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33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934624 上传时间:2017-10-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各地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3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各地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3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各地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3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国各地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3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国各地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3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各地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3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3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 1全国各地 2011 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33咸宁卷(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418 题。 (12 分)“文化快餐”不宜多吃当你走上街头,麦当劳、肯德基类的高价快餐、经济小吃类的低价快餐会不时地映入你的眼帘。这些快餐着实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便利,受到了普遍的欢迎。时下,这股快餐之风也吹到了文化生活圈内,人们把此类“快餐”称为“文化快餐” 。欣赏电视剧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代替了对原著的阅读;大部头的中外名著的缩写本就在身边;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学习古诗词,只需熟读其中的“名句” ;说,可以显文雅,写,可以彰文采;了解明清史实,去看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诸类“文化快餐

2、”很有市场,书店里名著缩写本供不应求,影视 VCD 畅销不衰。客观地说,眼前社会,时间就是金钱,人们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浏览名篇佳作是可以理解的。但若以“文化快餐”的形式来代替必要的阅读,那就大可不必提倡。翻开文化史,那些划时代的扛鼎之作,无不是艺术家们耗尽了毕生精力而著。试想:一部“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 ,就能仅靠三十六集电视剧“一目了然”了吗?一套二十四史浩如烟海,富似金库,仅靠一家之言的译文就能“明志”吗?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仅靠其中一两句诗句就能把握诗的“灵秀”吗?古人为了写诗著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 “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 ,后人岂能浮光掠影, “快”

3、速浏览,浅尝辄止?“文化快餐”如此“吃”下去,定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营养不良。某著名女演员在火烧阿房宫中扮演了铸剑大师徐夫人,引起史学界一片哗然。殊不知,徐夫人是战国时期一位七尺须眉男儿。台湾某女歌星得知满江红的词作者是岳飞,喜不自禁,决定日后要找岳飞写歌词,令众多歌迷大失所望。某省电视台一女主持人听到一嘉宾回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作者是“苏东坡”时,忙纠正道“回答错误,正确答案应是苏轼 ”。如此常识性错误的笑话,不一而足,这说明了什么呢?一言以蔽之,书读少了,就会捉襟见肘,贻笑大方。其实,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不久前,台湾学者高希均提出了“新读书主义”:自己再累也

4、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这话应该是对我们每一个人说的。在知识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文化素养要提高,必须靠读书来“充电” 。要挤出时间与书结缘,精读深思, “探赜(z)索隐,钩深致远” (周易 ) ,绝不能一味地凭借“文化快餐”去解“渴”充“饥” 。 “文化快餐”实在不宜多吃。14、用原文句子作答:作者在本文反对的是 ;主张的是 。 (2 分)15、 “文化快餐”为什么不宜多吃?(2 分)16、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17、作者在第段连用四个反问句,若变成陈述句,其表达效果怎样?(2 分)18、 “国学热”是今年代表热

5、议的话题,温家宝总理也在 2011 年 3 月 14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出“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感召力和凝聚力” ,号召我们强化“国学”的学习,发扬祖国文化传统。请结合温总理的话,谈谈你对“新读书主义”的看法。 (4050 字,3 分)用心 爱心 专心 214、 (2 分,每点 1 分)以文化快餐的形式来代替必要的阅读;与书结缘,精读深思15、 (2 分,每点 1 分)会囫囵吞枣、食而不化、营养不良(或者:消化不了,吸收不了)会犯常识性的错误,以致贻笑大方。16、 (3 分)举例论证(1 分) ;通过列举三位公众人物的事例,论证了“书读少了,就会捉襟见

6、肘,贻笑大方” (或:“书读少了,就会犯常识性的错误” ) (2 分)17、 (2 分,每点 1 分)变成陈述句,则削弱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和论辩的力量。18、 (3 分)答案略。 (给分原则:1、观点明确、正确;2、阐述清晰、有力;3、语言简洁、明了)孝感卷(三)学术人尤其需要自律意识罗志敏近年来,学术圈内屡见不鲜的学术不端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学术不端治理机制的思考。其中,大家比较关注的是制度建设问题,这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但除此之外,如何培养学术人的自律意识,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之所以要特别强调学术人的自律意识,是因为学术活动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学术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探

7、究规律、探寻真理,学术的生命力主要在于自由思考、自主创新,这就决定了学术人的学术活动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有着许多规章制度无法规范也不应规范的地方。如果用细密繁多的条条框框把学术人究竟应该如何进行学术研究完全规定好,学术就难以创新和发展。于是,就出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一方面要让学术人拥有足够的自主性以促进学术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强调学术规范以防止学术不端行为。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学术人要有比其他行业从业人员更强的自律意识,使自己的学术活动始终符合学术伦理。当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唤起学术人的羞耻意识。羞耻意识是个人将自我呈现在真善美面前、通过自我评价所形成的一种自律意识,是

8、人之道德的最后防线和安身立命的基本法则。在中国,从孟子的“耻之于人大矣”到龚自珍的“以教之耻为先” ;在西方,从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对可耻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拯救”到马克思的“羞耻本身已经是一种革命” ,中外文化都非常重视羞耻意识对人的行为的重要影响。学术人一旦有了羞耻意识,就会在其心灵深处形成最能激发学术良心的内在道德力量,从而把自己的行为限定在“可以” “应当”的范围之内。朱熹的“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形成学术人的敬畏意识。敬畏意识是个人对其心目中的神圣事物或力量的崇敬与畏惧。它不同于一般的害怕、恐惧等心理活动,而是出于人的内在情感需要。敬畏意识能够警示和规范人的思想

9、与行为。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康德敬畏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学术人的敬畏意识,应是基于对学术这一崇高事业产生景仰的基础上对亵渎学术的后果所产生的一种“畏惧” 。它能警示和约束学术人的行为,促使其“自己为自己立法” 。激发学术人的成就意识。成就意识是个人在羞耻意识、敬畏意识基础上的一种积极心理转向,是在自省过程中萌发出的一种主动、正向的道德力量。换言之,羞耻意识和敬畏意识都是一种“有所不为”的自律意识,而成就意识则是一种更积极的“有所为”的自律意识。对学术人来讲,成就意识就是一种学术人克服自身“恶”后的趋“善”意愿,表现为一种学术信念和学术意志,最终成为其在学

10、术道路上不断上进、最终走向学术“至善”的内在动力。在中外学术发展史上,一些学者之所以能够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令世人仰慕的学术成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具有一种成就意识,能以此来激励自己努力攀登学术巅峰。用心 爱心 专心 3(选自人民日报2011 年 2 月 15 日期)17.文因时而作,本文主要是针对 的现象,提出了 的观点。(2 分)18.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 分)A.强调学术人的自律意识,是因为学术活动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可能用细密繁多的条条框框完全规定好。B.羞耻意识作为人之道德的最后防线和基本生存法则,可以限定学术人的行为,形成内在的道德力量。C.学术人的敬畏意

11、识,既指对从事学术活动这一崇高事业产生的“敬重” ,又指对亵渎学术带来的后果所产生的“畏惧” 。D.激发学术人的成就意识,表明学术人应当树立一种不及条件优劣,不急手段可否,努力取得学术成果的信念和意志。19.从论证的角度,第段引用孟子和龚自珍的话的作用是 ,引用朱熹的话的作用是 。 (2 分)20.文中第段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3 分)21.读了本文后,你获得了什么启示?联系自身实际,就某一点坐简述。 (3 分)17.学术圈内屡见不鲜的学术不端事件 学术人尤其需要自律意识。 (2 分,每空 1 分)18.D(3 分)19.作论据 作结论 (2 分,每空 1 分)20.不能。 (扣住两者之间

12、是层进关系,具体阐述即可。3 分)21.略。 (能联系自身实际谈即可。3 分)荆州卷议论文阅读做一个汉字传人世界上有四大古文字,唯有汉字硕果仅存,至今不衰。其实汉字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它曾面临“拉丁化”的挑战,计算机的挑战不过事实告诉我们,承载着几千年人类文明的汉字,是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的。但,当下,汉字依然面临着挑战。作为人类的智慧成果,汉字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敬重;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汉字也没有得到精心的维护。在汉字教育和汉字运用方面,有不少问题是值得关注的。比如字理的模糊。和拼音文字不同,每一个方块字都有着独特的字理,研究字理成了一门学问,这就是“小学” ,即文字学。我们的前辈文化人,几乎都

13、曾受到文字学的熏陶。陈独秀曾在狱中编写小学识字读本 ;鲁迅听章太炎讲解说文解字 ,写过别具慧眼的门外文谈 ;郭沫若更是甲骨文方面的研究专家。可是,今天的识字教育似乎无“理”可言,文字学早被驱逐出课堂,学生只知点横撇捺,不知造字理据。所以才会有人经常把“天翻地覆”写成“天翻地复” ,把“不胫而走”写成“不径而走” ,把“草菅人命”写成“草管人命” 。又如读音的紊乱。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准确的读音,是掌握汉字的基本要求。有些人却视读音为儿戏,秀才识字读半边,古已有之,于今为烈。于是, “龋齿”成了“y齿” , “濒临”成了“pn 临” 。 “说服”的“说”字,字典里注音为“shu” ,口语里读音

14、为“shu” ,却被不少电视台的主持人刻意改读成“shu” 。再如形体的失范。汉字的字形有一个演变过程,到了汉代经历“隶变”以后基本成熟,从笔画到结构,形成了社会共识。新中国建立以后,通过自觉的文字改革,书写有了用心 爱心 专心 4明确的规范要求,可这些规范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遵循。 “世博会”的“博”左边常被写成“忄”了, “康师傅”的“康”下边写成了“水” 。甚至电脑字库里的有些字,一打出来就是错的,比如“假”字的右上角误成了“几何”的“几” , “肺”字的右半边误成了“城市”的“市” 。当年铅排时代,印刷厂的字模要经过专家严格审核。如今电脑字库各行其是,错了也无人过问,出现了文化管理上的盲区

15、。还有书写的退化。世界上有近两千种文字,唯有汉字形成了一门独特的书写艺术书法。写字,历来是文化人的基本功。看看“五四”以来的作家手稿,哪一个不是写得一手好字?“墨宝” ,曾经是一个十分流行的词语。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汉字书写被边缘化了。当年教育部长蒋南翔曾经说过:“我最怕两样东西:一是北京售货员的脸,二是中国大学生的字。 ”汉字,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汉字能有今天,是和一代又一代汉字传人的努力分不开的。如今汉字的接力棒已经到了我们手里,作为一个汉字的传人,如何正视汉字的生存现状,提高汉字的文化地位,让汉字绽放出更为灿烂的花朵,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作者:秦光,有删改)14.(2 分)说出

16、本文的结构方式。15.(2 分)第 2 段举陈独秀、鲁迅、郭沫若的事例,想表达什么样的观点?16.(2 分)读第 5 段,说出划线句子采用的两种论证方法。17.(2 分) “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 ”这是故宫博物院赠送给北京市公安局锦旗上的感谢语。上面有一个错别字,请你指出并改正这个错别字。故宫作为研究古文物和古文字的地方,竟然也写错别字。如果将这个事例放到文中,你认为放到第几段最合适?18.(2 分)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要做一个汉字的传人,我们可以怎么做?14.总分总(或总分)15.我们的前辈文化人,几乎都曾受到文字学的熏陶。16.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或引用论证) (说出两种即可)17.“撼”改为“捍” ;放在第 2 段最合适。18.认真学习汉字的音、形、义、理;规范使用汉字;传承汉字艺术;做好宣传普及工作。 (意思相近,言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