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精品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8722990 上传时间:2020-07-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精品(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思想深处的不正确自然观和(A)A人地关系观B价值观C消费观D科学观2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管理手段是(D)A经济刺激B污染治理C环境评价D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3环境在自然力作用下消纳污染和产生出自然资源的总过程称为(C)A物质生产B自然净化C环境生产D资源再生4制订环境质量标准的首要原则是( B )A考虑环境效益B保障人体健康C保障经济发展D保障可持续发展5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D)A状态B思想C生活方式D行为6在环境管理手段中

2、,行政手段具有(D)A强制性B权威性C规范性D、和7我国环境审计的主体是(D)A国家审计机关B社会审计机构C国际审计机构D、8清洁生产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提出的年份是(B)A1972B1989C1992D20009俄罗斯环境规划的突出特点是(C)A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 B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 C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 D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10下列不是按性质划分的环境规划类型是(A)A环境制约型规划 B生态规划 C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D自然保护规划11下列不是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的环境规划类型是(D )A经济制约型 B协调型C环境制约型 D自然保护规划12. 下列不属

3、于日本环境规划特点的是(C )A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 B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C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 D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13下列不属于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的是:( B ) A生产 B能量流动 C还原 D信息传递14.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人地系统遵循熵方程:dSdSi+ dSe 下列属于环境系统严重恶化的熵变类型是( B )AdS0 CdS=0 DdS不确定15.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中特定工业区执行的大气质量标准是:( C )A一级 B二级 C 三级 D四级16.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划中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执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 D )A类 B类

4、 C类 D类 E类17.噪声功能区划中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是:(B)A0类 B1类 C2类 D3类 E4类18. 决策问题结构良好,可用数学模型刻画;有明确的目标和判断准则;可借助计算机处理的决策属于:(A)A结构化决策 B非结构化决策 C半结构化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19.处理解决多阶段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为(B)A非线性规划 B动态规划 C线性规划 D多目标规划20.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中,至少存在一个决策变量为非线性函数的规划属于(A)A非线性规划 B动态规划 C线性规划 D多目标规划21.风廓线是指( C )。 A 风速随时间的变化;B风速随温度的变化;C风速随高度

5、的变化;D风速随湿度的变化22.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向指风的来向,用( B )方位表示。 A 8 B 16 C 10 D 24 23.我国哪年正式将环境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体系? 要求所有总体规划中必须包括环境规划的内容。( B ) A 1982 B 1984 C 1986 D 1988 24.按规划期划分,各种环境规划的核心是:( B )A 10年以上的长期环境规划 B 五年环境规划 C 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D 三年行动计划25.我国正式将环境保护年度计划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体系的年份是( C )A 1982 B 1990 C 1992 D 199426.我国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五年计

6、划是( ) A 国家环境保护六五年计划 B 国家环境保护七五年计划 C 国家环境保护八五年计划 D 国家环境保护九五年计划27.我国国家环境保护五年计划变成五年规划是在( D ) A “八五” B “九五” C “十五” D “十一五” 28.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人地系统遵循熵方程:dSdSi+ dSe 下列属于环境协调共生的熵变类型是(A) AdS0 CdS=0 DdS不确定29.一般情况下,城市演化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C) A市区蔓生阶段 B城市膨胀阶段 C城市连绵带 D城市向心体系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自然环境对污染物具有的一定承受量

7、称为环境容量。 ( )2人口生产在三种生产中是处于最根本的地位,它是另外两种生产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 )3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是动物、植物、微生物多样性。 ( )4乡镇环境管理的比城市环境管理难度更大。 ( )5在河流允许排污量计算中,流径标准点处的允许负荷量等于该标准点处的高水流量与环境标准值的乘积。 ( )6ISO14000系列的环境运行模式是持续改进的螺旋型上升模式 ( )7土地资源是可更新自然资源。 ( )8污染物流失总量A=B-(a+b+c+d),其中d为经过“三废”处理,变成无污染的物质的部分。 ( )9环境科学以环境污染为研究对象。 ( )10基础和方法标准只有国家级标准。

8、 ( )1全过程控制就是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2风速越小,则烟羽抬升高度越高,越有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 ()3界面是整个系统中稳定性最差的比较脆弱的部分。()4运用Streeter-Phelps耗氧-复氧方程式计算被耗氧有机物污染的河水的DO值时,空气复氧是水体中氧气的唯一来源。()5清洁生产是指生产过程中没有污染物与废物产生。()6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为我国独创。()7在我国,目前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应坚持环境优先的原则。()8环境标志是在产品生命全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不超过某一规定限度的产品颁发的标志,表明该产品是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 )9获得了

9、排污许可证的企业,只要交纳了排污费就可随意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10. 高斯扩散模式适合于所有气态污染物。()11. 生态足迹是一种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方法。()12. 我国的环境规划体系呈现“横向纵向”的二维结构。()13. 美国在环境规划纵向协调关系上表现出自上而下的方式。()14. 1984年我国正式将环境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体系,要求所有总体规划中必须包括环境规划的内容。()15. 社区环境预测主要是调动社区成员的积极参与,让大家共同管理社区事务,采用的方法常常是特尔菲法。()16. 乡镇环境规划不是乡镇总体规划的重要篇章,是整个乡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7. 乡镇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可

10、分为基础性指标和环境保护指标两大类。()18. 一般将编好的环境规划提交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19. 环境指标体系用于表征环境规划目标。()20. 环境影响评价是根据一个地区历年积累的环境资料进行评价,据此可以回顾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21. 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过程中规划方案和推荐方案没有区别。()22. 预测目的是为决策系统提供制定决策所必须的未来信息。()23. 线性规划中的约束条件代表了规划方案选择的评价准则,集中体现了决策分析中最主要的决策要求。()24. 处理解决多阶段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是多目标规划。()25. 多目标决策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化多目标

11、问题为单目标问题。()26. 环境承载力是研究环境与经济是否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判据。()27. 企业、工业区和城市的规模越大, 平均产出越大。()28. 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得一个环节。()29. 日本的环境规划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30. 环境规划的制定、实施、检查和完善是环境管理的主线。()31. 长期环境规划是各种环境规划的核心。()32. 环境制约型环境规划要求环境保护服从经济发展的要求。()33. 环境规划不包括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34. 城市环境规划既是城市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城市建设中的独立规划。()35. 城市环境规划主要从保护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的健康出发。

12、()三、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每空(题)分,共分)1. 从根本上讲,环境监督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保障公民的( )。2. 支持保证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从技术和( )两个方面来保证决策系统和监督执行系统的正常运行。3. 环境决策技术包含( )和环境决策软技术,只有两种技术有机结合,才能较好地完成决策任务。4. 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关键是制定并实行恰当的( )。5. 在防治新的污染方面,主要有两项制度,一是( ),二是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制度。6. ( )是实行有效环境管理的关键。7. 工业企业环境管理内容的核心就是要把环境保护融于企业( )的全过程中。8 谁污染谁治理政策的基本思想是( )。9.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的( )。10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综合考核指标的计算式在有污染物超标时,为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