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传媒}新闻传播史名词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480424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告传媒}新闻传播史名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告传媒}新闻传播史名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告传媒}新闻传播史名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告传媒}新闻传播史名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告传媒}新闻传播史名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告传媒}新闻传播史名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告传媒}新闻传播史名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1815年马六甲创刊,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创办。内容以阐发基督教义为主,也有一些宣传西方文化与近代科技知识的文字及少量新闻报道。1821年停刊。 米怜:1813年伦敦布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传教工作。米怜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 开始印刷所的建立和宗教宣传,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开始出现。任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主编。他是位出色的宣称家,主张文章要通俗简短,1822年病逝。2、蜜蜂华报: 1822年出版,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本外文报刊。葡萄牙文。创办於澳门。 3、广州纪录报:创刊于1827年,是第一份英文报,双周刊,该报由英国鸦片商人马地臣

2、出资创办,美国商人伍德为第一任编辑。该报是一张商业报纸,货价行情、航运消息占主要篇幅。该报还广泛刊登政治时事新闻和评论,有较强烈的政治色彩,中国新闻和材料占相当多的篇幅。曾竭力为鸦片贸易辩护,攻击中国官员对外国人的傲慢无礼,无视外商利益,主张英国政府对中国持强硬政策。该报在当时影响很大,读者远及南洋、印度及英美一些主要商埠,自1855年起接受华人订户。4、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1833年在广州创刊,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该刊的主要编辑者是德国传教士郭士立,全面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历史、地理、科学技术以及文学艺术等内容,也有宗教内容。 (中文近代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论文:新闻纸略论。)

3、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于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也是时间最长的一份。近代中文报刊。4、遐迩贯珍:创刊于1853年8 月,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主编,是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最早使用铅字印刷的中文报刊,刊有中英文对照目录。共出版33期,以新闻为主,对太平天国报道详实, 大量刊登介绍西方文明的文章,赠送副刊布告篇,刊登广告并开始收费,这是在我国出现的中文报 刊首次出现的收费广告。10、字林西报(99传名) :原为1856年北华捷报馆开始增出英文广告月刊每日航运新闻,1862年更名为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该报新闻不多,言论则反映英国在华商人的利益,被视为“英国官报”,186

4、4年1850年创刊于上海,初名北华捷报,由英商奚安门主编,代表英国官方的观点,1864年7月1日,北华捷报馆将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改组为综合性日报独立出版,报馆组织已改为由字林洋行,遂改名为字林西报,得到英国领事馆和工部局的支持。内容以商业信息为主,主要阅读对象是在华的外国人和买办知识分子。该报不迎合一般读者的口味,内容更加明目张胆煽动政府加紧侵略和掠夺,公开支持清政府。反对中国人反帝反封,开辟中外新闻和本埠新闻专栏,重视言论,中外政局关系发表意见。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一共出版了101年。12、万国公报:前身为中国教会新报,1868年创刊,主编有林乐知和李提摩太等人。内容包括

5、变法宣传、西学介绍、自然科学和西方社会科学。 万国公报:前身是1868年出版的教会新报林乐知创办、主编。它的读者对象由基 督教徒扩大为社会各界人士,内容也变的宗教宣传淡化,时事色彩强烈,它全录京报并报道全国新 闻,此外还介绍西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该报对维新变法起了推动作用,皇帝也经常阅读该报。 该报还反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攻击诬蔑孙中山。它希望中国的社会改革沿着西方列强所期望的道路即向殖民化的道路发展;维新变法运动走向高潮的时候,万国公报发表了林乐知的印度隶英十二益说,实质上是说中国如果变成英国殖民地将得到比印度更大的好处。 林乐知:美国传教士,在中国生活40多年,最早外国人在华的“中国

6、通”之一。后回到国受到了总统接见,美国人称他为“在华传播种子的人”。13、上海新报:创刊于1861年,由北华捷报管创办,字林洋行出版,初为周刊,1868年革新版式,其样式已接近现代日报,是国内最先用白报纸印刷的报纸。1872年改为日刊,该刊的主笔都是英美来华的传教士。14、申报:1872年创刊于上海,由美查创办,创刊时聘请中国人主笔,标榜要为中国兴利除弊,对清末基层官吏有所揭露,政治上持亲英立场,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大的中文日报。15、新闻报:1893年2月英商丹福士创办,1899年传给美商福开森,内容以经济新闻为主,以工商界人士为主要对象,重视经营管理,广告和销售排在前列。(维新)万国公

7、报是维新派办的第一份报刊,受到具有威信思想的士大夫的欢迎,出版3个月后,由于和上海万国公报重名,而改名中外纪闻。京师强学会成立后,在1895年将万国公报改名中外纪闻并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梁启超、汪大燮主编,是中国资产阶级政党报刊的萌芽。是维新派北方的代表。 中外纪闻:京师强学会的机关报,维新派的重要舆论机关,其前身是万国公报,由梁启超,任大燮任主编,是中国资产阶级政党的报刊的萌芽。该报的出版使广大官员和知识分子“渐知新 法之益”,为改良派政治团体的建立和改良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创造了有力条件。1896年元月20日停刊。中外纪闻特点:1 :刊登外文报纸,外文电讯的译文。 2 :介绍资本主义国家政治,

8、经济情况和自然科学知识,也评论中西方社会的得失,宣传中国 应该向西方学习。 强学报,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维新派南方的代表。 梁启超: 近代资产阶级著名改良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康有为的学生,鼓吹保皇立宪。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县二年,1895年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6年主编上海时务报,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办新民丛报,创“时务文体”,改文坛腐朽之风。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1895参加 公车上书,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大力宣传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鼓吹保皇立宪。时务报:1896年

9、在上海创办,梁启超任总编辑。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是旬刊, 以“域外报译”为主,同时开设言论栏目。(维新变法的代表作是变法通议,此文在时务报上连载;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阐明了维新变法主张,是维新派的政治纲领,其新闻思想代表作论报馆有益于国是,提出“去塞求通”的观点,认为报馆有耳目喉舌的作用。)主要宣传进化论,倡导学校废科举,设议院兴民权,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揭露帝国主义罪行, 呼吁捍卫民族独立,该报在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中的爱国分子中引起了很大影响。该报是当时发行量最高,影响最大的国人报刊,该报发行量最高达1.7 万份。在时务报上发表的像梁启超的文章那样谈论时务,宣传维新变

10、法的文章,被人们称为 “时务文体”。 “新文体”:灵活自由,不拘一格;平易畅达,词汇新颖、生动;笔锋常带感情,很有感染力。起于王韬,发展于梁启超的时务报,成于新民丛报。 时务报的影响:时务报发行一年后,发行量从创刊时的3000多份增加到1.2 万份, 最高达1.7 万份,成为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维新派在华中的重要舆论阵地:湖南的湘学新报、湘学报、湘报(主要撰稿人:唐才常、谭嗣同)唐才常主编。湘学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在长沙创办、唐才常、陈为镒先后主编。 唐才常:戊戌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杰出的报人。在武汉组织自立军武装勤王起义,事前暴露,被张之洞逮捕并立即杀害。 国闻报:

11、1897年10创刊于天津,华北地区的改良派重要报刊,主编严复,维新派创办的第一家日报。“以通外情为要务”,其办报目的是“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帮助读者学习西方的“民主”与“西学”。1、章太炎(96论) 中国近代著名国学家和报刊政论家。 戊戌变法时期,参加强学会,曾为时务报撰述。 1900年在中国日报等报纸发表文章排满,反对保皇立宪。 1902年后,为苏报撰稿,宣传革命,在苏报在案中被捕入狱,成为举国闻名的革命志士。 1906后赴日本任民报主编,继续宣传排满和保存国粹,成为民报最主要的政论作者和革命宣传家。 他的政论逻辑严密,气势充足,陈古论今,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 2、新民丛报康梁保皇

12、会最主要的言论阵地。1902年创刊于日本横滨,梁启超为实际主编,撰稿人。该报宗旨在于“开民智”,“造新民”,政治倾向总体上是保皇立宪。虽曾一度倾向于民主共和,但最终回到改良老路,攻击民主革命,为当时青年所厌弃。该报虽未站在时代前列,但该报对西方政治学说的介绍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倡导,客观上起到了一定作用。其“新民文体”也风靡报界和文坛。12、民报 中国同盟会机关报。 1905年创刊于东京的综合性月刊。孙中山指导了创办和前期编撰。 “三民主义”是该报主要的宣传内容,并对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作了很多报道。 为了扫除革命发展的思想障碍,该报主动向新民丛报发起论战。 虽然该报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带有狭隘

13、民族主义色彩等缺点,但她总体把握了人民要求革命的时代脉搏,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18、大江报案(02新名)(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 大江报是武汉地区颇有影响的革命派报刊,是文学社的机关报。以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为主要读者对象。 1911 年7 月17日,该报发表了何海鸣写的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 。7 月26日又发表了黄侃撰写的言词更为激烈的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鄂督瑞徵极为震恐, 8 月1 日查封大江报馆,逮捕詹大悲,何海鸣自动投案。瑞徵原拟对二人判重刑,但慑于民愤,不 得不从轻判处。这就是新闻史上著名的“大江报案”。“大江报案”是清政府迫害报人,压制舆论的专 制统治的又一典型事例。10、苏报案

14、(03新名) 我国近代著名报案。 1903年5月,邹容革命军出版后,在上海租界出版的苏报连续发表文章,介绍革命军内容,盛赞该书。 6月底,该报又刊登章太炎康有为与觉罗氏之关系一文。 苏报这样毫无忌惮地鼓吹革命,在社会上引起空前震动。清政府会同租界逮捕章太炎、邹容等人,查封苏报。 在租界法庭上,章太炎、邹容驳斥清廷的指控,慨然陈述革命观点,把法庭变为宣传革命的讲坛。1904年5月,章太炎、邹容分别被判监禁3年和2年,苏报永久停刊。 苏报案经广泛报道,极大地扩大了革命的影响,推动革命发展。19、大清报律(02论):1908年清廷为了限制报刊出版、发行,正式颁布大清报律。其中规定:报纸在创刊前除了向

15、警察机关注册外,还必须交纳保证金;每期报纸发行前必须将样品送行政或警察机关审查;禁止报刊刊登诋毁宫廷,淆乱政体,扰乱治安的言论,违者永远停刊;禁止发行未经官报、阁抄发布的谕旨和奏章;在国外出版的报刊违反以上规定者,由海关没收销毁。此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法。 20、民国暂行报律(02论)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制定了简略的暂行报律,在正式宣布废除大清报律的同时,与报界约法三章。 具体内容有:出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手续;“流言煽惑,关于共和体有破坏弊害者”应受惩处;“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 但在当时民主、自由气氛空前高涨的报界,此报律受到了报界的一致反对,孙中山明令撤销。15、神州日报(95名)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创办的第一份现代化大型日报。 1907年由于右任等人创办于上海。 该报较为注意宣传策略,对清廷的抨击多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借口“有闻必录”,该报大量报道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 它成为当时上海有影响的报纸,直到上海光复前,始终被认为革命派的言论机关。16、“竖三民” 同盟会成立后,为了宣传革命思想,革命派在国内创办了大批报刊,在上海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