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汇编]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38063824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汇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 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 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 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系统: 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 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4.系统方法: 是指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和分析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第二章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战略管理: 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 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2.全面质量

2、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 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第三章管理环境、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1.一般环境: 亦称宏观环境或社会大环境,主要指可能影响组织的广泛的经济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社会文化 环境、科技环境和全球化环境等。 2.经济环境: 是指组织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状况,包括消费者购买力、利息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社 会总体价格水平等都属于经济环境的范畴。 3.政治和法律环境:主要是由在不同层次上影响着各类组织活动的政府的政治活动、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各种 措施等形成的复杂体。 4.社会文化环境:是由生活在一定社会

3、中的人口因素以及相应的人们的态度、要求、期望、信念等构成的。 5.具体环境: 往往称为产业环境或者行业环境,是指那些对管理者的决策和行动产生直接影响并与实现组织目标 直接相关的要素。 6.社会责任: 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7.道德: 是指规定行为是为的惯例或原则。 8.管理道德问题:促使人们关注组织的管理者如何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以及其背后所依据的准则,即管理道德 问题。 9.个人特征: 是指个人早年形成的、关于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的基本信条,它们成为组织中个人的一套相对 稳定的价值准则。 第四章计划工作概述 1.计划工作: 是指制定

4、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 出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限定因素原理:是指妨碍目标得以实现的因素,也就是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抓住这些因素,就能实 现预期目标。 3.许诺原理: 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 的可能性就越小。 4.灵活性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 5.改变航道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得越多,管理者定期地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为保证所要达到的 目标而重新制定计划就越重要

5、。 第五章目标与战略 1.目标: 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2.目标管理: 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 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3.战略: 是为了实现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对所要采取的行动方针和资源使用方向的一种总体项目。 4.制定战略: 直接改变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实力为目的的项目活动称之为“制定战略”。 5.企业的核心能力:是指竞争对手无法迅速模仿的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6.使命: 是社会对该组织的基本要求,各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都应当有一个使命。 7.战略: 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

6、、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 8.政策: 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 9.项目: 是战略目标的具体展开,当战略目标确定以后,关键是项目的选择和有效实施。 10.预算: 作为一种计划,是以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一种报告书。 11.程序: 规定了如何处理那些重复发生的例行问题的标准方法。 12.规则: 是针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 13.总成本领先战略:主导思想是以低成本取得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14.差异化战略:使企业在行业中别具一格,具有独特性,并且利用有意识形成的差异化,建立起差别竞争优势, 以形成对“入侵者”的

7、行业壁垒。 15.集中化战略:是主攻某个特殊的细分市场或某一种特殊的产品。 第六章预测与决策 1.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指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预期的内外部环境。 2.预测:是指对未来环境所做出的估计。 3.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4.例行问题:是指那些重复出现的、日常的管理问题。 5.例外问题:只有那些偶然发生的、新颖的、性质完全清楚、结构上不甚分明的、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才属于例外 问题。 6.程序化决策: 是指决策可以程序化到呈现出重复和例行的状态,可以程序化到制定出一套处理这些决策的固定程 序,以致每当它出现时,不需要再进行重复处理。通

8、常称为“结构良好”的决策。 7.非程序化决策:表现为决策的新颖、无结构,具有不寻常影响。 8.外推法:是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 9.时间序列分析法:即按时间将过去统计得到的数据排列起来,看它的发展趋势。 10.主管决策法:指的是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成就,采取有效的组织形式,在决策过程中,直接利用专家们的 知识和经验,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和资料,提出决策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并做出评价和选择。 11.计量决策方法: 亦指决策的 “硬技术”,是建立在数学工具基础上的决策方法,它的核心是把决策的变量与变量、 变量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用数学式表示出来,即建立数学模型。 第七章组织工作概述 1.

9、组织工作: 就是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过程。 2.组织结构: 是组织中划分、组合和协调人们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的框架,表现为组织各部分的排列顺序、 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和相互关系。 3.技术: 是将组织的输入变为输出的转化过程。 4.目标统一原理:是指组织中每个部门或个人的贡献越是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就越是合理有效。 5.分工协作原理:是指组织结构越能反映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必要的各项任务和工作分工,以及相互间的协调,组 织结构就越是精干、高效。 6.管理宽度原理:是指组织中管理者监督管辖其直接下属的人数越是适当,就越是能够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 7.责

10、权一致原理:是指在组织结构设计中,职位的职权和职责越是对等一致,组织结构就越是有效。 8.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对组织结构中职权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处理得越是适中,就越是有利于组织 的有效运行。 9.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理:是指越是能在组织结构的稳定性与适应性之间取得平衡,就越能保证组织的正 常运行。 第八章 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 1.职位设计: 就是将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2.管理宽度: 又称管理幅度,是指管理者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 3.部门: 是指组织中管理者为完成规定的任务有权管辖的一个特殊的领域。 4.直线型组织结构:又称单线型组织结构,它是最

11、早使用的一种结构类型,也是最为简单的一种类型。 第九章 组织中的职权配置 1.职权: 是经由一定的正式程序赋予某一职位的一种权利。 2.职责: 是某项职位应该完成的某项任务的责任。 3.直线职权: 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作出决策、发布命令等的权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指挥权。 4.参谋职权: 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辅助性职权,包括提供咨询、建议等。 5.职能职权: 是某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原属于直线管理者的那部门权力,大部分是由业务或参谋部门的负责人 来行使的。 6.授权: 是指上级委授给下属一定的权力,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之下,有相当的自主权、行动权。 7.职权分裂: 当解决一个问题或

12、做出一项决策必须汇总两个或更多的管理者的职权才能实现时,就认为解决这一 问题的职权是分裂的。 8.组织运营的分散化:是指组织的各个部门及管理者分散在不同的地理区域。 9.活性化: 是员工参与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意味着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员工在规定的限度内拥有做出决 定和采取行动的知识、技能、职权以及意愿,同时,他们对自己行动的后果以及对企业的成功又有着高度的责任 感。 10.个人管理: 指的是整个组织中的最高决策权集中在一个人的手里,由他对整个组织负责。因此又叫个人负责制。 11.委员会管理:组织中的最高决策权交给两位以上的管理者,也就是把权力分散到一个集体中去,即为委员会管 理。 第十章

13、 组织变革 1.组织变革: 指组织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进行改革和适应的过程。 2.业务过程再造:为了在诸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这些关键的当今绩效指标方面实现剧烈的改进、而对业务 过程进行的根本的再思考和激进的再设计。 第十一章人员配备工作概述 1.人员配备: 是指对管理者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其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 中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2.职务要求明确原理:是指对主管职务及其相应人员的要求越是明确,培训和评价管理者的方法越是完善,管理 者工作的质量也就越有保证。 3.责权利一致原理:是指组织越是想要尽快

14、地保证目标的实现,就越是要使管理者的责权利相一致。 4.公开竞争原理:是指组织越是想要提高管理水平,就越是要在主管职务的接班人之间鼓励公开竞争。 5.用人之长原理:是指管理者越是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职位上,就越能使组织得到最大的收益。 6.最合适的人选:并不是指那些在各方面都完美无缺的人,而是相对于某个特定职务来看候选人的长处适合于这 个特定的职务。 7.不断培养原理:是指任何一个组织,越是想要使其管理者能胜任其所承担的职务,就越是需要他们去不断地接 受培训和进行自我培养。 第十二章管理人员的选聘、考评和培训 1.管理愿望: 就是指人们希望从事管理的主观要求。 2.管理能力: 也就是指完成管理

15、活动的本领。 3.内部提升“内升制” :是指从组织内部提拔那些能够胜任的人员来充实组织中的各种空缺职位。 4.从外部招聘“外求制”:是从组织外部设法得到组织急需的人员,特别是那些起关键作用的人员。 5.人才生命周期:一个人才在组织内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引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落阶 段。 6.技术技能: 是指管理者通晓和熟悉某种专业活动。 7.人事技能: 是指管理者作好本职工作并带领下属人员一起发挥合作精神的能力。 8.概念技能: 是指系统的全面管理的技能。 9.有计划地提升:就是管理者按计划的途径,经过锻炼,由低层到较高层次的主管位置。 10.临时性提升:是指当某个管理者因某

16、些原因,例如度假、生病或因出差而出现职务空缺时,组织指定某个下级 管理者为代理人。 第十三章领导工作概述 1.领导工作: 是指对组织内部每个成员和全体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使个体和 群体能够自觉自愿而有信心地为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努力。 2.领导工作的实质:就是管理者根据组织的目标和要求,在管理过程中学习和运用有关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沟通、 激励等手段,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力,使之适应环境的变化,以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3.指明目标原理:是指领导工作越是能使全体人员明确理解组织的目标,则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做的贡献就会 越大。 4.目标协调原理:是指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能取得协调一致,人们的行为就会趋向统一,从而实现组织目标所取 得的效率就会越高,效果就会越好。 5.命令一致原理:是指管理者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下达的各种命令越是一致,个人在执行命令中发生矛盾就越小, 领导与被领导双方对最终成果的责任感也就越大。 6.直接管理原理:是指管理者同下级的直接接触越多,所掌握的各种情况就会越准确,从而领导工作就会更加有 效。 7.沟通管理: 是指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