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2013.2修改)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8893324 上传时间:2020-07-18 格式:PPT 页数:168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总论(2013.2修改)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8页
第一章 总论(2013.2修改)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8页
第一章 总论(2013.2修改)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8页
第一章 总论(2013.2修改)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8页
第一章 总论(2013.2修改)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总论(2013.2修改)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总论(2013.2修改)课件(1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凡是可以用数据表现的现象,都可以作为统计的研究对象。,这就要求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和将要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必须掌握和运用统计方法,懂得如何搜集、整理和显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数据信息,懂得如何利用这些资料对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做出科学决策。,统计学 是关于数据的应用科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就是用统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来研究社会经济活动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本课程是论述在社会经济范围内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科学,这就决定了本课程的地位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必修的核心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

2、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对社会经济现象中的数量特征进行科学的分析,并能透过数字看现象本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用统计理论和方法撰写学术论文等。,教学的重点是指标的经济意义、数量分析方法的灵活应用。,本章内容概述:,本章是全课程的总纲,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统计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特别是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要有所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统计实践的产生和发展;统计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我国的统计学发展和现行的统计制度。 第二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统计的涵义;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统计学研究方法的特点。,第三节 统计工作(自学) 第四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3、 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统计标志、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变异和变量。,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初步了解什麽是统计思想,并确立在课程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自觉学习统计思想的意识。,2、使学生了解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整体框架,以便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从统计思想的体系上把握各个章节的地位、作用、以及它的思想内涵。,3、掌握统计的涵义、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统计的基本职能和工作过程。 4、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教学重点:,统计的涵义;统计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教学难点:,通过对统计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介绍,使学生们认识到统计是一种方法、工具

4、,学会从统计的角度去认识事物,切实领会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学习要求:,历年及格率都偏低,它需要很多数学方面的知识去运算,又需要记忆许多的东西,所以学起来很吃力,希望同学们作好思想准备,多投入心思,这才能顺利过关。,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1、充分利用课上45分钟。 2、利用比较记忆法,切莫死记硬背。 3、认真对待课后练习,尽量独立完成。 4、勤思考,做到活学活用。,统计学课程知识框架结构如下:,由于一项统计工作一般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本课程一般就是这样来安排授课内容的,将其划分成四个模块 一、统计设计 ch1、总论(4学时) 二、统计调查 ch2、统计调查(4学时) 三、统计整理 ch3、统计

5、整理(4学时) 四、统计分析 ch4、统计综合指标 (6学时) ch5、时间数列(6学时) ch6、统计指数(4学时) ch7、相关与回归分析(6学时) ch8、抽样推断(6学时),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统计实践的产生与发展 统计作为一项实践活动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它是适应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统计的萌芽状态结绳记事、简单数数。 2、奴隶社会:产生了人口、土地、军队等方面的统计,那时只是对事物进行原始的调查登记和简单的计数汇总工作,所以称之为原始的统计。,3、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出现,社会经济

6、生活日趋复杂,为了了解生产情况、市场情况、经济情况,形成了各方面的专业统计。,4、社会主义社会:如我国现在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计划与市场双重作用,这两个方面都离不开统计,使得统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更加不可缺少。,二、统计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古典统计学时代 从17世纪中叶19世纪初叶 其代表学派是“政治算术派” “国势学派”,“政治算术派”,“政治算术派”创始人是英国的威廉配第,他于1690年出版了政治算术一书,在该书中他大量地使用实际资料,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论述英国的经济情况,大量运用数量对比分析方法,为统计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被认为是“有实无名”;,“政治算术派”,另一代表人物是英国人约

7、翰格朗特,代表作是关于死亡的自然和政治观察。 对伦敦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性别作了分类计算 以死亡率表为依据进行了人口的统计推算预测,“国势学派”,“国势学派”又称记述学派或国情学派,其创始人是德国人海尔曼康令,这一学说最早提出了“统计学”的名词,但它采用的是文字记述的方法,所以被称为“有名无实”。,近代统计时代,18世纪末19世纪末 著名的大数法则、最小平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指数分析法、时间数列分析法以及正态分布等理论都是这个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数理统计学派产生于19世纪中叶,创始人是比利时学者阿道夫凯特勒,创立大数法则,认为统计学就是数理统计学。,他对统计学发展的贡献在于把概率论引入

8、统计学, 如用概率论理论研究人口、犯罪等社会问题,对观测的数据进行误差计算和分析,阐述社会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开辟了统计学的新的研究领域,形成了统计学中的一个新的分支数理统计学。,社会统计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期,首创者是德国人克尼斯,主要代表人物的梅尔、恩格尔。,现代统计学时代,1900年,英国统计学家卡尔皮尔生推导了卡平方( )检验法 1908年,“学生”(William Seely Gosset戈塞特的笔名)发表t分布的论文,创立了小样本代替大样本理论,费雪又对小样本理论进一步研究,发展为实验设计理论,标志着现代统计学的开端。 1930年,尼曼与小皮尔生共同对假设检验理论作了系统的研究

9、,创立了“尼曼皮尔生”理论,同时尼曼又创立了区间估计理论。,美国统计学家瓦尔德把统计学中的估计和假设理论予以归纳,创立了“决策理论”。这些研究和发现大大充实了现代统计学的内容。,4现状,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高科技的应用,统计学也得到很快地发展。,三、中国统计学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重要的大型统计有1953年及1964年的人口普查,文化大革命前,县以上统计人力有21000人,至1978年,仅有10500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成功,广受国际注目和肯定。1984年1月发布“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指明了统计工作现代化的作用及地位。,我国已建立健全了各级统计组织,政府统计系统(综合统计系统

10、): 它是由国家统计局、 省(市. 自治区)统计局、地、市、县统计局组成;,部门统计系统(专门统计系统): 它由中央各部委、省、市、县业务部门的统计机构所组成;,企事业单位统计组织(基层单位的统计组织): 包括企、事业单位统计组织、街道办事处统计、村乡镇统计。,第二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对“统计”一词的解释(统计的涵义),1、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 是指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的工作活动过程的总称。,一项完整的统计工作一般划分为四个阶段: 统计设计; 统计调查,是收集资料阶段,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统计整理,是对统计调查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

11、工处理的过程,形成综合资料,是统计工作的中间环节; 统计分析,是在统计整理后的综合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以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2、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指用来反映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情况和特征的数字资料及其有关的资料,也可称为统计指标。 它反映在统计资料汇编、统计年鉴、统计手册、统计图表、统计分析报告等。,3、统计学:是阐述统计方法的一门科学理论和方法。 是研究如何收集、分析数据的方法论科学,即统计理论。 例如工业统计、劳动统计、国民综合平衡统计等。,“统计”的这三种涵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可用下图表示: 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过程与成果的关系; 统计科学与统计工作:理论

12、和实践的关系。 即: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两门论(经济统计学、数理统计学),第一种规律派:认为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的。,第二种数量派:认为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即其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界限。,第三种方法论派:这一派认为统计工作和统计科学是不同的。 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以及社会经济现象与自然技术因素相互影响的数量变化上。 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则是社会经济统计活动的规律和方法,即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方法论。,统计学的学科特点,统计学起源于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是收集、分析数据的方法

13、论科学。 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既不属于数学,也不属于实质性科学。 统计方法多种多样,与时俱进。,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数量性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总体性从总体上研究社会经济现象 具体性是具体的数量关系 社会性以社会经济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三、统计学的研究方法,1、大量观察法:是指统计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过程中要从总体上加以观察,对现象总体的全部或足够多数的个体进行调查研究并综合分析,从而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2统计分组法: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和现象内在的特点,按一定标志,把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部分或组的一种统计方法。,3综合指标法:将大量观察所得的资料进行加工、汇总,

14、就可以得到反映现象总体一般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运用各种综合指标对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叫综合指标法。,常用的综合指标有三类: 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在这三类指标的基础上展开统计分析的具体形式有: 对比分析、平均分析、变异分析、动态分析、指数分析、经济模型分析(包括相关回归分析、平衡分析和预测分析)。,4统计推断法:统计研究中,某些现象所包括的个体是有限的,另一些现象所包括的个体的量非常大或无限,对于前者可用综合指标法进行分析,而对于后者,则采用统计推断法进行分析。,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即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总体:它是指客观存在的、

15、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单位)组成的整体。 同质性是统计总体的主要特征。,构成统计总体的两个条件: (1)客观存在; (2)在某一个(些)方面性质相同(即同质性)。,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 (1)大量性;(2)同质性;(3)差异性。 统计总体的种类:(1)有限总体;(2)无限总体。,2.总体单位:它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具体单位。即构成总体的各个事物。 如果说统计总体是集合的概念,那么总体单位就是集合体的元素。,3.总体与总体单位的相互关系,区别:见两个概念 联系: (1)整体与个体的关系 (2)相互转化关系:前提是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发生变化。,二、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统计指标

16、体系(统计学的研究内容) (一) 统计标志 概念: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或属性的名称。,种类 标志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表示事物质(属性)的特征,其具体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示。 如:性别、职务、专业、民族、工种、籍贯、企业的所有制类型等。,数量标志:表示事物量(单位数量)的特征,其具体表现用数字表示。 如:年龄、产值、身高、体重、工资、成绩等。,按标志的具体表现不同,可分为 不变标志:在各个个体的具体表现相同 可变标志:在各个个体的具体表现不尽相同,标志值 是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又称变量值。 如张某年龄36岁、月工资1450元,这是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统计上称为标志值。,(二)统计指标,概念:指标是说明总体的。 对于指标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认为指标是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或范畴。 比如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劳动生产率。 包括三要素:指标的含义、指标的计算范围、指标计算方法及计量单位 这种理解用于统计理论和统计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