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药品管理)药用植物学实验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779398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0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药品管理)药用植物学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医疗药品管理)药用植物学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医疗药品管理)药用植物学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医疗药品管理)药用植物学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医疗药品管理)药用植物学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药品管理)药用植物学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药品管理)药用植物学实验(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用植物学实验目录绪论实验一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实验二 植物细胞后含物及细胞壁实验三 综合实验 植物细胞减数分裂实验四 植物组织(一)实验五 植物组织(二)实验六 根的显微构造实验七 茎的显微构造实验八 叶的形态和内部构造实验九 植物繁殖器官实验十 综合实验 薄荷实验十 藻、菌、地衣实验十一 苔藓、蕨类、祼子植物实验十一 设计性实验 被子植物花图式与花程式及检索表的使用实验十二 被子植物1实验十三 被子植物2实验十四 被子植物3实验十五 被子植物4实验十六 被子植物5 附录 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及其鉴定绪 论一、实验注意事项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根据实验指导,预习与本次实验相关的课堂讲授

2、内容,并阅读指定的参考文献。 2仔细阅读本次实验的内容,要求弄懂实验原理和方法。 3对于需要同时进行的几项实验,预先思考进行的先后次序,以便实验时节约时间。 4准备好各种自备的实验用品,如铅笔(HB、2B各一支)、白色橡皮擦、直尺、报告纸等。 (二)实验过程中的几点要求: 1遵守实验室规则,保持实验室安静。 2实验认真、观察仔细,观察应当和思考结合起来,因此实验时应当手、眼、脑三者并用。 3由于实验时间有限,实验时应当善于安排自己的工作,注意力应当集中在主要的问题上,不要花过多时间去钻研细小的次要问题,一时解决不了的次要问题,可留待课外时间去解决。 4实验开始前,教师进行讲解和提问时,应当注意

3、听取,并作必要的记录。 5在实验过程中,应当随时观察所得现象,测量数据,计算、推理及结论等写在报告纸上,应当养成能随时作出准确、清楚、整齐的记录而不需要重抄的良好习惯,测量的数据禁止用另外纸片记录。 6实验进行过程中,必须注意听取接受教师的指导。 7实验桌面上和地面上应随时保持整洁,非实验必要物品一律不许放在桌面或桌架上。 8酒精灯用后,应及时熄灭。 9纸屑、废纸应置纸篓内,不得乱丢在地上,纸篓内不得倒入液体。(三)实验完毕时的几点要求: 1按照教师指定时间交实验报告。 2把实验用品收拾干净,放在指定位置,擦净桌面。 3值日负责最后清扫实验室地面,清理桌面,擦净黑板及完成指定的工作。 4实验完

4、毕后,应检查水源、电源是否关好,离开实验室应关好门窗。 二、细胞壁及内含物的显微化学鉴别法 取切片或粉末少量,置载玻片上。照下列方法加规定的试液12滴,加盖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 1木化细胞壁:加间苯三酚试液12滴,稍放置或微热后,加盐酸1滴,因木化程度不同,显红色或紫红色。 2木栓化或角质化细胞壁:加苏丹试液或紫草试液,放置后或微热后,显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3纤维素细胞壁:加氯化锌碘试液,或先加碘试液湿润后,稍放置,用滤纸条吸去多余的碘液,再加66%(ml/ml)硫酸溶液,显蓝色或紫色。 4淀粉粒: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 5菊糖:加10%萘酚的乙醇溶液,再加硫酸,显紫红色并很快溶解。 6

5、脂肪油、挥发油或树脂:(1)加苏丹或紫草试液,显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2)加90%乙醇,脂肪油不溶解(蓖麻油及豆油例外),挥发油则溶解。 7糊粉粒:加碘试液,显棕色或黄棕色;加三硝基苯酚试液,显黄色;加硝酸汞溶液,显砖红色。 8粘液:(1)加墨汁,粘液呈无色透明块状,而其他细胞及细胞内含物均显黑色。(2)加钌红试液,显红色。 9草酸钙结晶: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即溶解而无气泡发生;加硫酸(12)溶液,片刻后析出硫酸钙针状结晶。 10碳酸钙(钟乳体):加稀盐酸即溶解,同时有气泡发生。 11硅质:加硫酸不溶解。 三、药材图和显微图的一般绘制法 生药鉴定实验绘图的目的,是使学生仔细观察实物标本,

6、并将观察到的特征通过图保存下来,供学习和日后参考之用;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绘图来考查学生对实物标本特征的观察是否仔细和正确无误。 图可以集中地、突出地表现实物的主要特征,它比单纯的文字描述形象的多,易记得多,不少特征用图比摄影效果好。因此,它是中药鉴定工作者的一项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1药材图的绘制法 (1)准备工作:除准备绘图的笔、纸等工具外,还必须对所要绘图的药材特征有所了解,应当画出最本质的、最典型的特征,抛掉次要的和偶然的东西。 (2)标本的选择和处理:应从大量的药材标本中,选择具有典型特征,大小适中的标本来画,不要选择形状特异,缺乏典型基本特征的标本,在画药材图的时候,一般的药材标本

7、不必经过处理,但有些皱缩的叶子应放在软化器中(盛有氯仿水的干燥器)软化,然后放在滤纸上展开压平,以便画出其全形状;皮类、茎木类药材,一端可用刀削平;果实、种子类药材,有的为了表示出内部种子着生及排列情况,需将果实纵切或横切。 (3)图的大小和数量:图的大小是根据标本的特点,图面的要求来考虑,同时也应该使图和实物的大小比例成为一个简单的整数或分数,例如,原大、放大5倍、缩小1/2倍等。总之,图的大小必须能清楚地表示标本各部分的特点。 一种药材需绘制图的数量取决于标本的特点和大小,如较大的根类、果实类、卷筒的皮类等,一般只绘制一个图;片块状的皮类,两面被毛不同的叶类,异形叶等,应绘制正反两面和相异

8、的图;很小的种子类药材,应多绘一些种子,也可以将其中一粒种子倍数放大而画出表面特征。 (4)药材放置的位置和投影:在画图前必须选好标本放置的位置,一方面有利于采光投影,反映出标本的主要特征和立体感,另一方面要避免画颠倒,如横生根茎放成水平方向,有芽和地上茎的一端应向上;叶柄的一端应向下,对茎、节、枝痕、果实及种子等的非采光的阴影处,应画出投射的线条。 (5)图的注解:图画好后应当附上尽可能详细的注解,根据指示线标注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的名称,这些指示线要避免和图中的线条平行,也要避免深入图中1/2以上,指示线和指示线之间应当有适当的距离,在图的下方应注明图的编号、名称和放大(缩小)倍数。 2显微图

9、绘制法 药材的显微特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组织简图,一类是组织详图、解离组织图和粉末图。 (1)简图:是用来表示低倍镜下所见各种组织和某些特征,组织的排列和分布情况。在这种图中,用线条表示各种组织的界限,用符号来表示某些特征细胞的分布,一般不画出细胞的形状。通过简图的观察,能对组织构造情况有清晰而简明的概念,但对每个细胞的情况就不能了解到。 (2)详图:是用来表示在高倍镜下所见组织中各种细胞的形状及其排列情况的。常分横切面图、纵切面图和表面观图三种。绘制比较典型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细胞的形状、细胞壁的厚度和纹孔及层纹等,都要尽可能画得准确。如每个细胞都含数目很多而形状又相似的内含物(如淀粉、糊粉

10、粒)则只需在一部分细胞中画出作为代表,其余细胞可以不画。 在画解离组织或粉末特征时,应将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主要特征,按类别画出来,如各种形状的纤维、石细胞、导管、油细胞、草酸钙结晶、淀粉粒、保护毛等,同一类的画在一起。 (3)绘图方法:有徒手绘图法和利用显微描绘器的绘图法等。将绘图纸放在显微镜的右侧,左眼观察物象,右眼看绘图。将所见物象画在绘图纸上,把每个细胞按比例和形状画出来,同时还要注意各种组织之间的比例。一般用两种线条画图。一般的薄壁细胞用单线条,绘出细胞的形状及组织特征;一般的厚壁细胞用双线条,绘出细胞的形状及组织特征。在一般的组织详图中多是单线条和双线条混合使用,表示各种细胞壁的厚薄程

11、度和形状。 说明: A框中的符号是单线。它可根据绘图的需要延伸或缩短,绘成平直或弯曲状。用以表示内皮层、中柱鞘、形成层、表皮、一列细胞构成的射线、花序轴(肉穗花序的花序轴除外)等。也可用以表示简图内某个组织或部分的边界。 B 框中的符号就是空白。用以表示各种薄壁组织,如:外皮层、中皮层、栓内层、髓、束间薄壁组织、基本组织、海绵组织、两列以上的细胞所构成的射线,还可用来表示某个部分中暂时不被强调的组织,例如韧皮部中除纤维外的其它组织,木质部中除导管外的其它组织。 C 框中的符号可根据需要延长。它表示木栓层。有时,可认为符号中位于内侧的弧(或环)形线代表木栓形成层。 D 框中的符号是一些交叉线。用

12、以表示纤维(群)或石细胞(群)。 E 框中的符号是黑色团块,可随需要而呈不同形状。也用以表示纤维(群)或石细胞(群)。F 框中的符号是一群小圆点。用以表示除韧皮射线的韧皮部组织。有时可只表示韧皮部中的筛管及其伴胞。G 框中的符号是一些与半径同向的直线。用以表示除木射线外木质部区域。H 框中的符号是一些小圆圈。用以表示木质部中的导管(群)。I 框中的符号是一些平行的斜线,用以表示厚角组织。也可表示栅栏组织。J 框中的符号表示叶片下表皮上的气孔。K 框中的符号是单线构成的环,可随需要而会成圆形或其它的环。用以表示子房壁。L框中的符号表示有珠柄的胚珠、有种柄的种子或有花柄的花。若去掉符号中的直线,则

13、剩下的部分(即小圆圈)代表无珠柄的胚珠、无种柄的种子或无花柄的花。(4)图的注解:组织图的注解方法同药材外形图。粉末的注解,是在靠近各类细胞图的附近标上番号,图下正中注明图的名称及放大的倍数,再下面按图中的番号顺序注明每类特征的名称,每个番号的右下方用缩写符号“.”表示。 四、常用的显微制片方法 (一)粉末的制备及粉末制片 1粉末的制备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适量(10g20g),用粉碎器(冲窝、铁碾等)粉碎,使之全部样品通过四至五号筛,成药则应通过六号筛,装于瓶中备用。注:如有较多的组织(如纤维等)不能过筛,而作残渣抛去,就会影响该药材的特征和检出,造成结果判断的困难。 2粉末制片 (1)临时

14、制片 一般制片即以甘油醋酸试液、水或稀甘油作为湿润剂,与粉末混合后装片。 方法:于载玻片上滴加湿润剂12滴,用解剖针挑取粉末少许与湿润剂混合均匀。然后将盖玻片一侧的边沿轻轻压在粉末旁载玻片上,慢慢放下,尽量避免气泡的产生。若湿润剂未充满盖玻片,可在一侧滴加少量湿润剂,使之充满盖玻片;若湿润剂过多而溢于盖玻片外,则用滤纸屑从侧面将过多的湿润剂吸去,保持制片清洁,再置显微镜下观察。凡含淀粉粒的粉末进行鉴定时,必须先按此法进行。 特殊处理制片 A若粉末中含有大量淀粉、叶绿体、油脂及色素时,用一般制片方法不易清晰地观察细胞组织,则可用清洁剂处理制片。最常用的清洁剂为水合氯醛溶液,除能溶解上述物质外,还

15、能使萎缩细胞壁膨胀。 方法:取水合氯醛溶液12滴于载玻片中央,再挑取粉末少许,混合后在火焰上来回加热,并以解剖针搅拌,补充23次水合氯醛溶液(切勿使溶液蒸干),然后将处理的粉末集中一处,以稀甘油12滴混合后盖上盖玻片,用滤纸屑清洁盖玻片周围多余药液,再置镜下观察。 B若粉末色泽太暗,不易清楚观察,亦可将粉末先用漂白剂处理。常用漂白剂为过氧化氢、漂白粉或碳酸钙溶液(合金氏溶液)浸渍以后,以沸水及冷水洗涤(离心分离)后,再挑取少许,按一般制片法装片观察。 C粉末油脂太多,可先放在两层滤纸中压去部分油脂后再以水合氯醛处理,或直接以脂溶媒氯仿浸渍,提出油指后再进行制片观察。 D若粉末纤维过多,细胞彼此不易分离,则用5%氢氧化钾液浸渍若干小时或水浴上加热浸渍,使组织崩解后再进行制片观察。 (2)永久制片 将粉末浸入10%威尼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