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中国古代史试题.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8268965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聊城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中国古代史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聊城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中国古代史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聊城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中国古代史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聊城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中国古代史试题.pdf(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含解析): 中国古代史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 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D.保护生态资源 2 ( 2010 年 9 月广东新兴县惠能中学高三月考13 题)“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诗词中提到的四位皇帝都 A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不同程度地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吸取农民起义教训,休养生息 D大力抵制土地兼并,戒奢从俭 3作家张爱玲在高三的一篇作文说:

2、“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如果要给 卡通“文化昌盛的康乾时代”提供素材,需要选取的是() 避暑山庄道光皇帝军机处红楼梦吴敬梓国闻报四库全 书时务学堂 A、B、 C 、D、 4西汉时期设立于首都、由“工官”主办的皇家工场是() A.东西织室 B.三服官 C.百工 D.绫锦坊 5 ( 2010 年 11 月南京师大附中高三期中9 题)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 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 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 B C D 6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

3、,姓氏里也有贵贱之分。“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在 百家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该作品最早可能出现在() A. 西周 B. 唐朝 C. 北宋 D. 明朝 7据史料记载,苏州所属的太仓、嘉定,“比闾以纺织为业,机声轧轧,昼夜不休,贸易惟花 布” ,松江各地则“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上材料反映了 ()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苏州、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发达以上地区纺织行业分工很细 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A B C D 2 8 ( 2011 年 10 月淮安联考3 题)宋濂在元史百官志中说“世祖即位,登用老成(登用 老儒) ,大新制作(大规模修改典章制度)在外者

4、,则有行省, 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 州,曰县。 官有常职, 位有常员, 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 南人贰焉。 ”这充分说明 () A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没有变化 B元朝在地方设行省,行省之下则有路、府、州、县 C行省、路、府、州、县长官为蒙古人与汉人且掌握实权 D反映了当时民族的团结和融合 9 ( 2012 年 1 月南京、盐城一模5 题)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对这里 “离经叛道”的准确理解应该是 A彻底否定孔盂之道 B倡导君民共主 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挑战正统儒学权威 10(2010 年春季北京会考23 题)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时期有 商周西汉明清 A. B

5、. C. D. 11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 相有真魂。”这一评价反应黄慎的绘画属于() A山水画B写意画C宗教画D风俗画 12 (2011 年 3 月吉安市一模33 题) 汉书艺文志序载: “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 好恶习妹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 里,班固说的是() 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 13 (2010 年 11 月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期中3 题)中国古代对

6、县级行政区的划分设置有个现象, 即原有的县域经济富裕、人口密集了就再分出区域增设县治。此做法最主要考虑是 A增加财税B多安置官吏 C给予地方更多权利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14 (2011 年 3 月济宁市质检1 题)某教师在对秦朝历史进行讲述时,展示两张与秦朝历史相 关的邮票,引发了学生的热议,他们纷纷就邮票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评论,其中明显不正确 的是() 3 A中央集权政治具有强大的威力 B秦王朝统治下的人民负担沉重 C古代劳动人民具有卓越的智慧 D秦代经济呈现全面繁荣的局面 15 (2010 年 4 月深圳市宝安区高三调研)汉书召信臣传载: “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 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

7、温气乃生。”材料证明汉代 A用柴火灰做肥料B以生葱、韭菜为主要蔬菜 C官府重视蔬菜种植D掌握冬季温室种植技术 二、非选择题 16 (2010 年 1 月福建会考35 题)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信家学派主张“仁”与“礼”;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珠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 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三李贽公开以“异端”自居,毕生以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反对“咸以孔子是 非为是非”,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 (1)材料一中,和的

8、主张分别是谁提出的?( 2 分) (2)从材料二中提取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 分。不得照抄原文。 ) (3)根据材料三,指出李贽对传统儒学持什么态度?( l 分) (4)综合上述材料,联系社会实际,你是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思想文化的?( 3 分) 4 17材料一: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有教无类”,整理诗、 书 、 礼 、 乐、 易 、 春秋。 材料二:“有”和“无” 、 “难”和“易” 、 “美”和“丑” 、 “福”和“祸”都是相互依存,可 以相互转化的。 材料三:“兼相爱、交相利” 、 “非攻”、 “尚贤”、提倡节俭,反对浪费。 请回答: (1)提出材料一、二、三思想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9、?他们分别创立了什么学派?(6 分) (2)这些思想和学派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他们之间的争论形成的局面称之为什么?(2 分) (3)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谈一谈这一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 分) 中国古代史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B。 2B 解析:本题提到的四位皇帝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A项开创了统一的多民 族的封建国家是秦始皇的功绩;C项主要针对唐太宗而言;四位皇帝共同的说法选B都加强了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秦始皇实行了郡县制等措施;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等;唐太宗改革州县 制和府兵制等;宋太祖通过

10、将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地方设通判、加强对地方财政掌 控等加强中央集权。 3C 4A 5 解析:属于比较冷僻、生疏的知识点,纯粹是识记能力的考查,西汉设于长安、服务于皇室的 工场为东西织室,三服官设于齐郡。 5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儒家思想在汉初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思想以来,一直 与道家、佛教思想斗争融合,故项错误,排除,选择B项。 6C 解析: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 建立宋朝 ,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根据宗法观念, 在北宋时 “赵” 姓 排序第一。 7B 解析:从苏州的“机声轧轧,昼夜不休”和松江的“日以万计”可以看出苏州、松江地区棉纺 织业发达;而从经济角度分析为何会这

11、样呢,可以得出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8B 9D 10D 11B 解析:提取信息:郑板桥的说法体现了写意画的特点:不求形似,注重意境。材料反映了追求 画的意境,因此属于写意画。 12 A 解析:从材料“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可以判断是春秋战国时期。这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纷 争。又从材料“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可以判 断是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取合诸侯。因此选A 。 13 D 解析:首先排除C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趋势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A项不符合本题,中国 古代赋税制度的总体特点是:征收的标准由人丁向田亩、资产过渡;征收的方式由实物地租转 向货币地租;征

12、收的名目由多种成分转向单一货币;征收时间由不定时发展为定时;农民服役 由必须服役发展为可以代役。B项多安置官吏未直接反映题意。本题选D项,目的是加强对地 方的控制。 14 D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中国古代工程的修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6 而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仰赖于中央集权政治,所以A正确。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需要 从人民中取得,也就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B正确。工程的修筑也集中体现了古代劳动 人民卓越的智慧,所以C正确。 D项经济的全面繁荣从图片中难以看出,所以不正确的为D。 15 D 解析: “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

13、大意:汉代宫廷, 太官(官职)冬天在园子里面种植葱、韭等蔬菜(原本春天才有),用廊屋遮盖,从早到晚点着 蕴火,用暖气使蔬菜生长。材料反映了古代利用温室种植蔬菜的情形。 二、非选择题 16 (1) 孔子 (l 分) 孟子 (l 分) (2) 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 ( 任答一点 , 即可给 2 分。 ) (3) 批判 (l 分。或答抨击; 反正统意识等亦可给分) (4) 取其精华 , 弃其糟粕 ,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3 分) 评分说明 :第一档 : 单方面看待传统思想文化的给l 分。 第二档 : 全面看待传统思想文化的给2 分。 第三档 : 既全面看待传统思想文化, 又联系实际 , 并举例说明的给3 分。 17 (1) 孔子 ( 孔丘 ), 儒家学派 ;(2 分) 老子 ( 李耳、老聃 ), 道家学派 ;(2 分) 墨子 ( 墨翟 ), 墨家学派。 (2 分) (2) 春秋战国时期(1 分) 百家争鸣 (1 分) (3) 中国古代许多思想流派的基础开始形成( 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 是中华民族丰 富而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的重要阶段,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 发展的基础 ) 。为充实人类思想宝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 考生回答出两点即可得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