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惊心 手机隐私防不胜防.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8588564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惊心 手机隐私防不胜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步步惊心 手机隐私防不胜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惊心 手机隐私防不胜防.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步步惊心 手机隐私防不胜防步步惊心 手机隐私防不胜防:未知 如果你通讯录中所有的手机号码别人都了如指掌,你是否感觉如芒刺背?如果你的商业客户别人都一清二楚,你是否会“高枕难眠”?如果你的地址、爱好、社交范围别人都洞若观火,你是否毛骨悚然手机凶猛,一点都不夸张。手机凶猛:隐私不保小小的iPhone让世界疯狂,几近街机,自然也成了街头小偷的首要目标。据报道,上海地铁12起手机抢劫案中有9起是iPhone。高科技时代,小偷打主意的还不止是你的iPhone,就连你通讯录里面的所有联系人信息,都能在你毫无感知的情况下被盗取。近日,Denso视频分享应用开发者Arun Thampi,在研究移动社交网络应用

2、Path最新发布的iPhone版本应用的API时发现,用户在登录网络时,Path会自动上传用户的通讯录信息,而这一切都是在未经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的。他在博客上写道:“我并不是说Path会拿我的通讯录做些违法的事情,但我觉得被冒犯了。”该消息一经传出,Path立刻被包围在层层批评声中。面对这场轩然大波,Path的CEO戴夫?莫林迅速做出了回应:“我们上传地址簿到服务器,旨在帮助用户在Path上迅速和有效地发现和联系好友及家人,以及当好友和家人登陆Path时又可提醒用户。除此之外,别无他用。”这样的解释,显然抵挡不了用户们的口诛笔伐。马上有人反驳说:“莫林,可以将你的手机通讯录通过电邮发给我吗

3、?我保证,我不会将它用于不当用途,以后你也可以发邮件过来要求我把它删除。”“虚拟社交关系”入侵了“现实电话簿”,然后被各种社交软件利用,开发者或明或暗地从用户手机中吸取数据,科技发展也给人们带来了麻烦。好在事发不久之后, Path 的创始人就出面道歉,并解释说上传用户电话簿的行为是有严格限制的,仅仅用于提高“好友建议”的质量。所有用户在 Path 上分享的消息都经过了加密,这些电话簿的资料同样也是。他还表示,Path已经删除了迄今为止收集的全部iPhone通信录信息。当今互联网用户最注重的就是个人隐私,然而“iOS应用窃取通讯录”一事恰恰触碰了这根敏感的神经。除了谴责这样的行为,从用户的角度出

4、发,我们能怎么办?本期腾讯微博#移动微观察#栏目众嘉宾就此展开讨论。手机无罪:谁侵犯了我的隐私隐私安全就像暗夜里呜咽的蛐蛐,总在角落里低吟浅唱。一朝灾难降临,终于发现偷手近在咫尺。“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不是一两次了,真是想不通,平台不开放API的时候,说平台太不开放。开放了吧,又去做违反用户隐私的东西。这样的话怎么能有良性的发展呢?”网友纷纷对此行为表示深恶痛绝。瑞思集团总裁颜兵的发言带有点哲学的意味,隐含的比喻倒也经得起推敲:“万事都需在平衡和妥协中推进。 信息化的化,是放的意思,从哲学意义上说放得出去,还必须能收得住,潘多拉魔盒的启示!”有位开发人员在发言中提到了此次事件中一些被忽视的方面:“

5、公司开发了很好的Path产品功能。公司出发点总是好的,他们的操作并没有超出Facebook隐私条款的可行范围。”在他看来,大部分公司开发的应用都不会窃取用户数据做出违规行为。虽然也有例外,但是对于大部分创业公司来说,它们都不是很清楚以采集数据来发展业务的模式,更不用说利用这些数据来进行违规操作。但这只代表一部分善良人士的观点,对于那些尝过几口皇后毒苹果的人们,显然没有那么乐观。“企业要生存,客户要免费,关键客户也就这点有价值的家当。”北京轩辕广告公司客户经理周晓京一语道出了手机隐私屡屡不保的利益驱动源。Path并不是唯一一款违规的应用,事实上,还有很多其他应用也有类似的违规行为,只是没有被公开

6、。而Path首当其冲遭到公众谴责,正是所谓“树大招风”,也因此成为目前唯一一家因擅自获取用户地址簿而被“炮轰”的公司。捌零创意传媒营销总监罗莎犀利地指出:大家都是狼,何必要装羊。“拿到了移动用户的社交图谱,接下来就是阵营的开打呗。”那么苹果自身呢,在这件事情中能否脱得了干系?在事件发生后,网友们也纷纷提出疑问:苹果为什么不把地址簿默认设置为“不可访问”呢?这样默认情况下数据就无法被获取。合理的解释似乎只有:苹果想要自己的应用能够获取iOS地址簿,而其他应用则须获得用户的许可。“苹果自己也在获取用户信息,以后用手机是没有隐私可言的,习惯就好。”摩卡世界CEO宋啸飞对于手机隐私安全的问题并不是很乐

7、观。4G时代主编王城宇的说法显得全面而不失之偏颇,且更像这次讨论的总结发言:“这个事件可以从三方面来看:苹果,作为硬件提供商,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利,任何在iOS运行的程序都逃不开;应用商,辛苦研发,免费使用,无利益驱使只能是暂时的,而用户信息被认为是最具价值的东西;用户,科技便利,悲哀也随来,最爱你的人,有可能伤你最深 。”通信隐私权:法律的软肋与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相比,固有的道德伦理和法律规范已严重脱节,通信大环境脆弱。对由于通信工具而带来的侵犯隐私的诉讼仍是难题。比如,我国现行刑法强调的是“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实际上把利用应用软件窃取公民隐私的行为排除在外。北京大头无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秦岱认为,目前来说,阻止手机隐私泄漏还得依赖于自发的基本道德约束:“这事还得取决于用户的群体意识,重视隐私的人多了此类应用自然会收敛。不要拿国情、大家都没有隐私观念之类当借口,只要是你的东西,在你送去维修店之前,都是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