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医学微生物学应试指南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393006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DOCX 页数:230 大小:4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科技)医学微生物学应试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230页
(生物科技)医学微生物学应试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230页
(生物科技)医学微生物学应试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230页
(生物科技)医学微生物学应试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230页
(生物科技)医学微生物学应试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2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科技)医学微生物学应试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技)医学微生物学应试指南(2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微生物学应试指南主编 山长武 吕厚东 李秀真副主编 刘昌平 曹卉 薛庆节 胡文洁 陈廷内容提要及题型说明 本书是以全国医学院校教学大纲为依据,参照现代考试模式编写成的作为第7版医学微生物学教科书的配套辅导教材。它将大纲中要求学生应掌握、熟悉、了解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去粗取精,浓缩加工为“教材精要及重点提示”、“各型试题”、“参考答案”等形式。 该书的读者为医学院校本、专科学生、专升本学生、报考研究生人员及参加应试的执业医师等。 题型说明: A型题 A型题又称最佳选择题。先提出问题,随后列出5个答案:A、B、C、D、E。按题干要求在所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B型题 B型题又

2、称配伍题。试题开始列出A、B、C、D、E 5个备选答案,随后列出若干道试题。应试者从备选答案中给每道试题选配一个最佳答案。每项备选答案可选用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不被选用。 X型题 X型题亦称多选题。先列出一个题干,后列出A、B、C、D、E 5个备选答案。按试题要求从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 前 言 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将为其他基础和临床课程的学习及研究奠定基础。医学微生物学是主干课程,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复习教科书的理论知识,掌握重点、难点内容,拓宽知识面,熟悉应试技巧,我们编写了这本医学微生物学应试指南。 本书以卫生部颁发的教学大纲为依据,以第七版统编医学微生物

3、学为基础,同时还参考了兄弟院校自编、协编的有关教材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而完成的。作为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考试的众多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应试、复习参考书,在力求简洁明了的基础上同时也突出了重点,兼顾到难点及最新研究进展。它涵盖了医学微生物学“三基”要求的全部内容和应掌握的英语词汇。 限于我们的水平和能力,加之时间仓促,书中纰漏、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在此恳请广大读者在使用中不吝赐教,予以批评指正。 编者 2008年4月 目录绪论第一篇 细菌学第1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2章 细菌的生理第3章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第4章 噬菌体第5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第6章 细菌的耐药性

4、第7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第8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第9章 球菌第10章 肠杆菌科第11章 弧菌属第12章 螺杆菌属第13章 厌氧性细菌第14章 分枝杆菌属第15章 嗜血杆菌属第16章 动物源性细菌第17章 其他细菌第18章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第19章 支原体第20章 立克次体第21章 衣原体第22章 螺旋体第二篇 病毒学第23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第24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第25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第26章 呼吸道病毒第27章 肠道病毒第28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第29章 肝炎病毒第30章 虫媒病毒第31章 出血热病毒第32章 疱疹病毒第33章 逆转录病毒第34章 其他病毒第35

5、章 朊粒第三篇 真菌学第36章 真菌学总论第37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 绪 论【教材精要及重点提示】医学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基础医学的主干学科。要求掌握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概念和定义,原核细胞、真核细胞、非细胞型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结构特点及各自所引起代表性疾病。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在于: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特异性诊断、防治措施,以达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的目的。通过学习,提高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今后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各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细菌 2.microorganism 3. medical micro

6、biology 4.microbiology 二、填空题 1.细胞型微生物包括_和_两大类微生物。 2.医学微生物学包括医学细菌学、_和_。 3.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_和_共六类微生物。 三、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 个体微小 B. 分布广泛 C. 种类繁多 D. 可无致病性 E.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2. 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A. 细菌 B. 病毒 C. 支原体 D. 立克次体 E. 衣原体 3.属于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 B.放线菌 C.真菌 D.细菌 E.立克次体 B型题 (13)

7、 A.细菌 B.类毒素 C.梅毒螺旋体 D.衣原体 E.病毒 1.在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微生物是 2.含有一类核酸的微生物是 3.非微生物是 四、问答题 1什么是微生物,它可分为几类,各有何特点?2请列表比较真核细胞型、原核细胞型和非细胞型三大类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3请概述近三十年来医学微生物学的主要进展。4如何才能学好医学微生物学。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细菌: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型微生物。其特点为结构简单,无典型细胞核,只有原始的核质,无核膜及核仁。除核糖体外,无其它细胞器。 2.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形体微小,数量繁多,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

8、百倍甚至上万倍,才能观察到的一群微小低等生物体。 3.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人类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对人体感染和致病的机理、特异性诊断方法以及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措施,以控制甚至消灭此类疾病为目的一门科学。4.微生物学:用以研究微生物的分类、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包括生理代谢、生长繁殖)、遗传与变异、在自然界的分布及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控制它们的一门科学。 二、填空题 1.真核细胞型,原核细胞型 2.医学病毒学,医学真菌学 3.螺旋体,放线菌 三、选择题 A型题 1.E 2.B 3.C B 型题 1.A 2.E 3.B 四、问答题 1.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

9、一类形体微小,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电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乃至几万倍后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的分类,根据其结构和化学组成一般可分为三类:(1)非细胞型微生物:是最小的一类微生物,能通过除菌滤器。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病毒属此类。(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始核质,无核膜及核仁。细胞器不完善,只有核蛋白体。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放线菌等都属于这类微生物。(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成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质内细胞器完整。真菌属于此类。2.三类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比较 特点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非

10、细胞型微生物 (真菌) (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 病毒及亚病毒(类病 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 毒、拟病毒、朊粒) _直径(um) 6.0-15.0 0.2-5.0 0.02-0.3 细胞核结构 分化程度高,有核膜、 仅有核质或拟核(nucleoid), 病毒体的核心为 核仁,细胞器(内质网、 内含双链DNA,RNA及核蛋白体 DNA或RNA;朊毒体为线粒体、溶酶体等) (70S) 传染性蛋白粒子,无核酸 组蛋白及核蛋白体(80S) 培养方式 培养基 立克次体和衣原体需 有些病毒可在活细胞中复在活细胞或鸡胚培养,其它可 制,其余仅能在人或动物用培养基培养 内传代 3近三十年来随着生化、遗传、细

11、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飞速进展和检测技术的创新和改进,使医学微生物学获得迅速进展。(1)许多新病原微生物的发现:如1967年以来发现的Kuru病、D-J病、G-S综合征、FFI病、羊瘙痒病和疯牛病等,其病原体为朊毒体(prion);轮状病毒(rotavirus)引起“秋季”腹泻(1973年);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iri)引起莱姆(Lyme)病(1974年);嗜肺军团菌(LegioneIIa pneumophila)引起肺炎(1976年);汉坦病毒(Hantavirus)引起肾出血热综合征(HFRS)(1978年);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

12、ori)引胃肠溃疡病(1982年):HIV-1及HIV-2引起AIDS(1982年);1989年正式命名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戊型肝炎病毒(HEV);九十年代以来发现非O-1群O139霍乱流行优势株以及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等血清型)引起流行性腹泻日趋严重;近年来耐药性结核菌株肆虐全球,使结核病发病率大幅度回升。近几年流行的SARS、禽流感、猪链球菌病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2)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理研究不断深入,尤其在遗传变异及细菌的内、外毒素等研究方面,有较大进展。(3)检测方面的进展和创新:细菌检验的微量化、自动化和诊断试剂系列化;血清学检验方法IF、RIA及EIA的建

13、立;核酸杂交技术及PCR方法的应用。(4)疫苗、抗生素及干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1796年真纳(E.Jenner)发现牛痘苗预防天花,至1977年全世界消灭天花;八十年代以来除死菌苗外,不少减毒活疫苗、亚单位元元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相继应用于人群预防接种,cDNA疫苗也在研究中,有望用于病毒的治疗及预防。(5)免疫学独立于微生物学并获快速发展:免疫学科首先由Burnet FM于1957年提出,国内免疫学科最早于1986年独立。(6)微生物全基因组的研究已取得进展:目前,已有150多种细菌完成测序,有180余种完成但尚未提交或正在测序;已发现的病毒基本上完成了基因测序。4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主干学科之一,它与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