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7.17).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9198891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7.1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7.1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7.1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7.1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7.1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7.1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7.17).pdf(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 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北对西南 ,东南对西北) 东南 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一共有 8 个方向: 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南与北相对, 东与西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 4、知道其中一个方向,可以通过顺时针方向按东、南、西、北的顺序确定其 它的方向。 5、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物体为观察点 ,再进行判断。 6、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 发明了指示方向

2、的司南。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口算时要注意: (1)0 除以任何数(0 除外)都等于 0; (2)0 乘以任何数都得 0; (3)0 加任何数都得原数; (4)任何数减 0 都得原数 。 (5)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先用 0 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看被 除数的末尾有几个 0,就在得数的末尾加上几个 0. 2、验算除法验算除法: 2 (1) 被除数除数=商 (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的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

3、上不够商 1,就用 0 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 一位写商。 ) 5、计算除法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统计统计 1、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是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3、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步骤:1、确定统计表的名称。2、确定统计表的行列内容和 行数、列数。3、制作表头(一般分为三栏) 。 4、填 写数据并核对。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先把 0 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 0, 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 0。比如:30500=150

4、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 共有 3 个 0,在所得结果 15 后面添上 3 个 0 就得到 30500=15000 2.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 上的数相乘。 3.几个个特殊数:254=100 , 1258=1000 258=200 , 1254=500 4.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 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第第五单元五单元 面积面积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就是它们的面积。 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周长。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cm 2 2 )平方分米(dm

5、 dm 2 2)平方米(m m2 2) 。 边长 1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厘米; 边长 1 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分米。 边长 1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米。 3 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已知面积求长:长=面积宽 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开平方 已知面积求宽:宽=面积长 已知周长求边长:边长=周长4 已知周长求长:长=周长2-宽 地砖的块数房间的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 每块地砖的面积房间的面积地砖的块数 房间的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地砖的块数 5 5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相邻的两个面

6、积单位的进率是(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 100100)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平方米变成平方分米加上 2 个 0, 平方分米变成平方米去掉 2 个 0, 平 方米变成平方厘米加上 4 个 0,平方厘米变成平方米去掉 4 个 0,平方分米变成平方厘 米加上 2 个 0,平方厘米变成平方分米去掉 2 个 0, 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 1010) 1 分米=10 厘米 1 米=10 分米 1 千米=1000 米 6.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

7、定相 等。 第第六单元六单元 年年 月月 日日 (一)年(一)年 月月 日日 1 重要的日子: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 月 1 日元旦 节。 3 月 12 日植树节,5 月 1 日劳动节,6 月 1 日儿童节,7 月 1 日建 党节, 8 月 1 日建军节,9 月 10 日教师节,10 月 1 日国庆节。 2 一年当中 1、3、5、7、8、10、12 这 7 个月是 31 天, 4、6、9、11 这 4 个月是 30 天。 3 平年 2 月 28 天,闰年 2 月 29 天。平年全年 365 天,闰年全年 366 天。 平年与闰年大月、小月天数是相同的,只有二月,

8、闰年比平年多一天。 4 季度: 一年分为四个季度,每 3 个月为 1 个季度, 一、二、三月是 第一季度(平年有 90 天,闰年有 91 天) , 四、五、六月是 第二季度(有 91 天) , 七、八、九月是 第三季度(92 天) , 十、十一、十二月是 第四季度(有 92 天) 。 4 5 公历年份是 4 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 400 的倍数才是闰年。如 1900 年不是闰年而是平年。 6 推算星期几的方法推算星期几的方法 例: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 50 天星期几? 解析: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 507=7(星期)1(天) ,知道 50 天里有 7 个星期多一

9、天,所以第 50 天是星期四。 (二)(二) 24 时时计时法计时法 1、普通计时法又叫 12 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 12 时表示,在表 示的时间前必须加上大概的时间段词语(如凌晨、早上、上午、下午、晚 上) 2、24 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 24 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可以加或 可以不加表示大概的时间段词语。 3、普通计时法转换成 24 时计时法时,超过下午 1 时的时刻变成 24 时计时 法,就是把原来的数加上 12。 比如,下午 3 时 3+12=15 时 反过来要把 24 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变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 13 时 的时刻就减 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

10、。 比如,16 时等于 16-12=下午 4 时。 4、 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 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比如 10:00 开始营业,22:00 结束营业, 营业时间为:22:0010:00=12(小时) 5、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6、 时间单位进率:1 世纪=100 年 1 年 =12 个月 1 天(日)=24 小时 1 小时=60 分钟 1 分钟=60 秒钟 1 分分=60 秒秒 60 秒秒=1 分分 1 时时=60 分分 60 分分=1 时时 5 一天一天=24 小时小时 一周一周=7 天天 1:00 = 早上早上 1 时时 2:00 =

11、早上早上 2 时时 3:00 = 早上早上 3 时时 4:00 = 早上早上 4 时时 5:00 = 早上早上 5 时时 6:00 = 早上早上 6 时时 7:00 = 上午上午 7 时时 8:00 = 上午上午 8 时时 9:00 =上午上午 9 时时 10:00 =上午上午 10 时时 11:00 = 上午上午 11 时时 12:00 = 中午中午 12 时时 13:00=下午下午 1 时时 14:00=下午下午 2 时时 15:00=下午下午 3 时时 16:00=下午下午 4 时时 17:00=下午下午 5 时时 18:00=下午下午 6 时时 19:00=晚上晚上 7 时时 20:0

12、0=晚上晚上 8 时时 21:00=晚上晚上 9 时时 22:00=晚上晚上 10 时时 23:00=晚上晚上 11 时时 24:00=深夜深夜 12 时时 第七单元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 1、小数由三部分组成,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前面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是小 数部分。 2、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钱时,整数部分表示几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小数表示几角,小数 点后面第二位小数表示几分。 3、小数点后面有几个数字就叫几位小数。 4、分母是 10 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 100 的分数可以用二位小数来表示。 5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 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 6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先对齐小数点再相加、减。 第八单元第八单元 *搭配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要有序地思考问题,这样搭配的时候就不会 出现重复和遗漏。 *数字排列,先用一个数开头排出种数,再乘以数字的个数(0 除外) 。 *物品搭配用不同种类的数量相乘就等于搭配的种数。 *每两个人或两个队比赛一场,比赛的场数从 1 开始加,加到比人数小 1 的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