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 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四册第 94-9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数据的简单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2、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3、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教学难点: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若干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导入:小朋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形,看起来有些乱,你能帮我把这些图形整理一下吗?谁到黑板上来试试(1) 按形状分指名上台分一分,分完后提问:你是怎么分的?预设一:生说出要点则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三角形 正方形 圆形预设二:生说不出要点,则引导全班:他把这些图形分成了几类?这一类是(三角形),这一类是(正方形),这一类是(圆形) 分别板书提问:他是按什么来分的? 生:形状(板书)师:要想知道每种图形各有几个?可以怎么办?(数一数)追问:那三角形有几个?(5 个)板书:5 个正方形呢?(6 个)板书:6 个指着圆形:圆形比较多,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板书:9 个师:这 5个、6 个、9 个分别表示每种图形的“个数”(板书:个数)前面写好了个数就表示它们的单位是个,5、6、9 后面的个我们就可以擦去不写2提问:看看一共有多少个图形?(20)怎么算的?5+6+9=20 个 板书:20师:这个一共几个也叫“合计”,我们可以添上一栏“合计”,板书:合计为了清楚地看出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画上一些线段,把它们整理成一张表格形状 合计 三角形 正方形 圆形个数 20 5 6 9看,一张统计表就制作好了!提问:从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① 把这些图形按形状分,分成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类,三角形 5个,正方形 6个,圆形 9个① 圆形最多,三角形最少等除了表上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你还能知道什么?③若生说不出则师提问:那老师来问一个:三角形比圆形少几个你能从表中看出来吗? 再问:那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什么吗?小结:看来,从一张统计表中我们能得到不少信息呢!(2) 刚才我们是把这些图形按形状来分的,还有别的分法吗?(师讲图形移上去)谁再来试试?指名上台分一分,分完后问:你是怎么分的?引导:刚才我们是按形状来分的,现在是按什么分的?(颜色)板书按颜色分成了(红、绿、橙、蓝)(板书)提问:每种颜色各有几个呢?(板书:个数)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数一数,填一填,其他小朋友看他填的对不对提问:合计几个呢?(板书:合计)怎么算的?师:我们继续添上线段,制成统计表颜色 合计 红 绿 橙 蓝个数 20 4 5 6 5提问:看了这张统计表,你能知道些什么?2、 归纳比较(1)提问:刚才我们把这些图形进行了几次统计?得到了几张表格?它们的分类标准相同吗?(不相同)3第一张是按什么统计的?分成了哪几类?第二张表格呢?小结揭题:是呀!两次统计的分类标准时不同的(板书:分类标准不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类统计。
板书:分类统计(2)比较相同点问:小朋友,请你再观察一下,这两张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合计数一样)明明是按不同的分类标准统计的,为什么合计数都是 20呢?指名 1、2 人回答小结:不管是按形状统计还是按颜色统计都是统计了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图形,也就是统计了同一种事物(板书:同一种事物)所以两次的合计数应该是一样的二、练习巩固1、森林运动会(1)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电脑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这幅图,想一想我们可以怎样来分类?(同桌讨论)生 1:长跑、跳高,引导:这长跑、跳高都是比赛项目,那按比赛项目可以分成几类?一类是?一类是?(边说边点课件)生 2:狗、兔、猴,引导:分成狗、兔、猴这是按动物种类来分的,可以分成几类?哪 3类?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来完成这两张表格吗?(生独立完成书 94页两张表格,集体交流)问:合计 13怎么算的?追问:为什么这两张表格的合计数都是 13?(因为都是统计了这张图上一共有多少个小动物)(2)谈话:小朋友,到这里我们已经学会了分类统计,那学习了统计有什么作用呢?山羊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两个大任务任务一:山羊老师要求给参加跳高的运动员每人发一件红色的运动服,给参加长跑的运动员每人发一件绿色的运动服。
4应该发( )件红色的运动服,( )件绿色的运动服指名学生回答,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根据哪一张统计表来解决问题的?为什么要看这一张统计表?教师小结:运动服是根据比赛的项目来发放的任务二:山羊老师要求给每位运动员订一份午餐,不过要注意小狗喜欢吃骨头套餐,小兔喜欢吃萝卜套餐,小猴喜欢吃水果套餐应该订( )份骨头套餐,( )份萝卜套餐,( )份水果套餐指名学生回答,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根据哪一张统计表来解决问题的?为什么要看这一张统计表?教师小结:午餐是根据动物种类来订的2、杯子图过渡:运动会结束了,小动物们都口渴了,纷纷来找自己的杯子要喝水呢!(1)出示茶杯图,看!这些漂亮的茶杯,你觉得可以怎样分类统计?(指名学生回答)按形状可以分成哪几类?(有把杯和无把杯,有盖杯和无盖杯)按价格可以分成哪几类?(否定按花纹来分的,彩条杯到底算有花纹还是没有花纹呢,看来根据有无花纹来分不太好分)……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多不同的分类标准下面我们主要研究按形状(分成有把杯和无把杯)和价格来分类请把书翻到 95页,完成想想做做第 1题2)学生填写两张统计表3)全班汇报交流,问:根据一幅图,我们得到了两张统计表,那两次的合计数应该怎样?为什么?如果合计不同说明了什么?3、照片图(1)出示图片,问:这些图片你觉得可以怎样分类统计?(2)交流:按照片颜色分成彩色照片和黑白照片,按动物只数分成一只、两只和三只,按拍摄方式分成横拍和竖拍5(3)出表:老师这里有两张表格第一张分成了几类?这可能是按什么来分的?第二张分成了几类?这可能是按什么来分的?学生独立完成书 97页想想做做第 5题(4)汇报交流填表情况。
提问:为什么合计数都是 11?4、提问:如果把我们班的小朋友进行分类统计,可以怎样分呢?(同桌讨论)三、回顾总结,布置实践作业1、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同一个事物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进行分类统计2、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分类和统计呢?请你带着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统计教学反思:1、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的小结统计的是同一些杯子,同一些照片,学生会表达的更好2、在教学森林运动会一题时可以将两个任务提前,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感受分类统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