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范标准}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113143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21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规范标准}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技术规范标准}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技术规范标准}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技术规范标准}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技术规范标准}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规范标准}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J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onitoring of IndoorAir Quality目 次前 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24 布点和采样25 样品的运输与保存56 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57 监测数据处理和报告78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99 监测安全11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室内空气物理参数的测量13A.1 温度13A.2 相对湿度13A.3 空气流速13A.4 新风量13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16B.1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16B.2 紫外荧光法

2、19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室内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方法20C.1 改进的Saltzman法20C.2 化学发光法22附录D (规范性附录) 室内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方法23D.1 非分散红外法23D.2 气相色谱法24D.3 电化学法26附录E (规范性附录) 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测定方法28E.1 非分散红外线气体分析法28E.2 气相色谱法29E.3 容量滴定法31附录F (规范性附录) 室内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33F.1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33F.2 离子选择电极法35F.3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36F.4 光离子化气相色谱法38F.5 靛酚蓝分光度法39附录G (规范性附录) 室内

3、空气中臭氧的测定方法42G.1 靛蓝二磺酸的分光光度法42G.2 紫外光度法44G.3 化学发光法47附录H (规范性附录) 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49H.1 AHMT分光光度法49H.2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51H.3 气相色谱法53H.4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55H.5 电化学传感器法57附录I (规范性附录) 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测定方法59I.1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59I.2 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60I.3 光离子化气相色谱法63附录J (规范性附录)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测定方法67附录K (规范性附录) 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方法68K.1 气相色谱法

4、热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法(1)68K.2 气相色谱法(2)70K.3 光离子化气相色谱法71K.4 光离子化总量直接检测法74附录L (规范性附录) 室内空气中苯并a芘的测定方法76附录M (规范性附录) 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79附录N (规范性附录) 室内空气中氡的测定方法80附表1 室内空气采样及现场监测原始记录82附表2样品接收记录表83附表3 质控数据统计表84附表4 标准溶液配制记录85附表5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86附表6 容量法分析原始记录87附表7新风量测试记录表88附表8 气相色谱法分析原始记录89附表9室内空气中菌落总数检测原始记录90附表10 分析结果报告单91附

5、表11监测报告92附表12 现场监测(采样)仪器使用记录表96前 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订监测规范”的要求,制定本技术规范。本规范规定了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布点与采样、监测项目与相应的监测分析方法、监测数据的处理、质量保证及报告等内容。本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本规范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起草。本规范委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解释。本规范为首次发布,于2004年12月9日起实施。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1 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2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

6、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6919GB 6921GB 8170GB/T 9801GB/T 11737空气质量词汇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数值修约规则空气质量 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气相色谱法GB/T 12372GB 12373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 改进的Saltzman法居住区大气中气态污染物液体吸收法的标准采样装置GB/T 1458

7、2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GB/T 14668空气质量 氨的测定 纳氏试剂比色法GB/T 14669空气质量 氨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GB 14677空气质量 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GB/T 14679空气质量 氨的测定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 15262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5435环境空气 二氧化氮的测定 Saltzman法GB/T 15437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GB/T 15438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GB/T 15439环境空气 苯并芘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15516空气质

8、量 甲醛的测定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 16128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甲醛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6129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分光光度法GB/T 16147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量方法GB/T 17095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GB/T 18204.13公共场所室内温度测定方法GB/T 18204.14公共场所室内相对湿度测定方法GB/T 18204.15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流速测定方法GB/T 18204.18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 示踪气体法GB/T 18204.23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检验方法GB/T 18204.24公共场

9、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检验方法GB/T 18204.25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检验方法GB/T 18204.26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GB/T 18204.27GB/T 18883GB 50325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检验方法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3 3术语和定义3.1 3.1 室内环境indoor environment室内环境是指人们工作、生活、社交及其它活动所处的相对封闭的空间,包括住宅、办公室、学校教室、医院、候车(机)室、交通工具及体育、娱乐等室内活动场所。3.2室内空气质量参数indoor air quality parameter指室内空气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物理、

10、化学、生物和放射性参数。3.3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les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m的颗粒物。3.4标准状态normal state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干物质状态。3.5 苯并a芘BaP指存在于可吸入颗粒物中的苯并a芘3.6 年平均浓度annual mean concentration 指任何一年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3.7 日平均浓度24 hours mean concentration 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3.8 小时平均浓度1 hour mean concentration 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3.9新风量a

11、ir change flow在门窗关闭的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由空调系统通道、房间的缝隙进入室内的空气总量,单位:m3/h。3.10氡浓度radon concentration 指实际测量的单位体积空气内氡的含量。3.11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TVOC利用Tenax GC或Tenax TA采样,非极性色谱柱(极性指数小于10)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4 4布点和采样4.1 布点原则采样点位的数量根据室内面积大小和现场情况而确定,要能正确反映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原则上小于50m2的房间应设13

12、个点;50100m2设35个点;100m2以上至少设5个点。4.2 布点方式多点采样时应按对角线或梅花式均匀布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0.5m,离门窗距离应大于1m。4.3 采样点的高度原则上与人的呼吸带高度一致,一般相对高度0.51.5m之间。也可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人群的高低以及在房间立、坐或卧时间的长短,来选择采样高度。有特殊要求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4.4 采样时间及频次经装修的室内环境,采样应在装修完成7d以后进行。一般建议在使用前采样监测。年平均浓度至少连续或间隔采样3个月,日平均浓度至少连续或间隔采样18h;8h平均浓度至少连续或间隔采样6h;1h平均浓度至少连续或间隔

13、采样45min。4.5 4.5 封闭时间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2h后进行。对于采用集中空调的室内环境,空调应正常运转。有特殊要求的可根据现场情况及要求而定。4.6采样方法具体采样方法应按各污染物检验方法中规定的方法和操作步骤进行。要求年平均、日平均、8h平均值的参数,可以先做筛选采样检验。若检验结果符合标准值要求,为达标;若筛选采样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值要求,必须按年平均、日平均、8h平均值的要求,用累积采样检验结果评价。氡的采样方法按附录N要求执行。4.6.1筛选法采样在满足4.5要求的条件下,采样时关闭门窗,一般至少采样45min;采用瞬时采样法时,一般采样间隔时间为1015min, 每个点位应至少采集3次样品,每次的采样量大致相同,其监测结果的平均值做为该点位的小时均值。4.6.2累积法采样按4.6.1采样达不到标准要求时,必须采用累积法(按年平均值、日平均值、8h平均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