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工艺规程的制定课件讲解学习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9220440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PT 页数:214 大小:6.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工艺规程的制定课件讲解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14页
第2章工艺规程的制定课件讲解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14页
第2章工艺规程的制定课件讲解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14页
第2章工艺规程的制定课件讲解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14页
第2章工艺规程的制定课件讲解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工艺规程的制定课件讲解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工艺规程的制定课件讲解学习(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2章 工艺规程设计,计划学时:26学时,加工余量的确定,本章要点,定位基准的选择,工艺路线拟订,工艺尺寸链,工艺过程经济分析,基本术语,2,本章概述,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如工序、安装和工艺规程等,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步骤,掌握工艺规程制定中的重要问题和内容确定,理解工艺尺寸链的概念,掌握工艺尺寸链极值法解算公式并能应用其解决常见的工艺尺寸链的问题,了解机械加工生产率和经济性的基本知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应用工艺尺寸链进行常用几种工艺尺寸的计算。,工艺尺寸链的计算,3,第二章 工艺规程设计 Process Planning,机械制造技术,4

2、,生产与制造,6,工序是指由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台机床或同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作地或机床和是否连续作业工序划分的主要依据。若其中任一要素发生变更,则构成了另一道工序。工序是工艺过程划分的最小单元。,工序数目和工艺过程的确定与零件的技术要求、零件的 数量和现有工艺条件等有关,如阶梯轴零件的加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7,定位 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占有正确位置 夹紧 对工件施加一定的外力,使其已确定的位置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不变,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8,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9,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10,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11,工步指在加工表面不变、切削刀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在一个工序中,若有几把刀具同时加工几个不同表面,通常看作一个工步,并称此工步为复合工步),a)立轴转塔车床的一个复合工步 b)钻孔、扩孔复合工步 图1-5 复合工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12,图1-6 立轴转塔车床,图1-7 铇平面,图1-8 钻孔、扩孔,图1-9 组合铣刀铣平面,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13,走刀指同一加工表面加工余量较大,可以分作几次工作进给,每次工作进给所完成的工步称为一次走刀。一个工步可以包括一

4、次或数次走刀。当需要切除的金属层很厚,不能在一次走刀下完成,则需分几次走刀,走刀次数又称行程次数。,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14,生产纲领 N = Q n(1+% +% ) (1-1),式中 Q 产品年产量(件/年); n 每台产品中该零件数量(件/台); 备品率; 废品率。,生产纲领生产类型的划分可按照年生产纲领划分,产品的年生产纲领就是产品包括备品和废品在内的年生产量。 生产纲领是设计或修改工艺规程的重要依据,是车间(或工段)设计的基本文件,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15,资金周转要快 零件加工、调整费用要少 保证装配和销售有足够必要的储备量。,生产批量 :所谓生产批量是指一次投

5、入或产出的同一产品(或零件)的数量。确定生产批量大小应考虑三因素:,单件小批生产:单个地生产不同结构尺寸的产品,且很少重复的生产。如重型机械、大型船舶制造、新产品试制等。 批量生产:成批地制造相同产品,且周期性地重复生产,如机床制造等。根据产品特征及批量大小,又分为小批、中批和大批生产三种。 大批大量生产:产品数量很大,大多数工作地一直按照一定的节拍进行同一种零件的某一道工序的加工,称为大量生产。如自行车、洗衣机、汽车等生产。,生产类型:根据生产纲领和产品本身的大小及结构复杂性,产品的制造可分为三种生产类型。,生产纲领,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16,生产类型不同,生产组织、设备布局、毛坯制造及机床

6、、刀具的配置等方面就均有不同; 生产类型还影响着制订工艺过程的繁简程度。对于简单零件的单件生产,一般只制订工艺路线; 而对于重要零件的单件生产、各类零件的成批和大量生产,就要制订详细的工艺规程。,表1-2 年产量与生产类型,生产纲领,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17,表1-3 各种生产类型工艺过程的主要特点,生产纲领,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18,指导生产的技术文件 生产组织管理的主要依据 新建或扩建工厂车间的基本文件 技术交流,工艺规程 :将制订好的零(部)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按一定的格式(通常为表格或图表)和要求描述出来,作为指令性技术文件,用以指导生产,即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7、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9,表1-4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机械加工工艺规程,20,表1-5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机械加工工艺规程,21,表1-6 机械加工工艺卡片,机械加工工艺规程,22,工艺规程设计原则,1)以保证零件加工质量,达到设计图纸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为前提。 2)工艺过程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成本。 3)充分考虑和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尽可能作到平衡生产。 4)尽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创造良好、文明劳动条件。 5)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减少材料和能源消耗,并应符合环保要求。,23,产品的全套装配图及零件图 产品的验收质量标准 产品的生产纲领及生产类型 零件毛坯图及毛坯生产情况

8、 本厂(车间)的生产条件 各种有关手册、标准等技术资料 国内外先进工艺及生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情况,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所需原始资料,24,、准备性阶段 1图纸研究 了解产品的用途、性能和工作条件,熟悉零件在产品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审查图纸上的尺寸、视图和技术要求是否完整、正确、统一,分析主要技术要求是否合理、适当,审查零件结构工艺性。 2熟悉或确定毛坯 确定毛坯的依据是零件在产品中的作用、零件本身的结构特征与外形尺寸、零件材料工艺特性以及零件生产批量等。 3定位基准的确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步骤,25,、工艺路线拟定阶段 4加工方法的选择 根据零件形状结构、加工要求、生产纲领

9、以及本厂的实际生产条件选择所有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或加工方法链。 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原则 确定各工序的加工内容,决定工艺路线的长短。 6加工阶段的划分 机加工路线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所完成的任务不同。 7工序安排 机加工工序排序、热处理工序安排、辅助工序安插。,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步骤,26,、工序详细设计阶段 8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计算 工序余量的确定和工序尺寸的计算,包括利用工艺尺寸链计算工序尺寸。 9机床、夹具、刀具、量具和辅具设计/选择 选择各工序的工艺装备。 10切削用量、工时定额确定,、最终确定阶段 对设计的工艺过程进行分析、评价和比较,经反复修改完善,最终确定一个最优的工艺

10、过程。填写或打印工艺文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步骤,27,第二章 工艺规程设计 Process Planning,机械制造技术,28,一、图纸研究,1)熟悉该产品的用途、性能、工作条件、作用 2)加工表面技术条件的制定依据。 3)检查零件图的完整性、正确性。 4)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5)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意见,1)视图关系:包括视图的完备性、视图的正确性、大致轮廓 2)技术要求:尺寸精度要求、形状精度要求、位置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材料及热处理要求、物理机械性能要求、其他要求 3)零件结构工艺性,29,一、图纸研究,30,一、图纸研究,31,一、图纸研究,32,一、图纸研究,3

11、3,零件结构工艺性 零件结构工艺性指设计的零件是否能在现在的技术水平及设备条件下被经济、方便地制造出来,是否可能使用高效率的制造方法和充分发挥设备能力的程度。 零件结构工艺性存在于零部件生产和使用的全过程,包括:毛坯生产、机械加工、热处理、机器装配、机器使用、维护,直至报废、回收和再利用等,零件结构工艺性,34,1)生产类型 生产类型是影响结构设计工艺性的首要因素。常常同一种结构,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工艺性良好,在大批大量生产中未必也好,反之亦然。 2)制造条件 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必须与制造厂的生产条件相适应。具体生产条件应包括:毛坯的生产能力及技术水平、机械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的规格及性能、热处理设

12、备条件与能力、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技术水平以及辅助部门的制造能力和技术力量等。 3)工艺技术的发展 随着生产不断发展,新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方法的不断出现,以往认为工艺性不好的结构设计,在采用了先进的制造工艺后,可能变得简便、经济。,影响结构工艺性的因素,35,零件结构工艺性,对于零件机械加工结构工艺性,主要从零件加工的难易性和加工成本两方面考虑。 此外零件机械加工结构工艺性还要考虑以下要求: 1)设计的结构要有足够的加工空间,以保证刀具能够接近加工部位,留有必要的退刀槽和越程槽等; 2)设计的结构应便于加工,如应尽量避免使钻头在斜面上钻孔; 3)尽量减少加工面积,如对大平面或长孔合理加设空刀等; 4

13、)从提高生产率的角度考虑,在结构设计中应尽量使零件上相似的结构要素(如退刀槽、键槽等)规格相同,并应使类似的加工面(如凸台面、键槽等)位于同一平面上或同一轴截面上,以减少换刀或安装次数及调整时间; 5)零件结构设计应便于加工时的安装与夹紧。,36,零件结构工艺性,37,零件结构工艺性,38,零件结构工艺性,39,零件结构工艺性,40,二、 毛坯选择,1)设计图纸规定的材料及机械性能 2)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外形尺寸 3)零件制造经济性 4)生产纲领 5)现有生产技术水平,确定毛坯的依据是零件在产品中的作用、零件本身的结构特征与外形尺寸、零件材料工艺特性以及零件生产批量等。常用的毛坯种类有铸件、锻件

14、、焊接件、冲压件、型材等,其特点及应用见表。,41,二、毛坯选择,42,二、毛坯选择,常用的机械零件的毛坯有铸件、锻件、焊接件、型材、冲压件以及粉末冶金、成型轧制件等。 零件的毛坯种类有的已在图纸上明确,如焊接件。有的随着零件材料的选定而确定,如选用铸铁、铸钢、青铜、铸铝等,此时毛坯必为铸件,且除了形状简单的小尺寸零件选用铸造型材外,均选用单件造型铸件。 对于材料为结构钢的零件,除了重要零件如曲轴、连杆明确是锻件外,大多数只规定了材料及其热处理要求,这就需要工艺规程设计人员根据零件的作用、尺寸和结构形状来确定毛坯种类。 如一般的阶梯轴,若各阶梯的直径差较小,则可直接以圆棒料作毛坯;重要的轴或直

15、径差大的阶梯轴,为了减少材料消耗和切削加工量,则宜采用锻件毛坯。,43,二、毛坯选择,1)毛坯的形状 毛坯的形状应力求接近成品形状,减少机械加工量。 当为铸件毛坯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铸件孔的最小尺寸 铸件的最小壁厚 铸件的拔模斜度 铸件圆角半径 铸件浇注位置及分型面选择,44,铸件孔的最小尺寸,45,铸件的最小壁厚,46,铸件的拔模斜度,47,铸件圆角半径,48,铸件浇注位置及分型面选择,49,二、毛坯选择,1)毛坯的尺寸 以铸件毛坯为例。首先要根据所选择的毛坯铸造方法,确定毛坯机械加工余量的等级,然后查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GB/T 6414-1999,50,二、毛坯选择,1)内容

16、毛坯形状、尺寸及公差、分形(分模)面、浇冒口位置、拔模斜度及圆角、毛坯组织及其它技术要求。 2)毛坯图的绘制 铸造毛坯图,51,二、毛坯选择,图1-26 转向机壳体铸件图,52,二、毛坯选择,图1-26 转向机壳体铸件图,53,三、定位基准的选择,1)基准 将用来确定加工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称为基准。 2)基准分类,54,设计基准,图1-30 钻套零件图,图 1-30a 所示的钻套轴线 O-O 是各外圆表面及内孔的设计基准;端面 A 是端面 B 、 C 的设计基准;内孔表面 D 的轴心线是 40h6 外圆表面的径向跳动和端面 B 的端面跳动的设计基准。同样,图 1-30b 中的 F 面是 C 面和 E 面的设计基准,也是两孔垂直度和 C 面平行度的设计基准;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