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县外洋中学卓建全教学文稿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9709716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源县外洋中学卓建全教学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罗源县外洋中学卓建全教学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罗源县外洋中学卓建全教学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罗源县外洋中学卓建全教学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罗源县外洋中学卓建全教学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罗源县外洋中学卓建全教学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源县外洋中学卓建全教学文稿(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罗源县外洋中学 卓建全,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3、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辟通避,躲避。,故患有所不辟,万钟则不

2、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词。,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为宫室之美( )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为了,介词,做,动词,故不为苟得也(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到,感激,非独贤者有是心( )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此、这,这是,为,得,是,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呼尔而与之( ),通“欤”,语气词,给予,死亦我所恶( ) 恶习( ),w,厌恶, ,恶劣,贤者能勿丧耳( ) 丧事( ),sng,丧失,sng,跟死了的人有关的,与,恶,丧,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 ) 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 夫俭则寡欲(

3、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希望,想要,希望,想要,欲望,将要,将要,甚:王之蔽甚矣(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言之貌若甚戚者( ) 生之者甚少而糜之者甚多( ) 渔人甚异之( ),厉害、严重,厉害、严重、超过,十分、很,十分、很,十分、很,之的用法:,(1)人称代词(他、她、它、我、你),桓侯故使人问之 得之而生,(2)语气助词(不译),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3)结构助词(的,或不译),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此犹文轩之与敝也!,(4)动词(去、往),吾欲之南海,第一步:辩证分析正,生,欲甚于生(义)故不苟得,第二步:假设分析反,由是则生

4、不用(结果)有甚于生者(原因)由是避患不为甚于死者,第三步:因果分析,所欲莫甚于生(最喜生)何不为(不择手段求生)所恶莫甚于死(最恶死)何不用(不择手段避祸),舍生 取义,义重 于生,人皆 有之,义存于心,见利忘义 (失其本心),论点,道理,结论,举例,结论:层层递进。 非贤者有人皆有贤者勿丧,鲜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样东西不能一齐得到,(只好)放弃鲜鱼而要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生命本是我喜欢的,(可我)喜欢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肯干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本是我厌恶

5、的,(可我)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遇到)灾祸也不躲避呀。,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 如果人们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一切可以避开祸患的事情,哪有不采用的呢?靠某种不义的手段就可以苟全生命,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靠某种不义的门道就可以避免祸患,有的人却不肯去干。这样看来,喜欢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东西。,不仅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精神,每个人都有这种精神,不过有道德的人能够最终不丧失掉罢了。 一碗米饭,一碗肉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便饿死。(可是)轻蔑地、呵斥着给别人吃,(就是)过路的(饿汉)都不

6、会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只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我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吗?过去宁愿送命也不肯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现在(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自己却去做这种事:这种不符合礼义的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1、阅读第一段,找出文章的论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2、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

7、辞方法?,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3、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1、文章的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

8、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说说你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名言。,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廉者不食嗟来之食,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9、,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1、找出下面的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 )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0、( )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 (5)乡为身死而不受( ),辟通避,躲避。,辩通辨,辨别。,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词。,乡通向,从前。,2、解释字词。,为:为宫室之美( )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为了,介词,做,动词,得:故不为苟得也(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到,感激,是:非独贤者有是心( )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此、这,这是,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呼尔而与之( ),通“欤”,给予,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译文: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只是)

11、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我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吗?,3、翻译句子。,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还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给与)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的思想,1、思考、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2、你过去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

12、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二、1、与,读y,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与,给。 2、而,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 而,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却”的意思。 3、于,介词。表示比较。 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4、是,指示代词。这个,这样。 是,这样看来,由此看来。,三、1、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 2、大量使用排偶句。这样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3、善于比喻,这些比喻大多是根据日常生活常理设计的。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举的战争中的事例,鱼我所欲也中举的“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例子。这种取义浅近的比喻,既使他所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所接受,又使文章富于文学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