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同学书演示教学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7935619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PT 页数:184 大小:6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告同学书演示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84页
告同学书演示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84页
告同学书演示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84页
告同学书演示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84页
告同学书演示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告同学书演示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告同学书演示教学(1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告同学书,同学们,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在迎接春天中开始这门课程的学习,这学期我们会全程录像!在这里我希望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一、上课不要走动,我们一直在录像 二、不要吃东西、交头接耳、有亲昵动作 三、不要缺课、迟到、早退! 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做好提问、回答问题的准备 五、教学改革是探索式的,希望大家踊跃参与!,“天生蒸民,有物有则” 诗经大雅 蒸民 取意为“合乎天道自然之制度规则”,其中的“制度”既包括很多。,自然资源法学,主讲:杨华 主教409C,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自然资源法概述第三章 自然资源法律关系第四章 自然资源法的法律属性与理论定位第五章 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原则第六章 自然资源

2、法的基本制度构成第七章 自然资源法律责任第八章 土地资源法第九章 水资源法第十章 矿产资源法第十一章 森林资源法第十二章 野生动植物资源法第十三章 草原资源法第十四章 防沙治沙法第十五章 海洋资源法第十六章 渔业资源法,自然资源还可以按照其存续状态划分为存量资源和流量资源;按照其对人类社会的用途划分为工业资源、农业资源、旅游资源等;也可以按照其基本属性划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矿物资源、生物资源等。究竟采用如何的分类标准,主要取决于研究的目的与要求。,人均土地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人均矿产资源占有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

3、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人均林木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三、自然资源的特征,(一)自然资源的自然性 (二)自然资源的社会性 (三)自然资源的整体性 (四)自然资源的相对性,四、与自然资源的相关概念,(一)自然资源与环境 (二)自然资源与资源产品,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一、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二、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对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具体方式和途径 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也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四、自然资源的保护,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法,一、自然资源日益显著的社会属性,(一)自

4、然资源的稀缺性 (二)自然资源与绿色核算体系 (三)自然资源与生产力的密切相关性,二、自然资源的社会属性及其法律调整,第四节 自然资源法学,一、自然资源法学的概念 新兴的学科 重视不同学科的借鉴与发展 必须吸收自然科学的成果,是指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规律,以及自然资源立法、执法和司法时间进行理论概括的学科。,二、自然资源法的研究对象 三、自然资源法学的研究方法 历史分析 比较分析 经济分析 实证分析,第二章 自然资源法概述第一节自然资源法概念和调整对象,一、自然资源法的概念 自然资源法是调整人们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注意理解:

5、(一)自然资源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社会关系 (二)自然资源法是特定法律规范的总称,二、自然资源法的调整对象,(一)自然资源的权属关系 (二)自然资源的流转关系 (三)自然资源的管理关系 (四)自然资源的其他关系,第二节 自然资源法的特征,自然资源法的特征,宏观性 综合性 社会性 科学技术性 可持续发展性 一定的国际共同性,第三节自然资源法的任务目的和作用,一、自然资源法的任务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保护自然资源 二、自然资源法的目的 一是保障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是加强对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三、自然资源法的作用,一是合理开发加强保护 二是提高管理机关和社会公众的自然资源法意识 三是维

6、护我国自然资源权属并加强立法和国际交流,第四节 自然资源法的渊源,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 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法律解释 国际条约与协定,第五节 自然资源法律规范,一、自然资源法律规范的定义和特征 概括性 综合性 确定性,二、自然资源法律规范的分类,(一)根据自然资源法律规范规定的主要内容,可以将其分为抽象性规范和具体性规范。 (二)、根据自然资源法律规范规定的不同作用方式,可以将其分为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第六节 自然资源法的体系,一、自然资源法体系的概念 主要是从自然资源法的内部结构上对自然资源法进行的理论分析和定位,它是指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法所应具有的内在统一、有机联系的

7、系统性与整体性。,二、合理确定自然资源法体系的主要考虑因素,(一)、确定对自然 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管理的宏观战略和基本制度安排 (二)、对自然资源的分类管理 (三)、自然资源行业管理 (四)、生态保护 (五)、与国际接轨,三、自然资源法体系的构成。,(一)综合自然资源法 (二)自然资源品种法 (三)自然资源行业法 (四)自然资源保养法 (五)国际自然资源法,第三章 自然资源法律关系第一节 自然资源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一、 自然资源法律关系的概念 是指自然资源法主体在自然资源开放、利用、保护、管理等社会关系中形成的,由自然资源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权利义务关系。,二、自然资源法律关系的特征,(

8、一)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而产生的社会关系 (二)是由自然资源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的社会关系 (三)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第二节 自然资源法律关系的构成,一、自然资源法律关系的主体,(一)自然资源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二)自然资源法律关系主体的分类 (三)自然资源法律关系具有明显的综合性,二、自然资源法律关系内容,(一)自然资源法律关系内容的概念 是指根据自然资源法的规定,自然资源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的总和,即自然资源法律权利和义务。 (二)自然资源法律关系内容的特征,三、自然资源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产品 (二)自然资源行为,第三节 自然资源法律关系的运行,一、自然资源

9、法律关系的运行的概念 是指自然资源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过程 二、自然资源法律关系运行的条件,第四章 自然资源法的法律属性与理论定位第一节 自然资源法的法律形态演变,一、自然资源法的法律形态演变概述 是指自然资源法在其不同发展阶段借以存在的法律形式与状态的外在表现,自然资源法律形态演变的社会因素: 首先,对自然资源的社会定位不同 其次,对自然资源的社会定位不同 最后,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社会情势不同,二、自然资源法法律形态的发展与进化,(一)十九世纪以前的特别物权法时期 (二)十九世纪初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单行法时期 (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的体系化时期,第二节 自然资源法的法律理念变

10、迁,一、自然资源法的法律理念变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社会化 (二)生态化,第三节 自然资源法的部门法属性分析,一、对自然资源法部门法属性研究现状的概括与评析,二、确定自然资源法部门法属性的基本思路,(一)超越传统的法学思维定势 (二)破除相关部门法之间的门户之见 (三)体现自然资源法自身的演化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三、自然资源法的部门法属性分析 首先,对环境法的拓展理解 其次,自然资源法进一步的生态化发展,第四节 自然资源法与相关部门法的区别与联系,一、自然资源法与民法 二、自然资源法与行政法 三、自然资源法与经济法,第五章 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 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原则概述,一自然资源法

11、的基本原则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 是指贯彻自然资源法整个法律领域始终,具有普遍知道意义和约束力,全面体现自然资源法内在质地的规定性与本质特征并购成该法律领域的根本性规则,(二)特征 首先,显示自然资源法价值取向的独特性 其次,表现自然资源法自身法律价值的普遍性与整合性 最后,体现对自然资源法律制度与规范的指导性,第二节 自然资源权属确定的国家控制原则,一、自然资源权属确定的国家控制原则的概念 是指在确定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管理权以及其他权益的范围、归属及其流转等问题上,应该由国家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立法予以确定,保证国家占据决定性的支配地位.,二、自然资源权属确定的国家

12、控制原则的依据,(一)体现和贯彻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要求 (二)发挥国家对自然资源宏观调控职能的重要保证 (三)满足自然资源特殊属性对权属制定设计的内在要求,三、自然资源权属确定的国家控制原则的贯彻,(一)重要的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二)由国家依法确定自然资源各种用益性权利 (三)由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权属流转进行必要的干预和限制,第三节 合理规划与利益平衡的原则,一、合理规划与利益平衡的概念 是指在围绕自然资源的开放、利用、保护、管理等各项工作而展开的一系列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由国家在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承载能力及社会经济需求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方式和程度等方面的

13、问题做出合理的安排和规划在自然资源的配置过程中统筹兼顾其自身特点及不同利益要求。,二、合理规划与利益平衡的依据,(一)自然资源分布的地域性差异 (二)自然资源多功能性及开发利用的多目标性所导致的潜在利益冲突,三、合理规划与利益平衡的贯彻,(一)制定自然资源规则,合理确定自然资源开放利用的基本战略 (二)注意协调不同利益主张的冲突,逐步建立适当的利益补偿机制,第四节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原则,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原则的概念,二、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原则的依据,(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潜在冲突 (二)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相互依存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三、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原

14、则的贯彻,(一)加强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影响评估与论证 (二)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加强生态保护对策和手段的运用 (三)增收生态补偿费,第五节 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原则,一、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原则的概念,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原则的依据,(一)在经济上实现自然资源的价值 (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 (三)形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自然资源的配置效率,三、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原则的贯彻,(一)健全和完善自然资源配置的一级市场 (二)发展和完善自然资源的税费制定,第六节 最优利用原则,一、最优利用原则的概念,二、最优利用原则的依据,(一)自然资源的稀缺性 (二)自然

15、资源的整体性与多功能性 (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三、最优利用原则的贯彻 节约利用 综合利用 循环利用,第六章 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制度构成第一节 自然资源法基本制度构成概述,一、自然资源法律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一)概念 是指在自然资源法中,调整特定自然资源社会关系,并具有相同或相似法律功能的一系列法律规范所组成的整合性的规则系统。,(二)特点 调整对象特定性 法律规范整合性 法律功能同质性 法律实施的可操作性,二、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制度构成 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自然资源流转制度 自然资源行政管理制度,第二节 自然资源权属制度,一、自然资源所有权,(一)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及其实现 (二)自然资源

16、集体所有权及其改造,二、自然资源他项权利 概念:是指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自然资源的非所有权人对自然资源享有的使用和收益的各种权利的统称。,(一)自然资源他项权利的法律属性 首先,自然资源他项权利属于特别法上物权 其次,自然资源他项权利是定限物权 最后,自然资源他项权利是用益物权,(二)、自然资源他项权利的改进和完善,1、自然资源他项权利不以实际占有为前提 2、注意协调自然资源他项权利与相关权利的关系 3、强化自然资源他项权利的独立性,第三节 自然资源流转制度,一、确立自然资源流转制度的必要性,(一)体现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二)推动自然资源价值的真正实现 (三)促进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二、构建自然资源流转制度的基本思路 (一)促进流转 是构建自然资源流转制度在宏观方面的基本指导思想,它要解决的是一个必要性的问题。,(二)有限流转 是构建自然资源流转制度在实施层面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所解决的是一个可行性的问题。,三、自然资源权利交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