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第九章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936459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金融学第九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货币金融学第九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货币金融学第九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货币金融学第九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货币金融学第九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金融学第九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金融学第九章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有关商业银行的基本理论,如商业银行的概念与起源、职能作用、组织结构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学习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如资产负债业务、中间及表外业务;还要学习有关商业银行的一些基本管理方法,学完本章后,你应当知道: 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及职能作用;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演变发展过程; 商业银行开展的基本业务;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内容及方法。,2,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第一节 什么是商业银行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管理理念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本章教学内容,3,9.1 什么是商业银行,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中

2、的主体,是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代商业银行是从早期的货币经营业演变而来的。要理解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有必要了解早期货币经营业及其业务特点。,9.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5,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9.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早期的货币经营业,1.业务范围: 业务范围有限,多是货币保管、兑换、鉴别、汇兑、收取服务费等与货币流通技术性处理有关的服务工作。,6,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9.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2.业务特点: 保有100%的现金准备,客户交予保管的货币不用于贷款生

3、息;在代客保管货币的活动中,要向客户收取保管费,而不是相反。,早期的货币经营业,7,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9.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原始银行演进为现代商业银行的三个转折点 全额准备金制度演变为部分准备金制度,使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得以扩大; 保管凭条演化为银行券,使现代货币得以产生; 保管业务演化为存款业务,并使支票制度、结算制度得以建立,使商业银行具有了创造货币、创造信用的功能。,现代银行业产生的两条途径,组建新的股份制银行,旧有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转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银行,现代商业银行,9.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9,

4、二、商业银行的概念,传统的概念:商业银行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的、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金融企业。,现代发展的概念:运用公众资金、以获取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并在经济生活中起着多方面作用的金融服务企业。,9.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9.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1,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有了货币,自然就有了多余货币的储蓄问题。古人存钱不外两种方式:存入储蓄机构;藏在自己家里。,中国最早的存款机构:寺院 中国最早的储蓄机构不是银行

5、,而是寺院。寺院数目多,分散广,很有资财;又是佛住的地方,人们不敢偷寺院的东西。所以,存款在寺院,既稳妥又方便。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寺院就兼营存放款业务。,9.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2,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发行纸币的银行,是1896年盛宣怀向清政府奏请开办,于1897年4月26日正式开业的。,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9.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3,9.1.2 商业银行的功能,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的功能(P190) 1. 信用中介功能 2. 支付功能 3. 信用创造功能 4. 政策功能 5. 服务性功能,1.按资本所有权划分: 私人银行、合伙组织的银行

6、国家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 2.按组织制度划分: 单一银行制、分支行制、持股公司制、 连锁银行制、代理银行制,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9.1.3 商业银行的制度,一、组织制度,1.按业务对象分: 批发性银行、零售性银行、批发零售兼营性银行 2.按地域范围划分: 地方性银行,区域性银行、全国性银行,国际性银行 3.按业务经营范围分: 职能分离型银行、全能型银行,9.1.3 商业银行的制度,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二、商业银行的类型,:,:,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现在实行的是银行分业经营和管理的制度。 美国的职能分工型金融体制已经于1999年11月4日转变为实行全能银行制,结束了长达60多

7、年的分业经营体制。 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银行业经营制度的发展趋势。,9.1.3 商业银行的制度,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三、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9.1.3 商业银行的制度,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银行业务综合化 银行经营电子化 银行发展国际化 银行竞争白热化 银行风险扩大化,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9.1.4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19,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9.2 商业银行经营理念,9.2.1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P.196),20,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9.2.2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资本金是银行的股东投入的货币或者保留在银行的收益。是银行最基本的资金来源。是商业银行

8、建立并开展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一、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职能,保护职能:商业银行安全经营维护信誉的最后屏障。,营业职能:保障商业银行正常开业和经营的前提和基础。,管理职能:通过对最低限额和构成的规定,控制商业银行的扩张能力和提高抗风险能力。,21,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9.2.2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二、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构成,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商业银行资本金必须包括以下两个部分并且应该达到风险资产的8%,其中核心资本应达到其50%。附属资本不能超过核心资本的100%。,核心资本: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积累和未分配利润等四个方面构成。是资本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附属资本:由非公开储

9、备、重估资本、各种准备 金、债务股本和次级长期债券等五个部分组成。,9.2.2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三、商业银行对资本金的管理,商业银行对资本金的管理应该遵循以下原则(P199):,集中原则,保全原则,增值原则,流动原则,充足原则,配比原则,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四、巴塞尔协议,9.2.2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巴塞尔协议是国际银行业的一种联合协议监管。该协议也泛指国际清算银行各成员国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协议。主要有下面三个协议(P.200),1988年7月的巴塞尔协议,1997年9月的巴塞尔协议,2004年4月的巴塞尔协议,9.2.3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第9

10、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1、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资产管理理论阶段,这种理论以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作为经营管理的重点。即银行的负债决定了银行的资产运用。银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都是通过合理安排资产的配置获得的。,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9.2.3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二、负债管理理论,(一)负债管理理论成因分析: 第一,追求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市场激烈竞争的外在压力。 第二,经济的发展,资金需求的上升,迫切需要银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资金。 第三,银行管理制度的限制,严重的通货膨胀,存款利息在吸引资金方面的吸引力越来越小,竞争力下降。 第四,存款保

11、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进一步增强了银行家的冒险精神,刺激了负债经营的发展。,9.2.3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二、负债管理理论,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在保证流动性方面,没有必要完全依赖建立分层次的流动性的储备资产的方式。一旦商业银行需要周转资金,完全可以向外举债。该理论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以负债作为保证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经营重点。 第二、主动负债是该理论的重要方法。 第三、负债经营是实现商业银行流动性和盈利性均衡的工具。,(二) 负债管理理论基本内容:,1、为银行加强经营管理、保证流动性方面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较好的解决了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矛盾; 2、

12、为银行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贷款投放创造了条件; 3、由于主动负债增强了银行的资金实力,因而也就增强了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了市场影响力,商业银行的作用更加显著。,9.2.3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二、负债管理理论,(三)负债管理理论意义,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9.2.3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二、负债管理理论,(四)负债管理理论局限性 与“三性”均衡的要求发生矛盾。 负债经营可能引起债务危机,导致经济的全面波动,特别是可能引发、助长通货膨胀。 如果商业银行的外部债务过多,而资产又不能及时收回,为了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只好滥用自己信用创造的功能,更多的派生存

13、款,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微观与宏观的危机凸现。,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9.2.3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三、资产负债管理理论,20世纪70年代,金融市场利率大幅上升,负债成本大增,银行盈利减少;同时利率管制放松,主动负债的必要性降低了。在这种环境下,单纯通过资产或负债管理都无法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也就应运而生了。 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开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出现了一种还不成熟尚未有形成体系的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向表外业务拓展业务空间。,9.2.3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2、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概

14、念及必要性,这种理论的核心在于:通过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调整资产与负债的总量、结构等方面的差异达到相互搭配,以实现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三者的协调,达到商业银行自我控制、约束与发展的理想境界。 资产负债管理是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P.203),9.2.3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原则,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对称原则:银行资产和负债的规模、结构和期限方面都需要保持一定的对称性。,目标互补性: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可以相互比较、替代和叠加。目的是使这三者的综合效用最大化。,资产分散原则:通过对资产和负债的适当分散,避免风险过于集中。,9.2.3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15、,4、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方法,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差额管理法、比例管理法、资金汇集法、资金分配法、线性规划法等等。下面简要介绍差额管理方法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法:,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差额管理方法:该方法在于通过对资产负债的利率的合理搭配,根据利率变化趋势,扩大或缩小利差来达到避免利率风险、提高资金效益的一种管理方法。前提条件是利率市场化。,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银行通过建立一系列指标体系来约束资金营运的管理方法。主要指标体系也包括三大类:安全性比例指标、流动性比例指标和盈利性比例指标。具体指标种类可以参见P205。,一 、商业银行风险的概念 风险: 由于事物的不确定性而存在的损失

16、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风险: 指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使商业银行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9.2.4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9.2.4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二 商业银行风险的特征,普遍性 扩散性 隐蔽性 客观性,三 商业银行风险的种类,政策风险 信用风险 利率风险 法律风险 国家风险,资本风险 流动性风险 决策风险 结构性风险 经营性风险,外部风险: 内部风险:,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9.2.4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四 商业银行风险的处置(P208),风险的预防: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设置防“火”屏障。 风险的回避:对风险明显的经营活动避重就轻 风险的分散: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风险的转移:用合法手段转移风险 风险的补偿:用资本、利润、抵押品等补偿遭受的损失,9.2.4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五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五级分类管理,9.2.4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一)贷款风险分类管理的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