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绘和谐.docx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8408202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手绘和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巧手绘和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手绘和谐.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巧手绘和谐在这次职工才艺博览会手工艺品展区,有一组五彩缤纷的面塑作品特别引人注目,挑水的傣家女子婀娜多姿,吹葫芦丝的艺人如痴如醉,作坊里制陶的工人一丝不苟,喜得新鞋的布朗孩子笑得天真无邪展出的10多件作品,尽显云南边疆浓浓的民族风情。 它们都是刘丽春精心捏出来的。说来有些不可思议,刘丽春的本职工作是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的会计,2007年,她萌生了制作面塑的想法,从此边学边做,仅仅两年多时间,她就将面塑这一民间工艺品拿捏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制作面望的原材料有面粉、糯米、甘油、颜料和防腐剂,把它们按一定的比例调和成色彩各异的柔软面团,就好比画家已经调好了颜料,余下的工作,就看制审美感觉的积累

2、和一双手上的功夫了。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满目皆是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刘丽春对此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有时上街买菜,她也会追着傣家女孩子,专门看她们飘动的裙子,仔细观察裙子的褶皱和图案。在她看来,哪怕是小卜哨露出的半截腰肢,都给人一种水灵的美感。一些偏远的民族村寨,有人看到的可能是原始和落后,刘丽春看到的却是世代保存下来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文化。有一次,刘丽春来到一个村寨,当地的傣家人正在制陶,没有使用一件现代工具,纯粹的手工制作,出炉的陶器之精美,简直让她心花怒放。她将这一劳动场面拍摄回来,细心观察和揣摩人物的表情和神态,自己也沉醉其中。20多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刘丽春对西双版纳的山山水水、花

3、草树木、风土人情都是由衷地喜欢,那些景象在她脑海中像岁月一样积淀下来,她需要找到自己的表现方式。一次偶然的上网,刘丽春被面塑这门民间艺术深深吸引。面塑的制作既简便易学,又生动有趣,而且成本很低,特别适合她这样的单位职工。这时候,她的孩子已参加工作,需要操心的家务事也少了。而且,云南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一座“用之不竭”的宝库,可资表现的素材实在太多了。但在云南,面塑可谓偏门,甚至找不到一个拜师学艺的师傅。2007年“五一”节,刘丽春来到天津,拜我国面塑领军人物王?为师,专门学习面塑技法,捏、搓、揉、掀在大师手下,一个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立即鲜活起来。中国传统的面塑对象大多是仕女、三国人物、红

4、楼梦人物之类,虽然都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但刘春丽回到家里,总感觉那些历史人物的影像在自己心中不如西双版纳的风物清晰,她的根终究在这方水土上。在刘丽春手下,对面塑这一传统民间工艺的创新不仅体现在面塑载体的转变上,当然也可以大胆而随意地使用“新款”的工具,在她随身携带的“工具箱”里,既有传统的塑料片,也有现代女人化妆用的粉底盒、牙医用的手术刀,不一而足。一切都是为了面塑的推陈出新,发扬光大。按照刘丽春的设想,云南有如此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她的面塑制作当然不只是傣家一枝独秀,还有布朗族、爱伲族、哈尼族等等,而且,即便把日常的民族风情制作得差不多了,还可以通过系列作品去表现民族史诗、寓言、神话和传说,那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云南的民族文化资源真是“取之不尽”的。因为热爱,所以喜欢,刘丽春戏称自己的面塑制作是“老有所乐”。从中国传统人物到边疆民族风情,刘丽春的面塑制作不仅拓宽了表现领域,电为自己开启了一扇出彩的窗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