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组织文化视角下的政府领导力提升路径研究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200813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力组织文化视角下的政府领导力提升路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领导力组织文化视角下的政府领导力提升路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领导力组织文化视角下的政府领导力提升路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领导力组织文化视角下的政府领导力提升路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领导力组织文化视角下的政府领导力提升路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领导力组织文化视角下的政府领导力提升路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力组织文化视角下的政府领导力提升路径研究(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织文化视角下的政府领导力提升路径研究第一章 引 言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一)选题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组织文化作为一个新的概念脱颖而出,立即引起了管理学界的高度重视。进入 90 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组织文化成为影响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决定着组织的基本价值取向,影响着组织成员的行为,增加着组织的效能。正是由于强大的组织文化,使得战后惨败的日本迅速崛起,使得备受经济危机困扰的美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使得广大学者对传统的管理理论进行深刻的反思。雷恩说,“管理是文化的产儿”。管理理论的发展和文化紧密相联,并受到不同文化所产生的制度变化和道德准则的影响。1“文化

2、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必将使管理走出管理理论的丛林,成为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大趋势”。这样,一场关于企业文化的大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虽然组织文化在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政府部门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尤其是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开始了新的产业进程,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经济全球化水平提高、知识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产业信息化明显加强等。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行结构调整,提高政府的综合竞争力,就成为各个国家的首要任务。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到,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政府发挥着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现代政府,必须要丢弃与传统政府相联系的一些陈规旧俗,按照企业

3、家的精神重塑一个“企业化的政府”2。西方政府的再造运动为各国政府提高自己的领导力水平提供了一种新思维。此时,我国也在不断进行政府改革,反思政府的领导力水平。从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过多次改革,这些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快了国家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提高了政府的效能。但我国的政府改革却一直在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里恶性循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指责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下、官僚作风严重、服务态度差等,究其原因,是因为以往的政府改革都是从机构、人员、职能等方面进行,很少涉及到政府的核心价值观、行为和制度层面等。而且,有关公共行政管理的著作也很少从组织文化的角度去考虑政府领导力所面临的问题。同时,由

4、于组织文化在企业中的成功应用和它本身具有的凝聚、导向、激励、约束、辐射等的作用,那么,从组织文化的视角出发来研究政府领导力提升的路径选择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政府领导力的研究领域是一个多约束的领域,它受到特定的历史条件、特定的行为主体和特定的行为客体的制约,成为行政领导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桎梏。在组织文化视角下研究政府领导力的提升路径,可以放宽政府领导力的理论研究视野,从不同的角度去反思政府领导力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这对丰富和完善我国的行政领导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2、现实意义(1)社会转型过程中实现和谐政府的动力和谐社会要求政府必须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这个转

5、变是政府价值观的转变。如果将政府比作“轮船”,社会就是“海洋”,政府领导就是“舵手”。要想使政府的轮船在社会的海洋中顺利航行,政府领导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以组织文化的视角去研究政府的领导力水平,是引导政府提高综合能力的指针和实现和谐政府的动力,这对构建有效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知识经济条件下实现有效领导的客观需要当前的社会是一个以知识经济竞争为主体特征的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领导活动与传统的领导活动完全不同,它是以知识、科技、信息等要素为核心的发展动力。面对这些知识型人才,政府领导必须要转变观念,实施柔性领导,尤其是要加强政府的组织文化建设,并以此来提升政府的领导力水平,这样才会对

6、下属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才会使下属产生服从感、信赖感和追随感等,进而实现有效的领导。(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随着文化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越来越多的领导者意识到,要想在国际2竞争中取得发言权,就必须要提高政府的领导力水平。德国前总统赫尔穆特施密特指出:“全球化不仅是一种经济和政治的挑战,而且是一种文化的、道德的挑战”。这表明,政府组织要想增强综合实力,就必须重视组织文化建设,以适应变革,保持竞争优势。在组织文化视角下来研究政府领导力的提升路径,能使我们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也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筹码。二、文献综述(一)组织文

7、化理论综述1、国外关于组织文化研究综述国外关于组织文化问题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主要探讨组织文化的基本内涵、作用及其对组织绩效和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等相关问题。埃德加沙因是公认的组织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于 1984 年出版了专著组织文化和领导,其主要理论观点包括:首先,他论述了组织文化包含十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论述,提出文化的本质,即文化是隐含在组织成员潜意识中的思想、感觉、知觉和信仰等;其次,他将组织文化分成三个层次,即物质层、支持性价值观和基本的潜意识假定,并将深层次的文化划分为 5 个维度,同时论证了组织文化的有限性、有效性和差异性及其对组织价值观和组织行为的决

8、定作用;再次,他指出文化生成和领导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组织文化和领导是相辅相成的,领导者创造组织的同时也创造了文化,而文化的根植与发展又影响着领导者的成长与行为。除了埃德加沙因,对组织文化理论做出巨大贡献的管理学家及其理论观点有:(1)威廉大内专门从事企业管理研究,他对组织文化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为组织提出了一种 Z 型的管理方式,并于 1981 年出版了专著,认为,信任、敏感与亲密是一切成功企业所具有的共性,因此主张以坦白、开放、沟通作为基本原则来实行“民主管理”3。他通过研究发现,美国的组织都是由领导者个人决策,员工处于被动服从地位的A 型组织,而日本的组织都是由集体研究决策,员工平等相待

9、且能实行自我指挥的 J 型组织,这两种典型的组织形态是由两国不同的文化传统所致。因此,大内认为,美国组织必须进行革新,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组织,即Z 组织,并进一步阐述了从 A 型组织到 Z 型组织转换需经历的 13 个步骤。(2)阿伦3A肯尼迪和特伦斯E迪尔通过钻研各种组织文献,进一步论述了构成一种强烈文化的要素。1989 年,在他们的著作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一书中,通过对影响公司文化类型的首要因素和文化如何发挥作用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将文化分为四种类型,即硬汉、胆识型文化;努力工作或尽情玩乐型文化;孤注一掷型文化和按部就班型文化,并阐明了文化的要素,包括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礼仪

10、和庆典与文化网络。(3)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通过深入研究 19871991 年间美国 22 个行业 72 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状况,于 1992 年出版了专著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他们认为企业文化由共通的价值观和部门行为规范两部分构成,并证明了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的重要影响。2、国内关于组织文化研究综述我国对组织文化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于 1990 年以后达到高潮,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组织文化的概念、作用、运行、构建及塑造等方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占德干、张炳林和陈春花。1996 年,占德干和张炳林借助中国价值倾向调查表,采用实证的方法对中国企业文化的构建进行研究

11、,表明很多变量的综合作用对企业文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影响。1999 年,陈春花发表了企业文化与创新一文,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取决于组织文化,他从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出发,论证了企业文化的作用及如何塑造企业文化来提升核心竞争力。(二)领导力理论综述1、国外关于领导力研究综述领导力理论是继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之后产生的一个新的领导理论,它是社会转型和时代变迁的产物。领导力理论主要探讨领导力产生的条件、领导力的内涵、构成领导力概念的核心变量、决定领导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及提升领导力水平的途径等相关问题。科特是领导力理论的创建者和集大成者,引领着领导学理论发展的潮流。其主要的理

12、论观点包括:首先,他区分了领导和管理的概念,认为领导是一种宏观的、面向未来的,推进变革的力量,管理是一种微观的、面向现在的,应对复杂问题的手段;其次,他论述了领导力产生的动力因素,包括领导者的愿景力、使命感和奉献精神,并在对非正式权力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领导力与非正式权力的相互关系;再次,他论述了领导力的三大核心概念,4即愿景、变革和文化的相互关系。他认为领导过程是愿景构思、传播和实现组织变革的过程4。领导的实质是变革,变革必须要有愿景的指导,而愿景又受到组织文化的制约,三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领导力的核心概念。除了科特的领导力理论外,其他对领导力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理论包括:(

13、1)变革领导理论中的领导力研究变革型领导对下属的需要和动向十分敏感,他通过改变环境和自身的特征来挖掘下属的最大潜能,使下属对其充满信任、忠诚和尊敬,进而来提升自身的领导力水平。麦格雷戈伯恩斯是变革领导力理论的先驱,他将领导者分为交易型和变革型两类5,通过对这两种领导类型进行比较,指出变革型领导力包括魅力、个别化关怀、感召和心智激励四类因素,同时论述了这四类因素对提升领导者的领导力水平与促进组织和社会发展具有的独特作用。继伯恩斯之后,巴斯进一步发展了变革型领导力理论。他通过研究,证明了伯恩斯关于变革型领导的四大要素的有效性,同时认为,变革型领导与交易型领导虽有差别,但同一个领导者可以在不同的情境

14、中分别采用这两种领导类型来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和需要层次,最终实现组织绩效。波得萨阔夫等人研究发现,变革型领导力可以使下属产生信任感和满意感,促使组织成员产生良好的组织行为。(2)魅力领导理论中的领导力研究魅力领导理论最早由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他认为,领导者的魅力是领导者表达愿景和展示使命的过程,它通过领导者的性格及其与追随者的需要和价值观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豪斯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精辟地指出魅力型领导者具有的三种人格特质,即极度自信、具有优势地位和确定其信仰道义上的正当性。具有魅力领导力的领导者对其追随者主要进行情感影响,他们与追随者分享共同的愿景、价值观和信仰。贝斯发展了豪斯的理论

15、,并对魅力型领导力产生的条件作了必要的补充。他认为,魅力型领导力较可能产生于新组织或组织处于压力与变革时期,而不可能出现于成功的旧组织之中。(3)领导替代理论中的领导力研究领导替代理论由史蒂文克尔和约翰杰米尔提出,这一理论认为,在实际的工5作中,很多因素可以替代领导者的行为。根据克尔和杰米尔的研究,当存在以下情况,即下属非常成熟、制度特别明确、机制十分完善和团体高度团结时,领导是乐意被替代的。此时的领导力看似多余,实际上已经被内化为追随者成熟的价值观或完善组织制度。可以看出,领导者被替代不仅没有导致领导失效,反而使领导有效或者增加了领导效能。换言之,下属的成熟与机制的完善是领导力提升的另外一种

16、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查尔斯曼茨论证了追随者的自我领导。(4)领导修炼理论中的领导力研究领导修炼理论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提出,其中包括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自我超越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修炼理论对组织和领导者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要求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并指出学习型组织与领导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新型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人们可以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组织中,领导者关注的是战略性工作,他们的角色是设计师、仆人和教师6。他特别强调,系统思考是领导者认识自己所处环境的一种新方式,对于提升自身的领导力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文化领导理论中的领导力研究组织文化是领导活动发生作用的一个关键因素。埃德加沙因是文化领导理论的先驱,他将组织文化分为三个层次,认为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