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园林规划)动力工程领域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013302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园林规划)动力工程领域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乡、园林规划)动力工程领域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乡、园林规划)动力工程领域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乡、园林规划)动力工程领域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乡、园林规划)动力工程领域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园林规划)动力工程领域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园林规划)动力工程领域精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动力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09年10月)动力工程是研究工程领域中的能源转换、传输和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一次能源消耗和污染物质排放,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工程技术领域。以工程热力学、气动热力学、燃烧学、传热传质学、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学及其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加强能源科学技术创新,探索能量转换过程中的规律、设计准则与新方法。基于对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能源与环境二者地位和制约关系的思考,面向国家能源、动力、环境领域战略需求,为能源、动力、环境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本领域涉及动力机械及热工装置的设计、制造运

2、行、控制、试验研究的基础理论、工程技术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能量的转换与传递过程,主要目标为利用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化工技术、测控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洁净利用。动力工程相关的学科领域有: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包括电厂热能动力、冶金热能工程、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等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包括内燃机、汽轮机、锅炉与换热设备等学科)、流体机械及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制冷与低温技术、以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和控制技术等。为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特制定此动力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动力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

3、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可以熟练地阅读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二、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4年。三、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

4、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原则:课程设置遵循先进性、灵活性、复合性、工程性和创新性五个基本原则。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选修课程等。学分要求: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其中课程学习要求不少于30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必修课程除公共基础课外,原则上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中选,总共

5、必修课程不低于19学分,如果专业方向有特殊要求的,必修课程可以在相应一级学科工学硕士课程设置中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选;选修课程至少3门11学分。具体课程设置:属性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备注公共基础课自然辩证法与科技革命543必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01通识案例必修课200英语726必修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2微分方程数值解402微分方程数值解402张量分析402数值线性代数201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高等工程热力学603高等流体力学603两相流动与热物理603计算传热学402气体动力学基础402流体力学导论402热物理实验原理与技术402对流传热与传质402传热设备与技术402太阳能

6、热转换原理402高等计算流体力学402热传导与热辐射402传热传质学402相变储能:理论和应用402有化学反应的湍流两相流402燃烧理论402煤的流态化燃烧402太阳能光伏技术和应用402辐射换热402湍流燃烧402建筑节能技术402高等传热传质学402火灾科学导论402高等能源工程402传热系统与技术402热工设备过程数值模拟与控制402热工系统和设备402热工量测与控制402能源系统工程402工业生态学402生物质热解与气固两相流402制冷装置自动化402选修课技术类选修课热科学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201与新材料领域相关的传热问题201高等强化传热技术201数学物理方法402有限元方法4

7、02最优化算法603管理类选修课现代企业管理402决策分析603知识产权司法保护402风险管理402组织行为学402客户关系管理402创新管理402高级沟通技巧201英语语法阅读402英语语言技巧 201专业综合课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进展系列讲座201学位要求不少于1个学分力学进展系列讲座纳米科技前沿讲座核科学与技术前沿讲座理论流体力学的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IT&管理系列讲座讨论课402必修环节开题报告2共5学分中期报告2工程实践与学术交流1五、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动力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工程实践与学术交流,必修环节的总学分数不少于五学分。1. 开题报

8、告研究生必须调研、查阅中外文献,了解本学科或本研究方向国内外研究进展,确定研究内容,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预期成果、论文工作时间安排等。开题报告由培养单位组织,除保密论文外,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开题报告具体时间由各培养单位自行确定,但距离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半。2. 中期考核在学位论文工作的中期,各培养单位应组织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考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除保密论文外,中期考核应公开进行,具体时间由各培养单位自行

9、确定,但距离申请答辩的时间一般不少于半年。3. 工程实践与学术交流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课题组的学术讨论会和国内外的各类学术活动,参加工程实践活动。各培养单位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单位研究生参加科研实践、学术报告的具体要求。六、学位论文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鼓励实行双导师制,

10、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七、论文评审与答辩 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2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八、学位授予在规定时间内,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学分,成绩合格,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