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防腿护腿“三字经”.docx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8589761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防腿护腿“三字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年人防腿护腿“三字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防腿护腿“三字经”.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年人,防腿护腿“三字经”俗话“人老腿先老”,人过中年,腿就会逐渐出现衰老现象,比如踢腿或下蹲时,膝关节还可能发出轻微“咯咯”声响。而一旦进入老年,腿脚的行动就会感觉到不利索,就会发软无力,就会较上肢等运动器官早衰,因而,有人叹息着说:“嘿!岁月不饶人,人老腿先知。”腿老也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只要我们科学有效地防范和锻炼,就能有效地延缓腿部衰老。 人老腿先老的原因在人体中,骨骼肌所占比重很大,而下肢肌又几乎占骨骼肌总重量的一半。人体的骨骼肌不仅是重要的运动器官,也是机体最大的储能和耗能“机构”。人进食的糖类物质经消化吸收后转为葡萄糖,80左右以肌糖原的形式被储存在骨骼肌内,以供人体运动之需

2、。腿脚又是人体中主要承受重量的肢体,腿中有人体中最大最长且最结实的关节和骨骼,它们能够一次连续几个小时承受比人的体重大几倍的压力,人在年轻的时候,结实的肌肉可以使我们跳上台阶。由于腿脚较之于上肢离心脏和大脑较远,由于重力作用血液回心较困难,人老后心脏功能和血管弹性减弱,血液循环减缓,腿脚部最容易发生循环不良,腿脚部的感觉向大脑的传递及大脑向腿部发出指令的传达,其准确性和速度都会有所下降,所以腿脚较手臂等组织更容易疲劳,更容易发生衰老。另外,由于机体能量消耗降低并转为体脂,体内脂肪和剩余热量的增多,血脂增高,一些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老年慢性疾病也就会接踵而来,疾病又迫使人的活动减少,从而形成

3、恶性循环。对老年人的研究表明,坚持适宜的锻炼,尤其是对下肢有针对性的锻炼,可以减慢肌肉组织和骨钙的损失,增强肌肉的力量和骨骼的强度,使下肢关节灵活稳健,就能有效地延缓腿的衰老。防腿护腿“三字经”揉揉腿:呈站立位弯腰或坐位双腿下垂,先用双手掌指同时轻轻拍打双腿,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反复拍打数遍,再用双手握拳置于双大腿和腿肚处,旋转揉动数十次,尔后再重复拍打动作,一日数次。拍打按揉腿部肌肉,可促进下肢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肌肉力量,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传导性,强化下肢生理机能,有益于强身健体和延缓衰老。动动步:坚持散步、快走、慢跑、走跑交替等运动。能使腿脚部位的肌肉、穴位、神经末梢等组织更多

4、地受到刺激,既可促进腿脚部的血液循环,又能有效地将各种有益的信号导入相关的大脑皮层,大脑又把它传到各个相应的器官,从而调整机体全身功能,达到防病治病和健身抗衰的作用。进行运动时,其时间和运动量应根据自身情况而定,以运动时和运动后无明显疲劳不适感为宜,早晚各一次(以早8时和晚9时左右为佳)。泡泡脚:人的双脚是人体的三条阴经和三条阳经交汇之地,其中足少阴肾经行循足底,肾为人之根本,主人的生长、发育、衰老。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洗完脚后搓搓脚心,搓到发红、发热为止。双足一泡一搓,容易打通足心涌泉穴,足上经脉一通,全身经络就通,可促进气血运行和新陈代谢,加快下肢血液循环,既可消除因一天活动所带来的下肢沉

5、重感和全身的疲劳,又能祛病强身,祛寒防病,而且还能益精补肾,清心安神,促进睡眠,防止早衰。暖暖足:人的双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少而慢,加之脚部脂肪层薄而保温能力差,以及人体末梢血液循环差,天气转冷后首先是感到脚冷。脚下寒冷不仅影响双脚,还会反射性地导致上呼吸道功能异常,使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致病菌会乘虚而入,兴风作浪,就容易使人患感冒等疾病。天凉时所穿鞋袜应柔软暖和,睡觉时要扎好被头,并置一热水袋暖足(但应注意防止烫伤);天热时要避免冷风直拂脚部,以防脚部受凉而致病。扭扭膝:双膝并拢,屈膝微下蹲,双手置于膝盖上,先顺时针方向旋转30次,再逆时针旋转30次,反复3遍。扭完双膝后再稍事随意地活动活动肢体,如抖抖肢腿,或下蹲起立,或原地踏步等,一日数次。进行膝部扭动旋转,能增强膝部关节韧带等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柔韧灵活性,防治膝关节病变和活动不利,可使下肢强健有力,步履稳健。要使腿好,还要脚好,没有健康的脚,也就谈不上腿的锻炼。老年人还要勤剪趾甲,防止嵌甲和甲沟炎,要穿着优质、柔软、大小适合的鞋袜以防脚垫。不要站立过久和避免远行,以防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和下肢疲劳而致病。如果发生脚部不适或有脚病时,应及时医治、善待和保护好双足,这样才能延缓腿的衰老,使双足步履稳健,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