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pdf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9265661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4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西省赣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pdf(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 学年度江西省寻乌中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明初制定的大明律对商人服饰作出限制性规定,其中肯定包含压制商人炫耀财富 的意思。明代后世皇帝不能更改祖制,并未删除该项法规,但实践中并不严格推行。清代 沿用明朝的基本法律,在其基础上另制种种则例,当作法律来行使。其中,乾隆二十六年 至四十一年(1761-1776 年)间编制的钦定户部则例涉及商事尤多。明清时代,商人不 得穿着绸缎绫罗之类的条款,一直存在于法律文本之中。但是,大明律中许多条款在 明中期以后就已经不再构成社会行为法则。明中叶

2、迄于清末,商人服饰实际上毫无限制, 炫耀奢华反而是常见的现象。有学者对明清商人的法权地位进行总体考察,认为商人在法 律体系和司法实践中地位归属于庶民,并非排在被歧视或被排斥的地位;清朝对商业于帝 制统治关系之重要性的了解超过明朝,商人与权贵的关联也更为深切,商人的法权地位更 非低于庶民。 明清两代政府皆曾推行大量旨在维系平稳市场秩序的政策。如皆规定牙行评估物价必 须公允,如明初规定有“凡买卖诸物,两不和同,而把持行市,专取其利,及贩鬻之徒通 同牙行,共为奸计,卖物以贱为贵,买物以贵为贱者,杖八十”。康熙五年(1666 年), 令各地将应征商税额数刊于直省商贾往来的关口孔道木榜上,“遍行晓谕”,

3、防止官员自 行加征。雍正时期曾对这些政策加以重申。其后历朝也曾屡次申明对官吏敲诈商人的惩罚 措施。明清政府承认商人合伙经营的权利及商人出于共同的经营目的而结为社团的合法性。 从明中晚期开始出现商业性会所,到清代大批商业、手工业会所发展起来,其制度环境大 体保持一致。 明清政府权力在维系比较平衡的商业运行秩序的同时,也会发生干扰商业的作用。其 突出表现,包括官方资本直接进入商业构成特权经营造成的市场不公平竞争,政府对食盐 等生活必需品的严格控制,政府对矿业很长时期的垄断,政府对外贸过于严格的管控,税 收标准公平性的欠缺,以及权力腐败造成的官吏对商人的敲诈与盘剥。所有这些,都没有 使得明清时代商品

4、经济窒息,但市场也从来没有能够获得完全依照经济规律运行的环境, 没有达到普遍公平的情况。在这种制度环境下,明清已然存在的商业契约精神,始终受到 权势原则的挤压,并未成为支配商业运行的普遍价值体系。 (选自明清商业与帝制体系关系论纲,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明初制定的大明律对商人服饰作出限制性规定商人不得穿着绸缎绫罗,旨在压 制商人炫耀财富的行为。 B.虽然清代沿用了明朝基本的法律,在其基础上另制种种则例,当作法律来行使,但在实 践中并不严格推行。 C.有学者认为明代商人在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中地位归属于庶民,并非被歧视或被排斥, 清代商人法权地

5、位绝不会低于庶民。 D.直到雍正之后才出现的对官吏敲诈商人的行为要进行惩罚的措施,是清政府推行的旨在 维系平稳市场秩序政策的体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遍行晓谕”,防止官员自行加征的史实,表明清政府曾推行过旨在维系平稳市场秩序 的政策。 B.文章第三段举出政府对食盐等生活必需品严格控制的事实,证明了明清政府权力有干扰 商业的作用。 C.文章充分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明清两代政府权力对商业 发展的作用。 D.文章语言简洁,结构严谨,层层推进地指出了商业与帝制统治相互推进又相互牵制的重 要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6、的一项是(3 分)() A.清朝比明朝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商业对于帝制统治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到清朝,商人与 权贵的关系也更为深切,商人炫耀奢华才成为常见现象。 B.清朝政府为推动商业发展提供了制度环境,在当时出现了诸多资本雄厚的商帮以及大量 的商业会所、手工业会所。 C.清朝官方资本直接进入商业构成特权经营造成的市场不公平竞争等原因,导致市场无法 获得完全依照经济规律运行的环境。 D.明清政府对商业的干扰使明清已有的商业契约精神,始终受到权势原则的挤压,无法成 为支配商业运行的普遍价值体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医者 周国华 读高二那年,我妈病了,

7、疼得满床打滚。我背着她到赤脚医生那里,医生为她打了针止 疼剂,手一摊:怕是大病,赶紧送县医院。 我家离县城远,又没车。我借了辆三轮车,把我妈拉到县医院。医生诊断后,把我叫到 一边:你妈得的是癌症,晚期了,花再多钱也没用,你自己决定吧。癌症?我好似挨了一记 闷棍,眼前发黑。我爸走得早,这些年来,我妈就靠种那点承包田供我上学,如今 不能就这么放弃!我刚想办住院手续,我妈含笑进来说:医生,给我开点药吧,止疼的 就行,我命硬,能挺过去。拗了半天,我还是按我妈的意思做了。我知道,我妈要是决定了 的事,没人能改过来。拉着我妈回家的路上我拼命憋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兜里只有三百块 钱,那是全家仅剩的那么一点儿

8、。 救不了妈。我想让她在不多的日子里,尽量过得好点。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无意中听 到有人说, 隔壁乡有个老中医挺神的, 治好过一些大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 我立马找了过去。 老中医家坐着很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老中医话不多,而且很轻,只是在搭脉后简 单问上几句,就摇头晃脑开起方子,完了,又叮嘱几句,也看不出有啥高明之处。最后一个 轮到我,老中医瞅了我一眼:病人呢? 我拿出医院的诊断书,讲了我妈的病情和家里的情况。我说来得急,我妈也下不了地, 先来问问。说到最后,我的眼泪“扑簌簌”往下掉。老中医瞪了我一眼:这么大了还哭,没 出息,走,带我去看看。老中医给我妈搭完脉,捋着花白的山羊须在屋里踱来踱去

9、。我垂手, 惶惑地盯着他。老中医让我把三轮车上的那个蛇皮袋拿进来,一打开,里面全是草药。老中 医告诉我,把这几种药分均匀,半年服完,大致就可以了,不行的话,再去找他。 我连连点头,掏出三百块钱:只有这些了,别嫌少。老中医没接钱,双手把玩着桌上的 青花瓷瓶,左看右看,还不住点头:不用了,你留着做学费吧,这个东西卖给我吧。我妈连 忙摇手:不,这是我的嫁妆,几块钱买来的,乡下人没闲心插花,我常说,还不如碗勺来得 实用呢。老中医晃着头,捻着须,说:实用不实用我不管,家里有一个,正好配个对。 送走老中医,我和我妈还不敢相信天下竞有这种好事,诊费、药费没付不说,还白白拿 了一千块钱!半年后,我陪着我妈去了

10、医院,诊断结果让我欣喜若狂,我妈竞痊愈了!我拿 着锦旗去谢老中医,老中医一笑:有钱了,就把瓶子赎回去,价钱嘛,翻倍。我点头。 我如愿考上了医学院。用那些钱,我撑过了第一个学期。之后,我勤工俭学,再没用过 家里一分钱。毕业后,我凭借优异的成绩,被省城一所大医院聘用。我接我妈进城,贷款买 房,娶妻生子,进修深造 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偶然观看了鉴宝节目,一个青花瓷瓶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个 瓶子,看上去跟我家的一模一样。专家几百万元的估价让我又吃惊又愤恨,原来老中医早就 知道瓶子的价值。我想起了老中医眯着眼的神情,哼,狡诈,虚伪! 我憋着满肚子怨气去找老中医。老中医已去世,他儿子接过我的字条,一笑:家父

11、说你 定会成为医生,果然没错。我突然想起,那天我对老中医说,我想放弃学业,赚钱养活我妈。 我有点发蒙,是不是自己太“小人”了? 里屋的橱柜上,摆放着两个青花瓷瓶,花纹一样,成色迥异。老中医的儿子取过那个釉 色发暗的瓶子:民国的,不过也值几千块钱。我脸红了。瓶子的内壁上,依稀还能看到我儿 时调皮的涂鸦,是我家的那个!我疑惑地望着另一个青翠欲滴的花瓶。 “这个是我祖上为一官宦人家就诊时,那家主人给的。” 我掏出一万块钱,老中医的儿子执意只收下两千:家父嘱咐,不敢有违。 对着老中医的遗像,我郑重地磕了三个头。泪眼婆娑中,我又看到了那双似笑非笑的眼 睛,温馨,深邃。 一块匾额悬在壁上,上面的两个字熠熠

12、生辉医者。 (原载文苑2016 第一期)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开头写赤脚医生甚至县医院的医生都治不了“我”妈的病,体现其病情的危重,也 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和老中医这一人物的出场作铺垫。 B老中医给“我”妈看病后,看中了一个“我”妈当年作为嫁妆的花瓶。那只花瓶对 “我”妈来说是无价之宝,因此她连忙摇手表示不同意卖。 C老中医儿子说“我”家花瓶“也值几千块钱”,又介绍另一个花瓶的来历,有贬低 “我”家花瓶之意,也说明他对老中医收购行为的不解与不满。 D小说以“我”的角度来叙述使故事更有真实感,便于让读者接受;同时, “我” 也鲜明地表

13、现出强烈的孝心和自强不息等性格特点。 E小说多处运用伏笔与照应的写法,比如前面写老中医说赎金翻倍,后面写“我”拿 出字条及老中医的儿子收钱两千等,相互照应,颇具匠心。 5小说最后以对老中医家中题有“医者”二字的匾额的描写作为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 处?请简要分析。(3 分) 6“我”对老中医的心理,前后有哪些变化?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4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梁思礼与梁启超 解璋玺 梁思礼生于 1924 年 8 月 24 日。这一年,或可称为梁启超的“灾年”。“李夫人从灯节 起卧病半年,到中秋日奄然化去,她的病极人间未有之痛苦,自初

14、发时医生便已宣告不治, 半年以来, 耳所触的, 只有病人的呻吟, 目所接的, 只有儿女的涕泪。 丧事初了, 爱子远行” , 而老年得子,算是给他一点难得的慰藉,于伤痛之中还能体会到人生未尽之乐。 梁启超固深爱着他的九个儿女, 但爱小儿子梁思礼尤甚。 这种人之常情是不难为人所理 解的。最初,他称儿子 “老 baby(宝贝儿) ” ,后来索性改称“老白鼻” 。他在写给儿女的 信中常常提到这个聪明可爱、讨人喜欢的小儿子,以至于姐姐、哥哥们责怪“爹爹信中只说 老白鼻不说别的弟妹,太偏心” ,结果,梁启超特意在信中写了一大段文字,专讲达达、六 六、司马懿(七女)的近况。不过,梁启超并不回避他是“专一喜欢

15、老白鼻”的。他注意到 老白鼻一点一滴的进步和变化,不到两岁,就已经“一天到黑手不释卷 ”了,而且能唱 “葡萄美酒” 。随着一天天长大,老白鼻变得越发惹人喜爱。梁启超在饮冰室读书、写作时, 是不允许孩子们来打扰的,但老白鼻是个例外,每天“总来搅局几次” ,梁启超不仅不恼, 甚至“盼望老白鼻快来” ,因为老白鼻的到来,恰恰是他“最好的休息机会” 。过生日了,大 孩子都不在身边,他就叫老白鼻代表姊姊、哥哥们拜寿。老白鼻也乐得如此,居然“ “一连 磕了几十个响头,声明这是替亲家的,替二哥、三哥乃至六姊的” ,而作为父亲,他在信中 告诉大孩子们, “我都生受你们了” 。这种父子之间其乐融融的场面 ,不仅

16、儿子是天真烂漫 的,父亲又何尝不是和蔼可亲,一团孩子气呢。 梁启超 1929 年 1 月 19 日病逝,梁思礼只有四岁半。母亲与姊姊、哥哥们合力供他读完 了小学、中学。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母亲筹措了四百美金,送他和姊姊梁思懿 到美国求学。其实,梁启超早在 1925 年为几个孩子预筹学费时曾说过: “至于老白鼻那份, 我打算不管了。到他出洋留学的时候,他有恁么多姊姊哥哥,还怕供给他不起吗? ”然而, 天有不测风云。中日战争爆发后,他的姊姊、哥哥们陆续流落大后方,思永、徽因身患重病, 自顾不暇,哪里还有余力顾及远在天津的这个小弟弟?这时,全靠母亲王夫人艰难地支撑起 这个家。 她先是将旧楼卖给了天津富商郝莲舫 , 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以及几个孩子的教育; 日军占领时期,又将新楼(即饮冰室)的一部分租给了一家绸布店,熬过了更为困苦的那些 日子。 梁思礼到美国后,考入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系。由于家道中落,要像思成、思永、思忠、 思庄留学时那样,靠家庭资助完成学业已不可能,他只能靠自己打工赚钱,交学费和维持生 活。不久,爆发了太平洋战争,他与母亲的联系被完全切断,情况就更加糟糕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