾者,班主任就应彻底抛弃“师道尊严”的陈腐观念,以民主的方式来管理班级,着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班级氛围,巧妙激发学生积极表达自我的冲动,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互相激发,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二、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个

5、性的人,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虽然许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但绝不能因此而抹杀学生的个性。在诸多相似背后,他们身上存在着更多的差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当前创新教育极力提倡重视学生的独立个性,就是要求每个教学工作者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来考虑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从而使学生能更自觉、更充分、更主动地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从哲学上看,创新与个性是同义语,与共性是对应语;从心理学上看,创新能力与知识不同,只能寓于生活的实体个性之中,能力决不可脱离个体而存在;从社会学上看,人首先是作为人

6、而存在,学习首先是个人的学习,而且只有那些有个性的个人才能自由结合成为有生机的集体;从教育学上看,教育人口的激增,不仅意味着学生数量的激增,而且意味着质量上的多样化,而这种多样化取决于个人的遗传因素和周围环境两个方面的差异。正如一位外国教育家指出的:“儿童每天来到学校,并不是以纯粹的学生致力于学习的面貌出现的。他们是以形形色色的个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一个学生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世界。”然而,现今的教育过于强调统一,常常以“标准化”的方法试图把学生培养成同一模式的制成品。统一的目标、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进度必然会磨平学生个性的棱角,使他们成为千人一面、千

7、篇一律、千腔一调的“标准件”。尤其是那些聪明活泼、爱动脑动手的学生,更易为这种“统得过死”的教育体制所伤害。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学生,不是越来越健康、活泼,而是越来越颓废、无生气、缺乏创造性。结果造成了一批墨守成规、人云亦云、死气沉沉的缺乏独立个性的小绵羊。因此,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的教育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并以“个性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为目的,承认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反对教育的整齐划一与陈旧僵化,反对压抑个性发展;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没有个性的教育,就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所以,走出标准件式的教育模式,走向多样化的个性教育就成为必然要求了。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是教育价值的重要体现。担负培养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责任的班主任,要瞄准未来人才的特点,始终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作为自己工作的首要目标。只有这样,教育才能“面向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