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复习过程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735341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复习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复习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复习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复习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复习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复习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复习过程(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精品文档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周次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钉纽扣1第一周2缝沙包1第二周3缝鞋套1第三周4笔袋DIY1第四周5家政物品展评1第五周6杯垫1第六周7涤纶彩球1第七周8塑丝毽子1第八周9作品展评1第九周11摩天大楼1第十周12立交桥 1第十二周13包装盒 1第十三周14作品展评 1第十四周15期末复习1第十五周16期末考试 1第十六周 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案 钉纽扣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钉纽扣,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握手缝技巧。2、学会穿针引线和打结,并学会钉双眼扣和四眼扣。教学过程:一、揭题1、指导学生初步掌握手缝技巧,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2、指导学生会穿针引线和打结,基本学会钉纽扣。二、施标1、激趣师:同学们,在现代生活中,用机器来缝制各类纺织用品已经很普及了。比如我们穿的衣服、背的书包、连纽扣等都是机器缝制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衣服会绽先,书包会裂口,纽扣会脱落等等。怎么办呢?如果还用机器来缝制就不方便了,这就需要我们用手来缝制。一枚针、一根线,自己动手就可以解决。今天我们就来自己动手学习钉纽扣。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板书:钉纽扣2、看一看说一说书P4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纽扣。请你们把自己准备的纽扣拿出来给同学们看一看。指名学生说一说你带来了什么样的纽扣。.再请同学们打开书P4师:看过同学们带的

3、纽扣,我们再来看书上左边图中的纽扣,同学们仔细看一看,纽扣的品种多吗?各式各样的纽扣漂亮吗?你见过吗?漂亮的纽扣不仅起固定作用,它还可以起到妆饰作用呢。3、想一想试一试书P5师:同学们,钉纽扣首先要学会什么呢?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师边做师范边提示:看老师第一步干什么?(师做穿针动作)并提问:第一步是什么?生回答(穿针)师板书:穿针。看老师第二步干什么?(师做引线动作)并提问:第二步是什么?生回答(引线)师板书:引线。再看老师第三步干什么?(师做给线打结动作)并提问:第三步是什么?生回答(打结)师板书:打结。师进一步讲解:起始结终止结(并在布块上作示范).请同学们看书P5上的想一想试一试下面的四幅

4、图是不是这样的?你有兴趣上来试一试吗?好!我们找一位同学上台来试一试看看他(她)会不会。.(生完成后)师:我们来评一评,看他(她)的整个过程怎么样?(师生一起进行评议).师:这个学生会了,你们会不会呢?请你们一起穿针、引线和打结好不好?.学生作全过程的穿针。师给予帮助。4、探究学习师:同学们穿针、引线和打结我们都会了,现在我们能不能自己动手学习钉纽扣呢?5、学一学做一做做一做,纽扣有双眼扣和四眼扣,怎么钉呢?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双眼扣和四眼扣的钉法,以及纽扣位置的处理。三、测标1、动手做一做师:同学们你能告诉我书上的双眼扣是怎么钉的吗?指名回答,师在黑板上画图表示:师可告诉学生我们把这叫做“一”

5、字钉法。师:以上这几种方法你掌握了吗?现在请你们自己钉纽扣,钉一个双眼扣和一个四眼扣。钉纽扣时要注意安全,不要让针伤到自己,也不能伤到别人。同桌还可以互相请教与帮助。2、师来回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并随机点评。四、补标1、评议展示作品,将学生钉好扣子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师给以一定的评价。2、衣服上的纽扣掉了一颗怎么办?(师将掉扣子的衣服挂在黑板上)让学生想一想,并找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师作补充说明。3、注意:钉纽扣的针细又小,钉完扣子后一定要收放好,注意安全。4、以后衣服上的纽扣掉了,妈妈要替你钉,你会怎么做?(生回答)师:对了,今天我们学会了钉纽扣,以后我们要学会自己的事情(学生集体回答:

6、自己做)。5、组长给组员评价。6、师作小结下课缝沙包教学目标:练习用回针法,学会做沙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己动手解决生活小问题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教师出示6只沙包,问:这些五颜六色的小包包是什么?你知道怎么玩吗?玩沙包有什么好处?二、学习制作沙包1观察沙包教师出示六个沙包,指导学生观察:这些沙包有哪些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师述:根据布料的形状和自己的喜好可以制作不同形状的沙包。2学生自己看书并小组交流,了解制作沙包的步骤。3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的示范,并提出不清楚问题。教师边示范边指导并适时板书(指导见下,板书见最后):(1)根据自己

7、的需求选一块大小合适的布料。(2)选好布料后根据布料的形状或自己的喜好设定沙包的形状。(3)根据自己需要的形状对布料进行裁剪。(4)颜色鲜艳的一面朝里对折,边与边对齐。(5)用回针的方法把对折的两邻边缝合,针脚尽量密,以防弯松动后沙子漏出。留下一边不缝,以备翻面装沙子。(6)将缝合的沙包翻面,装上适量的细沙子或米、豆子,注意不要过满,满则容易绷破,也不易缝合,也不要过空,以大致饱满为宜。装时可在沙包下垫一张纸接沙子,注意不要弄到身上或眼睛里,保持卫生,注意节约。(7)将袋口边向内翻折,不留毛边,用指甲或剪刀背压直压平划出折痕,以便缝合。(8)用回针法缝合,注意针脚要密要匀,线要拉紧。4学生以小

8、组为单位人人动手制作,小组内互帮互教,老师巡视指导解答。三、总结交流1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优秀作品,找出优点。2展示做得有欠缺的作品,大家找出不足,提出修改方案。四、实践活动用亲手做的沙包做自己喜欢的游戏,看看谁的结实好用。 缝鞋套教学目标:1、学习并初步掌握缝鞋套的基本过程。2、根据自己的喜好学习画样裁减、缝制=装饰鞋套。3、培养学生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展示各种色彩鲜艳的大大小小的鞋套。2、你们还见过或用过什么样的鞋套?(二)指导缝制1、布料来源:购买,利用旧衣物或边角料等。2、缝制过程:(1)用实物投影仪演示鞋套的缝制过程。 (2)教师示范3、请学生说

9、一说布鞋套的缝制过程。(1)画样:在纸上画出鞋的外形;(2)放样:在画样上沿脚的外形向外放出1.5_3厘米; (3)剪纸样:在放出的画样上沿边仔细剪; (4)裁减:在双层布料上按放样裁减; (5)缝合:缝制过程中选择基本针法; (6)缝边:注意密而匀; (7)翻面:整理成美观的鞋套,并试用一下. 4学生动手缝制.教师个别辅导,及时纠正.(三)评优鼓励(四)课外拓展1、分小组去商场、货摊考察各种类型、式样、用途的鞋套。了解制作方法。2、利用废旧材料缝制一幅实用鞋套,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3、指导观察技术信息中的插图说说你从插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 笔袋DIY教学目标(1) 了解织物纤维的分类及性能特

10、点,知道常用的封口方式及用途;(2) 初步学会笔袋设计步骤,编制加工制作工艺流程;(3)知道常用手针的型号和用途,掌握缝针、缲针、回针的操作方法,学会织物与织物、织物与拉链的连接,独立缝制一个笔袋。重点(1)笔袋的构造与设计表达;(2)织物的连接方法继应用;(3)笔袋的加工工艺设计与制作。难点(1) 笔袋的分解图、裁剪图的设计与绘制。(2)织物与拉链的连接。教学器材1工具:手工缝纫针、剪刀、尺、铅笔2材料:铅画纸、布料教具:棉线、毛线、粘胶纤维丝、锦纶丝;尼龙、羊毛、灯心绒、牛仔布各一小块;三种手缝针法练习的实物;餐巾、布老虎实物;若干笔袋实物及其裁剪图(1:1)学具:收集不同外形、不同材料、

11、不同封口方式的笔袋或铅笔盒。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语言、实物引入,交流有关“中国民间艺术”,欣赏各类民艺 术 布艺小饰品。(2)多媒体引入:拍摄一段同学们动手制作的活动录像,激发参与欲 望。各类民间艺术品、布艺小饰品的图片欣赏。介绍有关“中国民间艺术”、布艺的VCD 片段。(3)提问:“背着书包乘车,坚硬的铅笔盒经常会被积压在背上,使人感到很不舒 服” 怎么办?2、收集分析资料(1)“说一说”: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用的笔袋。有关笔袋的材料、造型、 功能、封口方式以及使用的体会:使用是否方便,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怎样更好地改进? (2)讨论制作笔袋有关知识材料:织物、铁皮、塑料、皮

12、质等。造型:平面、立体。功能:单一、多种。封口方式:拉链、尼龙、拷钮等。(3)“看一看”:欣赏优秀的或有个性的学生作品。3设计表达用文字或图样把自己的构思表达出来,绘制裁剪图,这是制作的依据。为了便于修改,先画裁剪图纸样。要求比例1:1。(1)书实例介绍1 “裁剪图的画法”要点:A分析作品有几个部分组成。B确定大小,标上尺寸。C各个部分组合。(2)电化教学:教具“笔袋展开模型”“笔袋裁剪图”(3)学生绘制裁剪图纸样,剪下,在模拟拼接中进行初步的修改4、技能体验1餐巾(1)创设情境:多媒体欣赏“餐巾艺术”“西式餐桌礼仪:使用餐巾的礼仪”(2)餐巾的图案设计思考:设计餐巾的图案应考虑哪些因素?讨论、交流。归纳补充:图案设计是运用对称、均衡、重复、对比、节奏等形式美的法则,对依附于某种器物上的装饰图样的设计。常用的图案内容有人物、动植物、建筑、卡通、文字、几何等。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前提下,可增加现代造型意识和趣味。如图案的简化、夸张等。同时,要注重图案的色彩设计。合理运用色彩的配合(同种色、类似色、对比色、互补色)、色彩的调和(同一调和、近似调和、面积调和、间隔调和、渐变调和等)、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