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989310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数马河口中心小学 徐曙玲第一课时 数花生教学目标: 1.结合多种数数活动,会数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的意义。2.在多样化的数数活动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感受数数的乐趣。3.通过数数培养数感,感受位值教学重点:会数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的意义。教学难点: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感受数数的乐趣。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花生 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 谈话导入1.你家里有几口人?每天上几节课?一天吃几顿饭?咱们班有多少名同学?你今年几岁了?2.老师还想知道咱们班的同学是否都来了?现在咱们就按顺序说出你的学号。 3.看来生活中处处都有数,从

2、今天开始我们就来认识生活中的数。 4.课件出示花生图:你们认识他吗?能说说你对他的了解吗?5.老师让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剥好的花生,可老师想知道你们谁带的花生多,谁的花生少?谁能为老师想出一个好办法?6.板书课题:数花生 注意数字的读法。二.学习新知(一) 1.出示课件:像老师这样一个一个地数。现在就动手数一数,你桌面上的花生,数出100粒花生。看谁数的又快又准 。 2.老师考考你在数到29时,他的后面是多少?58的后面呢?98的后面呢? 3.怎样知道你数的对不对?有什么好办法?学生各抒己见。4.老师建议;同桌互换数并且换一种方法两个两个地数,看看同桌数的和你数的是否一样?有信心吗?出示课件:像老

3、师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指导学生说出8后面是谁?18呢?28呢?)5.师小结:一个一个,两个两个地数都可以数出花生的个数,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6.开火车数。(二)1.我们刚才是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数的,除了用这两种方法,你还有什么方法会数得更快吗?2.出示课件: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3.学生亲自动手继续数花生,可以数出声音来,边数边分出堆来。4.学生一起大声数。5.开火车数。(三)小结 现在回忆一下,刚才数花生都是怎样数的?在实际生活中怎样选择数数的方法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三.巩固练习 书中23页练一练四.总结:通过数花生这一课,你学会了哪些数数方法?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数数花生

4、一个一个 1.2.3.4 两个两个 2.4.6.8 五个五个 5.10.15.20 十个十个 10.20.30.40第二课时 数一数 教学目标: 通过数数活动,使学生初步对学会数数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地数出1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和培养学生数数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地数出10以内的数,培养学生数数能力。 教学难点:能正确数出生活中的事物的数量。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同桌同学互相唱数。然后先请几位会数的同学数给大家听,再请不会数的同学试着跟大家数几次。二、新授:1、课

5、件出示上学图,激化学生观察兴趣。多媒体课件显示: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教师:这是什么地方?(学校) 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校园图中出示一位老师。教师:一位老师来到校园里正准备迎接学生们的到来。再出示两位学生(生:老师好。同时鞠躬、敬礼。师:同学们好。)教师:这两位学生真有礼貌啊。接着陆续出示一组一组的学生,最后从天边飞来7只小鸟(伴有鸟叫声)。2、数图中的数量。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分组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如:一面国旗、一位教师;两个同学向教师敬礼、两个同学跳绳;3个同学在踢球;有4个垃圾桶;远处有5栋相同的楼

6、房;花坛里有6朵花;天空有7只鸟;楼边有8棵树;校园里有9个女学生;10个男学生等)。(1)数数量是1的事物。 教师:有几面国旗? 配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图。 教师:图中还有哪些数量是1的事物? 同桌的同学相互说说。然后课件出示数量是1的事物,如一位教师、一个足球(2)数数其他数量的事物。仿照 (1) 进行。 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教师可以请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3)认读110各数。 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数。如果读错了,可以让学生数一数圈里的人或物,然后纠正读错了的数。如果有时间,教师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字让学生说出数。(4)数

7、教室里的实物。分组学习:四个同学一组说说教室里的实物,如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每组有几个同学.最后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小结。3、写字准备练习。教师在事先画在黑板上的写数字练习格里,边示范边向学生说明画线的方法:画横线要由左向右,画竖线要由上向下。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格里试着按虚线点描一个样子,教师巡视检查,合格后,让学生自己在书上独立描。描完虚线点后,再让学生装在练习格里独立写一写。三、课堂小结:教师: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树呀、房子呀、小鸟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窗等,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第三课时 数豆子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8、。 2在活动中培养数感。 3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 4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具准备:黄豆若干,计数器22个,塑料盆、小桶、纸盒子若干,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数数,初步体会估数) 谈话:今天我们每组的桌子上都有豆子,上数学课拿豆子是干什么用的呢?(可让学生说一说)豆子是帮助我们学习数学的。今天我们看谁会思考、会观察、会从玩豆子中发现数学问题,请大家听清要求: 1玩的时候,同学之间要会合作,互相谦让。 2玩豆子的时候要注意,别让豆子掉到地上。 同桌两人玩豆子。 1其中一人抓一把豆子,猜一猜有多少粒。 2两人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 3看谁猜得最接近。 4活动结束时,我就站

9、在这儿,你就马上停止了。 (教师要走近学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合作中的问题) 活动二(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读、写数) 师生互动活动。 1你们玩得真开心,我也想抓一把豆子。(教师抓一把豆子)猜一猜我一把抓多少粒豆子? (1)学生猜,教师不做评价。 (2)怎么知道有多少粒豆子呢? (3)交流数的方法。 2我每组都给你们抓一把豆子(教师边说边抓),数一数到底有多少粒豆子? (1)小组内数豆子。 (2)小组汇报有多少粒豆子。 3在计数器上拨出你们小组数出的数? 4怎么写这个数,请你试着写一写。 (1)每组派代表到黑板前写数,其他学生在练习纸上写。 (2)老师根据学生写的数,进行适时指导。(例如6

10、2:6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 (3)同桌交流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5现在回过头来,说一说我(指教师)一把大约抓多少粒豆子?(引导学生找一个中间值) 活动三(在估数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读、写数的方法) (一)同桌两人玩豆子。 1其中一人抓一把豆子,一起猜有多少粒,猜后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并写出这个数。 2你一把大约抓多少粒豆子?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二)指定物体量豆。(体会估计需要有依据) 1一小桶豆子有多少粒呢?让学生自由地猜,猜的结果反差太大,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想方法估计。 2两人一组,装满一小桶豆子,想办法估计,看谁估计得比较准确。 3交

11、流你是怎样估计的。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4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并写出这个数。 活动四通过游戏,激发学生读、写数的兴趣) (一)拨数游戏 1一个拨数,两个同时读并写出这个数。 2全班交流。(教师注意抓住对特别的数的处理,例如90,66等数) 3认识百位。可以介绍一下三位数和两位数。 (二)猜数游戏 1全班一起做猜数游戏。 (1)在你的纸上悄悄写一个两位数。 (2)指名猜一名学生写的数。(其他学生猜,该生做提示) (3)教师试猜一个数。(用区间套的方法) 2同桌两人玩,一人在心中想一个两位数并写下来,另一个人猜这个数。 谈谈你对这节课的感受。第四课时 谁的红果多教学目标:1、结合具

12、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以及100以内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进一步积累比较数的大小经验,发展数感。3、通过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学习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难点:掌握比较数的大小方法。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 情境引入(看一看)师:同学们,小熊和小猴觉得我们同学很聪明,经常帮它们解决问题。看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数学问题?(课件出示主题图)生:小熊有多少个红果?小猴有多少个红果?谁的多?师:怎样来比较谁的红果多?你有什么办法?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并选出你们最好的办法与同学们

13、交流。二、 探究新知:1、 学生分小组交流(想一想、比一比)2、 学生班内交流(说一说)3、 可能会有的方法1往下数数比较。2实物模型比较。3借助中间数比较。4借助计数器比较5用数的组成比较4、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找到这么多好方法,谁能总结一下,我们可以用那种方法比较简便?能说说原因吗?5、师生共同总结:根据数的排列顺序比较,用实物模型比较,借助中间数比较,借助计数器比较,用数的组成比较。三、巩固练习:1、请同学们看书的四种方法你有什么新的理解在练习中可以提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教材p29练一练2、第1题。要求让学生对照计数器写出要比较的两个数,然后再比一比。3、第2题。答案不是唯一,

14、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对照数线进行思考。4、第3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比较大小,但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5、第4题让学生用不同熟悉的方式表示数。6、第5题本题是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三、 课堂小结1、用数数的方法比较大小,看数的组成比较大小,桉数的顺序比大小。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学到了什么?五、板书设计谁的红果多21183234 10099第五课时 小小养殖场教学目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2、能在具体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教学重点: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这些概念的含义,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它们在程度上的区别。教学难点:能正确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物朋友(课件出示小白兔),他带来一道题目要来考考我们班上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不好?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课件出示:不同颜色的三杯水,让学生观察。(一)直观比较 1、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三杯水,然后说一说谁比谁多?2、师:那2号杯子、3号杯子比1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