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园林规划)20建筑装饰工程集成化施工的探索与实践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784185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园林规划)20建筑装饰工程集成化施工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城乡、园林规划)20建筑装饰工程集成化施工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城乡、园林规划)20建筑装饰工程集成化施工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城乡、园林规划)20建筑装饰工程集成化施工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城乡、园林规划)20建筑装饰工程集成化施工的探索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园林规划)20建筑装饰工程集成化施工的探索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园林规划)20建筑装饰工程集成化施工的探索与实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装饰工程集成化施工的探索与实践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周东珊集成化指的是用社会化生产、系列化供应、装配化施工的模式进行规模化建设的统称。集成化的基本原则是:专业社会化、加工机械化、生产批量化、出厂标准化,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近几年来,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在装饰施工方面,从大量使用小型电动工具配合手工操作,很快地转向了以工厂化生产为主的装饰施工之路,完成了装饰施工的重大转变。但是,装饰施工工厂化,并不等于实现了装饰施工集成化,集成化既包括了结构部件的集成,更注重的是成千上万的装饰部件在装饰工程施工中的集成。特别是在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注重节能环保、提倡绿色施工的今天,走出一条科技含量

2、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努力的方向。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一、实现集成化生产在管理上采取的五个措施1、加强技术规划,确定发展方向在集成化施工过程中,公司确定了总体技术规划,主要体现在:、宏观规划,确定各个针对性课题,组织攻关,逐个解决。公司根据近几年来市场出现的新型施工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结合新型建筑装饰工程的技术要求,确定未来几年公司在施工技术方面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满足公司在工程施工领域的需要,另一面带动行业在新技术方面的突破。、成立施工技术研发中心。施工技术研发中心是一个集施工、科研、试验、培训为一体的综

3、合性研发中心,整合专业技术攻关团队、科技攻关小组等优势,形成公司在施工技术领域的龙头,形成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的核心竞争力,引领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不断发展与提高。施工技术研发中心综合分析公司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成立专门的技术攻关部门和攻关小驵,对市场上出现的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机具,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开发、收集、消化能直接或间接用于集成化施工中的技术、材料和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形成工厂集成化施工工艺。集成化施工方式需要大量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信息作为技术支撑,缺少信息往往阻碍某些问题的解决。技术信息量和消化能力是推进集成化发展极其重要的环节。、施工深化集成模

4、块的定型和普及推广。在装饰施工集成化发展进程中,公司各个项目部进行QC攻关,创造许多新的施工设计节点和施工方法,解决了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中关键质量技术问题,产生了一批获奖成果,形成了实木复合套装门制作安装工法、干挂防火木饰面板施工工法等一批企业工法、工艺,为集成化施工提供新的元素。施工技术研发中心对各类深化设计节点进行汇编,形成比较规范、成熟的标准模块和做法。通过技术部门的宏观规划、信息收集与消化,设计标准模块普及与推广,按照计划有步骤加速推进集成化发展进程,力争公司集成化施工的全面实现。、设备配置的转化。由于集成化施工方式强调装饰构配件工厂集成生产,因此,必然导致设备配置上的大转变。在传统施工

5、中,大量采用的小型电动机械将退出现场,设备配套重点是工厂内大型数控加工机械的质量和数量,而现场只配备精确的空间测量仪器,简便的设计计算软件,电脑及网络通信设备。通过提高技术人员设计配套能力和控制工厂的加工设备,提高集成化施工的速度和质量,为此,亚厦装饰投入巨资,建设木制品和石材加工项目。木制品包括:门(包括防火门、防盗门)及门套、窗及窗套、饰面板、线条、固定家具、活动家具、异型装饰构配件等。石材制品包括:大板、异型板、线条等。主要设备从德国、意大利、日本和台湾进口,满足了集成化施工对设备的要求。2、项目管理重心转变项目技术管理由现在重点管理操作工人向转重点管理施工深化设计、成套供应商和工厂生产

6、配套生产转变。在集成化施工方式中,公司的管理具有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一是施工深化设计成为项目技术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它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施工方法、加工方法、安装方法的简易程度,决定着施工成本的高低。二是生产管理的精细化,分工明确,职责到人;三是物料供应的标准化,物料按每件产品、每道工序所需,进行定时、定点、定额的供应和控制;四是现场管理的规范化,现场功能区域划分明确,物料置放统一规范。3、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实现现场技术人员基本技能转变科技人员是科技创新最积极、活跃的因素,公司通过组织培训,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分析开展科技创新的试验,通过反复改进现有科技成果,提高了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传统施工

7、方式要求技术人员熟悉现有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以监督为主。集成化施工方式要求技术人员不仅熟悉以前的预制装配式方法,更要针对现场不同的具体情况,以现场精确测量、收集数据、根据数据进行施工深化设计为主,熟悉和了解相关(水、暖、电、通风、消防等)专业的知识,将复杂的现场情况转化为可加工的工厂标准。通过技术人员对复杂的构配件先分散后集成、机电洞口预留、安装偏差调节等设计,将构配件加工尺寸相对统一,便于集成批量加工和现场安装。公司干挂防火木饰面板制作安装工法等一大批成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造出来的。4、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公司对现场施工人员加大了培训力度,加强对工人的工艺技术的培训

8、和教育,严格按操作程序、工艺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技术创新成果在工程中切实有效的发挥作用,在施工执行过程中发现其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建议,使工艺技术处在持续改进的创新状态。如我公司在施工过程中由施工人员研制的石材地面泛碱及空鼓的处理技术,通过对不同块材、不同界面剂、不同粘结材料使用的研究,找出它们的结合点,达到使地面材料平整、不泛碱、不空鼓的目的,延长地面材料的使用寿命。针对石膏板吊顶防开裂技术,在设计、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成品保护措施、使用环境条件及材料选用技术上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采用严密科学的设计,对轻钢龙骨骨架安装质量控制,对嵌缝工艺的严密性和前后施工工序的连贯性进行排列,强调细部处理的重

9、要性,对纸面石膏板进行调质处理和控制含水率等措施,使积存于纸面石膏板中受外界条件变化而产生的内应力有更多微小的释放空间,从而消除或减缓龟裂现象。5、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 公司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结合工程施工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把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管理技术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表现为:实现工程项目的动态管理。建立材料配送与库存情况、各地市场的材料价格的共用数据库;及时确认设计变更后的现场施工效果。实现人员的动态管理。企业信息化平台将对公司所有一、二级项目经理的业绩、专长等进行记录、评估,针对项目经理特点来安排项目;实现对公司各类合格材料供应商、专业劳务分包班组的业绩、专长等进行记录、评估

10、,科学并合理的调度施工班组;通过信息化平台对施工部门进行日常管理培训,包括项目管理班子中各专业人员(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与仓管员)的专业技术更新。提高工作效率。企业信息化项目符合公司驻外机构多、项目施工地点分散的特点,通过实施信息化会议系统的投入,在项目决策过程中,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旅费用支出。二、大批量使用的木制品集成化施工的研究木制品装饰部品部件均为室内精装产品,采购的原木和板材根据需要锯裁成毛坯后经过刨光、砂磨、拼装等工序,加工成白料;再经过油漆、总装成品,最后检验并包装入库。装饰施工中,我们根据目前市场需要,制定了实木门、门套、窗套及装饰线条等工厂集成化施工方案,开发了定

11、型配件。具体措施有:1、木制品节点设计时考虑安装需要安装节点设计是木饰面集成化施工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装饰饰面效果。设计时要考虑土建误差,施工前应设计好安装顺序,更要考虑工厂加工后的成品构件安装的便捷性,同时也要关注相邻饰面的衔接,保证装饰的整体效果美观。如门套的安装需要耐心、细致的调节拼装过程,可采用不锈钢固定矩形承插法和企口承插法,在节点设计时根据不同现场条件科学选择安装方式,可使特定工程安装变得更为简便,且连接牢固。、不锈钢片固定矩形承插法:此法施工简单、安装方便,安装时需要一定的外力固定。如门套在施工节点设计时利用螺钉、胶水、钢板、发泡剂进行施工,钢板为不锈钢,外门套用胶水粘结。采用

12、开槽预置木板法,加强了基础材料施工的准确性,在图一中所示,门套施工节点采用加胶平直承插法,门套与墙体间结合应有固定螺钉;门套宽度在200mm以上应加装固定不锈钢片;门套与墙之间缝隙用发泡胶双面密封,发泡胶应涂匀,干后切割平整。、企口承插法:节点的凹凸接触面也是矩形,只是矩形两边长短不一,加工复杂、安装牢固。图二所示,门套按照此种方法安装无需发泡剂,利用枪钉固定门套与背框,大铁钉来固定墙与背框,安装时使门框与门套间凹凸接触面进行对接。图一 图二 图三图三为装饰线条的安装,先在墙上固定木条,然后加胶扣压上踢脚线条,木装饰线、镜框线、异形装饰件均采用此种固定方法。在装饰线与墙纸的交接处,设计时在装饰

13、线的边缘处留3mm的槽,让墙纸深入装饰线内,可避免墙纸卷边等现象,亦提高了观感质量。2、保证观感质量的技术措施作为精装饰的木饰面集成化施工,除了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要提高饰面观感效果,其可通过固定件遮盖和拼缝遮盖的方法来实现。固定件外露影响木饰面装饰效果,如采用钉子固定会因为热胀冷缩而使钉子产生松动,甚至外冒、生锈。预制装配式要做到外部见不到固定件,将必须外露的部分覆盖住与墙连接而不必外露的部分,因此在施工深化设计图中就要予以考虑,保证整个饰面成为一个整体。比如图一图二中门套固定中采用前后覆盖,整个门套的外部看不到固定的痕迹,形成一个没有拼接的完整木门套整体,达到极好的装饰效果。影响木饰面

14、装饰效果的另一个因素是木饰面拼接缝。如果接缝太宽,将导致油漆喷涂后,使预制装配式木饰面留下缺陷,因此,预制装配式设计需要考虑木饰面拼缝方式。门套纵横连接采用常规45度拼缝最终总要留下一条较明显的拼缝,如改为侧向拼缝,并预留1-2mm过渡缝,木饰面拼接缝如按常规喷漆,最后总会留下一条带点锯的拼缝,要求工厂喷漆时将欲拼接的两个构件预先拼在一起进行油漆处理,在做最后二道面漆时用砂皮进行打磨,然后再上漆。这样处理的构件,缝会显得很小,一般没有爆边现象,就完全解决了拼缝影响饰面效果的问题。三、大量使用的装饰木饰面板的设计与施工研究在传统施工过程中,木饰面板的施工是在现场使用小型机械配合手工操作完成,大多

15、数施工构配件仍然采用一张桌凳、几件小型工具,按照现场已有条件,以“量身裁衣”作坊模式加工和安装产品。木饰面板的现场制作还涉及到面板上贴木皮,很难在现场保证质量达标。而安装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钢钉或胶结,则施工进度难以大幅度提高,还会造成劳动力的浪费,加大施工噪声和粉尘排放,现场不能做到绿色施工。因此,提高木饰面板工程制作质量,开发配套安装构配件,是我们实现工厂化向集成化施工的最终目标,我们具体做法如下:1、找准木饰面板工厂生产的控制点木饰面板由防火阻燃木作主要基层,双面贴枫影木皮制成,因此,在板面积较大时,保证板面平整、不翘曲是本产品乃至工程成功的关键点之一。另外,在高级公共场所使用时,由于公共

16、场所长期使用空调,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对板的影响也很大。为了保证防火饰面板的加工质量和使用过程中不变质变形,达到理想的装饰效果,公司在具体的工程施工防火饰面板的生产过程中,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处理:、防火饰面板基层采用的防火阻燃木含水率偏低,未经调质处理。防火阻燃木出热压机时含水率一般都偏低,表层仅23%,芯层仅67%,低含水率的防火阻燃木在相对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加工或存放,必然会吸湿,如板内存在含水率不均等问题,板件便容易产生翘曲变形。有的防火阻燃木在使用过程中还有一定温度,尚未完全冷却,这些板在加工过程中极易吸湿变形,但放久了又会渐趋平整。为防止变形,防火阻燃木在使用前应进行调质处理,使其含水率均匀化,并提高到8%左右。公司工程施工使用的防火阻燃木在使用前都在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