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报告国立台湾大学工学院建筑与城乡研究所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379855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X 页数:187 大小:60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业分析报告国立台湾大学工学院建筑与城乡研究所_第1页
第1页 / 共187页
行业分析报告国立台湾大学工学院建筑与城乡研究所_第2页
第2页 / 共187页
行业分析报告国立台湾大学工学院建筑与城乡研究所_第3页
第3页 / 共187页
行业分析报告国立台湾大学工学院建筑与城乡研究所_第4页
第4页 / 共187页
行业分析报告国立台湾大学工学院建筑与城乡研究所_第5页
第5页 / 共1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分析报告国立台湾大学工学院建筑与城乡研究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国立台湾大学工学院建筑与城乡研究所(1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國立台灣大學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研究概況及成果(Research Summary) Graduate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Planning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2007. 10. 31立台灣大學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研究概況及成果(Research Summary)目 錄 第一章 歷史 1第二章 研究發展重點 4一、 基本構想 4二、 教學方向、目標及相關要求 5三、 研究方向、領域與組織發展 6四、 專業實務的實踐組織 8五、 當前最待突破的困境 9第三章 展望未來 9一、關於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未來的發展 9二、關於建築與城鄉研究

2、所教學重點的延續與調整 11三、未來可能的制度突破 12第四章 各項統計表 14一、 職員人數統計表 14二、 學生人數統計表 14三、 學術著作(Publication) 統計表 15四、 研究計畫(Research) 統計表 15第五章 近期開課內容 1695學年度課程 1696學年度課程 16第六章 教師簡歷 20王鴻楷 A林峰田 B林建元 C夏鑄九 D陳亮全 E彭信坤(合聘) F劉可強 G江瑞祥(合聘) H畢恆達 I黃蘭翔(合聘) J黃麗玲 K徐進鈺(合聘) L客座教授傅約翰(John Friedmann) M郭彥弘(Yin-Wang Kwok) N渡邊俊一 O楊鴻勛 P兼任教師第一章

3、 歷 史 l 1968年:倡議設立都市計劃研究所戰前台灣的都市計劃工作均由日本技術人員擔任。光復後由於日本人遣送回國,使得台灣都市規劃之人才頓成空虛。此後二十多年當中,主要係由建築、土木、地政人員充任各種層次的計劃與執行實務。而在學術研究上可以說乏善可陳。到了一九六年代,隨著經濟成長,都市快速地發展。都市化帶來嚴重的問題,國內經驗及理論人才在質和量上都相當貧乏。一九六六年正式成立經合會都市建設及住宅計畫小組,一九六八年此小組曾向教育部建議在台大設立都市計劃研究所而未有結果。一九七年由該小組洽請聯合國發展方案派遣專家來華實地研究,以謀充實我國有關都市計劃之技術人員。一九七年十二月,聯合國聘請哥倫

4、比亞大學都市計劃系主任葛拉瓦博士(Dr. S. Grava)來華六週。葛拉瓦博士在華期間遍訪台灣有關都市計劃之教育及訓練機構,並提出報告草案。該草案認為未來台灣確實需要都市計劃人才,當時雖有兩個學校已成立相關系所,然師資、課程、圖書各方面均難令人滿意,而各大學建築及土木的規劃教育更是十分簡陋。葛拉瓦博士於是再度建議由教育部輔導台大設立都市計劃研究所。推其用意,葛氏認為都市計劃係一綜合性之發展計劃工作,涉及社會經濟、自然、文化等因素,且此專業訓練重在啟發學生之獨立思考能力,而台大為一全科大學,具有充分之條件,能提供較完整的訓練。葛氏建議自一九七一年起從國外聘請資深之都市計劃教授二人來華,在台大工

5、學院土木系開設有關都市計劃課程。同時並請該教授等負責籌備研究所,在一九七二或七三學年開始研究工作。葛氏之方案經經合會邀請教育部及台灣大學、成功大學等教育機構開會研討。教育部及台灣大學同意在台灣大學設立都市計劃研究所,並先在土木工程研究所設都市計劃研究組,此事先由經合會協助洽辦,俟一九七二學年度正式編列預算呈院撥款,獨立成所。不料一九七一年十月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籌所的工作無由開始,胎死腹中。l 1975年:成立都市計劃研究室一九七三年茅聲燾先生任台灣大學土木系所主任。一九七五年聘請王鴻楷先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到台大土木系任教。當時茅主任為講求效率,儘快招生,並沒有成立都市計劃組,而是將原

6、有交通工程組分為甲、乙二組,乙組即都市計劃研究室,一九七六年秋正式招生,入學新生三名。王老師也開始草擬設所的構想,擬稱新研究所為建築與規劃研究所。這個名稱反映都市規劃導源於建築之傳統,同時也表示二者關懷對象同是人類集居系統。構想中希望在知識理論、實務工作的研究上能夠對台灣在地的實質環境工作有積極的貢獻。一九七七年秋夏鑄九先生(美國耶魯大學建築碩士、美國哈佛大學都市設計碩士)加入研究室。都計室在茅主任大力支持下,展開了教學、研究與實務工作,表現極大的潛力與衝勁。並在當時工學院院長虞兆中先生的熱心支持下,開始積極籌劃設所的事宜。都計室成立之初即曾意識到自我的角色定位問題。企圖對台灣本地的特殊問題,

7、城鄉的合理發展,理論及實務互相激發等方面提出明確的看法。一九八二年更大幅更改招生方式、課程安排以及學制。亟思重組專業知識,以專業的通才教育為目標,整合建築、地景建築、與城市規劃三個專業分支中的共享知識與技能,訓練具有實質環境規劃基本知識技巧,正確的社會熱忱及文化覺醒,和能夠充分適應未來專業發展的人才。新的核心課程是以實習課與演講課互相配合來整合及培養專業經驗、知識。例如表達、觀察、分析、評估、參與團隊合作等經驗,以及理論、歷史、分析、綜合、管理、實施之知識。另外為了團隊工作及個人興趣,有多方面支援性的課程提供選擇。該年即有二百八十多位考生報考,顯示此具有明確方向感的前進之路獲得年輕學生的熱烈迴

8、響。都計室的方向大體反映出王、夏兩位先生的志趣與性格,他們均出身美國著名大學,深受美國六年代進步運動的影響,在七年代中期即義無反顧地回台服務,可以看出他們對台灣的地方關懷與情感,這種情感充分表現在對專業工作的執著態度,以及他們所揭櫫的研究方向上。他們希望學生不獨在專業上對實質環境地方經營有深刻的思考,同時也要對專業所處的文化、社會脈絡有意識地加以反省、批判與改革。這種風格深深地影響到都計室研究生、助理、大學部學生,甚至於一些慕名而來的打工學生。整個研究室一反國內外許多訓練都市計劃技術官僚的刻板模式,以及避免將建築師視為前衛藝術家,以形式的烏托邦追逐為職志的現代建築師神話,不囫圇生吞、抄襲轉賣國

9、外既成模式。而講求實地調查、保持批判反省的態度。工作態度上則強調負責任的專業者所必須具備的責任心,要求對基地生態條件的重視、對無聲團體及弱勢使用者的照顧,對地方歷史文化的珍惜與保存。在團隊工作中,老師、研究生、助理、大學部學生、甚至於工讀生不分彼此,共同工作,共同學習,充滿了自由討論與學習的風氣。這也是民主生活在教育環境之中的具體落實。是年春,台大工學院舊館一樓,開了一個側門,土木系茅聲焘教授題了一幅門聯相贈,右聯綠圃庭前無名山,左聯紅樓院後有奇人,橫披山中傳奇。這個被稱為有奇人的地方就是建築與城鄉所的前身都市計劃研究室。一九八二年秋,黃世孟先生(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加入都計室。增加了本所在建築

10、計畫(programming)之教學內容並促進了台灣規劃與設計教育在此方向之發展。一九八三年春,夏老師到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攻讀博士。這段期間規劃室規模開始擴大。由於籌設研究所之設立不如期望中的順利,所以原來計劃中的許多事情,如師資之充實以及課程、學制之改進等均無法順利推動。一九八六年夏,王鴻楷教授出國休假,秋天,夏鑄九先生獲得柏克萊大學博士學位回國。陳亮全先生(日本早稻田大學博士)亦自日本回國任教,充實了本所在社區發展方面之教學內容。l 1988年:成立建築與城鄉研究所一九八八年夏,土木工程研究所交通乙組(城鄉計劃組)終於獲准獨立成所,在環境設計、環境規劃與設計等名稱連續遭到質疑之餘,取名建築

11、與城鄉研究所,王鴻楷先生回國擔任首任所長,並且延攬資深海外學人華昌宜教授(美國哈佛大學博士)來所任教。次年夏天,又延請林峰田先生(美國西北大學博士)及林建元先生(美國華盛頓大學博士)加入城鄉所教師陣容。不僅補救了本所以往在資料分析及電腦應用方面之不足,更進一步推展對地理資訊系統、決策支援系統及交通、都市模擬等領域之研究,使本所已成為台灣此方面之重鎮。並於一九九年七月成立專業服務單位規劃室,邀請原在加州大學任教的劉可強教授回國主持。一九九一年夏天,本所博士班畢業生張景森先生入所任教,除了充實規劃思想史、空間政治經濟學及地方發展計畫方面的課程外,並支援土木系及全校大學部的環境規劃設計通識課程。同年

12、成立建築與城鄉所博士班,招收第一屆博士班研究生。所務會議也通過了中長期發展方案。一九九二年夏天,也是本所畢業的畢恆達先生(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博士)加入城鄉所,增強了本所環境心理學與研究方法方面的師資。l 不斷的自省與改革台灣的社會動力在一九八年代末,在經濟的發展與政治的民主化過程中逐漸表現出來,這也被視為市民社會的浮現。在上述教育與教學氛圍下培養的本所師生,終於能接合台灣社會的脈動,不自外於歷史的中心。一九八九年八月,由本所學生積極參與的無殼蝸牛運動震驚台灣社會。面對一九八六年底以來狂飆的房價,成立一個草根團體無住屋者團結組織,確立了團結市民,打擊房價、房租的運動目標,在此運動團體中的成員醞釀誕

13、生了兩個不同性質卻同樣具有都市社會關懷的組織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崔媽媽租屋服務中心,二者均已成為台灣相關社會組織中的重要力量,其活力持續至今。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是支援無殼蝸牛的智囊團,由一群和建築與都市計劃等專業相關的學者專家、學生,在九月中旬正式組成,為台灣第一個以都市空間改造、環境議題批判為主軸的非政府組織,扮演監督政府都市政策執行、活化市民參與熱度、創發公共空間成形的角色。另一方面,由於高房價逐漸轉嫁至房租上面,租屋資訊受壟斷的現象逐漸嚴重,崔媽媽租屋服務中心因而成立。為房東、房客雙方提供免費的溝通橋樑,藉提供社會服務方式,建立聯絡網,擴大組織群眾基礎,並且為未來推動公平租屋法鋪路。近年,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