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我的扶贫经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8607279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扶贫经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扶贫经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扶贫经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扶贫经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扶贫经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扶贫故事+我的扶贫经历.pdf(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我的扶贫经历 2013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2016 年是贵州重点攻坚之年,那时的我也刚刚踏上教育岗位, 年底,学校全体教师都毫无选择也毫无怨言的接手了“精准扶 贫”相关工作。 2017 年 2 月,虽然正值新年期间,但和扶贫有关的一切工 作依然如火如荼的进行。 初八那天,我约好了我的两户扶贫对象,并和他们进行了 第一次会面。经过这次见面,我了解到很多有用的信息。 杨通华, 男, 43 岁, 布依族, 初中文化; 40 的砖木结构, 妻子一年前忍受不了贫穷而逃婚,至今音讯全无,而他们收养 的唯一的女儿

2、也在 16 年 12 月高二时怀孕出嫁,且对父亲的生 活不闻不问。 杨光成,40 岁,布依族,共同生活人口 4 人;该户家庭最 大的压力是还贷款,因夫妻二人比较年轻勤奋,早年已修建了 160 的 3 层大房子。夫妻无老人赡养,两个孩子在通州外婆 家上小学,他们也常年在外务工。 通过这次的交谈,我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按照计划, 我每个月会对贫困户进行至少一次走访和帮扶。 2017 年 5 月份,因学校临时更换校长,我主动承担了杨校 2 长的一户。 该户杨小勇主要问题在于, 夫妻二人年迈, 身体差, 又无文化,只能在家务农。大儿子正读高职二年级,次子小学 六年级,家庭经济来源不稳定。 10 月份

3、,塘边政府重新调整了帮扶对象名单,原杨光成户 改为杨光宇。杨光宇是杨光成的堂哥,家庭条件要更好一些, 不同的是杨光宇还要供养两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但他的女儿已 经外出务工,儿子正读大专。杨光宇经常承包大工程,家庭有 稳定的收入。与此同时,按照上级工作安排,学校将以校包村 任务分解到每个老师头上,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每个老师 都负责 2-4 个组,平均 80 户家庭。以师包组的主要任务是宣传 教育扶贫,尽力解决脱盲教育。 在众多的扶贫工作中,最难忘的就是 2018 年中旬了。2018 年是州、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验收之年,时间短,任务重,老 师们忙得热火朝天,无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也无论工作日

4、还是周末 这一年我没有回家过年。 为了完成自己的本职任务,不给学校增加麻烦。10 月 1 日 (当时已怀孕, 且有先兆流产现象, 医生建议住院保胎。 ) 那天, 我开着新能约电动车走访贫困户, 在清水村马懂组河边上翻车。 当时校长和马懂组队长等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帮忙,在大家的 热心帮助下,人和车子都平安无事、经过这件事,大家对扶贫 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帮扶责任人来说:这不仅仅是工作和 任务,更是一个人责任心、 “四个意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3 值观的体现。对于贫困户而言,贫困并不可耻,只要大家万众 一心,脱贫奔小康不是问题。最触动我们内心的是,贫困户们 都非常信任老师,在他们眼里,老师是

5、天底下最光辉和无私的 职业,老师对他们的帮扶是不求任何回报的。 2018 年底,所有帮扶责任人依旧无怨无悔的坚守在自己的 岗位上, 大家心里始终铭记着:“扶贫工作永远在路上” 。 12 月, 塘边政府又重新划分了一批贫困户给帮扶责任人,我这次得到 的对象非常特殊。黄腊组的杨乔从,夫妻都是 40 岁的盲人,奶 奶已 82 岁在家务农照顾读一年级的孙子, 杨乔从则在平塘做按 摩生意并带女儿读书。杨乔从家庭居住条件较好。 多次的交流沟通,我发现贫困户比谁都渴望脱贫,他们努 力生活,拼死拼活的精神让人敬畏。不可否认,部分贫困户好 吃懒做,贪图小便宜,时时刻刻想着不劳而获 对于这类 贫困群体,党和国家是

6、不愿意投入大量财力和物力的,现在提 倡的是“扶贫先扶志” 。因此,帮扶责任人必须要对这类人下工 夫,做好积极引导。 两年的扶贫工作,说不上轰轰烈烈,也说不上出类拔萃, 更谈不上任何产业扶贫带动致富。唯一敢说的是,我努力了, 用心了,尽力了,无愧于心。总结下来,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件 事: 1.认真完成上级下发的各种扶贫任务。 2.制定切合贫困户实际的帮扶计划,并按计划执行。 4 3.将帮扶落实到实处,切实解决了贫困户最迫切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 我帮助 3 户贫困户申请到了教育扶贫, 投入了 3000 元给农户购生产生活物品,引导他们养殖黑猪、幼鸡并得到了 补助。 4.建立感情,人世间最可贵的就是感情,只有当我们把贫 困户当作家人朋友,把他们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并尽一切可能 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那么扶贫工作也就非常容易了。 到目前为止,我的四户对象都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 目标,均脱贫。所以,只要我们每个帮扶责任人都能真真切切 的把事做好,把工作做细,把简单的事情全面深入做,那么就 不会有太多的问题了。我相信,扶贫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简简单 单的脱贫,而是在脱贫奔小康的同时,他们内心的幸福感越来 越高。我想,贫困户有了幸福喜悦之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也就指日可待了。 平塘县清水小学 邱德竹,女,教师 182248534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