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题(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3947643 上传时间:2017-10-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题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一、填空题。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 ) 。2、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 ) 。3、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 )下才能看到。4、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 ) 。5、在适宜的温度下, ( )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6、利用细菌可以( ) 、 ( ) 、 ( ) 、 ( ) 。7、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 ) 。8、许多传染病是由( )引起的。9、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 ) 。10、物体在( )和( )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11、 ( )是构成生物体的基

2、本单位。12、细胞有不同的( ) 、 ( )和( ) 。二、判断题。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 )2、大肠杆菌、变形虫、啤酒酵母菌都是微生物。 ( )3、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 )4、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 ( )5、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 )6、在空气、土壤、动植物体内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霉。 ( )7、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 )8、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 )9、霉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 )10、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 )三、

3、选择题。1、下面的细菌对人类有益的是( ) 。A、乳酸细菌 B、结核杆菌 C、双球菌 2、细菌对人类( ) 。A、有益 B、有害 C、有益和有害3、 “脓”就是死亡的( )和病菌等的尸体。A、红血球细胞 B、白细胞 C、神经细胞4、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 )衰老、死亡引起的。A、细胞 B、细菌 C、病毒5、霉有( )种颜色。A、1 B、2 C、多6、生命体大都由( )构成。A、细胞 B、细菌 C、霉四、用线把下面的科学家与他们的发现连起来。列文虎克 细胞弗莱明 微生物胡克 青霉素五、问答题。1、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什么?2、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一、填空题。1、按照火山活

4、动的历史,可分为:( ) 、 ( ) 、 ( )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 )的猜想。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 ) 。4、在长期的( ) 、 ( ) 、 ( )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5、地球赤道周长是( )千米。6、地球赤道半径是( )千米。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 ) 。8、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 ) 、 ( ) 、 ( ) 、 ( ) 、 ( ) 、 ( ) 。9、七大洲有:( ) 、 ( ) 、 ( ) 、 ( ) 、 ( ) 、( ) 、 ( ) 。10、四大洋有:( ) 、 ( ) 、 ( ) 、 ( ) 。11、地球

5、的内部分为:( ) 、 ( ) 、 ( ) 。二、判断题。1、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 )2、地球表面主要由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 ( )3、地球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物质。 ( )4、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 14 千米。 ( )5、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 ( )6、科学家根据火山、地震、地热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 )7、地球表面积是 510067866 千米。 ( )8、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 ( )9、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 )10、1957 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6、星。 ( )二、选择题。1、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 。A、哥白尼 B、布鲁诺 C、麦哲伦2、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 )圈。A、14 B、15 C、163、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太空中拍摄了第一张( )照片。A、太阳 B、地球 C、月球4、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的运动 B、地下的温度太高 C、人类的活动5、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 )年。A、1967 B、1976 C、19806、下面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向大海倾倒垃圾 B、乱伐森林 C、改造沙漠三、问答题。1、从前人们有“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说法,结合“地球的

7、表面”的知识,你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吗?2、当地震发生时,你怎么保护自己?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一、填空题。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 )变成( ) ,冷却时会从( )变成( )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 ,另一类是( ) 。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 ) 、 ( ) 、以及( ) 、 ( )等现象加以判断。4、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 )和( )接触。5、一块铁完全生锈后, ( )可胀大 8 倍。6、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 ) 、 ( ) 、 ( ) 、( ) 、 ( ) 、 ( ) 。7、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称为( ) 。8、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称为( ) 。

8、9、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 ) 。10、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 ) 。 二、判断题。1、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是同一种变化。 ( )2、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 )3、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 ) 4、自行车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与空气无关。 ( )5、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几年也不会生锈。 ( )6、盐碱地上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加硫酸亚铁改良土壤。 ( )7、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而竹子喜好碱性土壤。 ( )8、化肥有酸性的,没有碱性的。 ( )9、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洗涤用品清洗。 ( )10、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净的,用肥

9、皂则可以洗净。 ( )11、小明将一瓶酒精放在自然环境下酒精的浓度越来越高。 ( )三、选择题。1、下面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 。A、蜡烛融化 B、铁块变铁水 C、馒头发霉2、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 。A、火柴燃烧 B、木材做家具 C、白糖加热至焦黑3、紫甘蓝水是( ) 。A、碱性物质 B、酸性物质 C、指示剂 4、要使食用的小苏打或碱块起泡,需加入( ) 。A、自来水 B、橘子汁 C、洗发水5、下面属于酸性物质的是( ) 。A、西红柿 B、肥皂 C、清洁剂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一、填空题。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圈的时间为( )。2、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

10、( )天。3、人们把星空分成 88 个区域,称为( )。4、月球上没有( ),也没有( )。5、月球表面( )很大,最高可达 100,最低可降至零下 170。6、( )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恒星。7、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是( )季,另外半球就是( )季。8、八大行星是:( )、( )、( )、( )、( )、( )、( )、( )。9、银河是由许许多多( )构成的。10、像太阳一样的星体还有很多,它们都是炽热的、巨大的发光气体球,我们把它们称为( )。11、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 )。12、中国“神舟 6 号”航天员是( )和( )。13、( )、( )、( )被选择

11、为执行中国第三次载人航空任务的航天员。二、判断题。1、太阳总是直射地球的赤道。( )2、不能用望远镜直接看太阳。( )3、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4、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 ( )5、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是苏联航天员加加林。 ( )6、北斗七星是小熊星座的一部分。 ( )7、银河是从东南向西北方向划开整个天空。 ( )8、地球是月球的卫星。 ( )9、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 。 ( )4110、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 )二、选择题。1、 ( )专门接收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A、射电望远镜 B、光学望远镜 C、天文望远镜2、太阳系中

12、最大的行星是( )。A、金星 B、土星 C、木星 3、太阳系中第二大行星是( )。A、金星 B、土星 C、火星 4、太阳是一颗( )。A、恒星 B、行星 C、卫星5、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6、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 )千米/秒时,它才会脱离地球的引力而飞向太空。A、5.9 B、6.9 C、7.9第五单元 假设与实验一、填空题。1、 ( )总是驱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找出答案。2、 ( )是根据已有经验先对答案做出的猜想。3、 ( )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4、 ( )是制造条件,收集事物变化证据的方法。5、假设一般用( )来表达。二、判断题。1、一种探究方法能解决所有问题。 ( )2、假设不需要证据来验证,所有的假设都正确的。 ( )3、很多重要的结论都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 ( )4、搜集证据是一个容易的过程。 ( )5、同一个假设可以被多次验证。 ( )6、做科学实验,要学会控制变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