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全国各地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二专题3.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8267998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1月全国各地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二专题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2年1月全国各地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二专题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1月全国各地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二专题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1月全国各地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二专题3.pdf(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 1 月全国各地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二专题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8 小题,共0 分) 1 ( 2012 年 1 月苏北四市一模11 题)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 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 问题是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 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C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D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答案】 C 【点拨】 【结束】 2 ( 2012 年 1 月三明市期末14 题)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 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A保护了

2、农民利益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改变了经营方式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答案】 C 【点拨】 【结束】 3 ( 2012 年 1 月中山市期末12 题)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 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 年后消失, 1978 年末又重新出现。 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 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答案】 D 【点拨】 【结束】 4 ( 2012 年 1 月杭州市一模13 题)不同时期流行不同的话语。请将下列政治词汇反映的历史 事件按照先后顺序排列 三大改造改革开放全面夺权一

3、国两制兵乓外交 ABC D 【答案】 B 【点拨】 【结束】 5 ( 2012 年 1 月无锡市期末12 题) “1991 年首钢销售收入914 亿元,是1978 年的 63 倍; 实现利税2926 亿元,是1978 年的 672 倍;实现利润236 亿元,是1978 年的 79 倍,平均每年递增1722%,超过世界500强企业 1953 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 ” 当时首钢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B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继续贯彻 C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思想的提出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完善 【答案】 A 【点拨】 【结束】 6 (2012年1月湛江市一模

4、 18题)1956年底, 中国私营工业 987%的户、 988%的职工、 995% 的产值和私营商业822%的户、 851%的从业人员、933%的资本额实现了公私合营, 这说明中国基本完成了 A社会主义工业化B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 D 【点拨】 【结束】 7 (2012 年 1 月杭州市一模14 题)邓小平在 “南方谈话” 中指出: “改革开放胆子要再大一些, 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 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 条好路。”

5、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B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提出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 【答案】 C 【点拨】 【结束】 8 ( 2012 年 1 月长沙一模15 题) 1958 年 6 月毛泽东批示: “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 年,只需要两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59 年达要到2500 万吨,我们钢的产量 要超过英国。 ” 对毛泽东的这一批示解读有误的是 A中国当时特别注重发展钢铁工业B此时毛泽东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 C该批示可用于研究“ 大跃进 ” 运动D折射出当时英国工业实力严重下滑 【答案】 D 【点拨】 【结束】

6、9 ( 2012 年 1 月清远市调研19 题)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 期的情况 对此历史时期,正确的认识是 A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 C “文化大革命一到实施拨乱反正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 A 【点拨】 【结束】 10 (2012 年 1 月郑州市一模19 题)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 奈斯比特在 亚洲大趋势 中说: “ 华人社团是宗族和同乡组成的公司和企业网(俗称为“ 抱团精神 ” ) ,各企业之间层层连接, 规模不断扩大,直至覆盖全球,用个形象的比喻,它就像当今的互联式电脑网络。” 下列各 项与这种社团网

7、络发展相关的是 西周的宗法制明清时期的晋商与徽商 1980 年设立首批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后异军突起的民营经济 ABCD 【答案】 B 【点拨】 【结束】 11 (2012 年 1 月泰安市期末14 题)建国以来农村曾盛行两幅春联:“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 群众庆新生” ,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据此判断两幅春联所处的时期分别是 A新中国成立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B土地改革的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新中国成立时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 D抗日战争胜利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答案】 C 【点拨】 【结束】 12 (2012 年 1 月黄山市一模11 题)右图刻舟称瓜是创作于二十世

8、纪五十年代后期的一幅 美术作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记录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B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 C反思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历史 D表达了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 【答案】 D 【点拨】 【结束】 13 (2012 年 1 月揭阳市期末17 题)党史专家杨奎松教授认为发动“大跃进”的“主要原 因有两个,一个是过强的民族 悲情意识;一个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形成这种“民族悲情意识”的主要原因 A、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政权B、近百年来国家积弱受人欺凌 C、中苏关系的公开破裂D、中国的统一大业尚待完成 【答案】 B 【点拨】 【结束】 14 (2012 年 1 月湖州市期末13 题)民歌是

9、时代的回音壁,反映不同时代特征。这是中国民间 一首典型民谣:“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揩揩汗,凑上太阳吸袋烟。” 下列关于这首民谣的表述正确的是 A这首民谣最早出现在“文革”时期 B这是新型杂交水稻研制成功带来丰硕成果 C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农业丰收的喜人面貌 D违背农业发展规律浮夸风的真实写照 【答案】 D 【点拨】 【结束】 15 (2012 年 1 月德州市期末13 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说:“尽管人类花了几百 万年才在1830 年达到第一个10 亿人口,但只需一个世纪便能达到第二个10 亿人口,只需30 年便能达到第三个10 亿人”。世界人口达到“第三个10 亿人口”

10、时的中国人口( ) A.大幅度增长B下降C增长乏力D不增不降 【答案】 B 【点拨】 【结束】 16 (2012 年 1 月武昌调研29 题)下表反映了我国20 世纪 60 年代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 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导致表中所示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的制定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奠定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答案】 A 【点拨】 【结束】 17 (2012 年 1 月临沂市期末19 题) 1932 年,长沙刘越华夫妇创办小吃店“越华楼”,几十年 来生意兴旺, 1954 年,长沙市政府开始着手对“越华楼”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你认为刘越

11、华夫 妇在改造中的命运可能性最大的是 A可以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可以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也不能分享店铺的任何利润 D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但可以分享店铺的部分利润 【答案】 D 【点拨】 【结束】 18( 2012 年 1 月潍坊市期末16 题) 改革开放使我们先后冲破了“ 个人崇拜 ”“计划经济崇拜 ” 和“ 所 有制崇拜 ” 。下列内容明确体现出打破“ 所有制崇拜 ” 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中共 “ 十五大 ” 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 D邓小平南方谈话阐释姓“ 资 ” 还是姓 “ 社”

12、问题 【答案】 C 【点拨】 【结束】 19 (2012 年 1 月济宁质检22 题) 1960 年,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总结经济困难局面出现的原 因时,明确提出了“人祸”的问题。他认为“人祸”不是敌人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人祸”应是 A阶级斗争的扩大化导致社会动荡 B经济建设领域的“左”倾指导方针及其实践 C中国和苏联两国关系的不断恶化 D中国在外交领域继续坚持“一边倒”的方针 【答案】 B 【点拨】 【结束】 20 (2012 年 1 月湖州市期末22 题)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 期中 14%的人搞农业, 24%的人搞纯科学, 只有 14%的人从事

13、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 出 版的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38%-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6%。这一状况最可能 出现在 A五四运动时期B大革命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D文革时期 【答案】 C 【点拨】 【结束】 21 (2012 年 1 月佛山一模17 题) 1958 年 5 月 27 日,村民阿牛在日记中写到“广播里面说全 村的人都要集中起来,学习中央的最新理论指示。”是因为当时在 A开展“三大改造”运动B开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C庆祝“一五”计划超额完成D庆祝“八大”胜利召开 【答案】 B 【点拨】 【结束】 22 (2012 年 1 月三明市期末15 题)每年的 “ ” 期间,

14、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盘点过去一年 的收获,阐明未来一年的方向。从20 世纪 60 年代至今,报告中的词汇从“ 斗争 ” 转向 “ 和谐 ” , 如, 1978 年前特别是 “ 文革 ” 期间往往有感情色彩强烈的词汇,比如恶毒、小丑、一小撮、倒行 逆施等; 90 年代出现 “ 依法治国 ”“服务 ” 等词汇, “ 经济 ” 高频率出现;进入21 世纪, “ 科学发展 观”“全面小康 ” 等新词不断涌现。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有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社会的发展进步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ABCD 【答案】 C 【点拨】 【结束】 23 (2012 年 1 月池州市一模15 题)下图反映

15、的是19781985 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变化图, 贸易额不断增加的原因不包括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B外交成就的突破 C经济特区的设立D城乡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 A 【点拨】 【结束】 24 (2012 年 1 月青岛市期末15 题)烟标和火花反映着时代的变迁。根据图片信息判断,下列烟 标或火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BCD 【答案】 D 【点拨】 【结束】 25 (2012 年 1 月莱芜市期末12 题) “合作社是大石桥,不会动来不会摇,大家走向幸福路, 稳稳当当靠得牢。 ”此歌谣 A.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B.表明我国开展了大跃进运动 C.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 年代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

16、料所有制的变化 【答案】 D 【点拨】 【结束】 26 (2012 年 1 月福州市质检12 题)1992 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媒体跟踪 报道。下列四组文章中发表于这一年的是 A 东方风来满眼春 、 要搞快一点 、 要敢闯 B 标准只有一个 、 实践标准与科学预见 C 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 力争高速度 D 评“左”比右好 、 怎样看待正当的家庭副业? 【答案】 A 【点拨】 【结束】 27 (2012 年 1 月茂名市一模17 题)歌曲小燕子作于1957 年,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 一首插曲, 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 “小燕子, 告诉你, 明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 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一五计划C大跃进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B 【点拨】 【结束】 28( 2012 年 1月临沂市期末18 题) 当生产力向工业化时代迈进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梏以 下史实属这一范畴的是 英国圈地运动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