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农民生活保障和劳动技能培训综合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528575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7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农民生活保障和劳动技能培训综合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农民生活保障和劳动技能培训综合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农民生活保障和劳动技能培训综合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农民生活保障和劳动技能培训综合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农民生活保障和劳动技能培训综合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农民生活保障和劳动技能培训综合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农民生活保障和劳动技能培训综合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项目申报单位情况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XX农民生活保障和劳动技能培训综合基地项目承办单位:XX开发区XX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本项目由XX开发区XX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简称XX公司)承办。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28日,注册资金20000万元,其中XX市华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出资18750万元,占93.75%,XX开发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出资750万元,占3.75,XX鼎兴市政公司出资500万元,占2.5%。公司按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经营管理,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现有员工15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76%,高级职称人员19名,中级职称人员48名。公

2、司主要业务范围为承担XX市XX工业区的开发与建设工作,XX县政府与XX签署了XX工业区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协议,委托XX进行工业区规划管理、工业区土地开发、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区配套及公共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工业区内公用事业服务、公共项目维护与物业管理等。同时为保证XX县城区与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贷款偿还,XX县人民政府以固政20052号文批复由XX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城区与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银行贷款的借款法人。作为控股公司的XX市华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具有多年城市经营与街区开发经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历年来秉承“做一世而非做一事”的经营理念,开发的一些项目已成为所在城市的

3、标志性建筑和城市中心区,其中XX第五大街以全新的业态组合、独特的管理模式,成功吸引了京津两地的消费者,并被政府和市民公认为代表XX市城市建设水平的建筑和展示XX城市面貌的窗口,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同时授予该公司AA级信用单位。XX公司以XX开发区为依托,以其母公司多年的开发与管理经验积累为基础,与国内外著名咨询公司和管理专家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通过建立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企业化经营、专业化招商、标准化管理、个性化服务的全新的工业区开发模式和运营机制,为工业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已形成XX工业区不可缺少的竞争优势,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区建设高速发展。第二章 拟建项目情况2.1 项目概

4、述2.1.1 编制单位、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2.1.1.1 编制单位编制单位: 河北省工程咨询研究院工程咨询资格等级:甲级编号:工咨甲10301050012.1.1.2 编制依据(1)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实施办法(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4)国家、省、市有关法律、规范、规定及文件(5)XX县人民政府关于XX开发区XX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开发银行贷款借款法人的决定(固政20052号文)(6)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委托协议(7)建设单位提供的规划、建设条件等其他有关基础资料2.1.1.3研究范围本项目申请报告研究范围主要为劳动技能培训综合基地部分;与

5、其配套的教育、卫生等设施由开发区另行安排。本项目场外供水、供热、供电、供气等管网建设投资及道路投资不在本项目研究范围内,不计入本项目投资估算。2.1.2 拟建地点及主要建设条件2.1.2.1 场址概述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XX工业园区北区,场址西邻工业园区6号路,北侧为XX二中和北关中心小学,东部和南部为北横街村和北关村,场区占地面积382亩。2.1.2.2 主要建设条件本项目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等外管网建设由开发区负责铺设至场区围墙外(场址边界),不在本项目研究范围内。供电:本工程场址西北2公里处已建成35kV的柏村变电站一座,由开发区负责引入一路10kV线路至场区围墙外,可以作为本项目供电电

6、源。供水:本项目场址北侧约2公里(位于京东方公司对面)建有XX工业园区水厂一座,供水能力4000t/d,供水管网已沿6号路西侧铺设至5号路,可以作为本项目供水水源。排水:本工程场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最终排入市政污水管。屋面及场地雨水经雨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供热:热源由工业区供热站提供,该供热站位于本项目西北2公里处,热媒为高温水,供回水温度为130/80,压力为0.3MPa。燃气:XX县现有天然气供应,具备天然气供应能力。本项目所需天然气由XX百川天然气销售有限公司XX分公司提供燃气接入服务,满足项目燃气需要。2.1.3 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本项目根据XX县城

7、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XX工业区总体发展规划,劳动技能培训综合基地将包括:教学区、农民生活保障和劳动技能转化基地、上岗就业实训工厂区、仓储物流区、办公生活区及供应保障区等。项目总占地254800平方米(25.48公顷),总建筑面积361344平方米。包括教学综合楼、农民工转化就业安置中心、实训工厂、实习实验楼、仓储物流库房、行政办公用房、农民工学员宿舍、教师公寓、助教工人和技师公寓等建筑用房。项目建成后,常年在校生规模可达到15000人。 2.1.4 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本项目总投资为4425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2064万元,建设期利息2189万元。(2)本项目建设总投资44253万元

8、,拟申请国家开发银行贷款2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45.2%,其余24253万元自筹资金解决。(3)本项目建设期拟定为3年。2.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2-1序号指 标单位数量备注1建设规模教学区47500农民工转化就业安置中心5600实训基地2006006个大型实训工厂实习实验楼2200仓储物流用房20000行政办公区5000农民工学员宿舍53600教师公寓10000助教工人和技师公寓13600配套公建3244总建筑面积3613442占地面积公顷25.48382亩3年耗水量万m374.224年耗电量万kWh28305年用天然气量万m364.3

9、56采暖热负荷kW172477建设期年38总投资万元44253其中 建设投资万元42064 建设期利息万元21899资金筹措银行贷款万元20000自筹资金万元242532.1.6 结论与建议2.1.6.1结论本项目通过通过建设技能培训综合基地,一方面可以为工业区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急需的人才,为工业区的发展奠定可靠的劳动力资源储备。同时通过对当地剩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加快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保障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项目具有良好的建设条件,建设方案合理,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建设是可行的。2.1.6.2建议尽快按规定办理规划、土

10、地、环保等相关手续;尽快与供电、供热、供气、供水等部门联系,进一步落实项目建设配套条件;进一步落实项目建设资金。2.2 项目背景2.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XX县地处北京南部,距离天安门50公里,于北京仅隔一永定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在最近刚刚提出的首都地区发展规划中,XX作为北京城市七环内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被列为首都地区的核心区之一。近几年来,XX县充分运用与北京零距离的优势,抓住当前北京经济发展的扩张趋势,聘请了国际著名的产业规划和城市规划专家团队,高起点地对XX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错位发展模式,确立了以“发展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汽车零部件等机械制造加工业”为主要方向的

11、工业化总体发展战略。尤其是该县于2002年6月设立的省级开发区河北XX工业园区的迅猛发展,进一步增强了该县的竞争实力。XX工业区由南北两个区组成,北区位于XX县城北,北区规划范围东至京九铁路,西至XX镇西界,北至永定河故道,南至现状廊涿公路,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南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工业区自设立3年多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项目建设,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已引进以京东方、正兴集团、亚新科等国内外知名大企业为代表的大项目20多家。已开工建设的项目近20家,其它项目年底前基本都可已开工建设;工业区建设场面蔚为壮观。由于工业区的发展势头过于迅

12、猛,一方面形成区内企业劳动力资源匮乏,合格的产业工人难以招到;造成设备闲置,开工不足严重影响企业效益。另一方面,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大量占用区内土地,迅速集中的出现大量失地农民。上述两个问题,无论哪个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不但会很快成为制约XX工业区发展的重大隐患,也会成为全县发展的制约因素。为解决区内项目就业工人来源和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项目单位自去年开始,谋划对工业区内贫穷落后的农村统一进行新农村改造,通过建设新村,将区内农村集中安置在一个现代化的新村内,并通过分配现代化新住宅和商业经营房,培育引导农民转变生活方式,并完善农民的养老、医疗等保险体系,是农民失地后的生活得到切实保

13、障,然后对符合就业条件的农民统一进行劳动技能培训,从而达到彻底转变农民身份,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目的。本项目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本项目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发展的今天,由于项目建设涌现的大量失地农民通过劳动技能的培训,都能成为掌握新的生产技术的产业工人,从传统的农耕文明过渡到现代化的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农民工培训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拓宽就业安置渠道,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本项目建设,对于增加地方就业具有重要

14、作用。通过培训综合基地建设,提高农民工技能,为进入二、三产业创造条件。因此必须要在产业开发的基础上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转化为产业工人,即开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通过发展更高层次的产业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农业不能承载的人口包袱转化为产业开发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将被征地农民的就业与产业开发形成良性互动,产业开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而被征地农民并不是天然的劳动力资源,需要经过相应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不断增加投入。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15、和成人教育。”本项目通过建设技能培训综合基地,对当地剩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加快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保障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 2.3 建设规模与内容根据XX工业区二三产业的发展规划,5年内可以吸纳10-15万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平均每年需要培训20000-30000名农民工。按照每个农民工的培训时间为三个月计算,培训学校内同时就读的农民工为15000人左右。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本项目确定占地214800平方米(382亩),总建筑面积为361344平方米,包括教学综合楼、农民工转化就业安置中心、实训工厂、实习实验楼、仓储物流库房、行政办公用房、农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