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周爱莲全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8605524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PPT 页数:288 大小:6.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周爱莲全_第1页
第1页 / 共288页
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周爱莲全_第2页
第2页 / 共288页
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周爱莲全_第3页
第3页 / 共288页
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周爱莲全_第4页
第4页 / 共288页
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周爱莲全_第5页
第5页 / 共2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周爱莲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周爱莲全(2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周爱莲 主 编 姚永胜 傅成红 李利华 副主编 程赐胜 主 审,目录,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交通枢纽规划(设计)概念 第三章 交通枢纽规划基础调查 第四章 交通枢纽运输需求预测 第五章 交通枢纽规划理论与方法 第六章 铁路交通枢纽功能布局设计 第七章 公路交通枢纽功能布局设计 第八章 枢纽港口功能布局设计 第九章 枢纽机场功能布局设计 第十章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功能布局设计,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交通枢纽基本概念 第二节 综合交通枢纽,第一节 交通枢纽基础调查流程,一、基本概念 二、交通枢纽分类 三、交通枢纽的主要功能 四、交通枢纽的发展历程与趋势,1、交通枢纽 交通枢纽是在

2、两条或是两条以上运输线路的交汇与衔接之处,是交通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若干种运输所连接的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组成的一个整体,共同完成货物及旅客运输的中转作业和地方作业。 2、交通运输战场 简称运输站场。是功能或用途比较专一的进行运输生产组织、客货换乘换装、中转衔接、货物仓储及过境的场所。,一、基本概念,二、交通枢纽分类,1、按交通方式划分 2、按交通功能划分 3、按承担客货运输业务性质划分,单式交通枢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对外交通枢纽,城市对内交通枢纽,中转型交通枢纽,集散型交通枢纽,混合型交通枢纽,4、按枢纽服务的主要对象划分 5、按规模大小划分 6、按布置形式划分,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城市

3、货运交通枢纽,大型交通枢纽,中性交通枢纽,小型交通枢纽,一般交通枢纽,立体式枢纽,平面式枢纽,三、交通枢纽的主要功能,1、城市服务功能。 2、实现不同方向和不同交通方式间客货运的连续性。 3、为运输网络吸引和疏散客货流,促进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 4、发挥枢纽的“截流”功效,减少城市内部道路交通的压力。,四、交通枢纽发展历程和趋势,(1)发展历程 客运: 1662年,法国巴黎出现第一辆城市马拉公共班车; 1832年,美国纽约出现第一条马拉有轨街车线; 1825年,英国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此后,随着地铁、公共电车、汽车的相继出现并投入使用,综合交通枢纽出现了。,1、国外发展历程和趋势,货运:

4、 20世纪50年代,开始走联合运输道路,出现了货物集散点,即各种运输方式的换装点; 到50年代末,开始出现货物流通中心; 60年代,出现集拼、分发、中转、存储货物等综合性联运服务设施; 70年代,一些国家建成了新型的货物流通中心; 80年代货物流通中心更加完善,可承办各种零担货物的转运,服务更加现代化。,(2)发展趋势 1、大量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交通枢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 ; 2、不断完善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理念 ; 3、注重交通枢纽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4、高度重视环境质量。,2、国内交通枢纽发展历程和趋势,(1)发展历程 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公路交通枢纽; 铁路交通枢纽; 港口交

5、通枢纽; 机场。 (2)发展趋势 功能多元化 ; 空间集约化 ; 组织现代化 。,第二节 综合交通枢纽,一、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 二、综合交通枢纽分类 三、形成过程及系统特性 四、综合交通枢纽的系统组成 五、综合交通枢纽的协调发展,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解释: 1、首先,在地理位置上,综合交通枢纽地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方式衔接处或客货流重要集散地。 2、其次,在交通网络上,综合交通枢纽是交通网络上多条交通干线通过或连接的交汇点,是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不同方向上的客货流,对交通网络的畅通起着重要作用。 3、再次,在交通组织上,综合交通枢纽承担着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实现不同方向

6、和不同运输方式间交通的连续性,完成交通出行的全过程。,一、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二、综合交通枢纽分类,根据枢纽承担的交通功能和规模大小,综合交通枢纽可分为四大类。 A类枢纽 以航空、铁路等大型对外交通设施为主; B类枢纽 以轨道交通车站为主; C类枢纽 以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和机动车换乘为主体的停车换乘枢纽; D类枢纽 以多条地面公交换乘站点为主体的小型枢纽。,三、形成过程及系统特性,交通枢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形成发展过程。这种形成发展有两个特征: 1、随着交通运输技术发展所出现的枢纽技术构成的演变, 2、是伴随着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所发生的布局和构成的变化。,1、形成过程

7、,功能与目标的统一 构成与结构的复杂性 元素的多样性和元素间高度的藕合性 综合交通枢纽各个子系统发展不平衡性和技术差异性 综合交通枢纽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或自组织性 综合交通枢纽与其外部环境相互作用,2、系统特性,1、运输组织与管理 2、中转换乘及换装 3、物流功能 4、多式联运 5、信息流通 6、辅助服务,3、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运输生产组织,客运流组织,运力组织,运行组织,四、综合交通枢纽的系统组成,1、运送过程子系统 2、设备子系统 3、信息子系统 4、人员子系统 5、技术管理子系统,五、综合交通枢纽系统的协调发展,(1)运输方式协调的基本条件 运输过程的连续性; 作业时间协调; 通过能力的

8、协调; 必要的组织、制度保证。,1、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2)协调过程的分类与协调形式 1、协调过程分类,2、主要协调方式,技术作业过程协调,信息协调,管理制度协调,经济协调,2、综合交通枢纽系统与综合交通网络的协调,3、综合交通枢纽系统与城市交通的协调,第二章 交通枢纽规划(设计)概念,第一节 交通枢纽规划的内涵与思路 第二节 交通枢纽规划目标与原则 第三节 交通枢纽的规划流程,第一节 交通枢纽规划的内涵与思路,一、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二、交通枢纽规划与一般交通规划的关系,交通枢纽的规划与设计包含三个方面的层次: 1、区域性的规划布局 2、整体枢纽规划布局与设计 3、枢纽内部

9、分区规划布局与设计,一、交通枢纽规划(设计)主要内容,相同点: 服务属性相同 行业依赖性相同 差异性: 包容性差别 规划设计的目标不同 网络属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二、交通枢纽规划与一般交通规划的关系,第二节 交通枢纽规划目标与原则,一、交通枢纽规划的目标 二、交通枢纽规划的原则,交通枢纽布局是指枢纽内部各种交通设施的合理配置,以实现整个交通枢纽的运输效率最大化的目的。,一、交通枢纽规划的目标,1、与城市规划相协调,依托干线路网,保证有良好的出入条件 2、强调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协调,遵从综合运输服务的原则 3、统一规划,远近结合 4、新旧兼容,充分利用既有站场设施 5、客货枢纽站场分设、集中管理

10、 6、站场布局应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坚持可持续原则 7、运输经济、方便用户,二、交通枢纽的规划原则,第三节 交通枢纽规划流程,第三章 交通枢纽规划基础调查,第一节 交通枢纽基础调查流程 第二节 社会经济调查 第三节 城市土地使用规划调查 第四节 城市交通运输发展状况调查 第五节 OD需求调查,第一节 交通枢纽规划基础调查流程,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整理研究阶段,总结阶段,确定调查任务,设计调查方案,组建调查队伍,间接资料的收集,直接资料的收集,原始资料的核实校订与误差检验,资料汇总,总结,第二节 社会经济调查,一、基本概念和内容 二、调查的方式和方法,概念: 社会经济调查是通过对事实的考察,现状的

11、了解,材料的搜集来认识社会经济问题,探讨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 包括以下内容: 人口 国民经济 产业 政策,一、基本概念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调查方式: 普查 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 抽样调查,二、调查方式,第三节 城市土地使用规划调查,主要包括: 1、特殊用地的用地量 2、基础产业用地 3、非基础产业用地 4、住宅用地量及开发密度,第四节 城市交通运输发展状况报告,一、客运枢纽规划调查 二、货运枢纽规划调查,主要包括: 交通运输网络调查 运输站场调查 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调查,一、客运枢纽规划调查,主要包括: 交通运输网络调查 运输站场调查 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调查,二、货运枢纽规划调查,第五节

12、 OD需求调查,一、OD调查的基本概念 二、影响区域的界定 三、样本的选取 四、调查方法 五、调查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 1、基本术语 2、起讫点调查目的与意义 3、起讫点调查类别与方法,一、OD调查的基本概念,1、确定调查区域范围 2、确定交通分区,二、影响区域的界定,样本的选择是根据抽样方法和抽样率确定的。 1、抽样方法 2、计算抽样率:分层比例抽样,三、样本的选择,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分群抽样,1、路边询问调查 2、明信片法 3、工作出行调查 4、车辆牌照调查 5、公交站点调查 6、购月票填卡调查 7、境界线出入调查 8、货物流通调查,四、调查方法,数据处理步骤如下: 1、资料编辑

13、2、分组归类 3、编码制表 4、资料分析,五、调查数据的处理,第四章 交通枢纽运输需求预测,第一节 预测思路及原则 第二节 交通枢纽运输需求预测,第一节 预测思路及原则,一、基本思路 二、预测原则 三、预测方法分类,一、基本思路,1、坚持连续性原则 2、坚持相关性原则 3、坚持连贯性和类推性原则 4、坚持概率性原则 5、坚持系统性和系统分析的原则 6、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7、坚持弹性原则,二、预测原则,1、按预测方法特征分类 2、按预测内容分类,三、预测方法分类,定性预测,定量预测,组合预测,社会预测,经济预测,其他类预测,第二节 交通枢纽运输需求预测,一、运输需求预测影响因素 二、运

14、输需求预测方法,1、客运需求量影响 因素分析 2、货运需求量影响 因素分析,一、运输预测需求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及结构,经济体制和政策,自然资源和生产力布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人口和城市化水平,1、指数平滑法 2、回归分析预测法 3、灰色预测GM(1,1)模型 4、乘车系数法 5、产值分析法 6、弹性系数法 7、增长率法,二、运输需求预测方法,第五章 交通枢纽规划理论与方法,第一节 交通枢纽选址策略与方法 第二节 交通枢纽布局规划方法,第一节 交通枢纽选址策略与方法,一、交通枢纽类型的标定 二、交通枢纽布局规划方法,对于一般交通枢纽节点,根据其在

15、交通网络上所在位置的特性可分为三类:,一、交通枢纽类型的标定,网先枢纽(例如,一个国家中首都、大型港口城市这类“网先城市”,以及一个城市范围内已建成的火车站、机场、码头和长途汽车站等“网先建筑”),一般先于对象网络而存在。他们所在的位置之所以肯定成为交通枢纽是因为其本身的用地特性、社会经济地位决定它将产生或吸引大量交通流量,使得在本网络上运行的各种交通方式在此处建立始发站,开通开往各地的交通线路,又反过来吸引客货运输,从而成为一个交通枢纽。 网先枢纽就是位置“已定型”枢纽,该类型枢纽不存在选址问题。因此,交通枢纽的选址就是确定半定型、全定型枢纽在交通网络上的位置。,二、交通枢纽选址的方法,1、

16、途径流量最大法(流量决定法) 主要用于全定型的客运交通枢纽的选址 2、交通成本最小法(成本决定法) 主要用于半定型客运枢纽和货运交通枢纽的选址 3、多因素综合平衡选址法,(1)基本思路 这种方法是在网络的节点中挑选交通枢纽点。一个节点是否能成为枢纽是根据它的交通流大小决定。有两个关键问题: 交通流在线路上的分配(单路径分配or多路径分配?) 分配法的采用(阻抗不变的分配法or阻抗可变的分配法?) 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在确定客运交通枢纽的流量决定法中,我们采用阻抗不变的多路径分配方法。,1、途径流量最大法,(2)算法 步骤1:初始化。给PA点编号;1,2,,n, 其余 各节点编号为 n+1,N;令途径各节点的交通流 步骤2:将所有的PA点对时间的乘客出行量 按阻抗不变的多路径分配方法分配到客运交通网络上去,得到各路段的客流量: 步骤3:对每个节点j计算驶经它的各客流量之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