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思清东陵.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8387753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思清东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品思清东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思清东陵.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思清东陵我在想,习惯在古迹前感知沧桑的人,会在历史回声中驻足思远。因为历史的偶然与必然,古人的功过与得失,遗迹的缺失与完整,后人的悬疑与考证都会在漫漫旅途中隐现。只有通过缕缕哲思的过滤,通过落花人独立的回望,才能思古悟今,让履痕化为精神世界里的一抹丹霞。行者悟语 /2/view-13086319.htm一个王朝的旧梦在我面对的古建筑群内尘封了200余年,这是一座构筑过程跨越两个半世纪近乎与清王朝相始终的皇家陵园。在采访之余,我去过不少帝王安息地,有的已然荒寂、有的已成为桑田、有的依然支撑着豪华至极之后的残骸。细思量,真正让我嗟叹不已的陵寝,当属河北遵化西北部的清东陵。那年,一场大雪过后,冀东

2、一带的阔野银装素裹、冷清萧索。车入东陵,随着一种令人不安的肃静,我的步履开始沉重起来。一个王朝的旧梦在我面对的古建筑群内尘封了200余年,这是一座构筑过程跨越两个半世纪近乎与清王朝相始终的皇家陵园。站在东陵北望,雾灵山烟岚缥缈、古柏隐翠,很幽深。从风水学上讲,此山为“后龙之脉、风之源”。南望,东西走向起伏绵延的燕山支脉气象万千,主峰崛起处,莫非是被称为“陵寝之后靠”的昌瑞山?清朝文献通考对此形容为“山脉自太行来,重岗迭阜,凤翥龙蟠,嵯峨数百仞 ”虽略显夸张,却也说明此地不同寻常。清顺治八年(1652年)也是年末,“少年天子”爱新觉罗?福临策马来到京东昌瑞山下,在他眼前呈现的是:山南平川如毯,视

3、野开阔;山北重峦如龙,蜿蜒起伏。福临不觉爱上心头,挥鞭环指,大声留言:“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语出清史稿卷八十六)天子仅一句感言,便引得一片荒野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福地吉壤,成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帝陵建筑体系!我穿过幽静的神路,穿过冰冷的石牌楼,见到一排排表情刻板、目光呆滞的石像生,像是在默然追忆长眠于此的5位天子、15位皇后、136位妃嫔及皇子、公主。他们之间既有入关后率先称帝的顺治帝,有被后人称道不已的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有在位时间最长、把立足不稳、根基不牢的清王朝引入盛世的康熙帝,有酷爱漫游题诗、自诩“十全老人”、力主编纂四库全书的乾隆帝,也有富含传奇色彩的贵妃和权倾当朝

4、、垂帘听政的太后抚今追昔,当时红极一时的古人们,在是非功过、争权夺利的喧嚣中相继远去,只留下色泽暗淡的城门、漆彩脱落的殿阁、尘土覆盖的丹陛、纪事的铭文和与冷月晓霜年年相伴的石雕我在想,习惯在古迹前感知沧桑的人,会在历史回声中驻足思远。因为历史的偶然与必然、古人的功过与得失、遗迹的缺失与完整、后人的悬疑与考证都会在漫漫旅途中若隐若现。只有通过缕缕哲思的不断过滤,通过落花人独立的久久回望,才能思古悟今,让点点履痕化为精神世界里的一抹丹霞。我在孝陵与定东陵之间长久徘徊,两座陵寝不同的建造档次与不同的毁损程度,让我感慨万千:因建造孝陵留下的趣闻,被后人多版本地戏说,多版本地演绎,特别是在以“刘罗锅”为

5、核心人物的电视剧中多次提到,甚至杜撰了“拆明陵建清陵”的戏剧化情节。幸好这一切有据可查,东陵文物管理所珍藏的史料不容置疑。孝陵,这座清代第一座皇家陵寝,的确用过旧料建造。当年,由于这座皇陵是在顺治帝驾崩之后方才开工,当时停灵待葬、仓促而建,以致木料短缺,不得已拆用了北京北海清馥殿、锦芳亭中的部分建材。这些史实,在20世纪90年代当地文物部门拆修孝陵时,从隆恩殿、神道碑亭的构件上留下的字迹可以证实。一向对钱财看得很淡、常常萌发出世之念的顺治帝,一生推崇节俭之风,我从孝陵大碑楼内碑文上便能看出顺治帝的平常心:“皇考遗命,山陵不崇饰,不藏金玉宝器。”令人为之一叹、为之警醒的是,清王朝第一位火葬后入土

6、的天子,生前死后都没有被金银珠宝所羁绊,故此,众多东陵盗墓者谁也没有对他的陵寝垂涎,由此他的地宫至今依然安宁、依然平静,陵寝所有器物能得以保存完整。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装饰得金碧辉煌、构筑精美绝伦、位于菩陀峪的定东陵,也就是慈禧陵。仅在陵寝三殿上浏览一番,便让人感到万分惊异:上等的黄花梨木为主料,巧施弹簧,金制龙须微颤的镀金龙与雕砖墙壁的“扫金”交相辉映,贴金彩画光艳照人不用再看其它豪华建筑了,也用不着惊叹建造慈禧陵所用的2275818.046两白银之天价国资,仅就这座用4000多两“叶子金”装饰的三殿,足以证实慈禧穷奢极侈的贪婪之念。我在漫步时静静地想,有些史事,发生年代的数字很巧合,譬如,

7、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大量中外贵宾沿着北京东陵的专建高速,在这座皇家陵寝前发思古之幽情。那年,往前推100年(1908年),最为奢华的慈禧陵完工。20年后(1928年)军阀孙殿英盗掘、损毁了慈禧陵,盗陵人狂喜之余,劈棺扬尸、掠取了陵寝内的全部珍宝,慈禧口中的夜明珠也不翼而飞。震惊中外的“东陵盗宝案”令人闻之变色。100年,对于人生也许是白驹过隙,再回首已是百年身。但对于古迹,对于山脉,也许会发生很多大事,很多让后人沉思的大事。边想边走,我不觉走入昌瑞山下的山林小径。坐下饮水时,身边一位银发飘然、挥毫作画的老人与我谈起了孝陵和慈禧陵,老人说了一句极朴实但意味深长的话:“把功利看淡的人,最后也没有失去什么;贪得无厌的人,到头儿却没有留下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