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085930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6.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科技)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生物科技)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生物科技)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生物科技)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生物科技)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科技)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技)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精品(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简讯(第一期)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承办 二OO六年六月目 录会议报道.2“第二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2006年蜂产品市场分析会消息报道.2杨振京博士荣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购买石松孢子药片信息新书快讯.3中国苔藓植物孢子形态一书由青岛出版社出版解读花粉一书简介北美地层孢粉工作者协会简介.5异域探访.5旅美随想雪花飞舞与桂花飘香共同时哥廷根探访 研究简讯.8蒙、甘、青地区侏罗纪孢粉组合序列及古气候湖北秭归盆地Cyathidites、Classopollis和Callialasporites研究海拉尔盆地早期被子植物花粉演化阶段的划分 Bre

2、vimonosulcites在酒泉盆地下白垩统划分对比中的应用华北油田兴隆1井深层孢粉分析获得显著进展沈阳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第四纪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及驱动力机制探讨华北平原第四纪孢粉研究工作进展广州市气传真菌散布规律与气候的关系2005年孢粉学论文目录(包括摘要)10会议报道 “第二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在北京举行举世瞩目的“第二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于2006年6月1722日在北京大学顺利举行。国际古生物学大会为国际古生物学界最高组织机构“国际古生物协会”(IPA)的系列学术年会,每四年举行一次。本次大会由中国古生物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北京

3、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联合承办,是继2002 年悉尼第一届国际古生物大会之后的又一次全球古生物学界的奥林匹克盛会。有来自50个国家的80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古生物学在近几十年有了长足的发展,新理论、新思想、新技术及新方法不断涌现,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性也愈加紧密。20世纪人类积累了大量的生物学、分类学和生物地层数据,这些数据的积累使得进化论和门德尔遗传学结合起来,如遗传学和物种起源、分类学和物种起源、演化的速率和模式、分支系统学等的运用使得古生物学在研究方法上有了新的进展。古生物学大会的召开对促进古生物学科发展与交流,以及探讨学科发展战略问题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近20年来,

4、我国古生物学家在地球早期生命起源与演化、澄江动物群和“寒武纪大爆发”、最古老的脊索动物、鸟类的起源、被子植物的起源、二叠-三叠纪之交的生物大灭绝、全球年代地层系统和界线层型等研究领域内做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在国际古生物界引起强烈反响。在中国辽阔的国土上广泛发育有从几十亿年前的太古代到近代第四纪地层,剖面连续完整,化石丰富多彩,堪称世界之最。一些重要古生物学理论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中国古生物材料的发现与研究,特别是近年随着许多重要化石材料的不断发现与探索,已使我国成为世界古生物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本次大会以“远古生命和现代研究途径”为主题,对近年来古生物学的新发现和新进展进行深入

5、而广泛的研讨。大会会期共4天,会议的系列学术活动包括大会报告8个、特别报告会14个、综合报告会和专题研讨会26个,并设有会前、会间和会后10多条野外考察路线,以使各国学者专家更好得了解中国出露完好的地层剖面和保存精美的化石产地。(孢粉学会秘书处综合)2006年蜂产品市场分析会2006年3月11日至13日,中国养蜂学会和中国蜂产品协会主办的2006年蜂产品市场分析会在重庆召开。本次会议与会代表850人,收到有关论文85篇。中国养蜂学会委托各方面代表总结了2005年的蜂产品市场发展成绩,并对2006年的蜂王浆、蜂蜜、花粉、蜂胶市场进行了预测。(舒仲 )消息报道杨振京博士荣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

6、奖中国孢粉学会理事杨振京博士荣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006年2月2526日,杨振京博士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地质学会第38届理事会扩大会议及第十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颁奖仪式。会议期间,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当选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孟宪来当选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朱立新任理事会秘书长,孙文盛等部、局、院领导与第十届青年地质科技奖获奖者进行了别开生面的座谈,杨振京博士参加了座谈会,与领导和获奖者一起探讨了地质科技事业在新时期的发展以及对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认识。孙部长号召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应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

7、推动地质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己任,把自己融入时代、融入事业,在实践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能解决重大问题的高层次、创新型、领军型人才。 (孢粉学会秘书处供稿)购买石松孢子药片信息鉴于从国外购买“石松孢子药片”的困难,我实验室委托山东某制药厂按照国外同类药片配料,研制了一批石松孢子药片,每个药片中含石松孢子27637563粒(具体统计见说明)。由于制作数量不多,每瓶(1000粒石松孢子药片)价格500元人民币。有意购买者可以直接与厂家联系,联系人冯建新: email: 或者。 (吕厚远,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孢粉-植硅体实验室)新书快讯中国苔藓植物孢子形态一书出版中国苔藓植物孢

8、子形态一书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张玉龙教授和吴鹏程教授主编,2006年1月由青岛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中国苔藓植物孢子形态的首部专著,内容涉及苔藓植物83科、177属约270种,代表了苔藓植物的各个大类群。每种均有形态描述、生态习性及地理分布介绍。全书共有178版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可作为苔藓植物分类和形态演化的重要依据,也可供进行苔藓化石孢子鉴定和地层分析之用。为从事苔藓植物系统分类学、植物地理学、孢粉学、古植物学、地质学、考古学和环境学等方面的科研、教学、生产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本书共三章,第一章介绍中国苔藓植物的地理分布;第二章为苔藓植物孢子形态引论,介绍了苔藓孢子研究进展、研究

9、材料与方法、孢子描述,测量和拍照等;第三章为苔藓植物孢子分科描述。本书精装硬皮封面,全书共339页,其中图版178页,采用优质铜版纸印刷,图片精美。售价168元,有意者请联系青岛出版社(网址http:/,书号ISBN 7-5436-3497-X),邮购电话:(0532)85814611-8664,传真:(0532)85814750。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毛礼米 )解读花粉一书简介 花粉作为营养保健品,近年来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对花粉的认识,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有的地区,人们已有食用花粉的习俗,在药典中已有翔实的记载。但是,花粉为普通百姓所接受,还是近二-三十年来的事情。这是因

10、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现代“文明病”。由于环境污染、营养失衡等因素,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群面临着亚健康的威胁。21世纪人类的健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们渴望健康,因此,营养保健意识相应加强。由于花粉所具有的特性,成为人类最理想的保健品之一。在国外,花粉早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在欧美国家的商店里和餐桌上,随处可见瓶装的原花粉。一些科研机构还以花粉为原料,研制出多种疗效显著药品。近年来,我国的花粉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引起食品界和医药界的关注,花粉产品相继问世。如何引导人们科学地认识花粉,正确地应用花粉,仍然是花粉研究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

11、。北京大学王宪曾教授长期从事花粉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对古孢粉和现代花粉均有很深的造诣。如今,他总结了毕生的研究成果,在参阅国内外大量有关花粉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了这本书。该书从方方面面解读花粉,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了花粉中所包含的十三大类近三百种天然营养成分;对每一种营养成分又作了科学的分析,从而揭示了每一种营养成分保健作用的机理和功效。该书通过通俗易懂的科学语言和实验数据,向读者说明来自大自然的花粉中不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诸多营养成分,而且各种营养成分比较均匀,真可谓是全天然、全营养、全吸收的三全天然营养源。全书以不争的事实向读者证明,花粉能够为人类的健康提供物质基础,从而保证人们

12、的健康,提高人们防御疾病的能力;同时,花粉在治疗某些疾病上,也能发挥其特有的功效。有人说“花粉是长寿的秘密武器”,我看不为过分。我国地域辽阔,花粉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松花粉为我国独有,可供全国食用,还可出口。对花粉的开发和利用前景无量。我乐观地期待着更多的花粉产品问世。解读花粉是一本关于花粉和人类健康高品位的科普读物。作者详细、系统地阐明了有关花粉的基础知识,又指出花粉的种种功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该书的出版,将会进一步促进人们对花粉的科学认识,从而正确地应用花粉。每位读者若能坚持食用花粉,必将会终生受益。 (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会长 杜子端)北美地层孢粉工作者协会简介除国际孢粉学会外,

13、世界最大的具国际性的孢粉学术团体-北美地层孢粉工作者协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ratigraphic Palynologists, AASP) 学术年会将于2006年10月22 25日在美国东部宾州费城市(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举行。有意参加者,可以通过网上查询细节并报名,网址是:http:/www.palynology.org, http:/www.geosciety.org/meetings/2006/ index.htm。今年的年会与美国地质学会(GSA)联合举行,这对北美地层孢粉工作者协会来说已不是第一次了。会议共设4个

14、专题:1)热带环境不稳定性的尺度:寻找各地质时期至今热带环境可变性及其动力学,变化周期性、频繁性的地质证据;2)冰室/热室- 晚古生代植物群和它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应(和美国地质学会煤炭分会、古生物学会共同主持);3)全新世系列的环境灾害:陆地和海洋孢粉学纪录;4地层孢粉学对地质问题的应用。北美地层孢粉工作者协会(AASP)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曾是一个在学术上非常活跃的孢粉学术团体,成立的早期除北美地区的孢粉工作者外,还有主要是欧洲尤其是英国从事孢粉工作的科技人员,上世纪80年代初该会巅峰时会员人数逾1000。和世界上其它古生物、微体古生物学的学术团体一样,AASP从上世纪末开始走下坡路,1999年 时会员人数已下降至771名,至2004-05年又降至五大洲32个国家的508名会员。这一状况当然和全球的大形势有关,广大会员和协会的领导对此感到困惑并经常展开讨论以设法改善。现任主席罗伯特 卡西曼(Robert Cushman) 认为“我们的组织为了生存,和人口必须自然地适应于环境的改变一样,必须改变自己以适应改变了的环境”。通过过去数年来的努力,主要就是扩大协会的影响,已取得一定的成效,首先采取和其他的相关学术团体如美国地质学会、美国石油学会(AAPG) 等联合举办会议,相互接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