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教育课件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学生课件讲课教案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8997193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3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件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学生课件讲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件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学生课件讲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件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学生课件讲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件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学生课件讲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件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学生课件讲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件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学生课件讲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健康教育课件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学生课件讲课教案(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复旦大学校医院 吴小庆,2,教学内容及大纲,1. 熟悉传染病与传染的概念 2. 掌握传染病的共同特征和流行的基本条件及其防制原则 3. 熟悉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3,传染病定义,病原体通过某种传播途径使人致病并流行的,称为传染病,4,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1. 传染源 2. 传播途径 3. 易感者,6,传染源,体内有病原微生物存在,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1)病人: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性病、肺结核等 (2)病原携带者:流脑、菌痢、伤寒、脊髓灰质炎 (3)受染动物:血吸虫病、狂犬病、疯牛病,7,传播途径,病原微生物从传染源体

2、内排出后,经不同方式到达易染者的所经道路称为传播途径 (1)空气传播:肺结核、SARS、普通感冒、流感、麻疹、白喉、猩红热等 (2)经血传播:艾滋病、乙型病毒性肝炎 (3)经水传播:血吸虫病、伤寒、霍乱、甲肝 (4)饮食传播:肠道传染病 菌痢 (5)虫媒传播:蚊、蝇、蚤、螨、白蛉等。疟疾、丝虫病、乙脑 (6)接触传播:狂犬病、性病 (6)土壤传播:芽孢 破伤风、炭疽杆菌,8,易感者,易感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作为个体,称之为该病的“易感者”,人群易感性是指某一特定人群如儿童、老人、或某一地区的人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程度。人口中免疫者占的比例高,人群易感低,反之则高。 与年龄、职业、免疫

3、水平、性别有相当的关系,9,特异性免疫,人体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具有相应的有效抗体。,10,非特异性免疫,人体普遍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的抵抗力。,11,人群免疫水平,人群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取决于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水平,免疫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该病的流行程度,主动免疫即预防接种,是降低人群易感性的积极措施。,1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法定传染病 分为3类 甲类(2种)、乙类(25种)和丙类(10种) 合计37种法定传染病,13,法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2种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25种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10种,14,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法定传染病为:,15,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16,病毒性肝炎(viral heptitis)是由

5、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有些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病毒性肝炎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五种。,17,急性肝炎病人大多在6个月内恢复,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易变为慢性,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极少数呈重症经过。慢性乙型,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18,病毒性肝炎分型,19,病毒性肝炎特点,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高,20,【流行病学】,(一)传染源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性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在

6、甲型肝炎自然史中,亚临床型或隐性感染是主要的。甲型肝炎暴发流行时,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的比例最高为101。甲型肝炎患者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最大,出现黄疸后20天始无传染性。,21,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病毒携带者均是本病的传染源,急性患者从潜伏期末至发病后66144天,其血液内都具有传染性。由于传染期短,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如慢性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大。根据各国人群中乙型肝炎的检测结果,估计全世界约有2.15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构成了重要传染源。,22,丙型肝炎HCV感染率最高的危险人群以接受输血者为甚。故慢性丙型肝炎和HCV或抗HCV阳性无症状携带者均是本病传染源,23,(二)传

7、播途径,甲型肝炎病毒主要从肠道排出,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经口传染。本病多呈散发性,集体单位如不注意病人的隔离、食具消毒,宿舍、厕所等的卫生,以及在流行地区未抓好食品检验工作和对饮食、摊贩人员的卫生监督等措施,则有发生本病大小不等流行的可能。甲型肝炎常引起爆发流行,主要通过水或食物的污染而引起,再次证实甲型肝炎爆发流行是食不洁毛蚶引起。,24,(三)人群易感性,甲型肝炎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婴儿在出生后3个月内血清中抗-HAV约60%呈阳性,主要是从母体中被动获得。6个月后抗-HAV迅速下降,故在儿童期内易得甲型肝炎。在一些发达的国家,甲型肝炎的流行率较低。人群中抗-HAV的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逐

8、渐上升。50岁以上年龄组大部分已具有抗-HAV。相反,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甲型肝炎流行率很高,幼年时大部分获得感染。我国部分地区的人群抗-HAV阳性率调查结果:上海平均阳性率为51.0%,30岁以上者90.0%,50岁以上几乎均有甲型肝炎抗体;广州为62.3%,北京67.0%,太原72.4%,说明甲型肝炎在我国人群有普遍易感性。,25,病毒性乙型肝炎HBV,传染源: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病毒携带者。 急性病人从潜伏期末至发病后66-144天,其血液内都具有传染性。,26,乙肝的传播途径 我国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两种。垂直传播以母婴传播为主;水平传播的主要方式和比例还不十分清楚。,

9、27,包括母婴传播和父婴传播。 母婴传播约占50以上,其中宫内感染约占4.54%,其余为分娩时的感染;父婴传播的发生率不清,但比例很低,可能与精细胞含HBV有关,但主要与出生后的密切接触有关。,垂直传播,28,因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械而传播,如多次使用的注射器、针头、针灸针、各种介入性穿刺、内镜检查、牙科治疗、手术等。该方式以农村地区较高,医务人员(意外暴露)较高。,医源性传播,29,乙型肝炎有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一方面与垂直传播有关,也与子女出生后的密切接触有关。有报告父亲HBsAg阳性时,其子女的HBsAg阳性率为17.99%。,家庭内传播,30,夫妻一方HBsAg阳性时,经过平均27个月,

10、其HBV指标的阳转率高达53。但 HBsAg的阳性率仅14,提示夫妻间HBV 传播率虽高,但转慢率不高,多数自然 痊愈。,性传播,31,乙型肝炎的诊断指标,32,1.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最早在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中发现,故曾命名为“ 澳大利亚抗原”,简称“ 澳抗”。HBsAg的阳性提示乙型肝炎病毒的现症感染,反之如果阴性则大多数无感染。一般来讲,HBsAg为诊断现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必需指标。,HBsAg 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33,2.乙肝表面抗体 抗-HBs 是乙肝表面抗原的中和抗体,也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保护抗体。一般出现在乙肝感染痊愈的恢复期或乙肝疫苗注射后。,抗-HBs 指标检测的临床意

11、义,34,3.乙肝e抗原 HBeAg 是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副产品,与病毒复制密切相关。因其容易检测,故常作为评估病毒复制水平的标志,是评价抗病毒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但近年来病毒前C区基因突变株的增多,导致 e 抗原不能产生,但病毒的复制不受影响。,HBeAg 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35,4. e抗体 抗-HBe 是HBeAg的中和抗体,它不是乙肝病毒的保护性抗体,但它可能对病毒的复制有一 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抗-HBe出现后,病毒的复制水平往往较低下。但如果出现了前C区变异,则抗-HBe的出现不再表示病毒复制的抑制。,抗-Hbe 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36,5. 核心抗体 抗-HBc 在急性乙肝的急

12、性期、恢复期,慢性肝炎的全程以及隐性感染现已痊愈的正常人均可测到,而且该抗体一旦产生常常终生携带。我国乙肝隐性感染的人数较多,抗-HBcIgG的阳性率在自然人群中高达5560。,抗-HBc 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37,抗-HBc IgG 在急性乙肝的急性期、恢复期,慢性肝炎 的全程以及隐性感染现已痊愈的正常人均可测到,而且该抗体一旦产生常常终生携带。我国乙肝隐性感染的人数较多,抗-HBcIgG的阳性率在自然人群中高达5560。,抗-HBc IgG 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38,抗-HBc IgG 单纯抗-HBc IgG阳性不能诊断为乙型肝 炎。单纯的抗-HBc IgG阳性者多数是既往的隐性感染痊愈者

13、,此时体内已无病毒存在,不是现症感染。只有个别的单纯抗-HBc IgG阳性者体内有少量病毒存在,仍属现症感染者。,单纯抗-HBc IgG 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39,俗称“ 大三阳”,提示病毒复制活跃,病毒数量多,传染性强。这种组合90以上呈HBV DNA强阳性。,HBsAgHBeAg抗-HBc “ 大三阳 ”,40,俗称“ 小三阳”。 多数情况下提示病 毒复制低下,病毒数量少,传染性低。但认为“小三阳”没有传染性是错误的。但有些小三阳”病人仍然有较高的病毒复制,病情甚至更为严重,容易进展为肝硬化。这是由于出现了病毒前 C 区基因变异。,HBsAg抗-HBe抗-HBc “ 小三阳 ”,41,总之

14、,凡HBsAg阳性者均为HBV感染者,均有病毒的复制,也均有传染性。 “大三阳”者病毒复制活跃,但“小三阳”病人也可能有活跃的病毒复制,但多数(1/22/3)病毒复制低下。因此不应以“大、小三阳”来作为评价乙肝病人传染性高低或病情是否严重的标准。,42,临床常见HBV感染的类型及预后,43,免疫耐受病毒携带者 慢性乙型肝炎; 非活动性携带者 乙肝肝硬化,慢性HBV感染的临床类型,44,慢性乙肝根据病情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者 可不治疗或偶然服药,可以正常生活、工作、学习。 中度者 需间断服药,一般不影响生活。但疾 病活动期可能需要休息治疗。 重度者 容易进展为肝硬化,需长期服药治疗,

15、影响生活和工作、学习。,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和重度,45,乙型肝炎的预防,46,乙肝疫苗是非常有效的疫苗,注射后9095的人群可产生足够的对乙肝的保护力。注射乙肝疫苗是最终消灭乙肝的最有效的方法!我国接种乙肝疫苗十几年,获得了显著效果,儿童的乙肝发病率已明显下降,北京、上海下降达90以上。,接种乙肝疫苗,47,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肝,最有效、安全、经济的手段,48,我国已经对所有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的计划免疫,即给所有新出生的婴儿免费注射乙肝疫苗。 新生儿以外人群的乙肝疫苗注射对彻底控制乙肝的发病至关重要。应当给所有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群及时接种疫苗。 刚入学的小学、中学、大学生应

16、全部集体 接种乙肝疫苗。,专家建议,49,临床医生特别关注易发生乙肝感染的高危人群,乙肝患者以及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成员 需要输血、血制品或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 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或慢性肝病患者或镰细胞贫血患者 HIV阳性患者 肿瘤病人 医务人员,临床医生特别关注的高危人群,50,抗乙肝病毒的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延长病人寿命,提高生活质量。但目前的抗病毒治疗还不能彻底治愈乙肝。及时给乙肝病人以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使 更多的病人象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慢性乙肝的治疗,51,通过广泛的乙肝疫苗的接种,保护健康人不被乙肝病毒感染,同时对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规范的监测和治疗。保护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正当权益,使他们能够象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的快乐。建立人人平等、互敬互爱的和谐社会。,小结,52,【预防】,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性预防措施,例如重点抓好水源保护、饮水消毒、食品卫生、粪便管理等对切断甲型肝炎的传播有重要意义。对乙型和丙型肝炎,重点在于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