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1)

上传人:q45****455 文档编号:139199046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1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超强) 及练习题 (1) 一、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 1平直的公路上有a、b 两辆汽车同向行驶,t=0 时刻 b 车在前 a 车在后,且两车相距 s0。已知 a、 b 两车的 v-t 图象如下图所示,在0t1时间内, b 车的位移为s,则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0t1时间内 a 车的位移为3s B若 a、b 在 t1时刻相遇,则s0=s C若 a、b 在 1 2 t 时刻相遇,则 0 2 3 ss D若 a、b 在 1 2 t 时刻相遇,它们将在 1 2 3 t时刻再次相遇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v- t 图象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

2、0t1时间内 a 围成的面积是b 的三倍,故A 正确; B.若 a、b 在 t1时刻相遇,则 0 s等于该段时间内 a、b 位移差,则s0=2s,故 B 错误; C.若a、b在 1 2 t 时刻相遇,该段时间内 b的位移为 1 4 s,a的位移为 7 4 s,所以 0 3 2 ss,故 C错误; D.如图若在 1 2 t 时刻相遇,它们将在 1 3 2 t 时刻再次相遇,D 错误。 故选 A. 【点睛】 在速度时间图像中,需要掌握三点:一、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看运动方向是否发生 变化,只要考虑速度的正负是否发生变化;二、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三、 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3、在坐标轴上方表示正方向位移,在坐标轴下方表示负 方向位移。 2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地同时同向出发,甲、乙的速度v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 所示,设 0 时刻出发, t1时刻二者速度相等, t2时刻二者相遇且速度相等。下列关于甲、 乙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 0? t2时间内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Bt1? t2在时间内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Ct1 ? t 2在时间内乙在甲的前面D在 t1时刻甲和乙的加速度相等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地同时同向出发,0 时刻出发, t2时刻二者相遇,则0 ? t2时间内二者的位移相同,0? t2时间内二者的平均速度相

4、等。故A 项正确; Bv-t 图象与时间轴围成面积表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则t1? t2时间内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 移, t1? t2时间内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故 B 项错误; C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地同时同向出发,0 时刻出发, 0? t1时间内甲的速度 大于乙的速度,则t1时刻甲在乙的前面;t2时刻二者相遇,则在t1 ? t 2时间内甲在乙的前 面,两者间距逐渐变小。故C项错误; Dv-t 图象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则t1时刻甲和乙的加速度不相等。故D 项正确。 3我国 “ 蛟龙号 ” 深潜器在某次实验时,内部显示屏上显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过 程中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以下

5、判断正确的是() A6min 8min 内,深潜器的加速度最大 B4min 6min 内,深潜器停在深度为60m 处 C3min 4min 内,深潜器的加速度方向向上 D6min 10min 内,深潜器的加速度不变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v-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知0-1min 内和 3-4min 内深潜器的加速度最大,故A 错 误; B、v- t 图象和横坐标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0- 4min 内位移大小为: 1 (120240)2m360m 2 h, 4- 6min 内静止不动,则4 min6 min 内,深潜器停在 深度为 360m;故 B 错误 . C、3-

6、4min 内,减速下降,则加速度向上,故C 正确; D、8min 前后,深潜器的加速度方向是不同的,加速度是变化的,故D 错误; 4从 1907 年起,密立根就开始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 C U (即图 1 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G 的读数减小到零时加在电极K 、A 之间的反向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由此算出普朗克 常量 h ,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得出的h 相比较,以检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 性按照密立根的方法我们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了某金属的 C U 图像如图 2 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427 10 14 Hz B该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5 50 10 14 Hz C

7、该图线的斜率为普朗克常量 D该图线的斜率为这种金属的逸出功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设金属的逸出功为 0 W ,截止频率为 c ,因此 0 Wh;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 与遏止电压UC 的关系是 kc EeU ,光电效应方程为 0k EhW;联立两式可得: 0 C Wh U ee ,因此图像的斜率为 h e ,错误;当 C 0U可解得 14 4.3 10 c Hz,即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Hz,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认 为 A 正确; B 错误 考点:光电效应 5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 0 0 t 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

8、的是() A 、两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都在不断减小 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 C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 D 、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12 2 vv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B速度 -时间图象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故物体做加速 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物体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减速运动,故A 正确, B 错误; C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由图象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 、 的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城的面积不断变大,故位移不断变大,故C 错误; D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如果物

9、体的速度从2 v 均匀减小 到 1 v,或从 1 v均匀增加到 2 v,物体的位移就等于图中梯形的面积,平均速度就等于 12 2 vv ,故 的平均速度大于 12 2 vv ,的平均速度小于 12 2 vv ,故 D错误; 【点睛】 本题关键是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得到两物体的运动规律,然后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和图线与 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分析处理 6将质量为m0.1 kg 的小球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初速度为v020 m/s,小球在运动中 所受空气阻力与速率的关系为fkv,已知 k0.1 kg/s其在空气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如图所示,取g10 m/s 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10、 ) A小球在上升阶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 m/s B小球在t1时刻到达最高点,此时加速度为零 C小球落地前匀速运动,落地速度大小v110 m/s D小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20 m/s 2 【答案】 C 【解析】 【详解】 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则从图象可以看出,位移小于阴影部分 面积,而阴影部分面积是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 0 10/ 2 v m s,故小球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小于10m/s ,故 A错误 球在 t1时刻速率为零,到达最高点,空气阻力为零,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故 B错误由 图象可知,小球落地前匀速运动,由 mg=f=kv1

11、;得 v1=10m/s故 C正确小球抛出瞬间,有:mg+kv0=ma0;联立解得:a0=30m/s 2故 D错误 故选 C. 【点睛】 关于速度时间图象问题,重点要掌握速度时间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要注 意公式 0 2 v vv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7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t 0 时刻两车处于同一位置,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 所示,两图像交点处坐标及切线如图,则() At8s 末,甲、乙两车相遇 B甲、乙两图像交点t2s 末,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C在 28s 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D在 02s 内,甲车的位移小于乙车的位移 【答案】 D 【解析】 【详

12、解】 A.在 v-t 图象中,图象和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大小,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t=0 时刻两车处于同一位置,t=8s 末时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甲在乙方的前方,故A 错误; B.甲、乙两图像交点t=2s 末, 22 40 m/s5m/s 8 v a t 乙 223020 m/s5m/s 2 v a t 甲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等于乙车的加速度大小,故B错误; C.在28s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 D.在 v-t 图象中,图象和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大小,在02s 内,甲图象面积小于乙的图 线面积,所以甲车的位移小于乙车的位移,故D 正确 8有四

13、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 A、B 运动的 xt 图像如图所示;物体C、D 从 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 A 和 B 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A 的加速度比B更大 B在 03s 的时间内,物体A 运动的位移为10m Ct=3s 时,物体C 追上物体D Dt=3s时,物体C 与物体 D 之间有最大间距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由甲图看出:物体A 和 B位移图象都是倾斜的直线,斜率都不变,速度都不变,说明两 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A 图线的斜率大于B 图线的斜率, A 的速度比B更大;故A 错误 . B.由甲图看出

14、:在0- 3s 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s=10m=0=10m,A 的位移大于 10m;故 B错误 . C.由乙图看出:t=3s 时, D 图线所围 “ 面积 ” 大于 C 图线所围 “ 面积 ” ,说明 D 的位移大于的位 移,而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所以物体C 还没有追上物体D;故 C 错误 . D.由乙图看出:前3s 内, D 的速度较大, DC间距离增大,3s 后 C的速度较大,两者距离 减小, t=3s 时,物体C 与物体 D 之间有最大间距;故D 正确 . 9如图所示,直线、 分别是电源1 与电源 2 的路端电压随输出电流变化的特性图线, 曲线 是一个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15、,曲线与直线 、相交点的坐标分别为P(5.2, 3.5)、Q(6,5)。如果把该小灯泡分别与电源1、电源 2 单独连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 1 与电源 2 的内阻之比是32 B电源 1 与电源 2 的电动势之比是32 C在这两种连接状态下,小灯泡的电阻之比是12 D在这两种连接状态下,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之比是710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根据电源UI图线可知: 1 1005 804 r 2 1005 1206 r 则有: 12 :3: 2rr 故 A 正确; B根据电源UI图线可知: 12 10VEE 电源 1 与电源 2 的电动势之比是11,故 B错误; CD灯泡伏

16、安特性曲线与电源外特性曲线的交点即为灯泡与电源连接时的工作状态,则 有: 1 3.5VU ,1 5AI 2 5VU, 2 6AI 可得: 11 1 17.5WPU I , 1 1 1 0.7 U R I 222 30WPU I, 2 2 2 5 6 U R I 小灯泡的电阻之比为: 12 :21 25RR 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之比为: 12 :7 :12PP 故C、D错误; 故选 A。 10 一质点沿 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 x t t 的图象如图所 示,则 ( ) 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0m/s 2 B质点在1s 末速度为1.5m/s C质点在第1s 内的平均速度 0.75m/s D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 【答案】 AB 【解析】 【分析】 【详解】 A、D、由图得: 0.50.5 x t t ,根据 2 0 1 2 xv tat ,得: 0 2 xa vt t ,对比可得: 2 0.5m/s 2 a ,则加速度为a=20.5=1m/ s2,由图知质点的加速度不变,说明质点做匀加速 直线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